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制吸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458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吸油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铜制吸油器。



背景技术:

公告号cn204877822u、公告日2015年12月16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精确计量的手动吸油器,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活塞与活塞杆以及筒体外部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透明状,在所述筒体表面设有刻度线,所述软管的一端设有吸油端口,所述软管另一端设有套筒,在所述筒体的顶端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套筒旋合相连,在所述筒体的尾端设有拉环,所述拉环与筒体内部的活塞杆相连。采用上述结构,虽然能够精确知晓每次的吸油量,但是每次吸油完成后,还要通过进油管道排出去,因为进油管道与出油管道是一根管子,只有先进油,后出油,耗时长。

因此,需要一种的吸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制吸油器,本发明通过在设置第二出口,可以实现边进油,一边排油,更加节省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铜制吸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吸油器包括铜质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活塞与活塞杆,筒体上、下端分别设有上盖、下盖,下盖上设有油口,油口上设置第一软管;上盖上设有两个出口,第一出口设置在上盖顶部,第二出口设置在上盖的侧壁上,第二出口上连接有第二软管;活塞杆穿过第一出口外并连接把手。

优选的,所述铜质筒体的两端的直径大于铜质筒体中部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把手为0形件或t形件,把手与活塞杆螺纹连接或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与活塞杆为整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铜质筒体与上盖、下盖之间的安装均构成过盈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

第一,采用铜质筒体,克服了塑料筒体容易老化的问题,使用寿命更长,且克服了塑料与油液长期接触,相似溶,容易污染油液的问题。

第二,上盖上设有两个出口,第一出口设置在上盖顶部,第二出口设置在上盖的侧壁上,第二出口上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出口作为出油口,下盖上的油口为进油口,可以实现一边进油、一边出油,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铜制吸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盖1、活塞杆2、下盖3、筒体4、第二出口6、第一软管7、第二软管8、把手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铜制吸油器,包括铜质筒体4、以及设置在筒体4内部的活塞与活塞杆2。

筒体4上、下端分别设有上盖1、下盖3。

下盖3上设有油口5,油口5上设置第一软管7。

上盖3上设有两个出口,第一出口设置在上盖3顶部,第二出口6设置在上盖3的侧壁上,第二出口6上连接有第二软管8;活塞杆2穿过第一出口外并连接把手9。

铜质筒体4的两端的直径大于铜质筒体4中部的直径。

把手9为0形件或t形件,把手9与活塞杆2螺纹连接或焊接连接。

把手9与活塞杆2为整体结构。

铜质筒体4与上盖1、下盖3之间的安装均构成过盈配合。

本发明采用铜质筒体,克服了塑料筒体容易老化的问题,使用寿命更长,且克服了塑料与油液长期接触,相似溶,容易污染油液的问题。

本发明上盖上设有两个出口,第一出口设置在上盖顶部,第二出口设置在上盖的侧壁上,第二出口上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出口作为出油口,下盖上的油口为进油口,可以实现一边进油、一边出油,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制吸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吸油器包括铜质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活塞与活塞杆,筒体上、下端分别设有上盖、下盖,下盖上设有油口,油口上设置第一软管;上盖上设有两个出口,第一出口设置在上盖顶部,第二出口设置在上盖的侧壁上,第二出口上连接有第二软管;活塞杆穿过第一出口外并连接把手。本发明通过在设置第二出口,可以实现边进油,一边排油,更加节省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源润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4.30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