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释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5962发布日期:2019-10-08 23:5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液压释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压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释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液压科技的高速发展,超高压、特高压液压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超高压与特超高压,通常会借助增压缸单级增压或者多级串联增压,最终达到实际所需压力。然而,在超高压与特超高压系统中,增压缸的增压行程是有限的,增压缸行程到头后,必须返回行程起始点,为增压区连续增压进行补油,这就意味着:增压缸增压区超高压或特高压压力通过活塞杆直接作用于增压缸大腔,而此时增压缸大腔通无压t口,这本身就对增压缸自身和液压系统产生冲击与损害。另外一点,超高压与特超高压压力油到执行元件后,操作工序完成,需要停机,此时,液压管路里,不允许有超高压与特超高压压力存在,必须进行泄压,而这么高的压力油直接泄回油箱,会造成回油管道剧烈震动及对油箱造成巨大冲击,严重时,可能将油箱焊接油口震裂,造成严重后果。

总而言之,无论是前者-增压缸增压区超高压或高压部分要与油箱补油时,压缸增压区超高压或特高压压力通过活塞杆直接作用于增压缸特大腔,而此时增压缸大腔通无压t口,对增压缸自身和液压系统产生实质冲击与损害;还是后者的超高压与特超高压压力的泄压;都必须增加一种结构,使超高压与特超高压压力,在增压缸补油或完成工序需停机时,将其有害压力进行衰减泄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释能系统,能够将高压或者超高压压力进行泄压,将压力冲击尽可能减小,使液压系统整体运作平稳、减少压力冲击对元器件的损害、提高系统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压释能系统,包括增压缸,所述增压缸的增压腔与执行机构连接用于输出高压压力,所述增压腔上还连接有第一电磁球阀,所述电磁球阀通过第一释能器与油箱连通,所述油箱通过第一单向阀与增压腔连通,所述第一电磁球阀打开使增压腔的超高压力液压油通过第一释能器减压后回流至油箱,所述第一电磁球阀关闭使油箱油液通过第一单向阀补油至增压腔内,为增压缸连续增压进行补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增压腔上还与第二电磁球阀连通,所述第二电磁球阀通过第二释能器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二电磁球阀打开使增压腔的全部油液通过第二释能器减压后进入油箱以关闭增压缸。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机构和增压缸之间还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电磁球阀设置在第二单向阀和执行机构之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释能器包括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左右两侧开设有过油口,所述筒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挡流板,所述筒体一侧的过油口进油通过挡流板减压后通过另一侧的过油口出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流板的数量为2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挡流板之间呈上下交错设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流板为弧形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与筒体的内部贴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流板的最低高度不低于筒体直径的1/3,最高高度不高于筒体直径的2/3。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增压缸的大腔和小腔与电磁换向阀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还与油箱连通并将增压缸小腔的油液回流至油箱,所述电磁换向阀上连接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与液压泵连接,所述液压泵与油箱连通将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电磁换向阀送入增压缸的大腔内。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之间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油箱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液压释能系统,能够将高压或者超高压压力进行泄压,将压力冲击尽可能减小,使液压系统整体运作平稳、减少压力冲击对元器件的损害、提高系统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液压释能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释能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剖视图;

图5是释能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释能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a、液压泵,b、溢流阀,c、电磁换向阀,d、增压缸,d1、小腔,d2、大腔,d3、增压腔,e1、第一单向阀,e2、第二单向阀,e3、第三单向阀,f1、第一电磁球阀,f2、第二电磁球阀,g1、第一释能器,g2、第二释能器,i、执行机构,j、油箱,1、筒体,2、过油口,3、挡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液压释能系统,包括增压缸d,增压缸d的增压腔d3与执行i连接用于输出高压压力,增压腔d3上还连接有第一电磁球阀f1,电磁球阀f1通过第一释能器g1与油箱j连通,油箱j通过第一单向阀e1与增压腔d3连通,第一电磁球阀f1打开使增压腔d3的超高压力液压油通过第一释能器g1减压后回流至油箱j,第一电磁球阀f1关闭使油箱j的压力油通过第一单向阀e1回流至增压腔d3内对增压腔d3增压。

另外,增压腔d3上还与第二电磁球阀f2连通,第二电磁球阀f2通过第二释能器g2与油箱j连通,第二电磁球阀f2打开使增压腔d3的全部油液通过第二释能器g2减压后进入油箱j以关闭增压缸d。

另外,执行机构i和增压缸g之间还设有第二单向阀e2,第二电磁球阀f2设置在第二单向阀e2和执行机构i之间。

另外,释能器包括中空的筒体1,筒体1左右两侧开设有过油口2,筒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挡流板3,筒体1一侧的过油口2进油通过挡流板3减压后通过另一侧的过油口2出油。

另外,挡流板3的数量为2个或者两个以上,挡流板3之间呈上下交错设置。

另外,挡流板3为弧形挡流板,挡流板3与筒体1的内部贴合。挡流板3的最低高度不低于筒体直径的1/3,最高高度不高于筒体直径的2/3。

另外,释能器高压进油左、右方向均可,例如:超高压、特高压压力油从左进右出进行泄压,当高压油从左侧入口进入后,会被第一个底部挡流板3,对通流量下半液流进行压力衰减,通过第一个底部挡流板3后,通流量上半液流会再被第二个顶部挡流板3进行压力衰减,至此,超高压、特高压压力衰减完成。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挡流板的数量。

另外,增压缸d的大腔d2和小腔d1与电磁换向阀c连接,电磁换向阀c还与油箱j连通并将增压缸d的小腔d1的油液回流至油箱j,电磁换向阀c上连接有第三单向阀e3,第三单向阀e3与液压泵a连接,液压泵a与油箱j连通将油箱j内的液压油通过电磁换向阀c送入增压缸d的大腔d2内。

另外,第三单向阀e3和电磁换向阀c之间设有溢流阀b,溢流阀b与油箱j连通。

本发明液压释能系统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电磁换向阀c右位工作时,液压泵a输出的压力油经过第三单向阀e3、电磁换向阀c右位,进入增压缸d左边的大腔d2,推动活塞向右运动,增压缸d右边的小腔d1油液经过电磁换向阀c回油箱j,而增压缸d最右端的增压腔d3输出增压后的超高压力,经过第二单向阀e2作用给执行机构i;反之,电磁换向阀c换向至左位工作之前,必须把第一电磁球阀f1换向至左位,增压腔d3的高压油通过第一释能器g1回到油箱i,在△t毫秒后,第一电磁球阀f1及时返回右位,随后电磁换向阀c换向至左位增压缸d缩回,油箱j的液压油经过第一单向阀e1回流至增压腔d3补油,周而复始,完成增压工作。当工作完成或者需要停机,此时第二电磁球阀f2换向至左位,增压腔d3的超高压力油必须通过第二释能器g2回到油箱j,然后第二电磁球阀f2返回右位,液压系统中无高压存在。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液压释能系统,能够将高压或者超高压压力进行泄压,将压力冲击尽可能减小,使液压系统整体运作平稳、减少压力冲击对元器件的损害、提高系统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