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辊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4971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辊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引导磁带的鼓形导辊的制造方法。
例如,如图8所示,用于电台业务上的盒式磁带100,是在构成外壳的上半盒体102及下半盒体104之间,可旋转自如地被轴支撑着由下法兰盘105、一体固定在下法兰盘105上侧的轮毂106和安装在轮毂106上侧的上法兰盘108构成的一对控带盘109,磁带T被卷绕在这一对控带盘109上。
在盒式磁带100前部的开口附近,设置有当磁带卷出或卷回时引导磁带T的导辊114。导辊114是通过旋转轴110可旋转地被支撑,一般情况下旋转轴110是由下半盒体104从下方支撑。
该导辊114为了确保磁带T行走的稳定性和有效地进行引导,其外周面为鼓起的鼓形。
导辊114为了避免在辊面上形成分型线(PL),根据以下说明的顺序来制造。
首先,如图9所示,利用注射成形制造圆筒状的一次成形体118。
接着,如图10所示,在一次成形体118内部注入二次成形用熔融树脂M,并如图11所示,通过由熔融树脂M的压力使一次成形体118鼓起来制造外形成鼓形、注入的熔融树脂和一次成形体118成一体化的二次成形体。这样就制造出外形是鼓形的导辊114(参照图8)但是,当注入熔融树脂后使一次成形体118鼓起时很难设定一次成形体118的厚度、直径和成形温度等的条件,因此,人们所希望的是利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能有效地成形出良好的鼓形状。
而且,上述要求不只限于用于盒式磁带上的鼓形导辊,最好也能生产出引导磁带的、外形是鼓形的一般导辊。
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地制造外形良好的鼓形导辊的制造方法。
这样就不会在导辊面上形成分型线,能容易地制造出外形良好的鼓形导辊。
在通过注射成形来制造上述导辊时,如果使用在中央部形成弯曲状凹部的内侧模具和型腔面为平的外侧模具,则能够简单地制造出在内周面形成鼓胀部的所述圆筒体。
即,把树脂注入到由所述内侧模具和所述外侧模具所形成的型腔中,然后在形成半固化状态的所述圆筒体的状态下,使所述外侧模具分型,进一步,通过把所述圆筒体从所述内侧模具上拔出,使所述鼓胀部挤压进所述圆筒体内部并使所述圆筒体的外周面鼓起为鼓形。这样,所述内侧鼓胀部被挤压后,只滞留在内侧鼓胀部内的树脂体积部分就能使所述半固化辊的外周面鼓起为鼓形。
从半固化辊中拔出筒状模具部的时间要考虑根据注入的树脂材料和由成形所能得到的导辊的整体尺寸、厚度来决定,但一般是在注入的树脂形成了固化的外表层时把所述圆筒体从所述内侧模具拔出。这样,在半固化辊的外周面就很容易形成鼓形的鼓起。
也可以在把所述圆筒体外周面鼓起为鼓形并形成一次成形品后,把树脂注入到所述一次成形品中来成形二次成形品。这样就能使一次成形品的通孔内形成所希望的形状。


图1是以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的盒式磁带结构的展开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制造鼓形导辊时使用的模具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树脂注入到型腔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形成半固化导辊的状态下使定模分型的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状态拔出可动模的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一次成形品中再流入二次树脂来制造二二次成形品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注入二次树脂后得到的、外形是鼓形导辊的剖视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以往盒式磁带结构的展开立体图。
图9(A)及(B)分别表示在以往制造鼓形辊时成形的一次成形品的侧剖视图及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图9中所示的一次成形品中注入二次树脂的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通过由二次树脂的注入加压使一次成形品鼓起为鼓形,形成的以往的鼓形导辊的侧剖视图。
图中44、114-导辊(辊),60-模具,62-定模(外侧模具),64-动模(内侧模具),70-内侧模具部(内侧模具),72-凹部,80-型腔,82-半固化辊(圆筒体),84-内侧鼓胀部(鼓胀部)。
在由上半盒体12和下半盒体14形成的外壳中,可旋转自如地被轴支撑着由下法兰盘24、一体固定在下法兰盘24上侧的轮毂26和安装在轮毂26上侧的上法兰盘28所构成的一对控带盘20,而且,磁带T被卷装在这一对控带盘20上。另外,在上半盒体12上设有由透明板构成的窗口13。
在上半盒体12与一对控带盘20之间分别夹着一对压缩螺旋弹簧30,通过压缩螺旋弹簧30A、30B分别对相对应的控带盘20A、20B向下半盒体14施加压力。
在盒式磁带10前部的开口16附近,配置有当磁带T卷出和卷回时引导磁带T的一对导辊44。
另外,盒式磁带10具有可滑动接触地挤压在磁带T内面侧、防止磁带T松弛的磁带衬垫46,通过该磁带衬垫46用适当的力来挤压磁带T。
并且在盒式磁带10上设有从下半盒体14的内壁面14U突出设置的轴50,该轴50被插进沿着导辊44的中心轴而形成的通孔44H内,导辊44以轴50为轴可旋转地被支撑着。该轴50一般来讲由下半盒体14固定。
导辊44具有滑动性能,而且由机械强度较强的材料、例如由POM树脂制成。
该导辊44为了确保磁带T的行走稳定性及有效地引导磁带,其外周面呈鼓形地鼓起(参照图7),并且是通过注射成形形成的。
如图2所示,注射成形导辊44的模具60,由使型腔面63以平滑圆筒面形成的定模62和可向上下方向移动的动模64构成。
动模64具有垂直而立的圆筒状内侧模具部70。作为内侧模具70的型腔面的外周面71,是在圆筒面中央部形成有弯曲状凹部72的面。凹部72其侧剖视略呈圆弧状,俯视的剖视是从凹部上端或凹部下端向最深处的凹部中央处逐步缩径的小圆形状。
另外,在模具部70上设有从中心轴向上方延伸的、用于二次成形时的销状模具部69。
在使用模具60来制造鼓形导辊44时,是把动模64与定模62合在一起,在已设定了树脂注入位置的状态下(参照图2)从浇口(未图示)向模具60的型腔(由定模62和动模64形成的空间)80内注入熔融树脂。
当注入结束后(参照图3),使注入的树脂表面部形成固化的表层,且以所形成的一直到内部还未完全固化的圆筒状半固化辊82(参照图4)状态,通过使作为外侧模具的定模62分型使半固化辊82的外周面处于释放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半固化辊82通过构成动模64的顶出板68由下端支撑,另外在半固化辊82上使用滞留在由凹部72形成的空间内的树脂来形成内侧鼓胀部84。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5所示,当使顶出板68上升时,则通过构成比内侧模具部70的凹部72靠前的顶端部的上部70U,使内侧鼓胀部84一边向半固化辊82的内部进行挤压一边使半固化辊82从内侧模具部70上拔出,就是说进行所谓的强迫拔出。其结果,是在半固化辊的外周面侧形成了外侧鼓胀部86,且外形变成鼓形,并且形成了内径与顶端部70U大体相同的通孔78,从而制造出一次成形品79。
然后如图6所示,把二次成形用的熔融树脂注入到通孔78之中,通过把固化了的该熔融树脂的二次树脂部88和一次成形品79形成一体,制造出形状良好的鼓形导辊44(参照图7)。
另外,还可以准备成形二次成形品的专用模具,并利用该模具使二次树脂注入到一次成形品79的通孔78内来制造导辊44。这样,由于一次成形工序和二次成形工序是用各自的模具进行的,所以在二次成形品的成形中能够成形下次的一次成形品,从而提高了制造效率。另外,由于在内侧模具部70上没有必要设置销子状模具69,因此模具结构变得简易。
型腔80的尺寸,是根据上述硬行拔出而形成的外侧鼓胀部86所要求的尺寸来决定的。以下利用附图2对型腔80的尺寸举例来说明。型腔80的中央部,即,在形成内侧鼓胀部84的型腔部分中,从凹部72上端到下端的长度L2是7.5mm,定模62与凹部72最深处的中央之间的间隔DC是0.5mm。在型腔80的上部,从内侧模具部70的上端到凹部72的上端的长度L1是5mm,内侧金属部70与定模62之间的间隔DU是0.4mnm。在型腔80的下部,从凹部72的下端到顶出板68的长度L3与L1一样是5mm,内侧模具部70与定模62之间的间隔DL与DU一样是0.4mm。
如上述说明,根据所述实施例,能够通过简易的方法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制造出形状良好的鼓形导辊。
以上通过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当然不只限于所述实施例。例如制造不是用于盒式磁带而是用于其他盒式带上的外形良好的鼓形辊的方法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发明由于形成了上述结构,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制造出外形良好的鼓形辊。
权利要求
1.一种导辊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外周面呈鼓形鼓起的导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形外周面是平面状、在内周面形成鼓胀部的圆筒体,然后通过把所述鼓胀部挤压进所述圆筒体的内部来使所述圆筒体外周面鼓胀为鼓形。
全文摘要
一种导辊的制造方法,首先成形使表面固化而内部未完全固化、并且具有向通孔内鼓起的内侧鼓胀部(84)的半固化辊(82)。接着,通过从半固化辊(82)中拔出内侧模具部(70)来挤压内侧鼓胀部(84),从而使半固化辊(82)的外周面鼓起为鼓形。其结果,是制造出外形呈鼓形地鼓胀的、并在中心轴上形成通孔的一次成形品。然后通过把二次树脂注入到该一次成形品的通孔内,能容易地制造出形状良好的鼓形导辊。
文档编号F16C13/00GK1400594SQ0214119
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2日
发明者芦川辉男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