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8612阅读:1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缸,具体地讲涉及现代机械制造行业中塑料成型及特种金属成型的压铸机合模机构的油缸。
背景技术
在材料成型制造业,无论是注塑机还是压铸机,合模机构是压铸成型机中最主要的机构之一。合模力的大小,机构的运动速度、运动精度和往复频率直接关系成型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目前,压铸机合模机构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液压曲肘连杆机构,它是在液压缸的推动下,通过曲肘连杆机构作力的放大,使曲肘连杆伸直,进入自锁状态,将模具锁紧。这种机构铰链较多,结构较为复杂,调整、定位很不方便,常引起过定位,导致整个曲肘连杆机构不能进行准确的平面运动,脱离合模力的中心线,甚至因产生不均匀的弹性变形加重机构的磨损,最后导致拉杆、模板、销轴等构件的断裂。第二类是全液压式合模机构,它是在液压力的作用下,直接用液压缸推动合模机构进行合模,该机构运动平稳、定位准确、工作可靠,且寿命长,明显地弥补了曲肘连杆机构的不足。但目前生产的全液压式合模机构受到结构、体积的限制,不能在大吨位压铸机中使用,而且难以系列化、标准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二次增压、四缸一体,且可系列化、标准化的全液压式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其特征是包括一次增压缸体2、二次增压缸体5、主活塞杆12、快移缸活塞杆11、顶出缸活塞杆16,主活塞杆12的一端位于一次增压缸体2中的一次增压缸1内,另一端位于二次增压缸体5的二次增压缸6内;主活塞杆12的一端设有快速移模缸3,另一端设有顶出缸4,快移缸活塞杆11的一端位于快速移模缸3内,另一端穿过一次增压缸体2上的快移缸活塞杆孔,并与一次增压缸体2固定连接;顶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位于顶出缸4内,另一端穿过二次增压缸体5上的顶出缸活塞杆孔。
如图1所示,复合油缸中,二只外油缸直径较大,因此它们的推力也较大,用于增压及锁模。其中一只活塞行程较长,与快速移模缸等行程,用于合模后的一次增压;另一只活塞行程较短,用于二次增压,实现大吨位的合模及锁模。二只内油缸直径较小,其中一只用于快速移模,它只要克服模板重量与导轨间的摩擦力即可,一旦完成合模行程将退出工作,因此它所需压力及流量也都较小。
合模力的大小决定了压铸吨位的大小,二只大油缸直虽然径较大,但它们都是在完成合模行程后开始增压的,也就是说它们不需很大的流量,只需较高压力,因而消耗的功率也较小。由此说它是一种结构简单、运动平稳、工作可靠、出力很大、功率很小的节能型机合模复合油缸。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代机械制造领域中,一种正在发展和完善的材料成型技术,注塑和压铸机械设备中的合模机构。它是在不改变传统压铸设备中,已国际化和国产化系列机型的模板尺寸,将复合油缸与模板合为一体,简化了油缸的结构,增大压铸锁模力,延长了机构使用寿命,提高了运动平稳性和工作可靠性,也满足了各类机型合模机构所需合模力的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压铸机合模机构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次增压缸;2.一次增压缸体(后模板);3.快速移模缸;4.顶出缸;5.二次增压缸体(动模板);6.二次增压缸;7.导柱;8.前模板;9.充液阀;10.二次增压阀;11.快移缸活塞杆;12.主活塞杆;13.一次增压缸盖;14.二次增压缸盖;15.顶出缸盖;16.顶出缸活塞杆;17.缸盖;18.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它包括一次增压缸体2、二次增压缸体5、主活塞杆12、快移缸活塞杆11、顶出缸活塞杆16、一次增压缸盖13、二次增压缸盖14。主活塞杆12的一端位于一次增压缸体2的一次增压缸1内,并由一次增压缸盖13与一次增压缸体2固定连接而滑动密封;主活塞杆12的另一端位于二次增压缸体5的二次增压缸6内,并由二次增压缸盖14与二次增压缸体5固定连接而滑动密封;一次增压缸1的行程大于二次增压缸6的行程。主活塞杆12的一端内设有快速移模缸3,另一端内设有顶出缸4,快移缸活塞杆11的一端位于主活塞杆12的快速移模缸3内,另一端穿过一次增压缸体2上的快移缸活塞杆孔,并由定位块18定位,由缸盖17与一次增压缸体2固定连接;顶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位于主活塞杆12的顶出缸4内,另一端穿过二次增压缸体5上的顶出缸活塞杆孔,并由顶出缸盖15与二次增压缸体5固定连接而滑动密封;快速移模缸3、顶出缸4的直径小于一次增压缸1或二次增压缸6的直径,快速移模缸3的行程大于顶出缸4的行程。一次增压缸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出油口b、进出油口c,进出油口b、进出油口c分别由管道与充液阀9相连接,快移缸活塞杆11上设有进出油口a并与快速移模缸3相通,二次增压缸6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出油口d、进出油口e,进出油口d、进出油口e分别由管道与二次增压阀10相连接,顶出缸4分别与进出油口d、进出油口e相通。一次增压缸盖13、二次增压缸盖14、顶出缸盖15上设有密封环;主活塞杆12的两端、顶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为活塞,活塞上设有密封环。
工作原理合模复合油缸在压铸机合模机构中应用,如图2所示一次增压缸体为压铸机合模机构中的后模板,二次增压缸体为压铸机合模机构中的动模板。一次增压缸体(后模板)2、二次增压缸体(动模板)5、前模板8上开有导柱孔,导柱7穿过一次增压缸体(后模板)2、二次增压缸体(动模板)5、前模板8上的导柱孔,其一端与一次增压缸体(后模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模板8固定连接。
合模时,压力油首先进入快速移模缸3,a口进油,缸3腔内充油,推动活塞快速移动,由于活塞杆与后模固连,不能向外移动,迫使缸1相对缸3向前移动,与此同时,缸1大腔在移动时形成负压,使充液阀9打开由b口向缸1大腔充油,由于缸1大腔所需的流量很大,所以充油阀一端用一大口径油管直接通往油箱吸取,满足快速合模缸1等速移动所需流量的要求。当模具到位闭合后,油液已充满缸1大腔,充液阀9关闭,由油泵继续往缸1供油,油压便迅速上升,达到一次增压。当油压继续上升到一定压力,顶开二次增压阀10,压力油从e口进入二次增压缸6的大腔,由于缸1和缸6是共活塞杆的两只缸,所以二缸的活塞压力都作用在动模板5上,使动模板以很大的合模力将模具夹紧,并将此压力锁定。
在二次增压的同时,由于缸4和缸6是共进出油口d、e,e口进入的压力油同时进入了顶出缸4的有杆腔,使顶出缸小腔也在为合模增力,同时避免了合模过程中缸4误顶出现象,还实现了合模与顶出动作的互锁。
开模时,压力油从c口进入缸1有杆腔,由于小腔的面积较小,只要能克服粘模力,动模板5返回,同时使快速移模缸3及缸1大腔内产生正压、回油,完成开模行程动作。
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油缸相适配的全液压合模机构,不仅适用于从小到大各种系列吨位的压铸机、注塑机,而且对不同类型的压力机、剪切机和冲压设备都很适用。它不仅是一种全液压化的压力机构,而且给各种压力机械的数字化、自动化提供了控制上的方便。
权利要求1.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其特征是包括一次增压缸体(2)、二次增压缸体(5)、主活塞杆(12)、快移缸活塞杆(11)、顶出缸活塞杆(16),主活塞杆(12)的一端位于一次增压缸体(2)中的一次增压缸(1)内,另一端位于二次增压缸体(5)的二次增压缸(6)内;主活塞杆(12)的一端设有快速移模缸(3),另一端设有顶出缸(4),快移缸活塞杆(11)的一端位于快速移模缸(3)内,另一端穿过一次增压缸体(2)上的快移缸活塞杆孔,并与一次增压缸体(2)固定连接;顶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位于顶出缸(4)内,另一端穿过二次增压缸体(5)上的顶出缸活塞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其特征是快速移模缸(3)、顶出缸(4)的直径小于一次增压缸(1)或二次增压缸(6)的直径,快速移模缸(3)的行程大于顶出缸(4)的行程;一次增压缸(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出油口(b)、进出油口(c),快速移模缸(3)上设有进出油口(a),二次增压缸(6)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出油口(d)、进出油口(e),顶出缸(4)分别与进出油口(d)、进出油口(e)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其特征是一次增压缸(1)的行程大于二次增压缸(6)的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其特征是所述的快移缸活塞杆(11)与一次增压缸体(2)固定连接为定位块(18)定位,缸盖(17)位于定位块(18)外,并由缸盖(17)与一次增压缸体(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其特征是一次增压缸盖(13)与一次增压缸体(2)固定连接,二次增压缸盖(14)与二次增压缸体(5)固定连接,顶出缸盖(15)与二次增压缸体(5)固定连接,所述的一次增压缸盖(13)、二次增压缸盖(14)、顶出缸盖(15)上设有密封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活塞杆(12)的两端、顶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为活塞,活塞上设有密封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其特征是所述的快移缸活塞杆(11)上设有进出油口(a)并与快速移模缸(3)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缸。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其特征是包括一次增压缸体(2)、二次增压缸体(5),主活塞杆(12)的一端位于一次增压缸体(2)中的一次增压缸(1)内,另一端位于二次增压缸体(5)的二次增压缸(6)内;快移缸活塞杆(11)的一端位于快速移模缸(3)内,另一端穿过一次增压缸体(2)上的快移缸活塞杆孔,并与一次增压缸体(2)固定连接;顶出缸活塞杆(16)的一端位于顶出缸(4)内,另一端穿过二次增压缸体(5)上的顶出缸活塞杆孔。本实用新型四缸一体,二次增压缸与顶出缸互锁,它结构简单、运动平稳、工作可靠、出力很大、功率很小的节能型,且可国产系列化、标准化的全液压式压铸机合模复合油缸。
文档编号F15B15/14GK2653196SQ0323744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2日
发明者雷开运, 石端伟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