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结构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245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翻转结构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排气风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翻转结构风机。



背景技术:

比较普通结构循环排气风机来看,清理叶轮附着污垢要通过机壳上开的排污口,用专用工具一边转动叶轮一边清理,清理的污垢落在机壳底部还要清理出来,对于汽车、农用车等涂装系统上清理频繁的风机来说,客户使用时的日常风机维护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的比较普通结构循环排气风机,清理叶轮附着污垢过程繁琐、工作量较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翻转结构风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翻转结构风机,该风机设有主轴传动系及叶轮、皮带轮及皮带、电机、传动支架、风机机壳及机壳侧板,还设有翻转转动组和翻转盖板,翻转盖板通过翻转转动组与机壳侧板连接,所述机壳侧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主轴传动系及叶轮和传动支架均设置在翻转盖板上,叶轮设置在翻转盖板的内侧,翻转盖板可绕翻转转动组旋转,叶轮可穿过机壳侧板上的通孔闭合至风机机壳内,皮带轮及皮带和电机设置在传动支架上。

所述机壳侧板上设有翻转定位装置。

所述传动支架底部设有支架支撑座。

所述传动支架底部设有支架调整座。

所述机壳侧板上的通孔为椭圆孔。

所述翻转盖板与机壳侧板间的夹角小于9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翻转结构风机,风机整个传动组连同叶轮、传动支架均可翻转打开,使叶轮裸露于外部,此结构设计便于客户自行清理叶轮油漆污垢和进行风机维护,减少风机因叶轮附着物产生不平衡而造成的传动组振动,延长风机使用寿命;比较普通风机常规结构,风机传动支架与电机一体化设计,机壳侧板开椭圆孔便于翻转出叶轮,并且新设计配置有支架支撑座、支架调整座、翻转定位装置。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翻转状态图;

图3 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4 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1、主轴传动系及叶轮,2、皮带轮及皮带,3、电机,4、传动支架,5、风机机壳,6、进风口,7、翻转转动组,8、支架支撑座,9、支架调整座,10、翻转定位装置,11、机壳侧板,12、翻转盖板,13、电极底座调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可翻转结构风机,该风机设有主轴传动系及叶轮1、皮带轮及皮带2、电机3、传动支架4、风机机壳5及机壳侧板11,还设有翻转转动组7和翻转盖板12,翻转盖板12通过翻转转动组7与机壳侧板11连接,所述机壳侧板11上开设有椭圆形通孔,风机机壳5上开设有进风口6,所述主轴传动系及叶轮1和传动支架4均设置在翻转盖板12上,叶轮设置在翻转盖板12的内侧,翻转盖板12可绕翻转转动组7旋转,叶轮可穿过机壳侧板11上的通孔闭合至风机机壳5内,皮带轮及皮带2和电机3设置在传动支架4上;所述机壳侧板11上设有翻转定位装置10;所述传动支架4底部设有支架支撑座8;所述传动支架4底部设有支架调整座9;所述翻转盖板12与机壳侧板11间的夹角小于90度。

传动支架4和电机3一体化设计,皮带传动的风机把原有传动部件作为整体翻转打开,传动支架和电机固定一体化设计,减轻翻转部件重量,便于翻转;电机放置于传动支架侧板上,传动支架4底部设有支架调整座9便于皮带张紧调整。

机壳侧板开椭圆孔便于翻转出叶轮,机壳侧板上开大于叶轮翻转轨迹的椭圆孔,实现在<90°范围内可以与机壳侧板不干涉并翻转出叶轮。

翻转转动组,设计上下两组转动组,翻转转动组的支座与机壳侧板11固定槽钢焊接,翻转转动组的连接板与翻转盖板12焊接,此翻转转动组内部安装免维护轴承旋转省力。

支架支撑座,槽钢与支撑板焊接而成,设计安装孔,分别用于风机传动支架和风机底座连接,防止旋转部件悬空造成风机传动侧板固定板承重过大,使风机运转更稳定。

支架调整座,设计为顶丝调节,方便翻转关闭后机壳侧板和翻转盖板的螺栓安装孔归位。

翻转定位装置,传动支座靠近侧板端部用钢板折弯件设计高位凸起焊接件,机壳侧板槽钢用圆钢设计高位凸起焊接件,圆钢端面固定橡胶缓冲垫,防止翻转过度和倾翻。

电机底部设有电极底座调整装置,便于皮带张紧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