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56542发布日期:2020-10-17 02:3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液压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靠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的一种元件,液压泵按结构分为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和螺杆泵,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液压泵降温装置在使用时,一方面不能针对液压泵的大小对装置内部空间进行及时的调整,导致操作繁琐不便,在安装和更换不同大小的液压泵时,不能使液压泵直接的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在对液压泵进行风冷降温时,仅利用风扇进行降温,却忽略了在使用过程中,灰尘容易从风道的进出口飞散至装置内侧,对装置的内侧造成了污染,会降低降温机构的降温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壳体、水冷散热装置、液压泵和顶盖,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冷散热装置,所述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水箱、散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和散热管,所述水箱与外壳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散热片,所述水箱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侧螺旋连接有套把,所述螺纹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管,位于顶端的所述散热片的顶端设有液压泵,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外壳体的左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风冷散热装置,所述风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左夹板、右夹板、过滤网和扇叶,所述外壳体的前后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通风装置。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呈l型设置,且位于上侧所述散热片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且第一软管的底端贯穿外壳体,所述散热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固定连接在水箱内端面底侧。

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的右端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左夹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卡合在右夹板的内侧,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右夹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橡胶滑轮,且橡胶滑轮与左夹板的左端面相卡合。

优选的,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橡胶垫与过滤网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电动推杆、通风片和撑杆,所述电动推杆与外壳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外壳体的前后两端面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连接杆贯穿限位环,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通风片。

优选的,所述通风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撑杆,且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水冷散热装置中的水箱、散热片、散热管和螺纹杆,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杆的缩进可以对侧面散热片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进一步的可以针对宽度大小不同的液压泵进行降温,使散热片与液压泵的侧面进行贴合,避免因液压泵尺寸不同造成散热效果较差,同时散热片可以也可以提高装置的散热功能,达到降温的目的;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风冷散热装置中的左夹板、右夹板、过滤网和扇叶,可以利用风的流通降低装置的内侧温度,利用过滤网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外壳体的内侧,避免装置内侧积灰造成散热性能的降低,同时过滤网拆卸简单方便,易于清洗和更换操作;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通风装置,可以在液压板使用时,利用电动推杆将侧边的通风片撑开一定角度,便于装置内侧高热量的空气流出,并且在液压泵闲置时,由于装置内侧温度较低,此时通风片闭合,避免灰尘从散热处进入外壳体的内侧,对装置进行了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水冷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温度感应控制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接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水冷散热装置、201-水箱、202-散热片、203-温度感应控制器、204-固定板、205-螺纹杆、206-套把、207-散热管、208-第一软管、209-第二软管、210-水泵、3-液压泵、4-顶盖、5-海绵垫、6-风冷散热装置、601-散热壳体、602-左夹板、603-右夹板、604-橡胶垫、605-过滤网、606-橡胶滑轮、607-固定架、608-电机、609-扇叶、610-连接柱、7-通风装置、701-电动推杆、702-连接杆、703-限位环、704-固定轴、705-通风片、706-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壳体1、水冷散热装置2、液压泵3和顶盖4,外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冷散热装置2,水冷散热装置2包括水箱201、散热片202、温度感应控制器203和散热管207,水箱201与外壳体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水箱20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散热片202,水箱201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4,固定板204的内侧设有螺纹杆205,螺纹杆205的右侧螺旋连接有套把206,螺纹杆20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管207,位于顶端的散热片202的顶端设有液压泵3,外壳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盖4,顶盖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5,外壳体1的左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风冷散热装置6,风冷散热装置6包括散热壳体601、左夹板602、右夹板603、过滤网605和扇叶609,外壳体1的前后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通风装置7。

散热片202呈l型设置,且位于上侧散热片202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控制器203,使散热片202具有导风作用,可以将风冷的气体从外壳体1侧面的通风装置7直接进行排出;散热管20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208,且第一软管208的底端贯穿外壳体201,散热管20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209,第二软管20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10,且水泵210固定连接在水箱201内端面底侧,利用水泵210可以促进水的循环,提高装置的冷却效果,并且软管的设置便于散热管207的移动和固定;散热壳体601的右端与外壳体1固定连接,散热壳体6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左夹板602和右夹板603,左夹板602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10,且连接柱610卡合在右夹板603的内侧,左夹板602和右夹板603之间设有过滤网605,右夹板6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07,固定架607与散热壳体601固定连接,固定架607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08,电机608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扇叶609,可以利用风的流通降低装置的内侧温度,利用过滤网605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外壳体1的内侧,避免装置内侧积灰造成散热性能的降低;散热壳体6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橡胶滑轮606,且橡胶滑轮606与左夹板602的左端面相卡合,便于左夹板602的安装和使用,并且可以对左夹板602进行固定和拆卸,操作简单方便;左夹板602和右夹板603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604,位于左右两侧橡胶垫604与过滤网605相贴合,可以对过滤挖605进行夹紧固定;通风装置7包括电动推杆701、通风片705和撑杆706,电动推杆701与外壳体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电动推杆70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02,外壳体1的前后两端面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03,连接杆702贯穿限位环703,外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704,固定轴70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通风片705,通风片7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撑杆706,且撑杆706的另一端与连接杆702固定连接,可以在液压板使用时,利用电动推杆将侧边的通风片撑开一定角度,便于装置内侧高热量的空气流出,并且在液压泵闲置时,由于装置内侧温度较低,此时通风片闭合,避免灰尘从散热处进入外壳体的内侧。

工作流程:使用时装置接通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将液压泵3置入外壳体1的内侧,移动散热管207,使散热管207与液压泵3的侧端面相贴合,随后转动套把206,通过螺纹杆205和固定板204对散热管207进行加紧固定,随后关闭顶盖4,并通过顶盖4侧端的锁扣对装置的顶端进行锁紧,通电后液压泵3正常运转,同时水泵210工作,利用循环散热的水冷散热装置2进行降温,当温度感应器203检测到温度超过45℃时,控制电机608转动和电动推杆701向侧片推出,一方面利用电机608带动扇叶609进行转动,对外壳体1的内侧进行风冷降温,电动推杆701推动连接杆702进行运动,可以通过撑杆706将通风片705撑开,进行排气,散热片202同时也起到导流的作用,有益于风力的直接排出,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向上拉动左夹板602和右夹板603,通过橡胶滑轮606与左夹板602的卡合,将过滤网605进行抽出,抽出后可以对过滤网605进行清洗和更换。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在本发明中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工作流程中。

工作流程:使用时装置接通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将液压泵3置入外壳体1的内侧,移动散热管207,使散热管207与液压泵3的侧端面相贴合,随后转动套把206,通过螺纹杆205和固定板204对散热管207进行加紧固定,随后关闭顶盖4,并通过顶盖4侧端的锁扣对装置的顶端进行锁紧,通电后液压泵3正常运转,当温度感应器203检测到温度不超过45℃时,水泵210工作,利用循环散热的水冷散热装置2进行降温,控制电机608和电动推杆701不进行通电操作,降低能源损耗,同时通电装置闭合,有效的避免灰尘进入。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