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度的打刀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3699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封度的打刀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高密封度的打刀缸。



背景技术:

打刀缸是一种用于对锻件进行冲孔、较直、折弯、挤压成型等加工过程中的动力传递机构,其通常采用气压缸和油压缸联动实现动力传导,其中气压缸的结构决定了整个打刀缸的反应速率和操作的精准度,而液压缸的结构则决定了整个打刀缸的冲压力度和稳定性,传统的气压缸内采用提高加工精度来提高气缸活塞的密封度,并采用o型圈进行密封,气密封效果不佳,并且长时间使用后损耗较大,且通常的打刀缸仅靠气压缸和液压缸自身实现动力传递,并未与油缸相连动,增加了动力传输的成本,并且增加了油压输送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打刀缸用于加工零部件,由气压缸推动液压缸下实现加压,具有密封效果好、摩擦力小、摩擦损耗少、稳定性好和故障率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高密封度的打刀缸,由位于上部的气压缸和位于下部的液压缸联动构成,所述气缸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油缸;

所述气压缸分为上部的第一气腔和下部的第二气腔两个区域,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第二气腔之间由气缸活塞密封的间隔开,所述气缸活塞在位于所述第二气腔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活塞杆,所述气缸活塞杆贯穿所述第二气腔的下部,并与贯穿的部位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气腔上开设有第一气流接口,所述第二气腔上开设有第二气流接口;所述气压缸的内侧壁设置有软质密封套筒,所述软质密封套筒与所述气压缸的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的填充空间,其内填充有密封液,所述气缸活塞的外侧壁与所述软质密封套筒形成密封连接;

密封液通常是润滑油;

所述液压缸由上部的液压腔和下部的气压腔构成,所述液压腔和所述气压腔之间设置有液压活塞,所述液压活塞的下部设置有液压活塞杆,所述液压腔的顶部设置有液相接口,所述气压腔的底部设置有气相接口,所述液压活塞杆贯穿所述气压腔的下部并与贯穿处密封连接;

所述气压缸和所述液压缸之间设置有油相入口;

所述油缸的上部设置有气相加压口,底部与所述液压缸的液压腔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气流接口与所述第一气腔之间设置有迂回的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气流接口与所述第二气腔之间设置有迂回的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气缸活塞的外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气缸活塞的下表面为圆形的平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气缸活塞杆设置于所述气缸活塞下表面的圆心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气缸活塞杆远离所述气缸活塞的端部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下压时,向外凸出的弧形面与油相接触时的推挤过程更加柔和,且将油相较为集中的推向中心位置,定位更准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软质密封套筒由相邻的润滑层和弹性层连接而成,其中所述润滑层与所述缸活塞的外侧壁相接触并密封连接。

气缸活塞的外侧壁的凸出的弧面与软质密封套筒的内壁(即润滑层)相挤压接触形成密封,润滑层由摩擦力小的光滑材料制成,如ptfe薄膜,能够减少摩擦阻力,使气缸活塞上下顺畅的运行,且减少损耗,弹性层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能够在受到挤压时提供张紧力,保证密封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液压活塞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圆形轮廓的平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液压活塞上表面的圆心处开设有液压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液压凹槽为圆柱状的凹槽,其贯穿所述液压活塞并部分深入到所述液压活塞杆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液压凹槽的底面为向下弯曲的弧形面。

液压凹槽将油相集中于其内,能够使得液压力较为集中的作用于液压活塞杆上,实现较大的冲压力和稳定的冲压效果,并能节约部分油相用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液压活塞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o型圈的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液压活塞杆的底端设置有冲头。

实际操作时,气体通过气相加压口将油缸内的油相压入液压腔内,气体再通过第一气流接口进入第一气腔加压,将气缸活塞连带汽缸活塞杆向下压,此时第二气腔的气体自动的从第二气流接口流出,实现了汽缸活塞杆的下压操作,在气压缸的带动下,油相将液压活塞连同液压活塞杆向下压至一定冲程,此时气压腔内的空气自动由气相接口排出,实现一次冲压;复位时,气体先通过第二气流接口进入第二气腔加压,将气缸活塞连带汽缸活塞杆向上推,此时第一气腔的气体自动的从第一气流接口流出,油缸内的油相上升,气体从气相加压口逸出,实现了汽缸活塞杆的复位操作,由气相接口向气压腔内加压,将液压活塞连同液压活塞杆向上推动复位,油相由液相接口从液压腔内流出,直至完成复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打刀缸用于加工零部件,由气压缸推动液压缸下实现加压,具有密封效果好、摩擦力小、摩擦损耗少、稳定性好和故障率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密封度的打刀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打刀缸的气压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区放大图。

图4为打刀缸的液压缸结构示意图。

图中:气压缸a、第一气腔a-1、第二气腔a-2、气缸活塞a-3、气缸活塞杆a-4、第一气流接口a-5、第二气流接口a-6、软质密封套筒a-7、润滑层a-7.1、弹性层a-7.2、液压缸b、液压腔b-1、气压腔b-2、液压活塞b-3、液压活塞杆b-4、液相接口b-5、气相接口b-6、液压凹槽b-7、冲头b-8、油缸c、气相加压口c-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参考图1~图4,一种高密封度的打刀缸,由位于上部的气压缸a和位于下部的液压缸b联动构成,所述气缸a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油缸c,所述气压缸a和所述液压缸b之间设置有油相入口;

所述气压缸a分为上部的第一气腔a-1和下部的第二气腔a-2两个区域,所述第一气腔a-1和所述第二气腔a-2之间由气缸活塞a-3密封的间隔开;

所述气缸活塞a-3的外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面、下表面为圆形的平面、其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气缸活塞a-3在位于所述第二气腔a-2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活塞杆a-4,所述气缸活塞杆a-4设置于所述气缸活塞a-3下表面的圆心上,所述气缸活塞杆a-4贯穿所述第二气腔a-2的下部,并与贯穿的部位密封连接,气缸活塞杆a-4远离所述气缸活塞a-3的端部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所述第一气腔a-1上开设有第一气流接口a-5,所述第二气腔a-2上开设有第二气流接口a-6,所述第一气流接口a-5与所述第一气腔a-1之间、所述第二气流接口a-6与所述第二气腔a-2之间均设置有迂回的通道;

所述气压缸的内侧壁设置有软质密封套筒a-7,所述软质密封套筒a-7与所述气压缸的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的填充空间,其内填充有密封液a-8,所述气缸活塞a-3的外侧壁与所述软质密封套筒a-7形成密封连接,所述软质密封套筒a-7由相邻的润滑层a-7.1和弹性层a-7.2连接而成,其中所述润滑层a-7.1与所述缸活塞a-3的外侧壁相接触并密封连接;

所述液压缸b由上部的液压腔b-1和下部的气压腔b-2构成,所述液压腔b-1和所述气压腔b-2之间设置有液压活塞b-3,所述液压活塞b-3的下部设置有液压活塞杆b-4;

所述液压活塞b-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圆形轮廓的平面,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o型圈的凹槽,上表面的圆心处开设有液压凹槽b-7,所述液压凹槽b-7为圆柱状的凹槽,其贯穿所述液压活塞b-3并部分深入到所述液压活塞杆b-4内,其底面为向下弯曲的弧形面;

所述液压腔b-1的顶部设置有液相接口b-5,所述气压腔b-2的底部设置有气相接口b-6;

所述液压活塞杆b-4贯穿所述气压腔b-2的下部并与贯穿处密封连接,所述液压活塞杆b-4的底端设置有冲头b-8;

所述油缸c的上部设置有气相加压口c-1,底部与所述液压缸b的液压腔b-1相连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