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690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电气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电气泵。



背景技术:

压电气泵是一种新型泵,其内部的压电振子在通入交流电之后会发生往复振动,压电气泵正是利用压电振子的这种往复振动来带动气体往前流动,但是,压电振子在振动以及通电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发出噪音,影响到产品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在一些领域,如医疗领域、电子产品领域、水族等领域,都要求压电气泵的噪音尽量地小,甚至达到静音效果,那么就需要提高压电气泵的静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电气泵,其内部噪音小,而且散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压电气泵,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压电组件,所述外壳上具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压电组件和外壳之间形成消音腔体,所述消音腔体内设置有至少一消音板,所述消音板上设有贯穿该消音板的至少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消音板两面中的至少一面上凸出形成孔壁。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板的厚度和/或所述孔壁的厚度至少1mm。

进一步地,所述压电组件和外壳之间还形成流通腔体,分别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压电组件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面上的压电振子,所述支架背向所述压电振子的一面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一不可变腔体,朝向所述压电振子的一面与所述压电振子之间形成一可变腔体,所述不可变腔体和可变腔体共同组成所述流通腔体;所述不可变腔体被隔断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出气通道;所述可变腔体和第一腔体之间通过一可打开和关闭的第一阀体来控制两者之间的连通,所述可变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通过一可打开和关闭的第二阀体来控制两者之间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可变腔体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阀体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上;所述支架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可变腔体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阀体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腔体和流通腔体分别位于所述压电组件相对的两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电振子设置在所述支架朝向所述消音腔体的一面上,且位于所述消音腔体内;所述消音板上的通孔开口朝向所述压电振子。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处设置有滤尘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具有至少一道弯折。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压电气泵的消音腔体内设置有消音板,用于消除所述压电振子因通电和振动而产生的噪音,使噪音在所述消音板8的通孔81内所阻挡、反射和减弱;而且,所述压电振子附近的热空气和位于所述消音板另一面上的冷空气在所述消音板的通孔内形成对流,加快所述压电振子的散热速度,提高该压电气泵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电气泵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消音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压电气泵的消音板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消音板的消音示意图;

图5为2所示的压电气泵的C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电气泵的自动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压电气泵,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压电组件,所述外壳由上壳1和下壳9通过超声波熔接形成密闭腔体,所述下壳9具有进气通道6,所述上壳1具有出气通道7;所述压电组件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消音腔体B,所述消音腔体B内设置有至少一消音板8,如图3所示,所述消音板上设有贯穿该消音板8的至少一通孔81。

声音的本质是振动,因此需要依靠介质作为传播媒介,而声音的传播本质上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当遇到障碍物时,声音的振动会被反射并同时减弱,这是本技术方案中的消声原理。

如图4所示,该消音板8上制作有至少一通孔81,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进入到所述通孔81内后,所述通孔81的内壁可以阻挡、反射并同时减弱声音的振动,最终达到消音的目的。

该压电气泵的压电组件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消音腔体B,用于设置所述消音板8,当所述压电组件内的压电振子5因通电和振动产生噪音时,噪音在所述消音腔体B内的空气中传播至所述消音板8的通孔81内,被所述通孔81的内壁所阻挡、反射和减弱,达到消除噪音的目的;而且,所述压电振子5附近的热空气和位于所述消音板8另一面上的冷空气在所述通孔81内形成对流,可加快所述压电振子5的散热速度,提高该压电气泵的散热效率。

所述通孔81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消音板8两面中的至少一面上凸出形成孔壁82,增加所述通孔81的长度以及所述通孔81的内壁对声音的振动的阻挡、反射和减弱的次数,提高消音效果。

所述消音板8的厚度和/或所述孔壁82的厚度应视该压电气泵的内部结构而定,优选地,所述消音板8的厚度和/或所述孔壁82的厚度至少1mm。

所述通孔81的形状不作限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等。

所述消音板8上的通孔81的开口优选地朝向所述压电组件,这样所述压电组件内的压电振子5所产生的噪音就可以直接进入到所述消音板8的通孔81内。

所述压电组件和外壳的上壳1之间还形成流通腔体,分别连通所述进气通道6和出气通道7。本实施例中,所述消音腔体B和流通腔体分别位于所述压电组件相对的两侧上。

所述压电组件包括支架2和设置在所述支架2的一面上的压电振子5,所述支架2背向所述压电振子5的一面与所述外壳的上壳1之间形成一不可变腔体A1,朝向所述压电振子5的一面与所述压电振子5之间形成一可变腔体A2,所述不可变腔体A1和可变腔体A2共同组成所述流通腔体;所述不可变腔体A1被所述上壳1隔断形成第一腔体A11和第二腔体A12,所述第一腔体A11连通所述进气通道6,所述第二腔体A12连通所述出气通道7;所述可变腔体A2和第一腔体A11之间通过一可打开和关闭的第一阀体3来控制两者之间的连通,所述可变腔体A2和第二腔体A12之间通过一可打开和关闭的第二阀体4来控制两者之间的连通。

所述压电振子5通电后,不断产生往复振动,使所述可变腔体A2不断在扩大和缩小之间变换;当所述可变腔体A2扩大时,所述第一阀体3打开,所述第二阀体4关闭,空气从所述进气通道6进入,并沿所述第一腔体A11进入到所述可变腔体A2内;当所述可变腔体A2缩小时,所述第一阀体3关闭,所述第二阀体4打开,空气从所述可变腔体A2进入到所述第二腔体A12内,并从所述出气通道7排出。

所述压电振子5优选但不限于为压电陶瓷片。

所述支架2上具有贯穿于所述第一腔体A11和可变腔体A2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阀体3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上;所述支架2上具有贯穿于所述第二腔体A12和可变腔体A2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阀体4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所述第一阀体3优选为在所述可变腔体A2和第一腔体A11的内外压力差及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实现打开和关闭的自动阀,所述第二阀体4也优选为在所述可变腔体A2和第二腔体A12的内外压力差及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实现打开和关闭的自动阀。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自动阀12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包括安装部121和开闭部122,所述安装部121用于将该自动阀12安装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开闭部122用于在内外压力差及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的打开和关闭;一流通孔123在内部连通所述安装部121和开闭部122,并在所述安装部121设置有开口;所述开闭部122由两个相对于所述流通孔123轴线对称的开闭瓣1221构成。

当外部压力小于所述流通孔123的内部压力时,所述开闭部122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自动打开,当外部压力大于所述流通孔123的内部压力时,所述开闭部122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

所述第一阀体3的开闭部122设置在所述可变腔体A2内,所述第二阀体4的开闭部122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A12内。

当所述可变腔体A2扩大时,所述第一阀体3的开闭部122的外部气压(即所述可变腔体A2的气压)变小并小于所述第一阀体3的流通孔123的内部气压(即所述第一腔体A11的气压),所述第一阀体3的开闭部122自动打开,所述第二阀体4的开闭部122的流通孔123的内部气压(即所述可变腔体A2的气压)变小并小于所述第二阀体4的外部气压(即所述第二腔体A12的气压),第二阀体4的开闭部122自动关闭,空气经过所述第一阀体3的流通孔123进入到所述可变腔体A2内。

当所述可变腔体A2缩小时,所述第一阀体3的开闭部122的外部气压(即所述可变腔体A2的气压)变大并大于所述第一阀体3的流通孔123的内部气压(即所述第一腔体A11的气压),所述第一阀体3的开闭部122自动关闭,所述第二阀体4的开闭部122的流通孔123的内部气压(即所述可变腔体A2的气压)变大并大于所述第二阀体4的外部气压(即所述第二腔体A12的气压),第二阀体4的开闭部122自动打开,空气经过所述第二阀体4的流通孔123进入到所述第二腔体A12内。

所述压电振子5设置在所述支架2朝向所述消音腔体B的一面上,且位于所述消音腔体B内;所述消音板8上的通孔81开口朝向所述压电振子5。

所述进气通道6处设置有滤尘机构,用于滤除进入该压电气泵内的空气中的小颗粒和有害物质;所述滤尘机构内嵌在所述下壳9的外表面上,并优选为可拆卸式的,包括一内嵌框架10和安装固定在所述内嵌框架10内的滤尘材料11,所述滤尘材料11覆盖了所述进气通道6。所述滤尘材料11可以是过滤棉、海绵、泡棉等材料。

并且更优地,如图5所示,所述进气通道6具有至少一道弯折,不仅可以加长进气的路径,还能使空气中的小颗粒在弯折处被阻挡下来,防止空气中的小颗粒进入到该压电气泵的内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6呈L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