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0177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的技术领域,涉及工程机械的制动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工程机械用的前制动气室都是鼓式制动,是直接将气压力转化为推杆力来实现制动的,运动过程中没有导向,连接叉带动制动器调整臂运动存在摆动现象,性能不稳定,且气压产生的推杆力直接由膜片和气室壳体的大小来决定,不能通过放大机构实现放大,制动性能差,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其目的是使制动气室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包括壳体总成和盖总成, 所述的壳体总成和盖总成合成一体,形成所述的盘式前制动气室的腔体,在所述的壳体总成上设两个与其焊接连接的安装螺栓,并通过安装螺栓、螺母和垫圈与制动器连接,所述的盘式前制动气室内设膜片,所述的膜片的边缘R面夹在所述的壳体总成和盖总成连接的R 处,所述的膜片与推杆总成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推杆总成的另一端为球头并伸出壳体总成外;所述的盖总成上设进气口 ;在所述的膜片与壳体总成之间设回位弹簧并套在所述的推杆总成上。所述的推杆总成的球头与所述的制动器的杠杆头部的凹坑连接,所述的制动器的杠杆推动制动器内的转换机构及放大机构。在所述的推杆总成与回位弹簧之间,设波纹状的防尘罩,所述的防尘罩通过油封弹簧与所述的推杆总成连接。所述的壳体总成和盖总成连接处的向外凸起的边缘通过卡箍连接,所述的卡箍两端的弯头通过螺钉连接并卡紧在所述的壳体总成和盖总成的边缘上,所述的螺钉通过六角法兰面螺母旋紧,采用螺母锁紧。所述的卡箍两端的弯头之间设有限位座。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盘式前制动气室的技术方案,改变了鼓式制动气室常用的连接方式,避免了鼓式制动气室存在的缺陷,推杆球头在制动器杠杆的凹坑内运动时有导向作用,不会产生摆动现象,制动更平稳舒适;另外通过制动器的放大机构可以产生强大的制动力矩,这就使高速行驶的重型卡车在短时间内能得到快速制动,制动效率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螺母,2、垫圈,3、推杆总成,4、壳体总成,5、防尘罩,6、回位弹簧,7、卡箍,8、膜片, 9、油封弹簧,10、盖总成,11、螺钉,12、六角法兰面螺母,13、螺母,14、限位座,15、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图2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包括壳体总成4和盖总成10,所述的壳体总成4和盖总成10合成一体,形成所述的盘式前制动气室的腔体,在所述的壳体总成4上设两个与其焊接连接的安装螺栓,并通过安装螺栓、螺母1和垫圈2与制动器连接。盘式前制动气室的进气口 15与气制动阀出气口相连;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使制动气室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所述的盘式前制动气室内设膜片8,所述的膜片8的边缘R面夹在所述的壳体总成4和盖总成10连接的R处,所述的膜片8与推杆总成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推杆总成3的另一端为球头并伸出壳体总成4外; 所述的盖总成10上设进气口 15 ;在所述的膜片8与壳体总成4之间设回位弹簧6并套在所述的推杆总成3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盘式前制动气室,避免了鼓式制动气室存在的缺陷,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推杆总成3的球头与所述的制动器的杠杆头部的凹坑连接,所述的制动器的杠杆推动制动器内的转换机构及放大机构。推杆总成13球头部分与制动器的球窝部分相连。在所述的推杆总成3与回位弹簧6之间,设波纹状的防尘罩5,所述的防尘罩5通过油封弹簧9与所述的推杆总成3连接。所述的壳体总成4和盖总成10连接处的向外凸起的边缘通过卡箍7连接,所述的卡箍7两端的弯头通过螺钉11连接并卡紧在所述的壳体总成4和盖总成10的边缘上,所述的螺钉11通过六角法兰面螺母12旋紧,采用螺母13锁紧。推杆总成3由托盘总成与球连接球头相互铆接而成,壳体总成4由安装螺栓与壳体焊接形成,组装时将防尘罩5大端套在壳体总成4上,防尘罩5小端套上油封弹簧9进行预紧,然后将膜片8、推杆总成3、回位弹簧6放在盖总成10上,将防尘罩5连同壳体总成4套在推杆上,用专用压力机压住,套上卡箍7收紧,穿上限位座14,用内六角圆头螺钉11及螺母12紧固,最后旋上螺母1及垫圈2从而形成完整的气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的卡箍7两端的折弯之间设有限位座14。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制动气室的进气口 15开始进入压缩空气,将气室推杆推出。气室推杆球头部分在杠杆头部的凹坑内,推动制动器内的转换机构及放大机构,使得推杆制动力最大可以放大16倍,强大的制动力使得制动器的两个制动块同时靠近并压紧随轮毂高速旋转的制动盘,通过制动块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制动力矩,形成刹车。当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后,制动气室的压缩空气在回位弹簧6的作用下被放掉, 制动器中产生制动力矩的一系列力随之消失,解除制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向制动气室进气口 15输入气压,通过膜片8产生推力,推动推杆总成3,推动制动器的转换机构及放大机构,给制动器制动块产生推力并压紧制动盘,通过制动块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制动,当排掉进气口的气压时,推杆总成3在回位弹簧6的作用下回位,解除制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包括壳体总成(4)和盖总成(10),所述的壳体总成(4)和盖总成(10)合成一体,形成所述的盘式前制动气室的腔体,在所述的壳体总成(4)上设两个与其焊接连接的安装螺栓,并通过安装螺栓、螺母(1)和垫圈( 与制动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式前制动气室内设膜片(8),所述的膜片(8)的边缘R面夹在所述的壳体总成(4)和盖总成(10)连接的R处,所述的膜片( 与推杆总成(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推杆总成(3)的另一端为球头并伸出壳体总成(4)外;所述的盖总成(10)上设进气口(15);在所述的膜片⑶与壳体总成⑷之间设回位弹簧(6)并套在所述的推杆总成⑶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总成(3)的球头与所述的制动器的杠杆头部的凹坑连接,所述的制动器的杠杆推动制动器内的转换机构及放大机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推杆总成C3)与回位弹簧(6)之间,设波纹状的防尘罩(5),所述的防尘罩( 通过油封弹簧 (9)与所述的推杆总成C3)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总成(4)和盖总成(10)连接处的向外凸起的边缘通过卡箍(7)连接,所述的卡箍(7)两端的弯头通过螺钉(U)连接并卡紧在所述的壳体总成(4)和盖总成(10)的边缘上,所述的螺钉(11)通过六角法兰面螺母(1 旋紧,采用螺母(1 锁紧。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卡箍(7)两端的弯头之间设有限位座(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车制动系统的盘式前制动气室设膜片,膜片的边缘R面夹在壳体总成和盖总成连接的R处,膜片与推杆总成的一端连接,推杆总成的另一端为球头并伸出壳体总成外;盖总成上设进气口;在膜片与壳体总成之间设回位弹簧并套在推杆总成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鼓式制动气室常用的连接方式,避免了鼓式制动气室存在的缺陷,推杆球头在制动器杠杆的凹坑内运动时有导向作用,不会产生摆动现象,制动更平稳舒适;通过制动器的放大机构可以产生强大的制动力矩,使高速行驶的重型卡车在短时间内能得到快速制动,制动效率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D65/14GK201963780SQ201020674348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
发明者乔跃平, 叶新年, 王 华, 王永胜 申请人:芜湖盛力制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