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0795发布日期:2018-07-31 23:3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构成空调机的送风机的风扇壳体。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空调机的送风机的风扇壳体广泛地使用将多个金属或树脂制的构成构件焊接或粘接而构成的一体型结构。在该一体型风扇壳体的情况下,能够从风扇壳体的吹出口的开口部取出和放入收纳在风扇壳体的内部的风扇。因此,不仅是风扇壳体的制造时,在保养作业等中更换风扇时也从吹出口的开口部进行风扇的取出和放入。

在此,在一体型风扇壳体中,在经由导管输送进行了空气调节后的空气的形态的空调机的情况下,有时由于保养等而需要从风扇壳体拆下风扇。此时,由于能够取出和放入风扇的地方仅为吹出口的开口部,所以存在如下问题点:需要在取下连接的导管后,从吹出口的开口部取出风扇,作业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提出了如下风扇壳体:通过紧固或嵌合将形成风扇壳体的吸入口的喇叭口固定于风扇壳体并设为能够拆装。而且,在取下喇叭口后,从风扇壳体的侧面取出风扇。但是,在该风扇壳体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点:由于为了取出风扇,在风扇壳体的左右的侧面的任一个处需要具有与风扇的宽度相同的尺寸以上的取出空间,所以设备的宽度会变大。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提出了如下风扇壳体:通过利用由前面部及后面部构成的两个部件构成风扇壳体,并将该两个部件设为能够分割,从而使风扇的取出变容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8309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风扇壳体中,在分割并拆下风扇壳体的前面部时,在前面部附近不能确保拆装用的足够的空间的情况下,存在拆装变困难,且作业性显著下降的问题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即使在风扇壳体的周围没有足够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保养等的作业性降低的风扇壳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风扇壳体能够分割为在上部具备空气排出口的第一壳体部和相比所述第一壳体部配置在前面侧的第二壳体部,在将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组合时形成夹持喇叭口的呈圆形开口的缘部,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的下方的分割部分相比于所述缘部的中心点形成在前面侧,所述缘部从该缘部的最下点起向所述下方的分割部分成为水平。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风扇壳体设为如下结构: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的下方的分割部分相比于缘部的中心点形成在前面侧,第一壳体部从缘部的最下点向下方的分割部分成为水平。通过按这种方式设定,能够得到一种即使在风扇壳体的周围没有足够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保养等的作业性降低的风扇壳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风扇壳体的概略整体图。

图2是搭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风扇壳体的室内机的概略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风扇壳体的概略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风扇壳体的实施方式。此外,附图的形态为一例,不限定本发明。另外,在各图中,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或与之相当的部分,这点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共通的。并且,在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构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不同。

实施方式1.

[风扇壳体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风扇壳体的概略整体图。如图1(a)及图1(b)所示,风扇壳体20具备前面侧壳体1、后面侧壳体2、右侧喇叭口3及左侧喇叭口4。前面侧壳体1配置在后面侧壳体2的前面。右侧喇叭口3配置在前面侧壳体1及后面侧壳体2的右侧面。左侧喇叭口4配置在前面侧壳体1及后面侧壳体2的左侧面。

前面侧壳体1在上方侧具备与后面侧壳体2组合的分割部分26,在下方侧具备与后面侧壳体2组合的分割部分24。另外,前面侧壳体1在右侧面具备呈圆弧状形成的圆弧部21,在左侧面也具备呈圆弧状形成的圆弧部(图示省略)。此外,前面侧壳体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壳体部”。

后面侧壳体2在上方侧具备与前面侧壳体1组合的分割部分27,在下方侧具备与前面侧壳体1组合的分割部分25。另外,后面侧壳体2在右侧面具备呈圆弧状形成的圆弧部22,在左侧面也具备呈圆弧状形成的圆弧部28。并且,后面侧壳体2在上部具备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口23。此外,后面侧壳体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壳体部”。

在将前面侧壳体1与后面侧壳体2组合时,如图1(b)所示,将前面侧壳体1的分割部分26与后面侧壳体2的分割部分27组装,并将前面侧壳体1的分割部分24与后面侧壳体2的分割部分25组装。这样,前面侧壳体1与后面侧壳体2被固定并一体化。

在此,通过将前面侧壳体1与后面侧壳体2组合,从而在风扇壳体20的右侧面,由圆弧部21和圆弧部22形成呈圆形开口的缘部29(后面在图3中叙述)。同样地,在风扇壳体20的左侧面,也由前面侧壳体的圆弧部(图示省略)和圆弧部28形成呈圆形开口的缘部(图示省略)。

在风扇壳体20的右侧面,利用缘部29夹持并固定右侧喇叭口3。在风扇壳体20的左侧面,利用缘部(图示省略)夹持并固定左侧喇叭口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利用缘部夹持并固定喇叭口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喇叭口紧固或嵌合于缘部。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利用能容易地拆下的方法使喇叭口固定于壳体即可。

图2是搭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风扇壳体的室内机的概略内部结构图。图2(a)是室内机的概略主视图,图2(b)是室内机的概略侧视图。如图2(a)及图2(b)所示,室内机30具备风扇壳体20、风扇5、马达6及热交换器7。风扇5收容在风扇壳体20的内部,并由马达6旋转驱动。由马达6旋转驱动的风扇5从室内机30的外部吸入外部空气,在热交换器7进行热交换后,从空气排出口23排出进行了空气调节后的空气。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将风扇壳体20搭载在室内机30内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搭载于室外机(图示省略)。

在室内机30的四个角落竖立设置有支柱8,在左右的支柱8之间架设有梁9,在前后的支柱8之间也架设有梁10。风扇壳体20由该梁9及梁10包围四方并设置在室内机30的内部。

在此,在风扇壳体20的最下点分割风扇壳体20,向前面侧取出前面侧壳体1(图示省略)并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前面侧壳体1会与梁9干涉,取出作业变困难。因此,以下,说明能以不与梁9干涉的方式取出前面侧壳体1的方法。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梁9作为与前面侧壳体1干涉的物体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当然,其他构成构件也可能成为与前面侧壳体1干涉的因素。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风扇壳体的概略右侧视图。如图3所示,在将前面侧壳体1与后面侧壳体2组合时,在风扇壳体20的右侧面形成呈圆形开口的缘部29。缘部29是半径为r的圆12,在圆12的中心存在中心点40。圆12的直径r是比风扇5(图示省略)的直径大的尺寸。另外,将从中心点40向铅垂下方并与缘部29交叉的点设为最下点41。将以中心点40为基准,从连结中心点40和最下点41的线段起向风扇壳体20的前面侧旋转的量的中心角设为θ。

将前面侧壳体1的分割部分24和后面侧壳体2的分割部分25组合而成的下方的分割部分42相比于圆12的中心点40形成在前面侧。进一步详细而言,从中心点40的铅垂下方的最下点41向前面侧旋转中心角θ而形成下方的分割部分42。通过按这种方式设定,能够向前面侧分割并拆下前面侧壳体1而不与图2(a)所示的梁9干涉。

另外,后面侧壳体2从最下点41起向下方的分割部分42形成水平的线段15。即,后面侧壳体2成为如下构造:使线段15从最下点41起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到下方的分割部分42,并切除相比于线段15位于上部的阴影部16。通过按这种方式设定,在取出收容在风扇壳体20的内部的风扇5时,能够通过在水平方向上向前面侧拔出风扇5,从而取出风扇5而不卡在后面侧壳体2的阴影部16上,作业性提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使线段15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例子,但在此所说的水平是包含大致水平的概念,无需严密地水平。

接着,说明中心角θ满足的公式。

中心角θ是将下方的分割部分42及缘部29的中心点40连结的直线与从缘部29的中心点40向铅垂下方延伸的直线形成的角度。中心角θ能够在满足以下所示的式(1)的范围内任意地决定。此外,t1是从圆12的向前面侧旋转了中心角θ的部分到下方的分割部分42与水平的线段15的交点的距离。另外,t是圆12到右侧喇叭口3的喇叭口外周17的距离。

[数学式1]

根据式(1),通过在使t1小于t的范围内决定θ,从而能够设定与风扇壳体20周边的构造的限制相匹配的中心角θ而使从前面侧进行维护的维护性提高。并且,使圆12的直径比风扇5的直径大,并切除阴影部16,所述阴影部16是从圆12的最下点41起水平地延伸到下方的分割部分42的线段15形成的区域。通过按这种方式设定,即使在风扇壳体20的左右没有与风扇5同尺寸以上的足够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仅将风扇5从风扇5由马达轴拔出的位置起向前面侧水平地拔出,而且风扇5不会卡在阴影部16上。由此,能够实现送风机周边的小空间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风扇壳体20的右侧面侧的构造,但风扇壳体20的左侧面侧的构造也与右侧面侧相同。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风扇壳体20能够分割为在上部具备空气排出口的后面侧壳体2和相比于后面侧壳体2配置在前面侧的前面侧壳体1,在将后面侧壳体2和前面侧壳体1组合时形成夹持喇叭口的呈圆形开口的缘部29,后面侧壳体2和前面侧壳体1的下方的分割部分42相比于缘部29的中心点形成在前面侧,缘部29从该缘部29的最下点41起向下方的分割部分42成为水平。通过按这种方式设定,能够得到一种即使在风扇壳体20的周围没有足够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保养等的作业性降低的风扇壳体20。

另外,以缘部29的中心点40为基准,在根据式(1)计算得到的角度范围内形成下方的分割部分42。通过按这种方式设定,能够设定与风扇壳体20周边的构造的限制相匹配的中心角θ而得到从前面侧进行维护的维护性提高的风扇壳体20。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前面侧壳体,2后面侧壳体,3右侧喇叭口,4左侧喇叭口,5风扇,6马达,7热交换器,8支柱,9梁,10梁,12圆,15线段,16阴影部,17喇叭口外周,20风扇壳体,21圆弧部,22圆弧部,23空气排出口,24分割部分,25分割部分,26分割部分,27分割部分,28圆弧部,29缘部,30室内机,40中心点,41最下点,42下方的分割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