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头加推力轴承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8676发布日期:2019-02-19 19:1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头加推力轴承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泵头加推力轴承体。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

水泵上的转动轴会出现发生偏离其固有轴线的方向,会影响到水泵的正常使用,因此加推力轴承体在水泵上是比不可少的部件,加推力轴承体位于水泵的泵头处,然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加推力轴承体容易进粉尘或者杂物,影响到加推力轴承体的正常的使用,甚至影响到水泵的正常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泵头加推力轴承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泵头加推力轴承体:包括连接段、上止推轴承、进水节和转动轴,所述连接段内设第一空腔,所述连接段的上端外侧设有环形槽体,所述连接段的上端内侧设有第一圆形槽,所述第一圆形槽的轴线和连接段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圆形槽的底部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和连接段的轴线共线,所述连接段和进水节之间设有起到连接固定的六角头螺栓,所述六角头螺栓头部位于进水节一侧,所述六角头螺栓的螺杆部分穿过进水节的底部和连接段的上部延伸到环形槽体内,所述六角头螺栓在位于环形槽体内的螺杆部分上设有螺母,所述进水节内设第二空腔,所述上止推轴承的位于连接段上的第一圆形槽内,所述上止推轴承的轴线和连接段的轴线共线,所述上止推轴承的下端和第一圆形槽的底端通过第一十字槽沉头螺钉连接固定,所述上止推轴承的上端和进水节的下端通过第二十字槽沉头螺钉连接固定,所述转动轴从上至下一次穿过进水节、上止推轴承和连接段,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和连接段的轴线共线。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轴位于连接段内的部分设有平键。

作为改进,所述六角头螺栓的数量是六个。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均呈圆柱形,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直径和高度均相等。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十字槽沉头螺钉的数量是六个,所述第二十字槽沉头螺钉的数量是六个。

作为改进,所述进水节的上端设有第二圆形槽。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段的下端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进水节的上端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连接段的下端的靠近边缘处,所述第二螺纹孔位于进水节的上端靠近边缘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方便固定,具有防尘的作用,使得加推力轴承体内部的空间保持干净和卫生,保证了水泵的正常的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泵头加推力轴承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连接段,2、上止推轴承,3、进水节,4、转动轴,5、第一空腔,6、环形槽体,7、第一圆形槽,8、六角头螺栓,9、螺母,10、第二空腔,11、第一十字槽沉头螺钉,12、第二十字槽沉头螺钉,13、第二圆形槽,14、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泵头加推力轴承体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泵头加推力轴承体,包括连接段1、上止推轴承2、进水节3和转动轴4,所述连接段1内设第一空腔5,所述连接段1的上端外侧设有环形槽体6,所述连接段1的上端内侧设有第一圆形槽7,所述第一圆形槽7的轴线和连接段1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圆形槽7的底部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和连接段1的轴线共线,所述连接段1和进水节3之间设有起到连接固定的六角头螺栓8,所述六角头螺栓8头部位于进水节3一侧,所述六角头螺栓8的螺杆部分穿过进水节3的底部和连接段1的上部延伸到环形槽体6内,所述六角头螺栓8在位于环形槽体6内的螺杆部分上设有螺母9,所述进水节3内设第二空腔10,所述上止推轴承2的位于连接段1上的第一圆形槽7内,所述上止推轴承2的轴线和连接段1的轴线共线,所述上止推轴承2的下端和第一圆形槽7的底端通过第一十字槽沉头螺钉11连接固定,所述上止推轴承2的上端和进水节3的下端通过第二十字槽沉头螺钉12连接固定,所述转动轴4从上至下一次穿过进水节3、上止推轴承2和连接段1,所述转动轴4的轴线和连接段1的轴线共线。

所述转动轴4位于连接段1内的部分设有平键。

所述六角头螺栓8的数量是六个。

所述第一空腔5和第二空腔10均呈圆柱形,所述第一空腔5和第二空腔10的直径和高度均相等。

所述第一十字槽沉头螺钉11的数量是六个,所述第二十字槽沉头螺钉12的数量是六个。

所述进水节3的上端设有第二圆形槽13。

所述连接段1的下端设有第一螺纹孔14,所述进水节3的上端设有第二螺纹孔15,所述第一螺纹孔14位于连接段1的下端的靠近边缘处,所述第二螺纹孔15位于进水节3的上端靠近边缘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