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81732阅读:来源:国知局
径向最内侧的压缩腔处于排气压力。中间的压缩腔处于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之间,从而也被称为中压腔。
[0045]马达20由定子122、转子124和缠绕在定子122上的绕组126构成。定子122通常固定安装至壳体110。转子124固定安装至驱动轴30。这样,当转子124旋转时,转子124带动驱动轴30旋转,驱动轴30继而驱动动祸旋部件160平动运动(即,绕动运动)。
[0046]驱动轴30的邻近动涡旋部件160的一端设置有偏心曲柄销32。在驱动轴30旋转时,偏心曲柄销32驱动动涡旋部件160的毂部162,由此借助于十字滑环使动涡旋部件160相对于定涡旋部件150进行平动运动。优选地,在偏心曲柄销32和动涡旋部件160的毂部162之间可以设置有卸载衬套。偏心曲柄销32可以容置在卸载衬套的大致D形的孔中。借助于偏心曲柄销32和卸载衬套可以实现压缩机构的径向柔性。
[0047]主轴承座140构造成对压缩机构10、特别是动涡旋部件160进行支撑,并且在其内可以容置有主轴承144以对驱动轴30进行旋转支撑。如图1B所示,主轴承座140包括:设置在大致中央处的中心孔148、用于支承动涡旋部件160的支承表面145、与支承表面145相反的底部表面147、以及从支承表面145凹入的凹部146。驱动轴30穿过主轴承座140的中心孔148,在驱动轴30与中心孔148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主轴承144,使得驱动轴3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主轴承144支撑。主轴承座140的凹部146可以与中心孔148大致同心地设置。主轴承座140的凹部146可以容置驱动轴30的偏心曲柄销32、卸载衬套、动涡旋部件160的毂部162。
[0048]在图1A所示的涡旋压缩机的示例中,可以在压缩机壳体的底部存储有润滑油。相应地,在驱动轴30中形成有大致沿其轴向延伸的通道,即形成在驱动轴30下端的中心孔136和从中心孔136向上延伸到偏心曲柄销32端面的偏心孔134。中心孔136的端部可以通过供油装置或者直接浸没在压缩机壳体底部的润滑油中而被供给有润滑油。在一种示例中,可以在该中心孔136中或在其端部设置润滑油供给装置,例如油泵或油叉等。在压缩机的运转过程中,中心孔136的一端被润滑油供给装置供给有润滑油,进入中心孔136的润滑油在驱动轴30旋转过程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被泵送或甩到偏心孔134中并且沿着偏心孔134向上流动一直到达偏心曲柄销32的端面。从偏心曲柄销32的端面排出的润滑油例如沿着卸载衬套与偏心曲柄销32之间的间隙以及卸载衬套与毂部162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到达主轴承座140的凹部146中。
[0049]在一些常规或现有压缩机中,为了使润滑油在润滑各个运动部件之后返回至压缩机底部的储油槽中,特别地,为了使润滑偏心曲柄销和卸载衬套之后的润滑油从主轴承座的中央凹部返回至储油槽中,在主轴承座中设置有从其中央凹部径向延伸贯穿主轴承座的横向孔或径向孔,使得润滑油可以顺着压缩机的壳体往下流至压缩机底部的储油槽中。然而,在这种构造中,沿着壳体流下的润滑油常常受到气流的影响,有时甚至会被气流带出压缩机,由此造成储油槽中储存的润滑油的量不足。
[0050]为了减小气流对从主轴承座流出的润滑油造成的不利影响,本申请的发明人构想了在主轴承座的底部中设置引导通道以将主轴承座的凹部中的润滑油引出、同时在主轴承座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与引导通道连通以将润滑油引导至马达上方且紧邻马达的回油通道,由此能够在润滑油从主轴承座回流至马达的过程中有效地降低气流对其造成的影响。
[0051]参见图1A和图1B,主轴承座140中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将积聚在凹部146中的润滑油引出主轴承座140的引导通道142。引导通道142可以包括从主轴承座140的内周面沿大致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孔141以及从径向孔141延伸至底部表面147的轴向孔143。主轴承座140中的径向孔141可以设置在邻近凹部146的底部的位置处,这样,有利于将积聚在凹部146的底部中的润滑油引出。轴向孔143的出口(即,引导通道142的出口)在底部表面147上的除径向两端之外的中间位置处,这样,有利于将与轴向孔143连通的回油通道180 (后面将详细描述)直接安装至底部表面147。径向孔141可以如图所示延伸至主轴承座140的外周面,然而应理解的是,径向孔141可以仅延伸至轴向孔143处。
[0052]本文中提及的“径向孔”可以沿主轴承座的径向方向延伸,同时也表示可以沿与该径向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类似地,本文中提及的“轴向孔”不仅包括沿着主轴承座的轴向方向(即压缩机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孔,而且包括沿与该中心轴线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的孔,即,该轴向孔的中心轴线可以与主轴承座的中心轴线成一定角度。
[0053]尽管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引导通道142由径向孔141和轴向孔143构成,然而应理解的是,引导通道142可以是能够将主轴承座140的凹部146中的润滑油朝向马达上方引导的任何合适形式的孔或流道。例如,引导通道142可以是直接从主轴承座140的凹部146的底部延伸至底部表面147的直孔或流道、倾斜的孔或流道、或者台阶式的孔或流道。
[0054]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马达转子124与驱动轴30的旋转动平衡,分别在马达20的转子124的端面上以及驱动轴30上设置有平衡块125。平衡块125可以定位在主轴承座140与马达2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小平衡块125在旋转时对回流的润滑油造成扰动影响,可以在平衡块125的径向外侧设置有护罩170。护罩170可以呈大致筒形。参见图2A至图2C,护罩170可以具有筒形壁172以及设置在其轴向端部处的凸缘174。凸缘174从筒形壁172的一端径向向外延伸。可以通过凸缘174以螺栓、粘结等方式将护罩170固定连接至主轴承座140的底部表面147。
[0055]在图2A至图2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主轴承座140的轴向孔143大致位于马达20的绕组126的正上方。护罩170的凸缘174安装在主轴承座140的轴向孔143的出口处,并且凸缘174上设置有与轴向孔143连通的通孔176。在护罩17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弧形或半圆形的弯曲构件182,使得弯曲构件182与护罩170的外周面(即,筒形壁172的外周面)一起限定了供润滑油通过的回油通道180。在弯曲构件182的周向端部上设置有凸缘1821,如图4A和图4B清楚地示出。可以通过凸缘1821以螺栓或粘结等方式将弯曲构件182固定至护罩170的筒形壁172上。弯曲构件182定位成使得从主轴承座140的轴向孔143出来的润滑油经由凸缘174的通孔176流入回油通道180中。然后,润滑油流过回油通道180到达马达20的绕组126的上方,之后经由绕组126之间的间隙或者马达20内的其他间隙向下流至压缩机壳体的底部。这样,润滑油可以有利于降低马达20的温度,由此可以提高马达20的效率。
[0056]应理解的是,轴向孔143的设置位置可以变化,并不限于图示的示例中的位置。护罩170也可以通过除凸缘固定方式之外的其他方式固定至主轴承座140。类似地,弯曲构件182可以通过除凸缘固定方式之外的其他方式固定至护罩170。另外,替代地或附加地,弯曲构件182也可以直接固定至主轴承座140。
[0057]图3A和图3B所示的示例为图2A至图2C所示的示例的变型。图3A和图3B所示的示例与图2A至图2C所示的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弯曲构件182的数量不同,因此构成的回油通道180的数量也不同。如图3A和图3B所示,弯曲构件18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沿着护罩170的周向方向布置在护罩170的外周面上。相应地,主轴承座140中的引导通道142 ( S卩,径向孔141和轴向孔14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且沿着主轴承座140的周向方向布置;设置在凸缘174中的与轴向孔143连通的通孔或孔口 17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且沿着凸缘174的周向方向布置。
[0058]应理解的是,在引导通道142、凸缘174中的孔口 176的数量为2个的情况下,弯曲构件182可以是沿着护罩17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长形的一个弯曲构件,使得从两个引导通道142流出的润滑油经由两个孔口 176流入由该弯曲构件和护罩170的外周面一起限定的一个回油通道180中。引导通道142的数量可以发生变化。径向孔141和轴向孔143的数量均可以变化。在护罩170存在的情况下,凸缘174中的孔口 176的数量也可以发生变化。弯曲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