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变速传动调速装置的从动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241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级变速传动调速装置的从动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橡胶带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属于机械动力传动领 域。
技术背景无级变速传动装置主要由驱动轮组件、传动带、从动轮组件三部分所组成。其中, 驱动轮组件由固定在发动机曲轴上的驱动固定盘、与驱动固定盘相对而置的可沿曲轴轴向 移动的驱动活动盘、轴向压力弹簧I、甩块及与之形成运动副的滚轮I等构成;从动轮组件 主要由固定在从动轴上的从动固定盘 、与从动固定盘相对而置的可沿从动轴轴向移动的从 动活动盘、轴向压力弹簧II、弹簧座及与之形成运动副的滚轮II等构成。传动带位于驱动 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的V型槽内。当发动机运转时,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与发动机曲轴同步旋转的甩块在旋转 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摆运即轴向和径向位移,抵靠滚轮产生轴向推力,克服轴向压力弹簧 预压力后主动带轮活动盘向固定盘移动,夹紧并带动传动带旋转,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实现 从分离到接合,当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时,无级变速装置主动轮产生的带拉力大于从动轮 产生的带拉力,传动带带动从动带轮旋转,从动带轮进而带动扭力凸轮和弹簧座实现动力 的传递,输出动力。并且随着活动盘的继续向固定盘方向移动,无级变速传动装置传动比则 连续变化,实现无级调速。驱动轮活动盘需在一定的初始位移下才能夹紧传动带传递动力, 即控制动力的分离与接合,因此此种装置无需专门的离合装置。在从动轮组件中,从动轮的带拉力由扭力凸轮的轴向分力和轴向压力弹簧共同确 定,扭力凸轮的轴向分力由扭力凸轮螺旋角决定,因此匹配一定的扭力凸轮螺旋角,可实现 一定的无级调速特性。而现有的无级变速传动调速装置的从动轮组件的扭力凸轮螺旋角单 一,不能兼顾车辆对不同复杂行使工况的要求,如低速爬坡时需要大扭矩,高速行驶时对功 率的需求高,并能对地面负荷变化作出快速响应,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级变速传动调速装置的从动轮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 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无级变速传动调速装置的从动轮组件,它设置在发动机的从动轴上,与设置 于发动机曲轴上的驱动轮组件以及连接在两部件之间传动带共同组成无级变速传动调速 装置;所述从动轮组件包括固定在从动轴上的从动固定盘、与从动固定盘相对而置的可沿 从动轴轴向移动的从动活动盘、轴向压力弹簧II、弹簧座、力矩凸轮及与之形成运动副的滚 轮II,从动固定盘与从动活动盘之间也形成楔槽。从动轮组件的扭力凸轮工作面采用起始段、过渡段和尾段组成的分段可变螺旋角 型式,从起始段、过渡段至尾段的螺旋角角度逐渐增大,与活动盘轴向位移匹配,满足车辆不同行驶工况的调速要求。扭力凸轮工作面的起始段为初调速段,螺旋角角度为40° 70°,轴向位移7. 8mm;尾段为调速末段,螺旋角角度为30° 60°,轴向位移8. Imm ;且起 始段螺旋角角度大于尾段螺旋角角度,起始段和尾段之间连接过渡段,轴向位移6. 4mm。采用分段可变螺旋角的扭力凸轮结构,采用连续变化螺旋角,兼顾车辆启动、力口 速、爬坡、高速行驶等不同工况下的需求,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可以满足车辆复杂 行驶工况的调速要求,可根据不同动力、车辆性能要求、用户使用地域及不同海拔更换不同 的甩块和扭力凸轮等零件,更好的发挥动力性能及提高车辆性能。

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从动组件的无级变速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从动组件块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扭力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无级变速器如图1所示,其由驱动轮组件、传动带、从动轮组件三部分所组成。其中,驱动轮组件的结构如下固定盘9上的轴与发动机曲轴10通过1 10的锥 度配合,并用螺栓固定在发动机曲轴10上。和固定盘9相对而置活动盘7通过滑动轴承与 滑动套8形成间歇转动配合,并在滑动套8上做来回的轴向移动。滑动套8又装在固定盘 9的轴上,与固定盘9上的轴形成间歇转动副,其转动副自润滑。固定支架6通过锁紧螺母 固定在固定盘9上的轴端,单面限制活动盘7的轴向位置,使甩块3与滚轮2始终点接触并 形成运动副。主动轮盖板5与活动盘7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为一个部件,压力弹簧4装配在 主动轮盖板5与固定支架6之间。当甩块3在滚轮2表面运动时,其产生的力通过主动轮 盖板5压缩压力弹簧4,使活动盘7在滑动套8上做来回的轴向移动。如图2所示,从动轮组件的结构如下固定盘15与从动轴18通过球轴承形成转动 副;从动轴18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箱的输入轴11上。与固定盘15相对而置的可沿从动轴 18轴向移动的活动盘12之间通过滑动轴承形成运动副。弹簧座13通过轴用挡圈固定在 从动轴18上,轴向压力弹簧17装配在活动盘12与弹簧座13之间。扭力凸轮16与活动盘 12通过螺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部件,它与装配在弹簧座13上的滚轮14形成运动副。当皮 带压力增大时,迫使活动盘12压缩弹簧17,使扭力凸轮16沿在弹簧座13上的滚轮14上运 动,这样活动盘12就在从动轴上往复运动。驱动轮固定盘9和相对而置的活动盘7之间以 及从动轮固定盘15和与之相对而置活动盘12之间均形成有V型槽,传动带1位于V型槽 内,连接驱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如图3所示,扭力凸轮工作面采用分段可变螺旋角型式,并与活动盘轴向位移匹 配,满足车辆不同行驶工况的调速要求。起始段a为初调速段,螺旋角角度大,为40° 70°,轴向位移7. 8mm,调速速度慢,车辆加速性好;尾段c为调速末段,螺旋角角度小,为 30° 60°,轴向位移8.1mm,车辆的行驶阻力反馈调速也即自适应行驶性能好冲段b为 起始段与尾段之间的过渡,轴向位移6. 4mm,调速速度快,兼顾动力性与经济好。以下进一步说明整个调速装置的工作过程本无级变速器怠速时,滑动套8空转,无级变速装置不传递动力;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甩块3的离心力增加,摆动角度,其产生的力压迫滚轮2,由于滚轮2是和固定支架6通过心轴连接在一起,固定支架6通过锁紧 螺母固定在固定盘9上的轴端,因此固定支架6将不动,其产生反作用力使甩块3带动活动 盘7和主动轮盖板5向相反方向运动,使活动盘7轴向朝固定盘方向移动;主动部件的转 动半径将增大;其活动盘7移动的过程将夹紧皮带,皮带的拉力增加(即摩擦力增大),带 动从动盘,皮带在从动盘面的压力也逐渐增加,当力增加到某点时,将压缩压力弹簧17,迫 使活动盘12沿从动轴方向远离固定盘15,扭力凸轮16沿其轨道在弹簧座13上的滚轮14 上运动,从动部件的转动半径将减小,这样速比增大,传递扭矩增加;同样的道理,当甩块3 的离心力减小,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的转动半径将向相反方向变化,实现增速,传递扭矩降 低。 无级变速装置传动比在3. 5-0. 82之间,速比范围宽,结构紧凑,适配动力和车辆 范围广。
权利要求一种无级变速传动调速装置的从动轮组件,它设置在发动机的从动轴上,与设置于发动机曲轴上的驱动轮组件以及连接在两部件之间传动带共同组成无级变速传动调速装置;所述从动轮组件包括固定在从动轴上的从动固定盘、与从动固定盘相对而置的可沿从动轴轴向移动的从动活动盘、轴向压力弹簧II、弹簧座、力矩凸轮及与之形成运动副的滚轮II,从动固定盘与从动活动盘之间也形成楔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凸轮工作面采用起始段、过渡段和尾段组成的分段可变螺旋角型式,与活动盘轴向位移匹配,且从起始段、过渡段至尾段的螺旋角角度逐渐增大,其起始段为初调速段,螺旋角角度为40°~70°,轴向位移7.8mm;尾段为调速末段,螺旋角角度为30°~60°,轴向位移8.1mm;起始段和尾段之间连接过渡段,轴向位移6.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级变速传动调速装置的从动轮组件,一种无级变速传动调速装置的从动轮组件,它设置在发动机的从动轴上,与设置于发动机曲轴上的驱动轮组件以及连接在两部件之间传动带共同组成无级变速传动调速装置;所述从动轮组件的扭力凸轮工作面采用起始段、过渡段和尾段组成的分段可变螺旋角型式,与活动盘轴向位移匹配,且从起始段、过渡段至尾段的螺旋角角度逐渐增大,这种分段可变螺旋角的扭力凸轮,能满足车辆复杂行驶工况的调速要求,可根据不同动力、车辆性能要求、用户使用地域及不同海拔更换不同的甩块和扭力凸轮等零件,更好的发挥动力性能及提高车辆性能。
文档编号F16H9/18GK201610933SQ201020147080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刘天全, 孟芳芳, 李学龙, 李林军, 肖维富, 钟洪亮 申请人:重庆高金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