转轴轴向可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655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转轴轴向可调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过程简单、效率高,而且有不会损伤零件,最终调整精度容易控制的转轴轴向可调结构,它包括本体(1)、转轴(2)、左轴承(3)、左轴承压盖(4)、右轴承(5)、右轴承压盖(6),所述的左轴承(3)、右轴承(5)与转轴(2)连接,转轴(2)套有一定位套(7),该定位套(7)位于所述的左轴承(3)、右轴承(5)之间,该定位套(7)的左端与左轴承(3)外圈相抵,该定位套(7)的右端与右轴承(5)外圈相抵,所述的左轴承(3)、右轴承(5)中至少有一个为能够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轴承,该轴承的一侧设有用于轴向限位其内圈的限位件(8)。
【专利说明】转轴轴向可调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转子泵【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转轴轴向可调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转子泵需要轴向移动转轴来达到转子端面与泵腔内表面之间的最佳间隙,现有的结构在调整过程中需要采用车削轴承前后压盖以减小轴承压盖厚度、增减轴承垫片以调整厚度、拆装轴承等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结合来进行,从而促进轴向移动、调整转子两端间隙,基于现有结构所确定的调整过程不仅繁琐、效率低下,而且有可能损伤零件,最终调整精度较难控制。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整过程简单、效率高,而且有不会损伤零件,最终调整精度容易控制的转轴轴向可调结构。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转轴轴向可调结构,它包括本体、转轴、左轴承、左轴承压盖、右轴承、右轴承压盖,所述的左轴承压盖、右轴承压盖与本体可拆式连接以将左轴承、右轴承压紧安装在本体中,所述的左轴承、右轴承与转轴连接,转轴套有一定位套,该定位套位于所述的左轴承、右轴承之间,该定位套的左端与左轴承外圈相抵,该定位套的右端与右轴承外圈相抵,所述的左轴承、右轴承中至少有一个为能够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轴承,该轴承的一侧设有用于轴向限位其内圈的限位件。
[000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需要调整时,通过左轴承压盖、右轴承压盖的压紧螺母来调整左轴承压盖、右轴承压盖的轴向位置,比如要左移,只需左轴承压盖通过压紧螺母旋转使左轴承压盖往左退,右轴承压盖通过压紧螺母旋转使右轴承压盖往左进,右轴承压盖往左进将对右轴承的外圈施加向左的推力,则右轴承、定位套、转轴、左轴承一起向左移动,反之,则只需右轴承压盖通过压紧螺母旋转使右轴承压盖往右退,左轴承压盖通过压紧螺母旋转使左轴承压盖往右进,左轴承压盖往右进将对左轴承的外圈施加向右的推力,则左轴承、定位套、转轴、右轴承一起向右移动,调整到位后,用压紧螺母锁紧左轴承压盖、右轴承压盖即可;上述调整过程不仅大为简化、效率高,而且无车削、无垫片、无拆装轴承,从而不会损伤零件,使得最终调整精度容易控制。
[000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构在调整转轴轴向位置时完全摒弃了现有技术的几种调整方式,且由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可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A、解决泵体与转子端面间隙的调整难度;B、增强转轴抗弯强度和轴向推力强度;C、装拆十分方便,便于提高产品装配精度和维修精度;本发明具有调整过程简单、效率高,而且又不会损伤零件,最终调整精度容易控制的优点。
[0007]作为改进,转轴左端连接转子,左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右轴承为调心滚子轴承,当转轴左端连接转子,转轴的拆装方向为自左向右,这样,上述结构在方便调整转轴轴向位置同时,还使得拆装转轴更为方便,拆的过程,首先拆除右轴承压盖、限位件、转子及相关密封件,然后给转轴施加向右推力即可将转轴从本体中拆出,装的过程,按拆的相反过程安装即可。
[0008]作为改进,限位件为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与转轴螺纹连接,这样,结构简单可靠,质量轻,更有利于本发明性能的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转轴轴向可调结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10]图2是本发明转轴轴向可调结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11]图3是本发明转轴轴向可调结构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0012]图4是本发明转轴轴向可调结构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0013]图中所示,1、本体,2、转轴,3、左轴承,4、左轴承压盖,5、右轴承,6、右轴承压盖,7、定位套,8、限位件,9、转子,10、斜齿轮,11、泵体,12、隔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均为设有两根转轴的转子泵,每根转轴均设置了本发明转轴轴向可调结构,以上面那根转轴作为说明对象来举例,为便于理解,图中示有转子9、斜齿轮10、泵体11,本体I均为转子泵齿轮箱。
[0016]本发明转轴轴向可调结构,它包括本体1、转轴2、左轴承3、左轴承压盖4、右轴承
5、右轴承压盖6,所述的左轴承压盖4、右轴承压盖6与本体I可拆式连接以将左轴承3、右轴承5压紧安装在本体I中,所述的左轴承3、右轴承5与转轴2连接,转轴2套有一定位套
7,该定位套7位于所述的左轴承3、右轴承5之间,该定位套7的左端与左轴承3外圈相抵,该定位套7的右端与右轴承5外圈相抵,所述的左轴承3、右轴承5中至少有一个为能够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轴承,该轴承的一侧设有用于轴向限位其内圈的限位件8。
[0017]实施例一,转轴2左端连接转子9,左轴承3为圆柱滚子轴承,右轴承5为调心滚子轴承,限位件8与右轴承5内圈间设置一隔套12,隔套12 —端与右轴承5内圈相抵,隔套12另一端与限位件8相抵,这样做使螺纹段无需设到右轴承5内圈,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轴的强度,但没有隔套12依然能够实施本发明;左轴承3承受径向力,其内圈与转轴2涨紧,无需设置轴向限位,但设置一个限位件8用来轴向限位也是可以的,下面实施例中会给出这样的例子。
[0018]实施例二,转轴2左端连接转子9,左轴承3、右轴承5均为调心滚子轴承,限位件8就是一加长的隔套12,它一端与右轴承5内圈相抵,它另一端与斜齿轮10相抵,因为右轴承5提供了轴向支撑,所以左轴承3内圈无需安装轴向限位件8。
[0019]实施例三,转轴2左端连接转子9,左轴承3为调心滚子轴承,右轴承5为圆柱滚子轴承,限位件8与左轴承3内圈相抵,虽然左轴承3提供了轴向支撑,但是由于转轴2左端连接转子9,所以右轴承5最好设置一限位件8,该限位件8就是一加长的隔套12,它一端与右轴承5内圈相抵,它另一端与斜齿轮10相抵。
[0020]实施例四,转轴2左端连接转子9,左轴承3为调心滚子轴承,右轴承5为圆柱滚子轴承,限位件8与左轴承3内圈相抵,虽然左轴承3提供了轴向支撑,但是由于转轴2左端连接转子9,所以右轴承5最好设置一限位件8,本例中,限位件8与右轴承5内圈间还设置一隔套12,隔套12 —端与右轴承5内圈相抵,隔套12另一端与限位件8相抵,这样,隔套12另一端就无需与斜齿轮10相抵。
[0021]各实施例在左轴承3、右轴承5及各轴承内圈的轴向限位作出了区别,但均落在本发明总的发明构思内,均能够实现本发明。
[0022]限位件8为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与转轴2螺纹连接,为更好锁紧以及防磨损等,锁紧螺母可以增加垫片用来更好固定;能够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轴承还可以是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等其他轴承,不仅仅限于实施例给出的调心滚子轴承。
[0023]所述的转子泵的装配及后期轴向调整过程大致为,安装好主副轴、左轴承3、右轴承5和左轴承压盖4、右轴承压盖6后,主副轴即上下两根转轴2,然后安装泵体11及转子9,当泵体11与转子9两端面因各零部件积累公差造成两端间隙不够合理之时,可以通过左轴承压盖4、右轴承压盖6的压紧螺母来调整左轴承压盖4、右轴承压盖6的深度,从而使左轴承压盖4、右轴承压盖6的外圈轴向移动,并带动主副轴和转子9,随之进行轴向移动至最佳间隙,然后锁紧左轴承压盖4、右轴承压盖6,整个过程无需装拆和加工零部件,只需调整左轴承压盖4、右轴承压盖6深度即可,操作方便、调整转子9端面间隙精度高,速度快,可靠性好。
【权利要求】
1.一种转轴轴向可调结构,它包括本体(I)、转轴(2)、左轴承(3)、左轴承压盖(4)、右轴承(5)、右轴承压盖(6),所述的左轴承压盖(4)、右轴承压盖(6)与本体(I)可拆式连接以将左轴承(3)、右轴承(5)压紧安装在本体(I)中,所述的左轴承(3)、右轴承(5)与转轴(2)连接,其特征在于,转轴(2 )套有一定位套(7 ),该定位套(7 )位于所述的左轴承(3 )、右轴承(5)之间,该定位套(7)的左端与左轴承(3)外圈相抵,该定位套(7)的右端与右轴承(5)外圈相抵,所述的左轴承(3 )、右轴承(5 )中至少有一个为能够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轴承,该轴承的一侧设有用于轴向限位其内圈的限位件(8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轴向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转轴(2)左端连接转子(9),左轴承(3)为圆柱滚子轴承,右轴承(5)为调心滚子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轴向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件(8)为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与转轴(2)螺纹连接。
【文档编号】F04D29/049GK103629142SQ20131068914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6日
【发明者】聂如国 申请人:宁波得利时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