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鼓风机及车辆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166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空调鼓风机及车辆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鼓风机。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载有该空调鼓风机的车辆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总成是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可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汽车空调总成主要包括进风结构、鼓风机、蒸发芯体、暖风芯体、模式电机等零部件,其中,鼓风机是产生风量的动力源,主要作用是将外界以及车内空气送入汽车空调总成中,其进风结构为:于壳体内装设有叶轮,于壳体上方安装有滤芯。

现有的鼓风机进风结构,新风容易产生噪音,噪音是进风经叶轮形成絮流,导致风向产生涡流而形成的啸叫声。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箱设计越来越紧凑,对于鼓风机的相关指标要求越来越严,其体积越来越小,而空调箱的阻力也在不断上升,从而对噪音和性能提出了巨大挑战。传统的鼓风机风噪问题,一般通过改变叶轮的形状、大小来解决,但是改动量特别大,极易损失其他性能,比如改变了风量,使得制冷和采暖性能无法到达规定的目标,会降低空调箱性能和车辆乘坐舒适性,同时成本也会急剧上升,为了达到降噪目的,甚至需要直接更换鼓风机总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调鼓风机,以克服现有鼓风机进风产生絮流噪音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鼓风机,包括机壳,固定于所述机壳内的旋转动力装置,以及固连于所述旋转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并容置于所述机壳内的叶轮,所述叶轮具有多个间隔设置、且呈环状排布的翅片,沿所述叶轮的周向,于所述机壳上设有出风口,对应于所述叶轮远离所述旋转动力装置的一侧端面,在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还包括:

进风导流结构,固定在所述机壳上,并罩设于所述进风口上,以在所述进风口处形成有位于中部的中央进风口,和围绕于所述中央进风口周侧的多个分进风口,对应于所述中央进风口,在所述叶轮内形成有导流平面,环所述导流平面的边缘,平滑连接有对应于所述分进风口布置的导流锥面。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进风口于所述导流平面上的正投影和所述导流平面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导流结构包括位于中部以围构形成所述中央进风口的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固连、并呈辐射状布置的多个第二本体,以及串接于各所述第二本体自由端之间的第三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相连的连接杆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之间、并相对于所述连接杆本体弯折设置的连接板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本体随形于所述翅片设置,且所述连接板本体于所述叶轮方向的正投影,和所述翅片于所述叶轮上的布置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具有向所述进风口一侧延伸的边缘板体,所述第三本体的横截面呈弧状、并罩设在所述边缘板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本体位于所述进风口内的一端具有向所述边缘板体一侧的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通过抵置于所述导流平面上的紧固件连接于所述旋转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鼓风机,可使进风均匀的进入导流平面,然后再向周侧的翅片将进风分配,能有效防止产生絮流,且在保证风速、风量等空调系统性能的同时,也可有效降低鼓风机噪音,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2)中央进风口在导流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导流平面的形状相同,可有效增加风速,保证进风从中间均匀分散到周侧的叶轮。

(3)进风导流结构设置为围构形成中央进风口的第一本体,呈辐射状的第二本体,以及串接于第二本体自由端之间的第三本体,其中第二本体相当于进风翅片,其与第一本体配合,可在增加风速的情况下使进风风向与鼓风机一致,防止产生絮流噪音。

(4)第一本体为圆形,有利于进风向周侧的叶轮均匀分散,进一步保证进风效果均匀。

(5)第二本体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杆本体和连接板本体,其中,连接杆本体呈杆状,其与第一本体连接,而连接板本体呈板状且弯折设置,其与第三本体连接,连接杆本体和连接板本体设置为不同结构,可使进风趋向于鼓风机进风区域,从而有效提高风量。

(6)连接板本体于叶轮方向的正投影与翅片的布置角度相同,可进一步将进风进行稳流,降低絮流噪音。

(7)第三本体的横截面呈弧状,罩设在叶轮的边缘本体上,其有利于进风并可进一步对进风进行稳流。

(8)位于进风口内的第三本体的一端具有向边缘本体的弯折,有利于将进风引导至鼓风机叶轮的负压区域,以防止出现絮流带来噪音。

(9)叶轮通过抵制于导流平面的紧固件连接于旋转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结构简单,容易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空调系统,所述车辆空调系统装载有如上所述的空调鼓风机,并在所述空调鼓风机的进风通道中设有空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与前述的空调鼓风机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空调鼓风机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空调鼓风机和进风导流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空调鼓风机和进风导流结构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壳,2-旋转动力装置,3-叶轮,301-翅片,302-导流平面,303-导流锥面,304-边缘板体,4-出风口,5-进风口,6-中央进风口,7-分进风口,8-进风导流结构,801-第一本体,802-第二本体,8021-连接杆本体,8022-连接板本体,803-第三本体,9-螺母,10-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空调鼓风机,其主要包括机壳、旋转动力装置及叶轮,其中,旋转动力装置及叶轮固定于机壳内,叶轮固连于旋转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其具有多个间隔设置、且呈环状排布的翅片,沿叶轮的周向,在机壳上设有出风口,对应于叶轮远离旋转动力装置的一侧端面,在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还包括固定在机壳上的进风导流结构,其罩设于进风口上,以在进风口处形成有位于中部的中央进风口,和围绕于中央进风口周侧的多个分进风口,对应于中央进风口,在叶轮内形成有导流平面,环导流平面的边缘,平滑连接有对应于分进风口布置的导流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鼓风机,可使进风均匀的进入导流平面,然后再向周侧的翅片将进风分配,能有效防止产生絮流,且在保证风速、风量等空调系统性能的同时,也可有效降低鼓风机噪音,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空调鼓风机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且图1为该空调鼓风机处于应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机壳1为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的薄壁件,叶轮3固设于旋转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并设于容纳腔内,叶轮3上方的进风口5处罩设有进风导流结构8,出风口4连接于机壳1的侧周壁上。

具体地,参照图2至图4所示,在叶轮3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导流平面302,导流平面302具体呈圆形,在导流平面302周向的边缘,平滑连接有导流锥面303,具体地,导流锥面303小径端与导流平面302连接,在导流锥面303的大径端,环其周向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翅片301,多个翅片301均布于叶轮3周向并呈弯曲状设置。更具体地,沿远离叶轮3中心的方向,翅片301逐渐向叶轮3的旋转方向弯曲,以可提高风量。此外,在多个翅片301的上部连接有向进风口5一侧延伸的边缘板体304,边缘板体304具体呈环状。

叶轮3安装时,其通过抵置于导流平面302上的紧固件连接于旋转动力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具体地,旋转动力装置2位于导流锥面303围构形成的区域内,而紧固件为与旋转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螺接相连的螺母9,如此结构紧凑,并形成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且便于维修。当然,叶轮3除了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旋转动力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还可采用卡接、焊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旋转动力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

前述的进风导流结构8罩设于叶轮3上方的进风口5处,其主要包括第一本体801、第二本体802和第三本体803,其中,第一本体801位于中部,并围构形成中央进风口6,多个第二本体802与第一本体801固连、并呈辐射状布置,于各第二本体802自由端之间串接有第三本体803,相邻的第二本体802与第一本体801和第三本体803共同围构形成的区域即构成分进风口7,即形成多个分进风口7环设于中央进风口6周向的结构。

该结构中,第一本体801于导流平面302上的正投影和导流平面302的形状相同,可有效增加风速,保证进风从中间均匀分散到周侧的叶轮3。具体地,第一本体801形状为圆形,有利于进风向周侧的叶轮3均匀分散,并进一步保证进风效果均匀。

第二本体802主要包括连接杆本体8021和连接板本体8022,其中,连接杆本体8021呈杆状并与第一本体801相连接,在连接杆本体8021和第三本体803之间,相对于连接杆本体8021弯折设置有连接板本体8022,连接板本体8022具体呈板状。此结构中,连接杆本体8021和连接板本体8022设置为不同结构,可使进风趋向于鼓风机进风区域,从而有效提高风量。

更具体地,连接板本体8022随形于翅片301设置,且连接板本体8022于叶轮3方向的正投影,和翅片301于叶轮3上的布置角度相同,如此可进一步将进风进行稳流,降低絮流噪音。在该结构中,第二本体802数量具体为环第一本体801均匀布置的四个,其除了可为四个,还可为其他数量,如其可为三个或五个。

前述的第三本体803的横截面呈弧状,其罩设在边缘板体304上,有利于进风并可进一步对进风进行稳流。并且,第三本体803位于进风口5内的一端具有向边缘板体304一侧的弯折,有利于将进风引导至鼓风机叶轮3的负压区域,以进一步防止出现絮流带来的噪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空调系统,该车辆空调系统上装载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空调鼓风机,并在空调鼓风机的进风通道中设有空气过滤器,仍参照图1所示,前述的空气过滤器为固设于进风导流结构8上方的滤芯10,此处,空气过滤器还可为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

本实施例的车辆空调系统,通过安装上述的空调鼓风机,在保证风速与风量的同时可有效防止进风产生絮流噪音,可为客户带来舒适感,提升车辆品质,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