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943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送风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于通过使空气流通来使从人体发出的汗蒸发的空气流通式垫、空调服等,并安装于作为这些空气流通式垫、空调服等的布料的片状部件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使空气流通来使从人体发出的汗蒸发的空气流通式垫、空调服等被实用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2。)。例如,空调坐垫这样的空气流通式垫具备隔离件、片状部件以及送风装置。隔离件是用于在空气流通式垫的内部确保空间的部件。片状部件是覆盖隔离件的部件,作为该片状部件例如使用布等。送风装置用于在由隔离件所确保的空间内产生空气流动的部件。该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通过使用空气阻力非常小的构造作为隔离件,能够以较小的耗电量使空气在由隔离件所确保的空间流通。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43997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再公表专利第wo2006/009108号公报

然而,用于空气流通式垫、空调服等的送风装置为了提高空调效果,需要将送风装置牢固地安装于片状部件,以使得在工作时空气不从送风装置的安装部泄漏,或者送风装置不轻易地从片状部件脱落。另一方面,需要在洗涤片状部件等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简单地将送风装置从片状部件取下。

以往的送风装置构成为大致上能够相对于片状部件装卸。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不能简单地将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也不能简单地从片状部件取下。这样,以往的送风装置有装卸性不好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者能够简单地相对于片状部件装卸的简单的构造的送风装置。

用于实现上述的目的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并用于产生从片状部件的一侧向另一侧的空气的流动,送风装置的特征在于,送风装置具备:风扇主体;以及用于将风扇主体安装于片状部件的环状部件,风扇主体具有:中空状的筒状部;凸缘部,其以从筒状体的外表面向与该外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于筒状部;马达固定部,其用于固定马达;马达,其固定于马达固定部;叶片,其安装于马达的旋转轴;以及第一嵌合单元,其设置于筒状部的相互对置的一对第一部位的外侧,环状部件具有:第二嵌合单元,其设置于相互对置的一对第二部位的内侧,并与第一嵌合单元嵌合;以及一个或者多个突起部,其分别相对于一对第二部位设置于该第二部位及其附近处的环状部件的外侧,一对第二部位处的环状部件的内侧的间隔与一对第一部位处的筒状部的外侧的间隔相同或者比一对第一部位处的筒状部的外侧的间隔小,与一对第二部位相差大致90度的两个部位亦即一对按压部位处的环状部件的内侧的间隔比与一对第一部位相差90度的两个部位处的筒状部的外侧的间隔大,环状部件的内周比筒状部的外周大,并且环状部件具有挠性,通过利用环状部件的挠性将环状部件插入筒状部的外侧,并利用凸缘部的背面和环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面夹住在片状部件形成的开口部的周围处的片状部件的边缘部,并且使第一嵌合单元与第二嵌合单元嵌合,来将风扇主体安装于片状部件,通过按压环状部件的一对按压部位,使环状部件挠曲,来解除第一嵌合单元与第二嵌合单元的嵌合,将风扇主体从片状部件取下。

另外,用于实现上述的目的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并用于产生从片状部件的一侧向另一侧的空气的流动,送风装置的特征在于,送风装置具备:风扇主体;以及用于将风扇主体安装于片状部件的环状部件,风扇主体具有:中空状的筒状部;凸缘部,其以从筒状体的外表面向与该外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于筒状部;马达固定部,其用于固定马达;马达,其固定于马达固定部;叶片,其安装于马达的旋转轴;以及第一嵌合单元,其设置于筒状部的相互对置的一对第一部位的外侧,环状部件具有第二嵌合单元,第二嵌合单元设置于相互对置的一对第二部位的内侧,并与第一嵌合单元嵌合,一对第二部位处的环状部件的内侧的间隔与一对第一部位处的筒状部的外侧的间隔相同或者比一对第一部位处的筒状部的外侧的间隔小,与一对第二部位相差大致90度的两个部位亦即一对按压部位处的环状部件的内侧的间隔比与一对第一部位相差90度的两个部位处的筒状部的外侧的间隔大,环状部件的内周比筒状部的外周大,并且环状部件具有挠性,对环状部件的一对按压部位侧的端部且是与凸缘部对置的一侧的外侧的角部实施倒角,通过利用环状部件的挠性将环状部件插入筒状部的外侧,并利用凸缘部的背面和环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面夹住在片状部件形成的开口部的周围处的片状部件的边缘部,并且使第一嵌合单元与第二嵌合单元嵌合,来将风扇主体安装于片状部件,通过按压环状部件的一对按压部位,使环状部件挠曲,来解除第一嵌合单元与第二嵌合单元的嵌合,将风扇主体从片状部件取下。

根据上述结构,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以风扇主体的凸缘部的背面与在片状部件形成的开口部的周围处的片状部件的边缘部接触的方式配置风扇主体,并使风扇主体的第一嵌合单元的位置与环状部件的第二嵌合单元的位置一致,利用环状部件的挠性将环状部件从风扇主体的下方插入风扇主体的筒状部的外侧,并使风扇主体的第一嵌合单元与环状部件的第二嵌合单元嵌合,由此能够简单地将环状部件安装于风扇主体,并能够牢固地固定。若这样将环状部件和风扇主体固定,则因为片状部件的开口部的周围处的片状部件的边缘部被风扇主体的凸缘部的背面和环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面夹住,所以结果能够将送风装置稳固地安装于片状部件。另外,为了将送风装置从片状部件取下,例如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环状部件的一对按压部位,利用环状部件的挠性,按压一对按压部位以使得其内表面与风扇主体的筒状部的外表面接触即可。由此,环状部件的一对第二部位的附近膨胀,第一嵌合单元与第二嵌合单元的嵌合状态被解除,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环状部件从风扇主体取下。这样,本发明的送风装置是简单的构造,使用者能够简单地将该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并能够简单地取下。

另外,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通过在分别相对于上述一对第二部位设置于该第二部位及其附近处的环状部件的外侧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突起部,或者,通过对环状部件的一对按压部位侧的端部且是与凸缘部对置的一侧的外侧的角部实施倒角,从而与片状部件接触的环状部件的形状实际接近圆形,所以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向本发明的送风装置施加从片状部件的内侧朝向外侧的力,由于对环状部件作用有均等的力,所以也能够防止环状部件脱落。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是简单的构造,使用者能够简单地将该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并能够简单地将该送风装置取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椅子用的空气流通式垫的使用状态下的简要立体图,图1(b)是该空气流通式垫的使用状态下的简要剖视图。

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简要主视图,图2(b)是该送风装置的简要侧视图。

图3(a)是用于对在片状部件形成的开口部进行说明的图,图3(b)是用于对在片状部件安装了送风装置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简要侧视图。

图4(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主体外壳的简要侧视图,图4(b)是该主体外壳之中的作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的简要侧视图,图4(c)是使图4(b)所示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绕其中心轴旋转90度时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的简要侧视图,图4(d)是该带凸缘的筒状部的a-a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

图5(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安装环的简要主视图,图5(b)是该安装环的简要侧视图,图5(c)是该安装环的b-b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图5(d)是该安装环的c-c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

图6(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的简要立体图,图6(b)是该带凸缘的筒状部的d-d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

图7(a)是用于对带凸缘的筒状部与安装环的嵌合状态进行说明的简要局部剖视图,图7(b)是用于对将安装环上下颠倒时的带凸缘的筒状部与安装环的嵌合状态进行说明的简要局部剖面。

图8(a)是用于对将风扇主体插入片状部件的开口部时的样子进行说明的简要侧视图,图8(b)是用于对将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的开口部时的样子进行说明的简要侧视图。

图9(a)是安装有安装环的风扇主体的简要后视图,图9(b)是用于对在该风扇主体中将安装环的一对按压部位朝向中心按压时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简要后视图。

图10是表示安装环50从折弯的片状部件200受到的力的图。

图11(a)是被实施了倒角的安装环的简要俯视图,图11(b)是用于对使用该被实施了倒角的安装环将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12(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风扇主体的简要后视图,图12(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安装环的简要主视图。

图13(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的简要立体图,图13(b)是该带凸缘的筒状部的e-e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图13(c)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安装环的简要主视图,图13(d)是该安装环的f-f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

图14(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的简要侧视图,图14(b)是该带凸缘的筒状部的g-g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图14(c)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安装环的简要立体图,图14(d)是该安装环的h-h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

图15(a)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安装环的简要俯视图,图15(b)是该安装环的简要侧视图,图15(c)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简要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申请的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对将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用于椅子用的空气流通式垫的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a)使用了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椅子用的空气流通式垫的使用状态下的简要立体图,图1(b)是该空气流通式垫的使用状态下的简要剖视图。

椅子用的空气流通式垫100铺在椅子的座部使用,如图1(a)以及(b)所示,具备:袋状的片状部件200;隔离件102;空气排出部103;本发明的送风装置1;以及向该送风装置1供给电力的电池等电源供给部(未图示)。

袋状的片状部件200是覆盖隔离件102的部件。作为该片状部件200,例如使用布。隔离件102是用于在片状部件200内确保空间的部件。该片状部件200内的空间成为供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路。在空气流通式垫100的规定的端部设置有空气排出部103,在空气流通路流通来的空气从该空气排出部103向外部释放。送风装置1安装于片状部件200的位于远离空气排出部103的位置的规定部位。详情后面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配置于在片状部件200形成的开口部,并安装于片状部件200的该开口部的周围的边缘部。该送风装置1用于产生从片状部件200的一侧向另一侧的空气的流动。

利用送风装置1获取到片状部件200内的外部气体在由隔离件102确保的空间流动。由此,能够使从铺垫空气流通式垫100而坐的使用者的身体出的汗迅速蒸发,能够消除臀部的闷热。涉及的空气流通式垫100的原理、构造的详细说明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04/012564号手册等专利文献中记载。

另外,作为隔离件102通过使用日本国专利第4067034号公报等专利文献中记载的那样的空气阻力非常小的构造的隔离件,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能够使用送风压力低的螺旋桨式的装置。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考虑有以从送风装置1向片状部件200内获取外部的空气并从空气排出部103排出的方式使送风装置1的螺旋桨旋转的情况,也可以以从空气排出部103获取外部的空气并从送风装置1排出的方式使送风装置1的螺旋桨旋转。

接下来,详细地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进行说明。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的简要主视图,图2(b)是该送风装置1的简要侧视图。图3(a)是用于对在片状部件200形成的开口部进行说明的图,图3(b)是用于对将送风装置1安装于片状部件200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简要侧视图。图4(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的主体外壳的简要侧视图,图4(b)是该主体外壳之中的作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的简要侧视图,图4(c)是使图4(b)所示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绕其中心轴旋转了90度时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的简要侧视图,图4(d)是该带凸缘的筒状部的a-a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图5(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的安装环的简要主视图,图5(b)是该安装环的简要侧视图,图5(c)是该安装环的b-b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图5(d)是该安装环的c-c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图6(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的简要立体图,图6(b)是该带凸缘的筒状部的d-d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

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具备风扇主体10和安装环(环状部件)50。风扇主体10是实现作为送风装置1的本来的功能的送风功能的部件,另一方面,安装环50起到用于将风扇主体10安装于片状部件200的作为专用工具的作用。

风扇主体10由主体外壳14、内置于主体外壳的马达(未图示)、安装于马达的旋转轴的螺旋桨(叶片)12以及用于向马达供给电源的连接器(未图示)构成。虽然省略详细说明,但图4(a)所示的主体外壳14由上下两个部分构成,并通过将这两部分组合而使其合为一体而形成。另外,因为本发明涉及将送风装置1安装于片状部件200的技术,所以省略马达、螺旋桨12的详细的说明,以主体外壳14与安装环50的关系为中心进行说明。

接下来,对主体外壳14进行说明。这里,在对主体外壳14进行说明时,为了方便如图4(a)所示,考虑将主体外壳14从上划分为称作第一流通部15、带凸缘的筒状部20以及第二流通部16的3个部分。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参照的附图之中的图4(b)、(c)、(d)、图6、图7、图11(a)、(b)、图12(a)、(b)中,不是图示主体外壳14整体,而是省略第一流通部15以及第二流通部16,仅图示带凸缘的圆筒部20。

如图2以及图4(a)所示,第一流通部15由圆形的中央基部151、从该中央基部151呈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棒状部152以及以该中央基部151为中心的轮状部153构成。因为这样构成,所以第一流通部15具有足够的通气性,若螺旋桨12旋转则能够将外部气体获取到内部。另外,该第一流通部15也起到使手指等无法从外部进入而保护手指不被旋转中的螺旋桨12弄伤的手指保护罩的作用。在第一流通部15之下连结有带凸缘的筒状部20。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带凸缘的筒状部20包括与第一流通部15的棒状部152相连而形成的凸缘部22以及中空状的筒状部21。将筒状部21沿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平面切开时的剖面呈圆形。在筒状部21的规定部位形成有凹部(第一嵌合单元)25。在带凸缘的筒状部20之下连结有第二流通部16。

如图2(b)以及图4(a)所示,第二流通部16包括多个棒状部162及轮状部163、用于固定马达的马达固定部164以及安装于马达固定部164的下侧的马达盖165。由多个棒状部162以及轮状部163构成的部分具有足够的通气性,另外,通过该部分能够使手指等不能从外部伸入从而保护手指不被旋转中的螺旋桨12弄伤。

因为这样构成主体外壳14,所以若固定于马达固定部164的马达旋转,螺旋桨12通过马达旋转,则能够从第一流通部15获取外部气体,并将其从第二流通部16排出。

如上述那样,本发明是涉及将送风装置1安装于在片状部件200开口的开口部的技术,与涉及的技术相关的是构成主体外壳14的一部分的带凸缘的筒状部20和安装环50。因此,也稍微详细地对带凸缘的筒状部20进行说明。

第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带凸缘的筒状部20的筒状部21的外径(外侧的间隔)t是90mm。在该情况下如图3(a)所示,在片状部件200形成的开口部201的内径c是90~91mm,与筒状部21的外径t相同或者是比其稍大。另外,如图2(a)以及图4(b)、(c)所示,凸缘部22形成为圆环状,从筒状部21的上端向与筒状部21的外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突出。该凸缘部22的外径f与在片状部件200形成的开口部201的内径c相比足够大,例如是97mm。另外,第二流通部16的外径在与筒状部21相连的部分是90mm,越靠下方变得越小。

因为风扇主体10的各尺寸与在片状部件200形成的开口部201的尺寸的关系如上述那样,所以能够容易地从在片状部件200形成的开口部201的上方将风扇主体10插入,此时,凸缘部22的背面与开口部201的边缘部202的上表面接触(参照图8(a))。

另外,如图4(c)、(d)以及图6所示,在相对于筒状部21的中心轴对称的两个规定部位,即在筒状部21的相互对置的两个规定部位(一对第一嵌合部位(第一部位)2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作为第一嵌合单元的凹部25。上述凹部25是用于将安装环50固定于风扇主体10的部件。凹部25若从正面观察是大致四边形,且形成于筒状部21的高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另外,凹部25在其下表面具有嵌合壁255。这里,凹部25的下表面本身相当于嵌合壁255。因此,嵌合壁255形成为与筒状部21的外表面大致垂直。并且,在第一嵌合部位23的在筒状部21的外侧且在凹部25的下方的部位,形成有引导倾斜部28。如图4(d)、图6(b)所示,引导倾斜部28形成为筒状部21的厚度随着靠近下方而变薄。另外,如图4(c)所示,引导倾斜部28的横向宽度在上方与凹部25的横向宽度是相同程度,但越靠下方宽度变得越大。

接下来,对安装环50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从上方观察安装环50时的形状(将安装环50沿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平面切开时的剖面形状)是椭圆形。在该安装环50的短轴方向上的相互对置的两个规定部位(一对第二嵌合部位(第二部位)53)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作为第二嵌合单元的突起52。这里,具备两个突起52的安装环50通过塑料成型而一体形成。由此,安装环50具有挠性。另外,安装环50的高度在整周上是均匀的。

如图5(c)、(d)所示,突起52形成于安装环50的高度方向上的从中央稍微靠下方的位置。两个突起52分别与风扇主体10的凹部25嵌合,用于将安装环50固定于筒状部21的外侧。因此,两个突起52的位置关系与两个凹部25的位置关系相同。如图5(a)、(c)、(d)所示,各突起52形成为大致四棱柱形状,向安装环50的内侧突出。这样,突起52的形状与凹部25的形状对应,但是为了使突起52能够与凹部25嵌合,突起52的尺寸比凹部25的尺寸稍小。另外,突起52在其下表面具有嵌合壁522。这里突起52的下表面本身相当于嵌合壁522。因此,嵌合壁522形成为与安装环50的内表面大致垂直。通过突起52的嵌合壁522与筒状部21的凹部25的嵌合壁255抵接,来实现风扇主体10与安装环50的嵌合状态。另外,如后述那样,在将安装环50上下颠倒使用的情况下,突起52的上表面起到作为嵌合壁522的作用。即,突起52在其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具有嵌合壁522。因此,突起52的上表面形成为与安装环50的内表面大致垂直。

图5(a)、(b)所示,在安装环50的长轴方向上的相互对置的两个部位,即在与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相差大致90度的两个部位(一对按压部位)54的外表面,在其上端部标记有“a”这样的文字,在下端部标记有“b”这样的文字。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后述那样,以送风装置1能够与厚度不同的片状部件200对应的方式,能够将安装环50以a侧朝上使用,或者将b侧朝上使用。“a”、“b”这样的文字是表示安装环50的朝向的标记。以下只要不是特殊情况,将安装环50以a侧朝上安装于风扇主体10。

另外,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处的安装环50的内侧的间隔k1比筒状部21的外径t小,一对按压部位54处的安装环50的内侧的间隔k2比筒状部21的外径t大。这里,因为筒状部21形成为圆筒状,所以一对第一嵌合部位23处的筒状部21的外侧的间隔和与一对第一嵌合部位相差大致90度的两个部位处的筒状部21的外侧的间隔都是相同的t。具体而言,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处的安装环50的内侧的间隔k1是88mm,一对按压部位54处的安装环50的内侧的间隔k2是95mm。结果,安装环50的内周的长度形成为比筒状部21的外周的长度大。安装环50的内周的长度被突起52的高度等左右,但优选比筒状部21的外周的长度大该筒状部21的外周的长度的1.0%~3.5%。实际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环50的内周的长度比筒状部21的外周的长度大该筒状部21的外周的长度的约2%左右。

另外,安装环50的厚度是2mm,其高度比筒状部21的高度稍低。因为安装环50具有挠性,所以例如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并按压标记“a”、“b”的两个部位(一对按压部位)54,则安装环50的短轴方向的部位向外侧膨胀,若从上表面观察,安装环50能够变形为大致圆形。而且,之后若按压的力释放,则安装环50恢复至原来的椭圆形。

如图2(b)所示,安装环50以覆盖风扇主体10的筒状部21的外表面的方式安装。此时,安装环50的上端面与凸缘部22的背面相对。

接下来,对将送风装置1安装于片状部件200的顺序进行说明。图7(a)是用于对带凸缘的筒状部20与安装环50的嵌合状态进行说明的简要局部剖视图,图7(b)是用于对将安装环50上下颠倒时的带凸缘的筒状部20与安装环50的嵌合状态进行说明的简要局部剖面。图8(a)是用于对将风扇主体10插入到片状部件200的开口部时的样子进行说明的简要侧视图,图8(b)是用于将送风装置1安装到片状部件200的开口部时的样子进行说明的简要侧视图。

图3(a)所示,在片状部件200形成有用于安装送风装置1的开口部201。该开口部201的形状是圆形,开口部201的内径c与圆筒状的筒状部21的外径t相同,但比其稍大。为了将送风装置1安装于片状部件200,如图8(a)所示,首先,将风扇主体10插入片状部件200的开口部201,并配置为凸缘部22的背面与片状部件200的位于开口部201的周围的环状的边缘部202相接。

接下来,例如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安装环50的一对按压部位54,向图8(a)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按压,使安装环50挠曲而变形为大致圆形。而且,保持安装环50的变形状态不变,使安装环50的突起52与在筒状部21的下部设置的引导倾斜部28的位置一致,并将安装环50从风扇主体10的下方插入筒状部21的外侧,使安装环50的两个突起52分别沿着引导倾斜部28移动。这样,引导倾斜部28在将安装环50插入风扇主体10时起到对突起52进行引导的作用。然后,若解除安装环50的变形状态,使安装环50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则安装环50的突起52进入风扇主体10的凹部25,突起52与凹部25嵌合。此时,由于安装环50的挠性,在第二嵌合部位53附近安装环50的内表面与筒状部21的外表面较强地接触。因此,如图7(a)所示凹部25的嵌合壁255和与其对应的突起52的嵌合壁522接触,所以即使向风扇主体10与片状部件200施加较大的力,突起52与凹部25的嵌合状态也不会被解除。另外,因为安装环50的突起52嵌合于风扇主体10的凹部25,所以安装环50相对于风扇主体10不会旋转。

另外,在图7(a)中,也能够以凹部25的嵌合壁255与筒状部21的外表面所成的角度、以及突起52的嵌合壁522与安装环50的内表面的角度所成的都成为锐角的方式,形成嵌合壁255、522。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嵌合壁255与嵌合壁522相互咬合,使突起52与凹部25的嵌合状态更加稳固。

这样,通过安装环50牢固地被固定于风扇主体10,安装环50与风扇主体10一体化,从而如图8(b)所示那样片状部件200的在开口部201的周围的环状的边缘部202被凸缘部22的背面与安装环50的上端面夹住,所以能够简单并且可靠地将送风装置1安装于片状部件200。另外,在将送风装置1安装于片状部件200时,片状部件200的环状的边缘部202的上表面与凸缘部22的背面接触,片状部件200的环状的边缘部202的背面与安装环50的上端面接触,所以空气不会从凸缘部22与安装环50之间泄漏。

然而,在空气流通式垫、空调服等中,使用与使用目的相对应的厚度的片状部件200。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设计为能够对应厚度不同的片状部件200。具体而言在该设计中,如图5(c)、(d)所示,在安装环50的内表面设置的突起52设置于安装环50的高度方向上的从中央稍微偏下的位置。因此,安装环50的上端面与突起52的上表面的嵌合壁522的在高度方向的间隔不同于安装环50的下端面与突起52的下表面的嵌合壁522的在高度方向的间隔。如图5(b)所示在按压部位54有“a”、“b”的显示。因为安装环50的高度在整周上是均匀的,所以安装环50将“a”、“b”中的哪一方朝上都能使用。图7(a)表示将“a”朝上使用安装环50的情况下的带凸缘的筒状部20与安装环50的嵌合状态,图7(b)表示将“b”朝上使用安装环50的情况下的带凸缘的筒状部20与安装环50的嵌合状态。若将“a”朝上来使用安装环50,则如图7(a)所示,使突起52与凹部25嵌合时的凸缘部22的背面与安装环50的上端面的间隔s1较小,因此这样的安装环50的使用方法适合于片状部件200薄的情况。另一方面,若将“b”朝上来使用安装环50,则如图7(b)所示,使突起52与凹部25嵌合时的凸缘部22的背面与安装环50的上端面的间隔s2较大,因此这样的安装环50的使用方法适合于片状部件200厚的情况。这样,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能够对应厚度不同的片状部件200。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通过将作为第一嵌合单元的凹部25设置于筒状部21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将作为第二嵌合单元的突起52设置于安装环50的高度方向上的从中央稍微偏下的位置,来实现与厚度不同的片状部件200的对应。一般为了实现与厚度不同的片状部件200的对应,在使安装环50改变其上下地安装于风扇主体10时,与其上下相对应地使凸缘部22的背面与安装环50的上端面的间隔不同就可以,能够分别将第一嵌合单元的在筒状部21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第二嵌合单元的在安装环50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设置于各种位置。

接下来,对将送风装置1从片状部件200取下的顺序进行说明。图9(a)是安装有安装环50的风扇主体10的简要后视图,图9(b)是用于对在该风扇主体10中将安装环50的一对按压部位54向中心按压时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简要后视图。

若从上观察(参照图5(a)),安装环50形成为如下椭圆形: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处的安装环50的内侧的间隔k1比风扇主体10的筒状部21的外径t小,一对按压部位54处的安装环50的内侧的间隔k2比风扇主体10的筒状部21的外径t大,并且安装环50的内周的长度比筒状部21的外周大该筒状部21的外周的长度的约2%左右。因此,在风扇主体10安装有安装环50的状态下,如图9(a)所示,在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的附近安装环50的内表面与筒状部21的外表面接触。另一方面,在一对按压部位54的附近安装环50的内表面不与筒状部21的外表面接触,在安装环50的内表面与筒状部21的外表面之间产生缝隙80。

为了将送风装置1从片状部件200取下,首先需要从图9(b)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按压两个按压部位54。具体而言,例如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安装环50的一对按压部位54进行按压以使得该部位的内表面与风扇主体10的筒状部21的外表面接触。于是由于安装环50的挠性,安装环50的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的附近膨胀,突起52与凹部25的嵌合状态被解除。接下来,保持突起52与凹部25的嵌合状态不变,将安装环50从风扇主体10向下方拉出。这样就能够容易地将安装环50从风扇主体10取下。

另外,在将送风装置1从片状部件200取下的情况下,可以按压安装环50的一对按压部位54,并不同时解除两处的嵌合状态,而是首先解除了一方的嵌合状态之后,解除另一方的嵌合状态。如果是用这样的方法取下安装环50的话,没有必要使安装环50的内周比筒状部21的外周过大。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以风扇主体的凸缘部的背面与片状部件的环状的边缘部接触的方式配置风扇主体,使风扇主体的凹部的位置与安装环的突起的位置一致,利用安装环的挠性从风扇主体的下方将安装环插入风扇主体的筒状部的外侧,使风扇主体的凹部与安装环的突起嵌合,从而能够简单地将安装环安装于风扇主体,并且能够牢固地固定。若这样将安装环与风扇主体固定,则片状部件的环状的边缘部被风扇主体的凸缘部的背面与安装环的上端面夹住,所以为结果能够将送风装置稳固地安装于片状部件。另外,利用安装环的挠性,按压一对按压部位以使得其内表面与风扇主体的筒状部的外表面接触,使安装环挠曲,从而安装环的一对第二嵌合部位的附近膨胀,能够容易地解除风扇主体的凹部与安装环的突起的嵌合状态,所以能够简单地将安装环从风扇主体取下,并能够容易地将风扇主体从片状部件取下。这样,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为简单的构造,使用者能够简单地将该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并能够简单地取下。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安装环的内周的长度比筒状部的外周的长度大该筒状部的外周的长度的1.0%~3.5%。由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将安装环安装于风扇主体的作业以及取下的作业。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筒状部的一对第一嵌合部位形成有在将安装环插入风扇主体时用于对安装环的突起进行引导的引导倾斜部,将安装环的突起向风扇主体的凹部引导,从而能够顺畅地将安装环安装于风扇主体。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环的高度在整周上是均匀的,突起在其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具有嵌合壁,安装环的上端面与突起的上表面的嵌合壁的在高度方向的间隔不同于安装环的下端面与突起的下表面的嵌合壁的在高度方向的间隔,以通常的方向将安装环插入风扇主体并使凹部与突起嵌合时的凸缘部背面和安装环的对置的端面的间隔,不同于将安装环上下颠倒地插入风扇主体并使凹部与突起嵌合时的凸缘部背面和安装环的对置的端面的间隔。因此,通过将安装环改变其上下地使用,无论片状部件厚还是薄,都能够将送风装置牢固地固定于片状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为了能够使安装环将其上下颠倒也能使用,在安装环的突起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都设置了嵌合壁的情况,如果没有必要将安装环使其上下改变地使用的话,在安装环的突起中,仅在其下表面设置嵌合壁就可以。在该情况下,若在安装环的突起部的上部替代嵌合壁而形成倾斜部,则能够更顺畅地进行安装环的安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处的安装环50的内侧的间隔k1比筒状部21的外径t小的情况,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处的安装环50的内侧的间隔k1与筒状部21的外径t相同也可以。这是因为如果在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的附近安装环50的内表面与筒状部21的外表面接触,则安装环50与风扇主体10被牢固地固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对安装环50的一对按压部位54侧的端部且是与凸缘部22对置的一侧的外侧的角部实施倒角。在将送风装置1安装于片状部件200的状态下,若因某些原因从片状部件200的内侧向外侧对送风装置1施力,由于送风装置1按压片状部件200而片状部件200在安装环50的角部折弯,安装环50从该折弯的片状部件200受到朝向其中心的力。图10是表示安装环50从折弯的片状部件200受到的力的图。此时,假如从上方观察安装环时的形状是圆形,则因为对安装环的哪个部位都作用有均等的力,所以安装环不会变形。相对于此,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环50时的形状是椭圆形,所以安装环50之中一对按压部位(长轴方向上的相互对置的部位)54与一对第二嵌合部位(短轴方向上的相互对置的部位)53相比作用有较大的力。因此,一对按压部位54被向内侧按压,安装环50变形为圆形,有从风扇主体脱落的情况。通过对安装环50的一对按压部位54侧的端部且是与凸缘部22对置的一侧的外侧的角部实施倒角,与片状部件200接触的安装环50的形状实际上接近于圆形,所以即使因某种原因从片状部件200的内侧朝向外侧的力施加于送风装置1,也能够减少一对按压部位54从片状部件200受到的力,能够防止安装环50脱落。图11(a)表示实施了倒角的安装环50的简要俯视图,图11(b)表示用于对使用实施了该倒角的安装环50将送风装置1安装于片状部件200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在该图11中,安装环50的一对按压部位54及其周边部之中其上侧的外端部是被实施倒角的部位(倒角部)541。另外,在图11的例子中,通过用平面切除安装环50的规定部位来对该部位实施倒角,一般通过用曲面切除安装环50的规定部位对该部位实施倒角也可以。另外不仅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在以下进行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也优选对安装环的一对按压部位侧的端部且是与凸缘部对置的一侧的外侧的角部实施倒角。

(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嵌合单元是在一对第一嵌合部位23处的筒状部21的外侧设置的凹部25,第二嵌合单元是在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处的安装环50的内侧设置的突起5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该变形例中,作为第一嵌合单元替代凹部使用突起,作为第二嵌合单元替代突起使用凹部。其他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在本变形例中,作为第一嵌合单元的突起的上表面成为嵌合壁,作为第二嵌合单元的凹部的上表面成为嵌合壁。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引导倾斜部设置于筒状部的一对第一嵌合部位23,在本变形例中引导倾斜部设置于未设置有突起的一对第二嵌合部位。这样,因为仅是突起与凹部互换,所以本变形例的送风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相同。即,送风装置的安装方法、取下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完全相同。因此,本变形例的送风装置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在该情况下,作为第二嵌合单元的凹部也可以是贯通的孔。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2(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风扇主体的简要后视图,图12(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安装环的简要主视图。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风扇主体的筒状部沿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平面切开时的剖面的形状是圆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从图12(a)可知,将风扇主体10a的筒状部21a沿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平面切开时的剖面的形状例如为大致四边形。在该筒状部21a的相互对置的一对第一嵌合部位23的外侧设置有作为第一嵌合单元的凹部。在该情况下,如图12(b)所示,将安装环50a沿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平面切开时剖面的形状也形成为与风扇主体10a的筒状部21a的形状相对应的大致四边形。在该安装环50a的相互对置的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嵌合单元嵌合的作为第二嵌合单元的突起52a。其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突起52a的附近的安装环50a向内侧挠曲,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处的安装环50a的内侧的间隔k1形成比一对第一嵌合部位23处的筒状部21a的外侧的间隔t1稍小。并且,未设置有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的安装环50a的相互对置的两个边形成为稍微向外侧膨胀。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如果按压向外侧膨胀的两个边(一对按压部位),则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的附近向外侧膨胀。因此,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使用者能够简单地将该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并能够简单地将该送风装置从片状部件取下。另外因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的简要立体图,图13(b)是该带凸缘的筒状部的e-e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图13(c)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安装环的简要主视图,图13(d)是该安装环的f-f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13(a)、(b)所示,一对第一嵌合部位23处的筒状部21向下方延长。而且,在该延长的部位的外侧设置有作为第一嵌合单元的突起26。这里,该突起26的上表面是嵌合壁255a。另外,在突起26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使安装环的安装顺畅地进行的倾斜部61a。另一方面,如图13(c)、(d)所示,在安装环50的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没有形成第二嵌合单元,在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处的安装环50的上端部形成有用于使安装环50的安装顺畅地进行的倾斜部61b。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通过按压一对按压部位54,使形成于筒状部21的倾斜部61a与形成于安装环50的倾斜部61b的位置一致地将安装环50从风扇主体的下方插入筒状部21,从而将安装环50安装于风扇主体。此时,筒状部21的嵌合壁255a与安装环50的下端面嵌合。即,在该情况下,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处的安装环50的下端面起到嵌合壁522a的作用,能够视为第二嵌合单元。通过这样将筒状部21的嵌合壁255a与安装环50的下端面522a嵌合,从而即使向送风装置施加外力,安装环50也不会从风扇主体脱落。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一对第一嵌合部位23处的筒状部21的外表面形成有较小的凹部(止转件)62a,并且在安装环50的对应的部位形成有较小的突起(止转件)62b,在将安装环50安装于风扇主体时两个止转件62a、62b嵌合。由此,能够防止安装环50相对于筒状部21旋转。第三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形成为这样的结构,所以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使用者能够简单且牢固地将该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并能够简单地将该送风装置从片状部件取下。另外因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带凸缘的筒状部的简要侧视图,图14(b)是该带凸缘的筒状部的g-g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图14(c)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安装环的简要立体图,图14(d)是该安装环的h-h向视方向简要剖视图。

在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一嵌合部位处的筒状部向下方延长,在该延长的部位的外侧设置有作为第一嵌合单元的突起,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14(a)、(b)所示,一对第一嵌合部位23处的筒状部21不向下方延长,在该筒状部21的下端部的外侧设置有作为第一嵌合单元的突起26。这里,该突起26的上表面是嵌合壁255b。因此,该嵌合壁255b位于比筒状部21的下端面稍微靠上侧的位置。另一方面,如图14(c)、(d)所示,在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处的安装环50的下端部,与设置于筒状部21的突起26相对应地设置有切口部57。这里该切口部57是第二嵌合单元,在安装环50中被切入的部分的上表面成为嵌合壁522b。另外,在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处的安装环50的上端部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对突起26进行引导的引导倾斜部58。第四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形成为这样的结构,所以能够起到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使用者能够简单且牢固地将该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并能够简单地将该送风装置从片状部件取下。另外因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5(a)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安装环的简要俯视图,图15(b)是该安装环的简要侧视图,图15(c)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简要后视图。

如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作为防止安装环由于来自折弯的片状部件的力而从风扇主体脱落的方法,有对安装环的一对按压部位侧的端部且是与凸缘部对置的一侧的外侧的角部实施倒角的方法。但是作为防止安装环由于来自折弯的片状部件的力而从风扇主体脱落的方法,并不局限于该实施倒角的方法,例如,能够使用分别相对于一对第二嵌合部位在该第二嵌合部位以及其附近的安装环的外侧设置多个突起部的方法。第五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是应用分别相对于一对第二嵌合部位的分别在该第二嵌合部位以及其附近的安装环的外侧设置多个突起部的方法而制造出的。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如图15所示,分别相对于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在该第二嵌合部位53以及其附近处的安装环50的外侧设置有三个突起部531。另外,处于相对于安装环50的中心对称的位置的两个突起部531的外侧的面的间隔k3、与一对按压部位54处的安装环50的外侧的间隔k4大致相同。由此,如在图15(c)中用点划线表示的那样,与片状部件接触的安装环50的形状实际上变得接近圆形,所以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向送风装置施加从片状部件的内侧朝向外侧的力,由于在安装环50作用均等的力,所以也能够防止安装环50脱落。

另外,为了使与片状部件接触的安装环50的形状实际上接近圆形,分别相对于一对第二嵌合部位53在该第二嵌合部位53以及其附近处的安装环50的外侧设置一个突出部也可以。但是若设置宽度大的突起部作为一个突起部,则第二嵌合部位53附近的安装环50的厚度变大,即使捏住一对按压部位54按压,安装环50也难以变形。因此,为了能够安装环50容易变形,希望设置多个宽度较小的突起部,例如图15所示那样分别在一对第二嵌合部位设置三个(因此合计6个)。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因为其他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相同的作用/效果。特别是在第五实施方式中,通过相对于一对第二嵌合部位在该第二嵌合部位以及其附近的安装环的外侧设置三个突起部,因为与片状部件接触的安装环的形状实际上接近圆形,所以即使由于某种原因从片状部件的内侧朝向外侧的力施加于送风装置,因为在安装环作用有均等的力,所以也能够防止安装环脱落。另外,应用于第五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分别相对于一对第二嵌合部位在该第二嵌合部位以及其附近的安装环的外侧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突起部的方法,能够应用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其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凸缘部从筒状体的上端向与筒状体的外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突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一般凸缘部能够以从筒状体的外表面向与该外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在筒状部形成。例如,将凸缘部不是在筒状部的上端而是在筒状部的大致中央形成也可以。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一嵌合部位形成一个凹部或者突起,并在第二嵌合部位形成一个突起或者凹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嵌合部位形成多个凹部或者突起,并在第二嵌合部位形成多个突起或者凹部。在该情况下,在各嵌合部位形成的多个凹部或者突起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嵌合单元或者第二嵌合单元。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应用于椅子用的空气流通式垫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并不局限于空气流通式垫,例如能够应用于空调服等使空气在内部流通的方式的各种装置。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以风扇主体的凸缘部的背面与在片状部件形成的开口部的周围处的片状部件的边缘部接触的方式配置风扇主体,并使风扇主体的第一嵌合单元的位置与环状部件的第二嵌合单元的位置一致,利用环状部件的挠性将环状部件从风扇主体的下方插入风扇主体的筒状部的外侧,并使风扇主体的第一嵌合单元与环状部件的第二嵌合单元嵌合,由此能够简单地将环状部件安装于风扇主体,并能够牢固地固定。若这样将环状部件和风扇主体固定,则因为片状部件的开口部的周围处的片状部件的边缘部被风扇主体的凸缘部的背面和环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面夹住,所以结果能够将送风装置稳固地安装于片状部件。另外,为了将送风装置从片状部件取下,例如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环状部件的一对按压部位,利用环状部件的挠性,按压一对按压部位以使得其内表面与风扇主体的筒状部的外表面接触即可。由此,环状部件的一对第二部位的附近膨胀,第一嵌合单元与第二嵌合单元的嵌合状态被解除,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环状部件从风扇主体取下。这样,本发明的送风装置是简单的构造,使用者能够简单地将该送风装置安装于片状部件,并能够简单地取下。因此,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例如能够应用于使空气流通的方式的空气流通式垫、空调服等。

附图标记说明:

1…送风装置;10、10a…风扇主体;12…螺旋桨(叶片);14…主体外壳;15…第一流通部;151…中央基部;152…棒状部;153…轮状部;16…第二流通部;162…棒状部;163…轮状部;164…马达固定部;165…马达盖;20…带凸缘的筒状部;21、21a…筒状部;22…凸缘部;23…第一嵌合部位(第一部位);25…凹部(第一嵌合单元);255、255a、255b…嵌合壁;26…突起(第一嵌合单元);28…引导倾斜部;50、50a…安装环(环状部件);52、52a…突起(第二嵌合单元);522、522a、522b…嵌合壁;53…第二嵌合部位(第二部位);531…突起部;54…按压部位;541…倒角部;57…切口部;58…引导倾斜部;61a、61b…倾斜部;62a、62b…止转件;80…缝隙;100…空气流通式垫;102…隔离件;103…空气排出部;200…片状部件;201…开口部;202…边缘部;c…开口部的内径;f…凸缘部的外径;k1…一对第二嵌合部位处的安装环的内侧的间隔;k2…一对按压部位处的安装环的内侧的间隔;k3…位于相对于安装环的中心对称的位置的两个突起部的外侧的面的间隔;k4…一对按压部位处的安装环的外侧的间隔;s1、s2…凸缘部的背面与安装环的上端面的间隔;t…筒状部的外径;t1…一对第一嵌合部位处的筒状部的外侧的间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