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制冷系统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362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及制冷系统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制冷系统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压缩机佐以一种重要的制冷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例如空调系统)中。

由于冷媒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的适用于高温环境,有的适用于常温环境,也有的适用于低温环境。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不同的冷媒工作效率也不相同。目前,现有的压缩机只能通过对一种冷媒进行压缩,来实现多个工作模式,这样就存在无法使冷媒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均达到最佳状态,导致压缩机的效能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制冷系统及空调器,其能够同时对两种冷媒进行压缩,不但提高了工作的适应性,而且能够使两种冷媒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进而提高压缩机的效能。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曲轴、具有第一腔体的第一气缸和具有第二腔体的第二气缸;

所述曲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所述曲轴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内,使所述第一滚子和所述第二滚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中;

所述第一气缸上设置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一排气口,第一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进入所述第一腔体,经所述第一滚子压缩后,从所述第一排气口排出;

所述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通道和第二排气口,第二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进入所述第二腔体,经所述第二滚子压缩后,从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

较优地,还包括分液部件;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均与所述分液部件连接,所述分液部件上设置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

所述第一冷媒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管进入所述分液部件再通过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进入所述第一腔体;

所述第二冷媒通过所述第二进气管进入所述分液部件再通过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进入所述第二腔体。

较优地,还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

所述分液部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隔板,用以将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分液腔和第二分液腔;

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分液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分液腔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分液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第二分液腔连通。

较优地,所述第一腔体对所述第一冷媒的容纳体积为第一工作容积,所述第二腔体对所述第二冷媒的容纳体积为第二工作容积;

设所述第一工作容积为v1,所述第二工作容积为v2,当所述第一冷媒的单位制冷量大于所述第二冷媒的单位制冷量时,0.5<v1/v2≤1。

较优地,还包括第一排气管和下法兰;

所述第一气缸具有背对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

所述下法兰压贴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下法兰具有高压腔,所述下法兰设置有能够将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高压腔连通的第一高压通道,所述第一排气管与所述高压腔连通,使从所述第一排气口排出的所述第一冷媒通过所述第一高压通道进入所述高压腔再经所述第一排气管排出。

较优地,所述第一气缸上设置有高压排气通道,所述下法兰上设置有能够将所述高压排气通道与所述高压腔连通的高压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管连接在所述高压排气通道上,使所述高压腔内的气体能够依次通过所述高压排气孔和所述高压排气通道进入所述第一排气管。

较优地,还包括第二排气管和上法兰;

所述第二气缸具有背对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

所述上法兰压贴在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上法兰具有与所述第二排气口对应的第二高压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能够与所述第二高压通道连通,使从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所述第二冷媒通过所述第二高压通道进入所述第二排气管排出。

较优地,还包括第二壳体;

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使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共同形成容纳空间,所述上法兰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使从第二排气口排出的第二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高压通道进入所述容纳空间;

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与所述容纳空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气管连接在所述安装孔上,用以将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第二冷媒排出。

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制冷系统,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压缩机;

所述第一支路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冷媒进入端和第一冷媒流出端,所述第一支路通过所述第一冷媒进入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并通过第一冷媒流出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使经所述压缩机压缩的第一冷媒进入所述第一支路流通后再流回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二支路的两端分别为第二冷媒进入端和第二冷媒流出端,所述第二支路通过所述第二冷媒进入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接,并通过第二冷媒流出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使经所述压缩机压缩的第二冷媒进入所述第二支路流通后再流回所述压缩机。

较优地,当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进气管时,所述第一冷媒流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上;

和/或,当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二进气管时,所述第二冷媒流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上。

较优地,当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排气管时,所述第一冷媒进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排气管上;

和/或,当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二排气管时,所述第二冷媒进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排气管上。

较优地,还包括换热器;

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连接在所述换热器上,使所述第一冷媒和所述第二冷媒能够在所述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制冷系统。

本发明的提供的压缩机,所述第一气缸上设置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一排气口,第一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进入所述第一腔体,经所述第一滚子压缩后,从所述第一排气口排出,所述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通道和第二排气口,第二冷媒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进入所述第二腔体,经所述第二滚子压缩后,从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同时对两种冷媒进行压缩,不但提高了工作的适应性,而且能够使两种冷媒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进而提高压缩机的效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压缩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一气缸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下法兰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的制冷系统示意图;

图中:1、曲轴;11、第一滚子;12、第二滚子;13、隔板;2、第一气缸;21、第一腔体;22、第一进气通道;23、第一连通管;24、第一排气管;25、高压排气通道;3、第二气缸;31、第二腔体;32、第二进气通道;33、第二连通管;34、第二排气管;4、分液部件;41、第一进气管;42、第二进气管;43、第一壳体;44、隔板;45、第一分液腔;46、第二分液腔;5、下法兰;51、高压腔;52、高压排气孔;6、上法兰;7、第二壳体;71、容纳空间;72、安装孔;8、压缩机;91、第一支路;911、第一蒸发器;912、第一节流部件;92、第二支路;921、第二蒸发器;922、第二节流部件;10、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压缩机,包括曲轴1、具有第一腔体21的第一气缸2和具有第二腔体31的第二气缸3。曲轴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滚子11和第二滚子12,曲轴1穿设在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内,使第一滚子11和第二滚子12分别位于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31中。第一气缸2上设置第一进气通道22和第一排气口(图未示出),第一冷媒能够通过第一进气通道22进入第一腔体21,经第一滚子11压缩后,从第一排气口排出。第二气缸3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通道32和第二排气口(图未示出),第二冷媒能够通过第二进气通道32进入第二腔体31,经第二滚子12压缩后,从第二排气口排出。其中第一冷媒和第二冷媒可以是制冷量不同的两种冷媒,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31相互隔绝,互不连通,以使第一冷媒和第二冷媒的流通通路并联,并且互不联通。在实际制作中,可如图中所示,在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之间设置隔板13,以将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31相互分隔开。这样本实施例中的压缩机可以同时对制冷量互不相同的第一冷媒和第二冷媒进行压缩,不仅提高了工作的适应性,而且能够使两种冷媒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进而提高压缩机的效能。

进一步地,如图1中所示,还包括分液部件4;第一进气通道22和第二进气通道32均与分液部件4连接,分液部件4上设置有第一进气管41和第二进气管42。第一冷媒通过第一进气管41进入分液部件4再通过第一进气通道22进入第一腔体21,第二冷媒通过第二进气管42进入分液部件4再通过第二进气通道32进入第二腔体31。第一进气通道22和第二进气通道32与分液部件4的连接方式可以具体如图中所示,还包括第一连通管23和第二连通管33,分液部件4包括第一壳体43,第一壳体43设置有隔板44,用以将第一壳体43内部分隔成第一分液腔45和第二分液腔46。第一进气管41与第一分液腔45连通,第二进气管42与第二分液腔46连通,第一进气通道22通过第一连通管23与第一分液腔45连通,第二进气通道32通过第二连通管33与第二分液腔46连通。这样第一冷媒和第二冷媒分别在第一分液腔45和第二分液腔46进行气夜分离后再分别进入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31中进行压缩。在具体制作时,第一连通管23和第二连通管33可以分别伸入第一分液腔45和第二分液腔46中。

在具体制作时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31的制作可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内腔对第一冷媒的容纳体积为第一工作容积,也就述说第一工作容积为第一腔体21的体积与第一滚子11的体积之差,即第一腔体21内压缩腔和排气腔之和。第二内腔对第二冷媒的容纳体积为第二工作容积,也就述说第一工作容积为第二腔体31的体积与第二滚子12的体积之差,即第二腔体31内压缩腔和排气腔之和。设第一工作容积为v1,第二工作容积为v2,当第一冷媒的单位制冷量大于第二冷媒的单位制冷量时,0.5<v1/v2≤1。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中所示,还包括第一排气管24和下法兰5,第一气缸2具有背对第二气缸3的第一端面(图未示出),第一排气口设置在第一端面上;下法兰5压贴在第一端面上,如图3所示,下法兰5具有高压腔51,下法兰5设置有能够将第一排气口与高压腔51连通的第一高压通道(图未示出),第一排气管24与高压腔51连通,使从第一排气口排出的第一冷媒通过第一高压通道进入高压腔51再经第一排气管24排出。具体地,如图1、2中所示,第一气缸2上设置有高压排气通道25,下法兰5上设置有能够将高压排气通道25与高压腔51连通的高压排气孔52,第一排气管24连接在高压排气通道25上,使高压腔51内的气体能够依次通过高压排气孔52和高压排气通道25进入第一排气管24。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中所示,还包括第二排气管34和上法兰6,第二气缸3具有背对第一气缸2的第二端面(图未示出),第二排气口设置在第二端面上。上法兰6压贴在第二端面上,上法兰6具有与第二排气口对应的第二高压通道(图未示出),第二排气管34能够与第二高压通道连通,使从第二排气口排出的第二冷媒通过第二高压通道进入第二排气管34排出。具体地,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压缩机还包括第二壳体7。第二气缸3设置在第二壳体7的内部,并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7的内壁上,使第二气缸3与第二壳体7之间共同形成容纳空间71,上法兰6位于容纳空间71内,使从第二排气口排出的第二冷媒能够通过第二高压通道进入容纳空间71。在第二壳体7上与容纳空间7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72,第二排气管34连接在安装孔72上,用以将进入容纳空间71的第二冷媒排出。

实施例二

本发明又一方面一种制冷系统,如图4所示,图中箭头方向为冷媒的流动方向,包括第一支路91、第二支路92和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压缩机8。第一支路9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冷媒进入端和第一冷媒流出端,第一支路91通过第一冷媒进入端与第一排气口连接,并通过第一冷媒流出端与第一进气口连接,使经压缩机8压缩的第一冷媒进入第一支路91流通后再流回压缩机8。第二支路92的两端分别为第二冷媒进入端和第二冷媒流出端,第二支路92通过第二冷媒进入端与第二排气口连接,并通过第二冷媒流出端与第二进气口连接,使经压缩机8压缩的第二冷媒进入第二支路92流通后再流回压缩机8。这样实现了第一冷媒和第二冷媒分别通过两个并联而且互不联通的流路进行工作,以适应不同环境的制冷需要。在实际使用时,如图4中所示,第一支路91设置有第一蒸发器911,第一冷媒经过压缩后流入第一蒸发器911进行热交换,然后再流回压缩机1,优选地,可在第一支路91上设置第一节流部件912(可以是毛细管或节流阀),这样使经过压缩的第一冷媒能够通过第一节流部件912进行节流膨胀后,再进入第一蒸发器911进行热交换。同理第二支路92上设置有第二蒸发器921和第二节流部件922,其工作过程及原理与第一支路91相同。

进一步地,当压缩机8包括第一进气管时,第一冷媒流出端连接在第一进气管上;和/或,当压缩机8包括第二进气管时,第二冷媒流出端连接在第二进气管上。进一步地,当压缩机8包括第一排气管时,第一冷媒进入端连接在第一排气管上;和/或,当压缩机8包括第二排气管时,第二冷媒进入端连接在第二排气管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换热器10,需要说明的是,换热器10可以是冷凝器。第一支路91和第二支路92均连接在换热器10上,使第一冷媒和第二冷媒能够在换热器10中进行热交换。需要说明的是换热器10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使第一支路91和第二支路92分别连接在两个换热器10上。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制冷系统。

以上实施例使本发明具有能够同时对两种冷媒进行压缩,不但提高了工作的适应性,而且能够使两种冷媒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进而提高压缩机的效能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