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09152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第一圆弧状内表面426和第二圆弧状内表面427,而是主体部41的内表面42的周向整体相对于轴线L6、L7倾斜。并且,在外齿轮6、7中,齿顶61、71相对于轴线L6、L7所成的角度比齿底62、72相对于轴线L6、L7所成的角度大。即,虽然存在为了在树脂成型时从模具脱模而在齿底62、72设置脱模斜度的情况,但是由于齿顶61、71的斜度是主动设计的,因此比设置于齿底62、72的脱模斜度大。在本实施方式中,齿顶61、71和主体部41的内表面42相对于轴线L6、L7的倾斜的斜度为例如大于等于1/1000且小于等于1.5/1000。
[0074]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齿轮6、7和栗壳体4为树脂成型部件,为了使外齿轮6、7的齿顶61、71和主体部41的内表面42相对于轴线L6、L7倾斜,在树脂成型时所使用的模具上设置有成形上述的部分的锥形。
[0075]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齿轮6、7的轴线L6、L7方向的一侧的端面与隔壁板3相向,另一侧的端面与底壁46相向(参照图1(a)、图1(b))。并且,在外齿轮6、7的轴线L6、L7方向的至少一侧,形成外齿60的径向外侧部分6b、7b比径向内侧部分6a、7a向轴线L6、L7方向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齿轮6、7的轴线L6、L7方向的两侧,径向外侧部分6b、7b比径向内侧部分6a、7a向轴线L6、L7方向突出。更具体地说,在外齿轮6、7的轴线L6、L7方向的两侧,轴孔69、79开口的周围(径向内侧部分6a、7a)形成为凹部,因此,径向外侧部分6b,7b比径向内侧部分6a、7a向轴线L6、L7方向突出。因此,在轴线L6、L7方向上,即使外齿轮6、7的径向内侧部分6a、7a与隔壁板3的间隔较宽,外齿轮6、7的径向外侧部分6b、7b与隔壁板3的间隔也较窄。并且,在轴线L6、L7方向上,即使外齿轮6、7的径向内侧部分6a、7a与栗壳体4的底壁46的间隔较宽,外齿轮6、7的径向外侧部分6b、7b与栗壳体4的底壁46的间隔也较窄。
[0076]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0077]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齿轮栗1中,外齿轮6、7的齿顶61、71和栗壳体4的主体部41的内表面42均相对于外齿轮6、7的旋转中心轴线(轴线L6、L7)向同一方向倾斜。因此,在整个轴线L6、L7方向,能够合理地设定外齿轮6、7的齿顶61、71与栗壳体4的主体部41的内表面42的间隔。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上述的间隔过宽而导致自吸性能降低或者由于上述的间隔过窄而产生外齿轮6、7与栗壳体4的接触声等问题。
[0078]并且,栗壳体4为树脂成型部件,栗壳体4的主体部41的内表面42在底部46所在位置一侧向与轴线L6、L7交叉的方向倾斜。因此,在栗壳体4中,主体部41为从底壁46一侧朝向开放端扩展的结构。因此,内表面42的倾斜能够作为在树脂成型时从模具将栗壳体4脱模时的脱模斜度而利用。因此,即使不使用滑动模具等高价的模具,也能够使用一般的模具将栗壳体4从模具脱模。
[0079]并且,在外齿轮6、7中,径向外侧部分6b、7b比径向内侧部分6a、7a向轴线L6、L7方向突出。因此,如果外齿轮6、7的径向外侧部分6b、7b的轴线L6、L7方向的尺寸为高精度,则能够合理设定外齿轮6、7的径向外侧部分6b、7b与栗室10的内表面的在轴线L6、L7方向的间隔(与隔壁板3的间隔,以及与栗壳体4的底壁46的间隔)。因此,能够抑制外齿轮6、7与隔壁板3之间,和/或外齿轮6、7与栗壳体4的底壁46之间的流体的渗漏等。
[0080]第二实施方式
[0081]图4(a)、图4(b)、图4(c)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栗1的外齿轮6、7的说明图。图4 (a)为外齿轮6、7的立体图,图4(b)为外齿轮6、7的剖视图,图4(c)为夸大示出外齿轮6、7的特征部分的说明图。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以及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共通部分使用同一符号并省略共通部分的说明。
[0082]如图4(a)、图4(b)、图4(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外齿轮6、7为树脂成型部件,并具有形成有轴孔69、79的筒部68、78、相对于筒部68、78在径向外侧分离的径向外侧部分6b、7b、以及连接筒部68、78和径向外侧部分6b、7b的连接部63、73,外齿60、70形成于径向外侧部分6b、7b。
[0083]在这里,筒部68、78与径向外侧部分6b、7b在轴线L6、L7方向的中央部分通过连接部63、73连接。因此,在外齿轮6、7的筒部68、78与径向外侧部分6b、7b之间,形成以连接部63、73作为底部并朝向轴线L6、L7方向的两侧开口的凹部6c、7c。因此,由于能够抑制树脂成型外齿轮6、7时产生收缩,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形成径向外侧部分6b、7b等。
[0084]并且,筒部68、78构成外齿轮6、7的径向内侧部分6a、7a,并比径向外侧部分6b、7b在轴线L6、L7方向上凹陷。因此,在外齿轮6、7中,由于径向外侧部分6b、7b比径向内侧部分6a、7a向轴线L6、L7方向突出,因此如果外齿轮6、7的径向外侧部分6b、7b的轴线L6、L7方向的尺寸为高精度的话,则能够合理地设定外齿轮6、7的径向外侧部分6b、7b与栗室10的内表面的在轴线L6、L7方向上的间隔(与隔壁板3的间隔、以及与栗壳体4的底壁46的间隔)。因此,能够抑制外齿轮6、7与隔壁板3之间,和/或外齿轮6、7与栗壳体4的底壁46之间的流体的渗漏等。
[0085]第三实施方式
[0086]图5 (a)、图5 (b)、图5 (c)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栗1的外齿轮6、7的说明图。图5(a)为外齿轮6、7的立体图,图5(b)为外齿轮6、7的剖视图,图5(c)为夸大示出外齿轮6、7的特征部分的说明图。
[0087]如图5(a)、图5(b)、图5(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外齿轮6、7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具有形成有轴孔69、79的筒部68、78、相对于筒部68、78在径向外侧分离的径向外侧部分6b、7b、以及连接筒部68、78和径向外侧部分6b、7b的连接部63、73。因此,在外齿轮6、7的筒部68、78与径向外侧部分6b、7b之间,形成以连接部63、73作为底部并在轴线L6、L7方向开口的凹部6c、7c。
[008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部6c、7c内,按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多个板状肋64、74,所述多个板状肋64、74以使板厚方向朝向周向的方式连接筒部68、78和连接部63、73。因此,在通过凹部6c、7c抑制了树脂成型时产生的收缩时,也能够抑制筒部68、78等的变形。并且,如果对板状肋64、74配置树脂成型时的浇口,则有不会在筒部68、78和/或径向外侧部分6b、7b等处留下浇口痕迹的优点。
[008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有连接筒部68、78和连接部63、73的板状肋64、74,但是也可以通过板状肋64、74连接径向外侧部分6b、7b和连接部63、73。并且,也可以通过板状肋64、74连接筒部68、78、径向外侧部分6b、7b和连接部63、73。
[0090]第四实施方式
[0091]图6为夸大表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齿轮栗1的外齿轮6、7的特征部分的说明图。
[0092]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外齿轮6、7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具有形成有轴孔69、79的筒部68、78、相对于筒部68、78在径向外侧分离的径向外侧部分6b、7b、以及连接筒部68、78和径向外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