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汽车变速箱取力驱动的泵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4949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汽车变速箱取力驱动的泵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汽车变速箱取力驱动的泵水系统,属于供水车领域。



背景技术:

供水车的特点是装有大容量的贮水罐,还配有水泵系统,用它作为火场供水的后援车辆,且特别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它也具有一般水罐消防车的功能。

根据市场调研和相关部门沟通交流中发现,目前供水车市场其水泵传动系统存在如下现象:结构复杂,体积大,价格昂贵,制作周期长,需要额外的电力供应,需要使用汽车发电机或自备电瓶或额外携带汽油发电机,不仅所占空间大、重量大,连接安装不便,且成本高,能量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汽车变速箱取力驱动的泵水系统。该利用汽车变速箱取力驱动的泵水系统结构简便、紧凑,传动效率高,且连接安装方便,有效利用汽车变速箱的转动获取传动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汽车变速箱取力驱动的泵水系统,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汽车变速箱上的取力器以及与取力器依次连接的增速器、连轴器和泵体;所述增速器包括壳体和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动力输入齿轮、动力输出齿轮、与动力输入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与动力输出齿轮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一传动转轴上;一从壳体一侧伸出壳体外的动力输入转轴一端与动力输入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取力器的输出端连接;一从壳体另一侧伸出壳体外的动力输出转轴一端与动力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轴器一端连接;所述连轴器另一端与泵体连接驱动泵体内的泵叶转动。

其中,所述动力输入齿轮和动力输出齿轮相互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壳体两侧外分别设置有一凸部;所述传动转轴两端分别穿入凸部上部内与设置在凸部内的凹槽配合;所述动力输入转轴与动力输出转轴分别从凸部的下部内设置的通孔向外穿出;所述传动转轴与凹槽的配合处外圆周上套设有轴承;所述动力输入转轴及动力输出转轴与通孔配合处外圆周上同样套设有轴承。

其中,所述壳体两侧凸部的下部分别向外延伸一凸台;所述通孔向凸台延伸贯通凸台。

其中,所述动力输入转轴与取力器的连接端沿其外圆周面均匀轴向设置有多条凹条,并与取力器的输出端形成滑键配合。

其中,所述动力输出转轴与连轴器的连接端径向截面为多边形,并与连轴器一端卡配。

其中,所述泵体包括泵壳、设置在泵壳上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以及设置在泵壳内的泵叶;所述泵叶固定套设在一泵轴上;所述泵轴与连轴器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进水端通过一进水管连通一水箱;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水端上可拆卸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末端设置有方便出水管与外部储水容器的进水口配合或与延长管道端口卡合的连接件。

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密封紧固在出水管端部的紧固环部和用于抵靠外部储水容器的进水口壁面或抵靠延长管道端部的环形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卡爪;所述卡爪为外端大内端小的蝌蚪状;卡爪内端固定在抵靠部侧面且可形变,外端外轮廓为一弧面,内轮廓为一L形。

其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对应卡爪垂直固定在抵靠部侧面的防断柱;所述防断柱与卡爪与内轮廓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便、紧凑,传动效率高,且连接安装方便,有效利用汽车变速箱的转动获取传动能量。

2、本实用新型使用取力器获取汽车变速箱的转动能量驱动水泵,无需额外电源,安全性高,方便安装连接。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增速器,该增速器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可靠,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凸部和凸台,有效保障壳体内的各齿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减少偏转,保障动力输入转轴和动力输出转轴的平直性和转动稳定。

5、本实用新型动力输入转轴与取力器之间采用滑键配合,方便拆卸且具有稳定的传动效果,动力输出转轴与连轴器的连接端径向截面为多边形,并与连轴器一端卡配,可有效保障动力输出的稳定性,并能承载较大的扭力。

6、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连接件,能够快速有效且稳定的连接外部出水容器或连接延长管道,连接方便、快速、稳定、牢固,其设置的防断柱不仅可有效防止卡爪折断,还可起到限位作用,使连接更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爪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取力器;2、增速器;20、第一传动齿轮;21、壳体;22、动力输入齿轮;23、动力输出齿轮;24、第二传动齿轮;25、动力输入转轴;251、凹条;26、动力输出转轴;27、传动转轴;28、凸部;281、凹槽;282、通孔;283、轴承;29、凸台;3、连轴器;4、泵体;40、泵叶;41、泵壳;42、进水端;43、出水端;44、泵轴;45、进水管;46、水箱;47、阀门;48、出水管;49、连接件;491、紧固环部;492、抵靠部;493、卡爪;4931、内端;4932、外端;4933、外轮廓;4934、内轮廓;494、防断柱;5、外部储水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利用汽车变速箱取力驱动的泵水系统,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汽车变速箱上的取力器1以及与取力器1依次连接的增速器2、连轴器3和泵体4;所述增速器2包括壳体21和转动设置在壳体21内的动力输入齿轮22、动力输出齿轮23、与动力输入齿轮22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20以及与动力输出齿轮23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24;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0与第二传动齿轮24固定套设在一传动转轴27上;传动方式为大齿轮输入,小齿轮输出,其壳体21内部空间与变速箱相通,即为同一润滑系统;该装置安装于取力器1上,通过联轴器3与泵体4连接;其特点为体积小,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安装方便;泵体4选用直连型机械泵,通过联轴器3与自制增速器2相连,通过其内部泵叶的推动下使管路中液体获得了能量以提高了压强,从而实现其高扬程的特点;一从壳体21一侧伸出壳体21外的动力输入转轴25一端与动力输入齿轮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取力器1的输出端连接;一从壳体21另一侧伸出壳体21外的动力输出转轴26一端与动力输出齿轮2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轴器3一端连接;所述连轴器3另一端与泵体4连接驱动泵体4内的泵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入齿轮22和动力输出齿轮23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1两侧外分别设置有一凸部28;所述传动转轴27两端分别穿入凸部28上部内与设置在凸部28内的凹槽281配合;所述动力输入转轴25与动力输出转轴26分别从凸部28的下部内设置的通孔282向外穿出;所述传动转轴27与凹槽281的配合处外圆周上套设有轴承283;所述动力输入转轴25及动力输出转轴26与通孔282配合处外圆周上同样套设有轴承283。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1两侧凸部28的下部分别向外延伸一凸台29;所述通孔282向凸台29延伸贯通凸台29。

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入转轴25与取力器1的连接端沿其外圆周面均匀轴向设置有多条凹条251,并与取力器1的输出端形成滑键配合。

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转轴26与连轴器3的连接端径向截面为多边形,并与连轴器3一端卡配。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泵体4包括泵壳41、设置在泵壳41上的进水端42和出水端43以及设置在泵壳41内的泵叶40;所述泵叶40固定套设在一泵轴44上;所述泵轴44与连轴器3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端42通过一进水管45连通一水箱46;所述进水管45上设置有阀门47;所述出水端43上可拆卸连接有一出水管48;所述出水管48的末端设置有方便出水管48与外部储水容器5的进水口配合或与延长管道端口卡合的连接件49。

进一步的,如图5、6所示,所述连接件49包括密封紧固在出水管48端部的紧固环部491和用于抵靠外部储水容器5的进水口壁面或抵靠延长管道端部的环形抵靠部492;所述抵靠部492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卡爪493;所述卡爪493为外端大内端小的蝌蚪状;卡爪493内端4931固定在抵靠部492侧面且可形变,外端4932外轮廓4933为一弧面,内轮廓4934为一L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49还包括对应卡爪493垂直固定在抵靠部492侧面的防断柱494;所述防断柱494与卡爪493与内轮廓4934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取力器1连接在汽车变速箱上,在变速箱空挡情况下,通过气压电磁进行开关控制,实现动力的输出与切断;将增速器2连接在取力器1输出端上,增速器2通过连轴器3与泵体4的泵轴44连接并同步转动,泵轴44带动泵叶40转动对水产生扬程作用泵水,需要延长出水管48的长度或将出水管48固定在外部出水容器上时,只需沿轴向推动抵靠部492使卡爪493变形卡合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