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装机用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6439发布日期:2019-05-07 20:4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装机用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装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装机用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叉装机具有插装、运输货物的功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应用广泛。叉装机包括臂架、插装机构、变幅油缸等部件,变幅油缸用于驱动臂架的升降,进而驱动插装机构的升降,目前一般才用在液压缸的无杆连接单向顺序阀,来避免液压缸因自重以及与其相连的部件的重量而自行下降,但是这样方式适用于液压缸及与其相连的部件的重量不大的场合,臂架、插装机构等部件的重量较大,在变幅油缸的无杆腔连接单向顺序阀,难以避免变幅油缸因臂架、插装机构等部件及货物的重量缓慢下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装机用液压控制系统,解决叉装机的变幅油缸因叉装机的臂架、插装机构等部件及货物的重量缓慢下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叉装机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一调速阀、第二调速阀、液控单向阀、第三电接点压力表及变幅油缸,液压泵的出油口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一调速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二出油口与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接,第一调速阀的出油口及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二调速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及第二调速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与变幅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与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接,第三电接点压力表设置在液控单向阀与变幅油缸无杆腔的连接管路上。

叉装机用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三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五电磁换向阀、第六电磁换向阀、第七电磁换向阀、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第一电接点压力表及第二电接点压力表,第三电磁阀设置在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的连接管路上,第一蓄能器与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接,第一电接点压力表和第六电磁换向阀依次设置在第一蓄能器与变幅油缸的连接管路上;第二蓄能器与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二电接点压力表和第四电磁换向阀设置在第二蓄能器与液控单向阀的连接管路上;第五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蓄能器连接,第五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七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蓄能器连接,第七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与变幅油缸的有杆腔连接。

在液压泵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液压泵的进油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在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有安全阀,安全阀的卸油口与油箱连接。

第一电磁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五电磁换向阀、第六电磁换向阀及第七电磁换向阀均为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控单向阀进行保压,当变幅油缸不动时,液控单向阀稳定住压力,避免变幅油缸因叉装机的臂架、插装机构等部件及货物的重量缓慢下落,第三电接点压力表用于检测变幅油缸无杆腔的压力,第一调速阀与第二调速阀串联,并且在第一调速阀处并联第二电磁换向阀,用于实现两种速度的平衡切换,适用于叉装机插装不同重量的货物,使插装平稳进行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第一蓄能器和第二蓄能器均用于储存能量,叉装机负载行走时,路况较差时,第一蓄能器和第二蓄能器分别为变幅油缸的无杆腔及其有杆腔补充液压油,减少变幅油缸的振动;第一电接点压力表用于检测第一蓄能器的压力,第二电接点压力表用于检测第二蓄能器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叉装机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液压泵2、第一电磁换向阀6、第二电磁换向阀19、第一调速阀7、第二调速阀9、液控单向阀13、第三电接点压力表14及变幅油缸15,第一调速阀7控制的流量大于第二调速阀9的流量,液压泵2的出油口与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回油口与油箱1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一调速阀7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第二出油口与变幅油缸15的有杆腔连接,第一调速阀7的出油口及第二电磁换向阀19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二调速阀9的进油口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19的出油口及第二调速阀9的出油口分别与液控单向阀13的进油口连接,液控单向阀13的出油口与变幅油缸15的无杆腔连接,液控单向阀13的液控口与变幅油缸15的有杆腔连接,第三电接点压力表14设置在液控单向阀13与变幅油缸15无杆腔的连接管路上。

叉装机用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三电磁换向阀5、第四电磁换向阀8、第五电磁换向阀11、第六电磁换向阀20、第七电磁换向阀17、第一蓄能器12、第二蓄能器16、第一电接点压力表10及第二电接点压力表18,第三电磁换向阀5设置在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回油口与油箱1的连接管路上,第一蓄能器12与变幅油缸15的有杆腔连接,第一电接点压力表10和第六电磁换向阀20依次设置在第一蓄能器12与变幅油缸15的连接管路上;第二蓄能器16与液控单向阀13的进油口连接,第二电接点压力表18和第四电磁换向阀8设置在第二蓄能器16与液控单向阀13的连接管路上;第五电磁换向阀11的进油口与第一蓄能器12连接,第五电磁换向阀11的出油口与液控单向阀13的进油口连接;第七电磁换向阀17的进油口与第二蓄能器16连接,第七电磁换向阀17的出油口与变幅油缸15的有杆腔连接。

在液压泵2与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3,第一单向阀3的进油口与液压泵2的进油口连接,第一单向阀3的出油口与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进油口连接,第一单向阀3的作用是防止系统的液压油倒流;在第一单向阀3的出油口连接有安全阀4,安全阀4的卸油口与油箱1连接,安全阀4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系统压力过高损坏液压元件。

第一电磁换向阀6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19、第三电磁换向阀5、第四电磁换向阀8、第五电磁换向阀11、第六电磁换向阀20及第七电磁换向阀17均为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控单向阀13进行保压,当变幅油缸15不动时,液控单向阀13稳定住压力,避免变幅油缸15因叉装机的臂架、插装机构等部件及货物的重量缓慢下落。叉装机用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叉装机的电机为液压泵2提供动力,液压泵2将油箱1中的液压油泵出,当变幅油缸15上升时,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左位得电,切换到其左位工作,液压油从第一单向阀3流向第一电磁换向阀6,液压油从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第一出油口流出,当插装的货物较重时,第二电磁换向阀19右位断电,切换到左位工作,第二电磁换向阀19断开,由第二调速阀9控制进入变幅油缸15无杆腔的流量,流量小,速度慢,液压油从第二调速阀9进入液控单向阀13,然后进入变幅油缸15的无杆腔,驱动变幅油缸15的液压杆伸出,使插装机构平稳进行,当插装的货物较轻时,第二电磁换向阀19右位得电,切换到右位工作,第二电磁换向阀19导通,由第一调速阀7控制进入变幅油缸15无杆腔的流量,流量大,速度快,液压油从第一调速阀7进入液控单向阀13,然后进入变幅油缸15的无杆腔,驱动变幅油缸15的液压杆伸出,使插装机构平稳进行,提高工作效率;第六电磁换向阀20的右位得电,切换到其右位工作,第六电磁换向阀20接通,第三电磁换向阀5的右位断电,切换到其左位工作,第三电磁换向阀5断开,变幅油缸15有杆腔的液压油通过第六电磁换向阀20进入第一蓄能器12,第一电接点压力表10及时检测第一蓄能器12的压力,当达到第一蓄能器12的上限值时,第六电磁换向阀20的右位断电,切换到其左位工作,第六电磁换向阀20断开,第三电磁换向阀5的右位得电,切换到其右位工作,第三电磁换向阀5接通,变幅油缸15有杆腔的液压油经第一电磁换向阀6及第三电磁换向阀5流回油箱1;当变幅油缸15下降时,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右位得电,切换到其右位工作,液压油从第一单向阀3流向第一电磁换向阀6,液压油从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第二出油口流出,进入变幅油缸15的有杆腔,同时有液压油从液控单向阀13的液控口进入,控制液控单向阀13导通,变幅油缸15无杆腔的液压油从液控单向阀13流出,第四电磁换向阀8的左位得电,第四电磁换向阀8接通,第三电磁换向阀5的右位断电,切换到其左位工作,第三电磁换向阀5断开,变幅油缸15无杆腔的液压油通过第四电磁换向阀8流向第二蓄能器16,第二电接点压力表18用于检测第二蓄能器16的压力,当达到第二电接点压力表18的上限值时,第四电磁换向阀8的左位断电,第四电磁换向阀8断开,第三电磁换向阀5的右位得电,切换到其右位工作,第三电磁换向阀5接通,液压油从液控单向阀13依次流过第一调速阀7、第二调速阀9、第一电磁换向阀6及第三电磁换向阀5后,流回油箱1;当叉装机负载在行走时,第五电磁换向阀11的左位得电,第五电磁换向阀11导通,第七电磁换向阀17的右位得电,第七电磁换向阀17导通,遇到道路颠簸,当变幅油缸15有下降的趋势时,变幅油缸15无杆腔的液压油有小量的泄漏,第二蓄能器16中的液压油及时补充到变幅油缸15的有杆腔,当变幅油缸15有上升的趋势时,变幅油缸15有杆腔的液压油有小量的泄漏,第一蓄能器12中的液压油及时补充到变幅油缸15的无杆腔,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二”、“第三”等不具有特殊含义,仅是为了方便区分,相关液压元件之间通过液压管连接。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