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更换的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978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方便更换的泵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净水器中使用的泵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水设备,用于制造纯水、净水或其他模式的制水,净水相关部件 通过水管及快接头相连,使水通过各净水相关功能部件达到净水作用。净水相关部件通过水管及快接头相连,使水通过各净水相关功能部件达 到净水作用。净水相关部件通过水管及快接头相连,占用体积大,排管凌乱,快接与 管的连接长期使用易漏水。

基于上述缺陷,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754206.9”,名称为“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净水设备包括集成水路模块及多个功能部件;多个所述功能部件通过所述集成水路模块进行各部件间的水路连通;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外侧表面为多个接口介面,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一体形成多个流道,所述多个流道中至少部分流道分别在三维方向上延伸;所述接口介面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接口,各接口分别为多个所述功能部件的接入接口;所述多个流道分别连通各所述接口。可将各种有形管路和接头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的水路部件,杜绝了管子与接头连接密封失效导致漏水的最大问题。使净水设备内部更简洁。多个接口介面的设计可便于布置多个接口,以便于设备内各部件布置更紧凑合理。

然而,目前的在净水器中使用的泵结构由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一般设置在泵壳的相对两侧的位置(可参见本申请人早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20318013.4”以及申请号为“CN201520813920.5中示出的结构。)

上述结构,难以直接将泵与水路模块适配,泵依旧需要管接件才能够连接到水路模块上。而用标准接头进行连接的话,由于结构原因易插入不易拔出。基于上述原因,想要在水路板上实现快速插拔的功能,就显得十分困难。而这种快速插拔的功能在后继维护中是十分重要的,因隔膜泵本身结构原因,其寿命是由膜片来决定的,而现有技术和材质只能保证2000小时不漏水,而一但过了这个时间就必须得换泵,如果不换一旦漏水就给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方便更换的泵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方便更换的泵结构,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泵头组件端面垂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泵头组件上设置有垂直所述泵头组件的定位柱,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定位柱的定位柱安装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泵体上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上设置有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传统位于泵体相对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改为与泵头组件端面垂直设置,因此使得泵体可以方便的适配现有的净水器水路模块,并且使得泵体可以方便的从水路板上拆卸或者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泵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支架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4,方便更换的泵结构,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包括泵头组件10,所述泵头组件10上设置有与所述泵头组件10端面垂直的进水口10a和出水口10b。

上述结构,将传统位于泵体相对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改为与泵头组件端面垂直设置,因此使得泵体可以方便的适配现有的净水器水路模块,并且泵体可以沿着竖直方向方便的被拔出,拆卸更为方便。

在所述泵头组件10上设置有垂直所述泵头组件10的定位柱10c。在所述泵体1上设置有后盖11,所述后盖11上设置有定位孔11a。

参见图3至图4,图3和图4中示出了和本申请泵结构配合的一种水路板示意图。所述水路板2包括顶板21和在垂直所述顶板21设置的引脚20,所述引脚20间构成容纳所述泵体1的空间,所述泵体1放置于所述引脚构成的空间内。

该水路板2包括在水路板2上设置的配合所述定位柱10c的定位柱安装部20。所述定位柱10c插入定位柱安装部20内以实现泵在水路板2上的定位,通过将紧固件(附图未示出)穿过所述定位孔11a并拧设于所述引脚20内以实现后盖11和水路板2的固定(也即泵与水路板2的固定)。在需要更换泵时,在拆卸后盖11上的紧固件后,所述泵便可以从竖直方向从水路板上快速的拔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