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622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它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油箱输出端连接有油泵,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输出口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连接有冷却器,冷却器的前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独立的液压油冷却管,每个相邻液压油冷却管的端部连接有连通管,液压油冷却管和连通管的外部都安装有鳞片,冷却器的后面设置有循环冷水管,所述的冷却器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安装有风扇,冷却器的输出口与液压油箱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却器降温,液压冷却管都是独立的,通过联通管连接,这样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不仅采用风扇带动空气进行降温,而且在风扇的前方设置有循环冷却水,这样就使风扇产生冷风,降温效果更好。
【专利说明】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温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装载机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内部是液压油,液压油汇聚的地方设置有液压油缸,在使用的过程中,液压油频繁的压进或压出,具有较高的温度,并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液压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而当热量过高时为了设备的使用安全,必须停止使用设备,大大的局限了设备的使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另外现有技术降温设备降温速度较慢,远远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降温需求,只能延缓升温的速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升温的问题。市场上有些外部降温设备只是单一利用风扇降温或者单一的利用循环水降温,功效利用率低,同时还会大大增加整体设备的耗能量,不能满足对设备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降温效果好的液压油降温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它包括液压油箱,所述的液压油箱输出端连接有油泵,所述的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油缸,所述的液压油缸输出口连接有回流管,所述的主回流管连接有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的前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独立的液压油冷却管,所述的每个相邻液压油冷却管的端部连接有连通管,所述的液压油冷却管和连通管的外部都安装有鳞片,所述的冷却器的后面设置有循环冷水管,所述的冷却器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的连接槽内安装有风扇,所述的冷却器的输出口与液压油箱连接。
[0005]所述的冷却器为长方形结构。
[0006]所述的液压油冷却管的数量至少为六根。
[0007]所述的风扇外部设置有过滤网。
[0008]所述的连通管的外部安装有连通管外壳。
[0009]所述的循环冷却水管的布置结构与液压油冷却管的布置结构相同。
[0010]所述的连通管为弓形结构。
[0011]所述的凹槽与连接槽是相通的。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却器降温,首先冷却器的液压冷却管都是根根独立的,每相邻的两根液压冷却管的端部通过连通管连接,这样制造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低,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冷却不仅是采用风扇带动空气进行降温,而且在风扇的前方设置有循环冷却水,这样就风扇产生的就是冷风,起到双重效果,降温效果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器,每个液压冷却管和连通管的外部都设置有鳞片,增大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降温效果更好,连通管的外部设置有连通管外壳,连通管的外壳与冷却器的外壳设为一体, 使整个冷却器外形更美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流程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器的正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器的侧视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器的剖视图。
[0017]图中:1、油箱2、液压油泵3、液压油缸4、回流管5、冷却器6、凹槽7、液压油冷却管8、连通管9、鳞片10、循环冷水管11、连接槽12、风扇13、过滤网14、连通管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它包括液压油箱1,所述的液压油箱I输出端连接有油泵2,所述的油泵2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油缸3,所述的液压油缸3输出口连接有回流管4,所述的回流管4连接有冷却器5,所述的冷却器5的前面设置有凹槽6,所述的凹槽6的内部安装有独立的液压油冷却管7,所述的每个相邻液压油冷却管7的端部连接有连通管8,所述的液压油冷却管7和连通管8的外部都安装有鳞片9,所述的冷却器5的后面设置有循环冷水管10,所述的冷却器5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槽11,所述的连接槽11内安装有风扇12,所述的冷却器5的输出口与液压油箱I连接。
[0021]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却器降温,首先冷却器的液压冷却管都是根根独立的,每相邻的两根液压冷却管的端部通过连通管连接,这样制造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低,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冷却不仅是采用风扇带动空气进行降温,而且在风扇的前方设置有循环冷却水,这样就风扇产生的就是冷风,起到双重效果,降温效果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器,每个液压冷却管和连通管的外部都设置有鳞片,增大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降温效果更好,连通管的外部设置有连通管外壳,连通管的外壳与冷却器的外壳设为一体,使整个冷却器外形更美观。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它包括液压油箱1,所述的液压油箱I输出端连接有油泵2,所述的油泵2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油缸3,所述的液压油缸3输出口连接有回流管4,所述的回流管4连接有冷却器5,所述的冷却器5的前面设置有凹槽6,所述的凹槽6的内部安装有独立的液压油冷却管7,所述的每个相邻液压油冷却管7的端部连接有连通管8,所述的液压油冷却管7和连通管8的外部都安装有鳞片9,所述的冷却器5的后面设置有循环冷水管10,所述的冷却器5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槽11,所述的连接槽11内安装有风扇12,所述的冷却器5的输出口与液压油箱I连接。
[0024]所述的冷却器5为长方形结构。
[0025]所述的液压油冷却管7的数量至少为六根。
[0026]所述的风扇12外部设置有过滤网13。
[0027]所述的连通管8的外部安装有连通管外壳14。
[0028]所述的循环冷却水管10的布置结构与液压油冷却管7的布置结构相同。
[0029]所述的连通管8为弓形结构。
[0030]所述的凹槽6与连接槽11是相通的。
[0031]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却器降温,首先冷却器的液压冷却管都是根根独立的,每相邻的两根液压冷却管的端部通过连通管连接,连通管设置为弓形,连接起来比较方便,这样制造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低,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冷却不仅是采用风扇带动空气进行降温,而且在风扇的前方设置有循环冷却水,这样就风扇产生的就是冷风,起到双重效果,降温效果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器,每个液压冷却管和连通管的外部都设置有鳞片,增大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降温效果更好,连通管的外部设置有连通管外壳,连通管的外壳与冷却器的外壳设为一体,使整个冷却器外形更美观,凹槽与连接槽为相通的,这样风扇可以将热量带走,冷却效果更好,风扇外设置有过滤网,很好的保护风扇,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降温效果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它包括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油箱输出端连接有油泵,所述的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油缸,所述的液压油缸输出口连接有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连接有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的前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独立的液压油冷却管,所述的每个相邻液压油冷却管的端部连接有连通管,所述的液压油冷却管和连通管的外部都安装有鳞片,所述的冷却器的后面设置有循环冷水管,所述的冷却器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的连接槽内安装有风扇,所述的冷却器的输出口与液压油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器为长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油冷却管的数量至少为六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外部设置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的外部安装有连通管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冷却水管的布置结构与液压油冷却管的布置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为弓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液压油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与连接槽是相通的。
【文档编号】F15B21/04GK204041640SQ20142043359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发明者】王清臣, 刘本学, 王凯飞, 梁红涛, 许付长, 尚革命, 臧玉民, 袁帅, 陈锋, 常耀华, 蒋博 申请人:上蔡县恒通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