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空气诱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9245发布日期:2018-09-28 23:3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流体机械和流体输配领域,特别是一种锥形空气诱导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管道引射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但能将流量集中到一条直线上的管道空气诱导器还比较鲜见。在管道内的气流输送通常是靠风机引流,管道形状确定的前提下,风机的功率大小就决定了管内气流流速,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1、在某些需要管内气流流速较快的应用场景下,通常是采用大功率的风机引流,以达到管内所需的气流流速,采用大功率风机其耗电量也相对较大。2、风机的进出风口是直接与管道内腔连通的,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管内流通的是高温、高湿或污染气体(例如含有油烟或灰尘的气体),这类气体会对风机造成损害,缩短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锥形空气诱导器,它解决了现有的管道引射技术中耗能较大及风机直接与被引流气体接触导致风机易受损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锥形空气诱导器,包括锥状诱导体、球形罩壳、连接架及进气管;

锥状诱导体呈锥形,其侧壁面上设有科恩达曲面,其底面为外凸的弧面,弧面与科恩达曲面平滑过渡;

球形罩壳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其通过连接架连接在锥状诱导体上,其出风口正对锥状诱导体的弧面,并与锥状诱导体之间形成环形出风口;

进气管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其出气端连接在球形罩壳的进风口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连接架包括主杆、分支杆和连接板;多根分支杆绕主杆的中心线环形均布并焊固在主杆一端,连接板焊固在分支杆的末端;主杆焊接固定在锥状诱导体的弧面上,连接板通过螺栓与球形罩壳固接。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风机;风机通过支架安装在进气管内。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高压气源站;高压气源站与进气管的进气端连接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进气管为弯管,其弯曲角度为a,90°≤a≤150°。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进气管为直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基于科恩达效应的锥形空气诱导器在空间作为独立的空气诱导装置来使用时,能实现小流量小功率诱导出风,诱导率高达10~15倍,可将周围空气集中在锥状诱导体1的前沿柱状区域上引射,这可以极大的提高这条直线上气流流量。

2、它可以由外设风机或高压气源提供动力驱动,高速诱导气流。在自由空间中,它可由小风量高速气流诱导周边气体汇集到锥体前沿柱状区域并向前输送;当其用于管内气体引流时,可以诱导空气汇集于管道中心区域,驱动空气向前运动,并且可避免在管路中设置风机,进而避免了风机被管内输送的高温、高湿或污染气体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进气管为弯管时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进气管为弯管时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锥形空气诱导器,包括锥状诱导体1、球形罩壳2、连接架3及进气管4。

锥状诱导体1呈锥形,其侧壁面上设有科恩达曲面11,其底面为外凸的弧面12,弧面12与科恩达曲面11平滑过渡。

球形罩壳2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球形罩壳2通过连接架3连接在锥状诱导体1上,其出风口正对锥状诱导体1的弧面,并与锥状诱导体之间形成环形出风口10。

连接架3包括主杆31、分支杆32和连接板33;多根分支杆32绕主杆31的中心线环形均布并焊固在主杆31一端,连接板33焊固在分支杆32的末端;主杆31焊接固定在锥状诱导体1的弧面12上,连接板33通过螺栓与球形罩壳2固接。

进气管4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其出气端连接在球形罩壳2的进风口上,其进气端与高压气源站5连接。

本实施例中,进气管4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直管或弯管。当进气管4为直管时,其作为空气诱导装置独立使用。参看图3,当进气管4为弯管时,其用于管道内的气体引流,进气管4的进气端弯曲并穿管道9壁而出,并与高压气源站5连接,进气管4的弯曲角度为a,a为90°。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锥形空气诱导器还包括风机6,风机6通过支架安装在进气管4内。

本实施例中,进气管4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直管或弯管。当进气管4为直管时,其作为空气诱导装置独立使用。参看图5,当进气管4为弯管时,其用于管道内的气体引流,进气管4的进气端弯曲并穿管道9壁而出,进气管4的弯曲角度为a,a为90°。

本发明的原理是:在风机或高压气源的作用下,气体从进气管4进入球形罩壳2内,最后在出风口10形成气流高速区;由于高速气流的作用,在科恩达曲面上形成了负压区,从而诱导锥状诱导体周边气体进入负压区,并沿着科恩达曲面运动,最终将被诱导的气体汇聚到锥体前沿区域,并向前直线方向运动,通过科恩达曲面的诱导效应使区域内的气体维持较大流速,并送至更远的距离,从而实现小流量小功率诱导出风。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锥形空气诱导器,包括锥状诱导体、球形罩壳、连接架及进气管;锥状诱导体呈锥形,其侧壁面上设有科恩达曲面,其底面为外凸的弧面,弧面与科恩达曲面平滑过渡;球形罩壳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其通过连接架连接在锥状诱导体上,其出风口正对锥状诱导体的弧面,并与锥状诱导体之间形成环形出风口;进气管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其出气端连接在球形罩壳的进风口上。本发明基于科恩达效应的锥形空气诱导器在空间作为独立的空气诱导装置来使用时,能实现小流量小功率诱导出风,诱导率高达10~15倍,可将周围空气集中在锥状诱导体1的前沿柱状区域上引射,这可以极大的提高这条直线上气流流量。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勇;熊寒;郑玉兰;胡艳;熊军;柳建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11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