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活塞杆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5497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活塞杆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工工具,具体涉及适用于活塞杆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液压缸是一种驱动并承受大荷载的执行元件,通常要求它在运动停止时能长时间稳定地承受外负载而无任何位移,即需要具有锁紧定位功能,无“软腿”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液压缸在运动停止时能长时间稳定地承受外负载而无任何位移,能锁紧活塞杆外伸长度。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弹簧实现自锁的液压缸,解决如何使液压缸在运动停止时能长时间稳定地承受外负载而无任何位移,能锁紧活塞杆外伸长度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适用于活塞杆的锁紧装置,包括顶紧板、推杆、弹簧、工作缸和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推杆位于工作缸中,且推杆的一端贯穿工作缸的一端面并与顶紧板连接,推杆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上远离推杆的那一端与工作缸的另一端面连接;在工作缸上与弹簧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油孔,所述液压驱动系统通过油孔给工作缸输送压力油液或者抽出油液。顶紧板位于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一侧。当液压驱动系统将压力油送入工作缸中,推杆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向顶紧板移动,顶紧板在推杆的作用下向活塞杆移动并顶住活塞杆的侧壁,从而实现活塞杆的锁紧。

进一步地,在推杆和弹簧之间设置有推盘,所述推盘与推杆以及弹簧均共轴线,推盘的一端面与推杆连接,推盘的另一端面与弹簧连接,且推盘的直径大于工作缸端面上被推杆穿过的孔的直径。当工作载荷一定,受力面积越大,所受压强越小。推盘的设置不仅降低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大小,还可以将推杆的直径变小,进而减少推杆的材料用量,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顶紧板上远离推杆的平面向内凹,形成与液压缸的活塞杆侧面直径尺寸相匹配的曲面。这样便于顶紧板抱紧活塞杆的侧面,增大顶紧板与活塞杆的接触面,使锁紧更稳定。

进一步地,在顶紧板远离推杆的平面上设置有一层橡胶层。橡胶层的设置使顶紧板与活塞杆的接触点为软接触,避免活塞杆因压力过大产生凹痕等缺陷,对活塞杆的侧壁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板和挡位板,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液压缸的端面,且定位板上设置有通孔,便于液压缸的活塞杆从该通孔穿出;所述挡位板固定在定位板的一端,且挡位板上设置有与活塞杆形状性匹配的通槽,活塞杆穿出通孔后能从通槽中穿出。当顶紧板顶住活塞杆时,在活塞杆的另一侧有挡位板限制住活塞杆的径向移动,对活塞杆的强度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顶紧板的顶紧力过大,致使活塞杆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管、电磁阀、油泵和油箱,所述油管上远离电磁阀的那一端与油孔连接。当需要顶紧板顶住活塞杆时,油泵将油箱中的油通过电磁阀和油管送入工作缸中;当需要将顶紧板远离活塞杆时,控制电磁阀,使油管直接与油箱连通,将工作缸中的油液流回油箱中。

进一步地,在推杆与工作缸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是一种环形圈,固定在轴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形成密封空间,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适用于活塞杆的锁紧装置,当液压驱动系统将压力油送入工作缸中,推杆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向顶紧板移动,顶紧板在推杆的作用下向活塞杆移动并顶住活塞杆的侧壁,从而实现活塞杆的锁紧,避免活塞杆回缩;

2、本发明适用于活塞杆的锁紧装置,推盘的设置不仅降低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大小,还可以将推杆的直径变小,进而减少推杆的材料用量,节约成本;

3、本发明适用于活塞杆的锁紧装置,当顶紧板顶住活塞杆时,在活塞杆的另一侧有挡位板限制住活塞杆的径向移动,对活塞杆的强度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顶紧板的顶紧力过大,致使活塞杆弯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顶紧板顶住活塞杆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顶紧板远离活塞杆时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顶紧板,2-推杆,3-弹簧,4-工作缸,5-油孔,6-推盘,7-橡胶层,8-定位板,9-挡位板,10-油管,11-电磁阀,12-油泵,13-油箱,14-液压缸,15-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适用于活塞杆的锁紧装置,包括顶紧板1、推杆2、弹簧3、工作缸4和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推杆2位于工作缸4中,且推杆2的一端贯穿工作缸4的一端面并与顶紧板1连接,推杆2的另一端与弹簧3连接,所述弹簧3上远离推杆2的那一端与工作缸4的另一端面连接;在工作缸4上与弹簧3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油孔5,所述液压驱动系统通过油孔5给工作缸4输送压力油液或者抽出油液。顶紧板1位于液压缸14的活塞杆15的一侧。当液压驱动系统将压力油送入工作缸4中,推杆2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向顶紧板1移动,顶紧板1在推杆2的作用下向活塞杆15移动并顶住活塞杆15的侧壁,从而实现活塞杆15的锁紧。

进一步地,在推杆2和弹簧3之间设置有推盘6,所述推盘6与推杆2以及弹簧3均共轴线,推盘6的一端面与推杆2连接,推盘6的另一端面与弹簧3连接,且推盘6的直径大于工作缸4端面上被推杆2穿过的孔的直径。当工作载荷一定,受力面积越大,所受压强越小。推盘6的设置不仅降低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大小,还可以将推杆2的直径变小,进而减少推杆2的材料用量,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顶紧板1上远离推杆2的平面向内凹,形成与液压缸14的活塞杆15侧面直径尺寸相匹配的曲面。这样便于顶紧板1抱紧活塞杆15的侧面,增大顶紧板1与活塞杆15的接触面,使锁紧更稳定。

进一步地,在顶紧板1远离推杆2的平面上设置有一层橡胶层7。橡胶层7的设置使顶紧板1与活塞杆15的接触点为软接触,避免活塞杆15因压力过大产生凹痕等缺陷,对活塞杆15的侧壁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板8和挡位板9,所述定位板8固定在液压缸14的端面,且定位板8上设置有通孔,便于液压缸14的活塞杆15从该通孔穿出;所述挡位板9固定在定位板8的一端,且挡位板9上设置有与活塞杆15形状性匹配的通槽,活塞杆15穿出通孔后能从通槽中穿出。当顶紧板1顶住活塞杆15时,在活塞杆15的另一侧有挡位板9限制住活塞杆15的径向移动,对活塞杆15的强度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顶紧板1的顶紧力过大,致使活塞杆15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管10、电磁阀11、油泵12和油箱13,所述油管10上远离电磁阀11的那一端与油孔5连接。当需要顶紧板1顶住活塞杆15时,油泵12将油箱13中的油通过电磁阀11和油管10送入工作缸4中;当需要将顶紧板1远离活塞杆15时,控制电磁阀11,使油管10直接与油箱13连通,将工作缸4中的油液流回油箱13中。

进一步地,在推杆2与工作缸4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是一种环形圈,固定在轴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形成密封空间,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说明。

当需要将顶紧板1远离活塞杆15时,启动油泵12,使油泵12将油箱13中的油通过电磁阀11和油管10送入工作缸4中。推杆2在油液的作用下向顶紧板1移动,顶紧板1在推杆2的作用下向活塞杆15移动并顶住活塞杆15的侧壁,从而实现活塞杆15的锁紧,如图2所示。此时弹簧3处于拉伸状态。

当需要将顶紧板1远离活塞杆15时,控制电磁阀11,使油管10直接与油箱13连通,将工作缸4中的油液流回油箱13中。随着工作缸4中的油液回流到油箱13中,弹簧3逐渐恢复原状,并使顶紧板1远离活塞杆15,如图3所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