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集成多路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9702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先导集成多路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路阀,具体涉及一种先导集成多路阀。



背景技术:

现在工程机械普遍使用双泵,其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为了更好的实现系统的节能,防止由单个大排量油泵进油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其二、为了实现更好的操作性能,两泵工作可以通过人为控制中间合流阀的通断,更好的控制及多动作良好的复合性能及各动作操作微动等性能。现有的伸缩臂起重机经过多路阀进行控制的一般有以下几个动作:卷扬、变幅、伸缩。而卷扬与变幅、卷扬与伸缩及卷扬与卷扬之间经常需要进行复合动作,因此要求多路阀具有较好的抗流量饱和功能;另外的起重机液压系统常采用双泵供油,该供油方式可以实现进油损失少、动作的单双泵切换等。现有的起重机液压系统中基本未设置压力补偿器,当系统做复合动作时,各个油口的液压油不能按需分配,使得轻载荷的动作能进行而重载荷的动作缓慢甚至停止不动,这样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起重机各复合动作联动时系统液压油流向轻负载而导致重负载动作缓慢甚至不动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导集成多路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先导集成多路阀,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上设置有多个阀组,每个阀组上均设有阀杆,每个阀组对应设置有一个补偿器,所述补偿器的进油口与阀组的压力油路相连且其出油口与工作油口相连通,工作油口的反馈油与补偿器的反馈油口相连通,不同阀组上的不同补偿器反馈油口相互连通,所述的阀体上设有回油口,所述的回油口内设置有回油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的阀组上对应设置有溢流阀,所述的阀杆、溢流阀及补偿器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不同阀组上的阀杆与溢流阀分层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体采用铸造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补偿器包括螺堵和补偿阀芯,所述的螺堵和补偿阀芯之间设有补偿弹簧,所述的补偿弹簧具有驱动补偿阀芯靠近阀杆的运动趋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螺堵和补偿阀芯之间形成反馈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补偿阀芯上设有连通孔,所述的连通孔与阀组的压力油路相连通,所述的连通孔与阀体内壁相配合形成压力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回油单向阀包括阻挡件和回油阀芯,所述的阻挡件和回油阀芯均设于阀体内,所述的回油阀芯与阀体内壁的贴合面为锥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回油阀芯上设有密封部,所述的密封部呈倒置的Y字形,且密封部的外表面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补偿器打开大小,工作时能快速建立油压,使得系统压力建立至负载压力,调速效果好,同时在工作完成后既能通过补偿器完成泄压,也可以通过阀体上的阀杆进行泄压,为提升复合动作和单双泵切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不同阀组上补偿器的反馈油口相连通,复合动作时,负载压力大的一端产生的反馈压力油关小其他补偿器的开口,从而使得单位时间内压力油更多分配到负载较大的一端,实现压力补偿功能,产品性能稳定,安全性高,回油单向阀的设置使得防止回油时过快,避免车体抖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动作迅速,调节可靠,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座2处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体1回油口11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回油口;2、阀组;3、阀杆;4、补偿器;41、螺堵;42、补偿阀芯;43、补偿弹簧;44、反馈腔;45、连通孔;46、压力腔;47、反馈油口;5、回油单向阀;51、阻挡件;52、回油阀芯;53、密封部;6、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3、4所示,一种先导集成多路阀,包括阀体1,所述的阀体1上设置有多个阀组2,每个阀组2上均设有阀杆3,每个阀组2对应设置有一个补偿器4,所述补偿器4的进油口与阀组2的压力油路相连且其出油口与工作油口相连通,工作油口的反馈油与补偿器4的反馈油口47相连通,不同阀组2上的不同补偿器4反馈油口47相互连通,所述的阀体1上设有回油口11,所述的回油口11内设置有回油单向阀5。本实用新型通过补偿器打开大小,工作时能快速建立油压,使得系统压力建立至负载压力,调速效果好,同时在工作完成后既能通过补偿器完成泄压,也可以通过阀体上的阀杆进行泄压,为提升复合动作和单双泵切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不同阀组上补偿器的反馈油口相连通,复合动作时,负载压力大的一端产生的反馈压力油关小其他补偿器的开口,从而使得单位时间内压力油更多分配到负载较大的一端,实现补偿功能,产品性能稳定,安全性高,回油单向阀的设置使得防止回油时过快,避免车体抖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动作迅速,调节可靠,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本实用新型中,阀杆通常有四根,分别对应起重机的主卷、副卷、变幅、伸缩。

每个所述的阀组2上对应设置有溢流阀6,所述的阀杆3、溢流阀6及补偿器4一一对应设置。这样的结构使得每个阀组安全性能高,产品稳定性好。

不同阀组2上的阀杆3与溢流阀6分层设置。具体的说,所述的阀体1采用铸造一体成型。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布局合理,便于管路连通,使得系统能快速响应,同时便于工作人员检修。

所述的补偿器4包括螺堵41和补偿阀芯42,所述的螺堵41和补偿阀芯42之间设有补偿弹簧43,所述的补偿弹簧43具有驱动补偿阀芯42靠近阀杆3的运动趋势。具体的说,所述的螺堵41和补偿阀芯42之间形成反馈腔44。更具体的说,所述的补偿阀芯42上设有连通孔45,所述的连通孔45与阀组2的压力油路相连通,所述的连通孔45与阀体1内壁相配合形成压力腔46。反馈腔和压力腔的设置,可以将补偿阀芯两端的压力进行比较,从而使得负载压力大的一端产生的反馈压力油关小其他补偿器的开口,从而使得单位时间内压力油更多分配到负载较大的一端,实现补偿功能,产品性能稳定,安全性高。

所述的回油单向阀5包括阻挡件51和回油阀芯52,所述的阻挡件51和回油阀芯52均设于阀体1内,所述的回油阀芯52与阀体1内壁的贴合面为锥面。具体的说,所述的回油阀芯52上设有密封部53,所述的密封部53呈倒置的Y字形,且密封部53的外表面为圆弧面。回油单向阀的设置使得防止回油时过快,避免车体抖动。密封面为锥面,使得回油单向阀密封可靠。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