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轴孔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2436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轴孔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旋转轴孔改良结构,更具体而言之,藉于轴孔壁面环绕成形具有预定数目的凸抵部,使转轴穿设于轴孔内遂行转动时,转轴表面得与轴孔的凸抵部相靠持而转动,据此,转轴得以低摩擦力状态顺畅运转,且可避免热膨胀效应对转轴运转的大幅影响。
一般的产业机具上,常见会有转轴10(通常为圆杆形态,例如传动转轴、马达转轴、引擎转轴等)与轴套11(通常其内成形有圆孔)的配合,据以遂行转动运作;该常知转轴10与轴套11的配合,是为几经长久使用的一般常知结构,然而,其却有实际使用的重大结构缺陷而未尽完善;说明如下通常为使转轴10与轴套11配合转动得以顺畅,结构上会将轴套11的轴孔21成形为较转轴10外径略大,并于转轴10与轴孔21间涂布有润滑油,使转轴10得以于轴套11的轴孔21内运转顺畅,亦即,该常知转轴10表面是与轴孔21以面接触型态运转;该轴孔21与转轴10的密合程度会实际影响转轴10的运转状态,轴孔21较转轴10外径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转轴10运转无法顺畅;再者,从实际经验得知,一般转轴10的运转工作温度通常不低,而该高工作温度容易使转轴10产生热膨胀效应,导致转轴10表面与轴套11的轴孔21壁面过度密合(摩擦力大幅增加)而无法顺畅转动,严重者甚至转轴10完全无法于轴孔21内转动;藉由以上的说明可知,该常知转轴10与轴套11轴孔21配合结构,确实面临有重大的缺陷而急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轴孔改良结构,藉于轴孔壁面环绕成形具有预定数目的凸抵部,使转轴穿设于轴孔内遂行转动时,转轴表面得与轴孔的凸抵部相靠持而转动,据此,转轴得以低摩擦力状态顺畅运转,且可避免热膨胀效应对转轴运转的大幅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转轴孔改良结构,其主要是于本体开设有轴孔所构成,该轴孔是得与转轴相配合,其特征在于于轴孔壁面环绕成形具有预定数目的凸抵部,使转轴得与轴孔的凸抵部相靠持运转。其中该轴孔内壁是可以波浪形起伏而环绕成形,藉波浪形的凸起部位构成凸抵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构造,由于操作实施时,藉于轴孔壁面环绕成形具有预定数目的凸抵部,使转轴穿设于轴孔内遂行转动时,转轴表面得与轴孔的凸抵部相靠持而转动,据此,转轴得以低摩擦力状态顺畅运转,且可避免热膨胀效应对转轴运转的大幅影响。


图1是现有技术转轴与轴套轴孔配合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与转轴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与转轴配合的断面示意图。
图号部分10.转轴11.轴套20.本体21.轴孔211.凸抵部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配合参阅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旋转轴孔改良结构,其主要是于本体20开设有轴孔21所构成,其中该本体(可为轴套)20,是开设有一轴孔21,于轴孔21壁面以波浪形起伏而环绕成形,藉波浪形的凸起部位构成凸抵部211;据此,转轴10(可为圆杆状)得以穿设过本体20的轴孔21,以转轴10表面与轴孔21的凸抵部211相靠持而遂行转动。
值得注意的是,该转轴10与本实用新型轴孔21的靠持关系,从图3的断面视图,可知轴孔21的凸抵部211与转轴10表面是可视为点状接触,而从图2的立体视图,可知轴孔21的凸抵部211与转轴10表面是可视为线状接触;亦即,若与常知转轴10与轴孔21以面状接触者是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转轴10与轴孔21的运转摩擦力明显得以大幅度降低;换言之,转轴10于转动过程中,转轴10表面是得与轴孔21的各凸抵部211相靠持而运转,所以转轴10得以低摩擦力状态顺畅运转。
再者,当转轴10的工作温度升高,而致使转轴10产生热膨胀效应时,由于转轴10表面与轴孔21仅以凸抵部211相靠持而运转,所以热膨胀效应仅会使转轴10表面与凸抵部211的摩擦力稍增加,而不致大幅影响转轴10的正常运转。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轴孔改良结构,其主要是于本体开设有轴孔所构成,该轴孔是得与转轴相配合,其特征在于于轴孔壁面环绕成形具有预定数目的凸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轴孔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孔内壁是可以波浪形起伏而环绕成形,藉波浪形的凸起部位构成凸抵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旋转轴孔改良结构,于轴孔壁面环绕成形具有预定数目的凸抵部,使转轴得与轴孔的凸抵部相靠持运转,该轴孔内壁是可以波浪形起伏而环绕成形,藉波浪形的凸起部位构成凸抵部。
文档编号F16B2/02GK2473373SQ0025828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4日
发明者郭玉环 申请人:郭玉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