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912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液下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下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液下泵。



背景技术:

传统液下泵适用于长期输送任意浓度的强酸、碱、盐、强氧化剂等多种腐蚀性介质,传统液下泵必须解决前轴的密封性问题;而且传统液下泵其前轴、电机轴容易出现偏摆问题,缺少对前轴、电机轴的摆动限位机构,使其在运转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摆动损坏问题,严重影响着液下泵的使用寿命和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结构的金属液下泵,通过将前轴设置于前轴套之内,并通过前轴与前轴承、前轴套的配合,使得电机轴和前轴不会因为受力不均而出现偏摆问题,有效解决了液下泵的轴偏摆问题,大大延长了液下泵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创新引入密封橡胶圈,实现了靠气囊密封,使得前轴承能够处于与液体隔离的气体密封状态,液体不会接触到前轴承的轴承滚珠,更不会接触到电机轴,很好的解决了轴承前置运行时的液体腐蚀问题,具有广阔的适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液下泵,包括:电机1、电机座2、主管3、主壳体4、叶轮组件5、前轴组件6、前盖组件7和泵浦出口管8,所述电机1固定于所述电机座2上,所述主管3连接于所述电机座2上,所述电机1的电机轴9穿过所述主管3,所述主壳体4连接于所述主管3,所述主壳体4的侧部形成有泵浦出口,所述泵浦出口管8连接于所述泵浦出口,所述前盖组件7连接于所述主壳体4,并由所述主壳体4和前盖组件7围成所述叶轮组件5和前轴组件6的安装腔体,所述叶轮组件5在所述安装腔体内安装于所述电机轴9的前部,所述前轴组件6在所述安装腔体内安装于所述电机轴9的前端。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液下泵,其中所述主壳体4的内部形成逆翻凹型结构10,所述逆翻凹型结构10的中部形成有贯穿通孔。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液下泵,其中所述叶轮组件5包括叶轮管11、叶轮12、叶轮管O环13和叶轮螺丝17,所述叶轮管11设置于所述主壳体4的逆翻凹型结构10的贯穿通孔内,所述电机的电机轴9穿过所述叶轮管11,所述叶轮12和叶轮管O环13套设于所述电机轴9上,且所述叶轮12处于所述叶轮管11和叶轮管O环13之间,所述叶轮螺丝17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轴9的前端,通过所述叶轮螺丝17实现所述叶轮12在所述电机轴9上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液下泵,其中所述前轴组件6包括前轴套18、前轴19和前轴承20,所述前轴套18具有圆柱套筒结构,所述前轴套18的顶面中部形成有螺孔,所述前轴套18的底面形成为自由开口端,所述前轴套18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周向轴承槽,所述电机轴9的前端穿过所述前轴套18的顶面的螺孔后在所述前轴套18内固定连接于所述叶轮螺丝17,所述前轴套18处于所述叶轮管O环13和叶轮螺丝17之间,所述前轴19处于所述前轴套18内,所述前轴承20设置于所述前轴套18的周向轴承槽内,所述前轴19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前轴承20。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液下泵,其中所述前盖组件7包括前盖21、前盖螺丝22、入口滤网23、入口延长管24和前轴螺丝25,所述前盖21通过前盖螺丝22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壳体4的下端开口,所述前盖21的中部开设有前轴通孔,所述入口延长管24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盖21的底面边缘,所述入口滤网23在所述入口延长管24内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盖的前轴通孔的开口边缘,所述前轴19和前轴套18伸入所述入口滤网之内,所述前轴19的底端通过前轴螺丝25固定连接于所述入口滤网23的底面,所述入口滤网23上设置有若干进液孔。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液下泵,其中所述叶轮组件5还包括有若干橡胶密封件,在所述叶轮12与叶轮管11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密封件,在所述叶轮管O环13和前轴套18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密封件,在所述前轴套18和叶轮螺丝17之间设置有第三橡胶密封件。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液下泵,其中所述前轴承20为滚珠轴承。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新结构的金属液下泵,通过将液下泵的前轴设置于前轴套之内,并通过与前轴承和前轴套配合,使得所述液下泵在运转时,液体从入口滤网进入后,在叶轮的离心作用下,靠离心力输送至泵浦出口管,借助电机轴、前轴和前轴套间的连接结构,使得电机轴和前轴不会因为受力不均而出现偏摆问题,大大延长了液下泵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创新引入密封橡胶圈,实现了靠囊气密封,使得前轴承能够处于与液体隔离的气体密封状态,进而使得液体不会接触到前轴承的轴承滚珠,更不会接触到电机轴,很好的解决了轴承前置运行时的液体腐蚀问题,具有广阔的适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液下泵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液下泵的叶轮组件、前轴组件和前盖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电机,2-电机座,3-主管,4-主壳体,5-叶轮组件,6-前轴组件,7-前盖组件,8-泵浦出口管,9-电机轴,10-逆翻凹型结构,11-叶轮管,12-叶轮,13-叶轮管O环,14-16:橡胶密封件,17-叶轮螺丝,18-前轴套,19-前轴,20-前轴承,21-前盖,22-前盖螺丝,23-入口滤网,24-入口延长管,25-前轴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液下泵,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包括:电机1、电机座2、主管3、主壳体4、叶轮组件5、前轴组件6、前盖组件7和泵浦出口管8,所述的电机1固定于电机座2的上端面,所述电机座2的下端面连接所述主管3的上端,所述电机1的电机轴9穿过所述电机座2后伸入所述主管3内,所述主管3的下端连接于所述主壳体4的上端开口,所述主壳体4的侧部形成有泵浦出口,所述泵浦出口管8连接于所述泵浦出口,所述前盖组件7连接于所述主壳体4的下端开口,并由所述主壳体4和前盖组件7围成叶轮组件5和前轴组件6的安装腔体,所述叶轮组件5在所述安装腔体内安装于所述电机1的电机轴9的前部,所述前轴组件6在所述安装腔体内安装于所述电机1的电机轴9的前端,所述前盖组件6连接于所述主壳体4的底面。

具体的如附图2所示的,所述的主壳体4的上端开口连接于所述主管3的下端开口,所述主壳体4的内部形成逆翻凹型结构10,所述逆翻凹型结构10的中部形成有贯穿通孔。所述的叶轮组件5包括叶轮管11、叶轮12、橡胶密封件14-15、叶轮管O环13和叶轮螺丝17,所述叶轮管11设置于所述主壳体4的逆翻凹型结构10的贯穿通孔内,所述电机的电机轴9伸入并穿过所述叶轮管11,所述叶轮12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叶轮管11的部分上,且在所述叶轮与叶轮管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件14,保证液体不会接触电机轴。所述叶轮管O环13套设连接于所述电机轴9上,所述叶轮处于所述叶轮管11和叶轮管O环13之间,所述叶轮螺丝17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9的前端,通过所述叶轮螺丝实现所述叶轮在电机轴9上的固定连接。所述前轴组件6包括前轴套18、前轴19和前轴承20。所述前轴套18整体具有圆柱套筒结构,所述前轴套18的顶面中部形成有螺孔,所述前轴套的底面形成为自由开口端,所述前轴套18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周向轴承槽。所述电机轴9的前端穿过所述前轴套18的顶面螺孔后固定连接于所述叶轮螺丝17,使得所述前轴套18处于所述叶轮管O环13和叶轮螺丝17之间,同时在所述叶轮管O环13和前轴套18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件15,在所述前轴套18和叶轮螺丝17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件16,所述叶轮螺丝17自所述前轴套18的内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轴9的前端。所述前轴19处于所述前轴套18内,所述前轴承20设置于所述前轴套18内部的周向轴承槽内,通过所述周向轴承槽限制前轴承的轴向运动,所述前轴19的顶端插入所述前轴承内,所述前轴承为滚珠轴承,所述前轴19能够相对于前轴承进行转动。所述前盖组件7包括前盖21、前盖螺丝22、入口滤网23、入口延长管24和前轴螺丝25,所述前盖21通过前盖螺丝22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壳体4的下端开口,所述前盖的中部开设有前轴通孔,所述入口延长管24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盖的底面边缘,所述入口滤网23在所述入口延长管内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盖的前轴通孔的开口边缘,所述入口滤网整体具有网罩结构,所述前轴19和前轴套18伸入所述入口滤网之内,且所述前轴19的底端通过前轴螺丝25固定连接于所述入口滤网的底面,所述前轴螺丝自入口滤网的外底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前轴的底端,入口滤网中形成有进液孔。

本实用新型打破传统后置轴承构造,通过将前轴设置有前轴套之内,并通过与前轴承、前轴套的配合,使得所述液下泵在运转时,液体从入口滤网进入后,在叶轮的离心作用下,靠离心力输送至泵浦出口管,借助电机轴、前轴和前轴套间的连接结构,使得电机轴和前轴不会因为受力不均而出现偏摆问题,大大延长了液下泵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创新设置密封橡胶圈,实现了靠气囊密封,使得前轴承能够处于与液体隔离的气体密封状态,进而使得液体不会接触到前轴承的轴承滚珠,更不会接触到电机轴,很好的解决了轴承前置运行时的液体腐蚀问题,具有广阔的适用前景。

以上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制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公知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范畴,本实用新型具体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