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泵电机后端盖防喷淋水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135发布日期:2019-04-03 00:21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隔膜泵电机后端盖防喷淋水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净水机用隔膜增压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隔膜泵电机后端盖防喷淋水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反渗透净水机市场使用群体与面扩大,对其各项要求也在提高,且有部份安装工群体技能一定时期内还参差不齐及使用环境存在有喷淋到整机及增压泵上的较大机率。虽然已有部份行业前沿生产厂家在增压泵设计制造上增加了密封结构,但设计考虑得较保守基本是在原结构上简单增加密封圈。这种方法成本高,工艺复杂,因此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靠性高,安装方便,能大大地增加产品的装配速度,提升密封可靠性,提高装配效率的隔膜泵电机后端盖防喷淋水的密封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隔膜泵电机后端盖防喷淋水的密封结构,包括后端盖,所述后端盖沿轴中心设置有下凹的轴承室,沿所述轴承室中心端面设置有一组碳刷隧道,沿所述碳刷隧道上端面设置有一组导线滑槽,所述碳刷隧道一侧设置有一组弹性卡扣,在其中一弹性卡扣边设置有一沉台。

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后端盖止口,所述后端盖止口上设有密封环凹一,所述密封环凹一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凹一与密封环过渡配合,在电机装配时的轴向压缩使之形成在密封环凹一内过盈,所述后端盖另一面固定螺杆的根部平面设置有一密封环凹二,所述密封环凹二内设有小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凹二与小密封环过渡配合,在电机装配时的轴向压缩使之形成在密封环凹二内过盈。

所述沉台内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上设置有一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后端盖上。

所述沉台底部设置有一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面积小于沉台的面积。

所述密封块为双层梯形结构。

所述密封块上设置有一排带锥度的引线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后端盖上设置的梯形密封块与沉台之间的径向配合为非过盈配合装配极其方便,密封块设置的用于引线穿过的通孔与引线之间的配合同样为非过盈配合穿线极其方便。设置的压板在起固定引线与导线的作用时,使密封块轴向进行压缩,确保了密封块密封作用到最佳。不仅能保护引出线的安全无破损,同时使引出线能承受符合国家标准的拉脱力,其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一个工序起着固定与密封双重的作用,能大大地提高产品的装配速度,有效降低产品的制作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块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环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端盖,2-轴承室,3-碳刷隧道,4-导线滑槽,5-弹性卡扣,6-沉台,7-矩形通孔,8-密封块,9-引线通孔,10-密封环,11-压板,12-固定孔,13-碳刷导线,14-密封环凹一,15-密封环凹二,16-小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1所示,隔膜泵电机后端盖防喷淋水的密封结构,设置在后端盖1上,所述后端盖1沿轴中心设置有下凹的轴承室2,沿所述轴承室3中心端面设置有一组碳刷隧道3,沿所述碳刷隧道3上端面设置有一组导线滑槽4,所述碳刷隧道3一侧设置有一组引线弹性卡扣5,碳刷导线13与引线相连接后卡入弹性卡扣5后其与碳刷形成的夹角保证碳刷在碳刷隧道3滑行时碳刷导线13能有良好的支点,其与及引线通孔9夹角保证引线良好的固定效果。在其中一弹性卡扣5边设置有一沉台6,所述沉台6底部设置有一矩形通孔7,所述矩形通孔7的面积小于沉台6的面积,所述沉台6内设置有密封块8,所述密封块8上设置有一压板11,所述压板11通过螺钉固定在后端盖1上,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密封块8且在受轴向压缩后密封效果更佳。

所述后端盖1上设有后端盖止口,所述后端盖止口上设有一密封环凹一14,所述密封环凹一14内设有密封环10,所述密封环凹一14与密封环10在径向为过渡配合,在电机装配时的轴向压缩使之形成在密封环凹一14内过盈,所述后端盖1另一面固定螺杆的根部平面设置有一密封环凹二15,所述密封环凹二15内设有小密封环16,所述密封环凹二15与小密封环16在径向为过渡配合,在电机装配时的轴向压缩使之形成在密封环凹二15内过盈,进而达到装配效率高,密封性能优越。

如图6-8所示,所述密封块8设计成双层梯形,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密封块8更容易入位且在受轴向压缩后密封效果更佳。所述密封块8上设置有一排带锥度的引线通孔9,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引线更易穿过密封块8且在受轴向压缩后密封效果更佳。所述密封块8上设置有一压板11,用螺钉固定于后端盖1上,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密封块8且在受轴向压缩后密封效果更佳。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部件固定与密封压缩集成为一工序,密封件径向均采取过渡配合,装配容易,工艺简单,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引出线安全可靠并符合受力要求的同时保证密封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