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调整油缸内压的液压千斤顶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39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可自动调整油缸内压的液压千斤顶动力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装置,具体是液压千斤顶的油缸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千斤顶是现今大量普及的起重装置;其油缸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油泵启动后液压油不断地泵入油缸,将活塞杆3-1往前顶出缸体,从而推动抬升机构,进行重物的托举。然而,活塞杆往前运动时,进油腔21所需的液压油需要从储油腔2-1中及时抽取进行补充;回油腔20中由于活塞杆占据了较大空间,因而体积明显小于进油腔。因此活塞杆往前运动过程中,回油腔中通过钉帽回油通道20-1进入储油腔的液压油,要显著少于储油腔中通过阀体进油通道 9-1进入进油腔的液压油;因而储油腔会产生负压,导致油泵吸油不畅,影响到千斤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千斤顶动力系统的改进,该油缸动力系统应能消除工作时的负压现象,确保正常工作。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可自动调整油缸内压的液压千斤顶动力系统,包括安装在千斤顶阀体上的油缸和油泵以及驱使油泵泵芯运动的揿手,所述油缸位于外套中央,油缸与外套之间为储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的顶端还配置一一可保持大气压力的空气储能气囊,空气储能气囊的底端固定在外套上且与所述的储油腔连通。

所述空气储能气囊包括底端固定在外套顶部且顶端与大气相通的筒体以及一通过密封圈可沿着筒体内壁上下滑动的储气盖。

所述储气盖中央开制有注油孔,该注油孔由注油孔螺钉密封。

所述筒体内壁的顶端安装着可防止储气盖往上滑脱的挡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千斤顶由于配置了空气储能气囊,因此能够自动调节储气腔内的压力,从而消除了负压现象,确保了千斤顶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用时也更加轻松灵活,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油缸动作状态示意图之一(活塞杆处于顶出位置)。

图2是本发明的油缸动作状态示意图之二(活塞杆处于回复位置)。

图3是现有液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液压千斤顶动力系统,包括安装在千斤顶阀体9上的油缸3和油泵1以及驱使油泵泵芯1-1运动的揿手(图中省略),所述油缸位于外套2中央,外套的一端固定在阀体上,油缸与外套之间为储油腔2-1;这些均为现有液压千斤顶动力系统(图3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的改进是:所述外套的顶端还配置一空气储能气囊5,空气储能气囊的底端固定在外套上且与所述的储油腔连通。对比图1与图3可知:空气储能气囊的底端固定在原有千斤顶的注油孔部位(拆去原有的注油孔螺钉7)。

所述空气储能气囊包括底端固定在外套的顶部而顶端与大气相通的筒体 5-2(优选圆柱形直筒)以及一通过密封圈8-1可沿着筒体内壁上下滑动的储气盖6。所述空气储能气囊为底端固定在外套顶部的额外储气空间,外形和构造不拘,能使油缸内部空气压力和大气压力互通,使油缸在扬升驱动或下降卸压操作时,可以透过此空气储能气囊的调节,达到压力平衡的目的,进而使千斤顶作动正常,避免油缸内高压或负压的情况发生。所述顶端与大气相通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可以直接制作成顶端敞口,也可以是顶端封闭但是开有与大气相通的小孔,还可以在顶端开口处连有一弯成直角或各种弧度的通气管;只要能够保持储气盖的上边与大气相通即可。

所述外套上还配有用注油孔螺钉7密封(通过密封垫圈7-1密封)的注油孔;该注油孔可以开制在储气盖的中央,或者开制在外套顶端的任意位置;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确定。

所述直筒内壁的顶端安装着挡圈8,可防止储气盖往上移动时滑脱。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千斤顶活塞杆往前(图1的左侧方向)运动、储油腔出现负压(小于大气压力)时,储气盖就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逐步往下滑动,将筒体内、储气盖下方的部分空气补入储油腔进行压力平衡,从而消除了储油腔的负压现象;而在千斤顶活塞杆往后运动、储油腔出现正压时,储气盖就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逐步往上滑动,将储油腔内的部分空气补入筒体进行压力平衡,储油腔也不会产生高压现象。

图中还有:活塞密封组件3-2、注油孔密封圈5-1、放油阀杆10、作为释放阀的钢球11、作为吸油阀的钢球12、作为进油阀的钢球13、卸荷通道15。

所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