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滚动直线导轨副箝制器上的楔形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755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滚动直线导轨副箝制器上的楔形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应用于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中的 阻尼制动箝制器上的楔形块。
背景技术
参照图1,目前已有的箝制器都是采用气压控制,当打开气压开关时,借助活塞1 产生推力F,并将力和位移传递给楔形块2,使得活塞1与楔形块2固连在一起,使得楔形块 2产生移动,通过楔形块2的楔形角θ及滚柱3实现增力,推动制动块4,使其压在导轨非 工作面上,从而产生强大的夹持力N,由于制动块4与导轨之间的摩擦产生摩擦制动力R,实 现制动。当关闭气压开关时,则楔形块2在弹簧5的作用力下,使各部分复位。由于楔形块2起推力作用的面与水平轴成θ斜角。当楔形块2移动时,制动块4 将以等速度运动。由运动分析可知,这种运动规律在运动开始和终止的瞬间由于速度突变, 此时理论上的加速度值为无穷大(但是由于材料有弹性变形,实际上不可能达到无穷大), 其惯性力将引起刚性冲击。因此这种楔形块2与制动块4构成的等速运动规律运动的制动, 使得现有的箝制装置不太适应于高速、重载的场合。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 实现柔性冲击的滚动直线导轨副箝制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滚动直线导轨副箝制器上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滚柱的接触面为变 化曲面,该曲面能使得制动块在开始制动时作等加速运动,而接近制动状态时作等减速运 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楔形块在制动锁紧状态时,楔形块与滚柱 的接触线处于变化曲面的倾斜角为最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楔形块与滚柱的接触面设计为变化曲 面,使得楔形块能推动制动块作先等加速、后等减速的移动,从而避免了楔形块在运动开始 和终止的瞬间对导轨产生刚性冲击,而且楔形块在制动锁紧状态时,楔形块与滚柱的接触 线处于变化曲面的倾斜角为最小,使得夹持力最大而且稳定。

下面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滚动直线导轨副箝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一种用于滚动直线导轨副箝制器上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2与滚柱3的 接触面为变化曲面21,该曲面21能使得制动块4在开始制动时作等加速运动,而接近制动 状态时作等减速运动,该设计有效避免了楔形块2在运动开始和终止的瞬间对导轨产生刚 性冲击。另外,通过制动块4的受力分析可知,若要增大夹持力N,最好的方法是改变接触 点处倾斜角θ的大小,θ越小,箝制力越大,制动摩擦力R也越大,且随着倾斜角θ的改 变保持力变化很显著,所以楔形块2与滚柱3的接触面的倾斜角θ对制动力的大小有着决 定性影响。随着运行过程中的磨损,接触点所处位置不同,制动力大小也会变化,制动过程 不稳定。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箝制器的实际制动力不足,造成整套装置制动效果偏差。因此, 为保证在箝制时有足够的稳定的箝制力,应尽量保证楔形曲线的后半段倾斜角应基本一致 且尽可能小。所述楔形块2在制动锁紧状态时,楔形块2与滚柱3的接触线处于变化曲面 21的倾斜角为最小,从而保证夹持力N最大而且稳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滚动直线导轨副箝制器上的楔形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O)与滚柱 (3)的接触面为变化曲面(21),该曲面能使得制动块(4)在开始制动时作等加速运 动,而接近制动状态时作等减速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滚动直线导轨副箝制器上的楔形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块( 在制动锁紧状态时,楔形块( 与滚柱(3)的接触线处于变化曲面的 倾斜角为最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滚动直线导轨副箝制器上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滚柱的接触面为变化曲面,该曲面能使得制动块在开始制动时作等加速运动,而接近制动状态时作等减速运动;该设计有效避免了楔形块在运动开始和终止的瞬间对导轨产生刚性冲击,而且楔形块在制动锁紧状态时,楔形块与滚柱的接触线处于变化曲面的倾斜角为最小,使得夹持力最大而且稳定。
文档编号F16D65/18GK201851557SQ20102062230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4日
发明者孙健利 申请人:孙健利, 广东高新凯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