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圈动叶式离心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736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圈动叶式离心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圈动叶式离心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之进步,计算机等3C产品之功能也越来越多元,其内部的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也更为可观,若电子组件温度过高则会影响运作时的性能及稳定性,所以电子组件大多需要散热装置散热,以确保电子组件能正常运作。其中,离心扇为常见的一种散热装置。

然而,传统离心扇主要包括一轮毂及设置在轮毂上且彼此围设成一圈的若干扇叶,但上述离心扇具有出风不集中、风压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散热效率不佳,而无法对密集排列的电子组件区或其他高热量累积处有效地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出风集中、风压强、散热效果优秀的多圈动叶式离心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圈动叶式离心扇,包括:

一轮毂(1);

一轮盘(2),自所述轮毂(1)的外周缘向外延伸成型;

一第一扇叶组(3),包含有若干第一扇叶(31),所述第一扇叶(31)自所述轮盘(2)延伸成型,所述第一扇叶(31)排列成单圈且环设在所述轮毂(1)的外周缘;以及

至少一第二扇叶组(4),包含有若干第二扇叶(41),所述第二扇叶(41)自所述轮盘(2)延伸成型,所述第二扇叶(41)排列成单圈且设置在所述轮毂(1)与所述第一扇叶组(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扇叶(31)具有一第一凹弧面(311),所述第一凹弧面(311)呈相同方向配置,所述第二扇叶(41)具有一第二凹弧面(411),所述第二凹弧面(411)呈相同方向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弧面(311)与所述第二凹弧面(411)呈相同方向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弧面(311)与所述第二凹弧面(411)呈相反方向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2)具有自所述轮毂(1)外周缘向外延伸成型的一第一环圈片(21)及一第二环圈片(22),所述第二环圈片(22)设置在所述轮毂(1)与所述第一环圈片(21)之间,所述第一扇叶(31)自所述第一环圈片(21)上延伸成型,所述第二扇叶(41)自所述第二环圈片(22)上延伸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圈片(21)具有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一表面(211),所述第一扇叶(31)自所述第一表面(211)的相对位置共同向外延伸成型,所述第二环圈片(22)具有上、下相对的两个第二表面(221),所述第二扇叶(41)自所述第二表面(221)的相对位置共同向外延伸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轮盘(2)更具有若干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 一体延伸且跨接在所述轮毂(1)、所述第一环圈片(21)与所述第二环圈片(22)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扇叶(31)彼此等距排列,所述第二扇叶(41)彼此等距排列。

进一步地,更包括一壳座(5),所述轮毂(1)与所述轮盘(2)共同容置在所述壳座(5)内,所述壳座(5)设有相互垂直配置的一入风口(51)及至少一出风口(52),所述入风口(51)对应所述轮毂(1)设置,所述出风口(52)对应所述第一扇叶组(3)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多圈动叶式离心扇具有排列成多圈的若干第一扇叶及若干第二扇叶,使风流经过若干第二扇叶后再经过若干第一扇叶加压而增加静压及风量。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多圈动叶式离心扇的立体组合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多圈动叶式离心扇的剖面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多圈动叶式离心扇的立体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多圈动叶式离心扇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离心扇体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多圈动叶式离心扇,1…轮毂,2…轮盘,21…第一环圈片,

211…第一表面,22…第二环圈片,221…第二表面,23…连接杆,

3…第一扇叶组,31…第一扇叶,311…第一凹弧面,4…第二扇叶组,

41…第二扇叶,411…第二凹弧面,5…壳座,51…入风口,5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圈动叶式离心扇,此多圈动叶式离心扇10主要包括一轮毂1、一轮盘2、一第一扇叶组3及一或若干第二扇叶组4。

如图1至图4所示,轮盘2自轮毂1的外周缘向外延伸成型,轮盘2具有一第一环圈片21、一第二环圈片22及若干连接杆23,第一环圈片21与第二环圈片22自轮毂1外周缘向外延伸成型,第二环圈片22设置在轮毂1与第一环圈片21之间,且若干连接杆23分别一体延伸且跨接在轮毂1、第一环圈片21与第二环圈片22之间。

另外,第一环圈片21具有上、下相对的二第一表面211,第二环圈片22具有上、下相对的二第二表面221。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扇叶组3包含有若干第一扇叶31,若干第一扇叶31自轮盘2延伸成型,即若干第一扇叶31自第一环圈片21上延伸成型,若干第一扇叶31排列成单圈且环设在轮毂1的外周缘。

详细说明如下,每一第一扇叶31自二第一表面211的相对位置共同向外延伸成型,每一第一扇叶31具有一第一凹弧面311,若干第一凹弧面311呈相同方向配置。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扇叶组4包含有若干第二扇叶41,若干第二扇叶41自轮盘2延伸成型,即若干第二扇叶41自第二环圈片22上延伸成型,若干第二扇叶41排列成单圈且设置在轮毂1与第一扇叶组3之间。

进一步说明如下,每一第二扇叶41自二第二表面221的相对位置共同向外延伸成型,每一第二扇叶41具有一第二凹弧面411,若干第二凹弧面411呈相同方向配置。

另外,若干第一凹弧面311与若干第二凹弧面411呈相同方向配置,若干第一扇叶31彼此等距排列,若干第二扇叶41彼此等距排列。

此外,本实施例之第二扇叶组4的数量为一,但不以此为限制,第二扇叶组4的数量也能为若干,各组的若干第二扇叶41分别排列成单圈且依序设置在轮毂1与第一扇叶组3之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圈动叶式离心扇10更包括一壳座5,轮毂1与轮盘2共同容置在壳座5内,壳座5设有相互垂直配置的一入风口51及一或若干出风口52,入风口51对应轮毂1设置,出风口52对应第一扇叶组3设置。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圈动叶式离心扇10之组合及使用状态,其系利用轮盘2自轮毂1的外周缘向外延伸成型;第一扇叶组3包含有若干第一扇叶31,若干第一扇叶31自轮盘2延伸成型,若干第一扇叶31排列成单圈且环设在轮毂1的外周缘;第二扇叶组4包含有若干第二扇叶41,若干第二扇叶41自轮盘2延伸成型,若干第二扇叶41排列成单圈且设置在轮毂1与第一扇叶组3之间。藉此,因若干第一扇叶31排列成单圈且环设在轮毂1的外周缘,若干第二扇叶41排列成单圈且设置在轮毂1与第一扇叶组3之间,使多圈动叶式离心扇10具有排列成多圈的若干第一扇叶3及若干第二扇叶4,使风流经过若干第二扇叶4后再经过若干第一扇叶3加压而增加静压及风量,以提高多圈动叶式离心扇10之散热效率。

另外,若干第一凹弧面311与若干第二凹弧面411呈相同方向配置,以达到多圈动叶式离心扇10具有加强风量之能力。

请参考图5所示,系本实用新型多圈动叶式离心扇10之另一实施例,图5之实施例与图1至图4之实施例大致相同,图5之实施例与图1至图4之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若干第一凹弧面311与若干第二凹弧面411呈相反方向配置,以达到多圈动叶式离心扇10具有加强静压之能力。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