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液压悬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959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液压悬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悬置,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克服发动机的振动所引起的车体振动而导致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下降的问题, 在汽车制作吋,通过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悬置将发动机安装在车体上。最初的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悬置是通过利用橡胶的内摩擦特性来吸收车辆的振动,起到减震的作用。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201517580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6月30日、名称为 “发动机橡胶悬置”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ー种通过橡胶进行减震的发动机悬置,该悬置包括硫化在一起的外套、内套和位于内套和外套之间的橡胶层,使用时将该悬置套在将发动机固定在车体上的螺栓上并使发动机支撑在该悬置上,通过橡胶的弹性变形来达到减震效
TN ο中国专利公告号为2069808U、公告日为1991年1月23日、名称为“发动机悬置” 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另ー种通过橡胶进行减震的发动机悬置,该悬置包括筒状底座、容置在底座内的橡胶软垫和支撑在橡胶软垫上的螺母。实用时底座固定在车体上,通过螺丝配合所述螺母将放大机固定在该悬置上。通过橡胶软垫的弹性变形来实现减震效果。在中国专利号为20071009M57X
公开日为2007年12月沈日、名称为“轿车发动机右悬置装置”的专利文献中公也公开了ー种通过减震垫(多为橡胶垫)进行减震的发动机悬置。该悬置主要包括立板(底座)、固定在立板上的缓冲块和设置在缓冲块上端的限位螺杆。使用时立板固定在右纵梁上、承载壁固定在限位螺杆上,发动机固定在承重壁上。通过缓冲块的弹性变形来实现减震效果。由于仅通过橡胶的内摩擦性来减震,效果欠佳,为了进一歩提高悬置的减震效果设计出了液压悬置。液压悬置主要包括橡胶主簧、底座和位于底座与橡胶主簧二者内的两个室体,两个室体通过液流通道连通。使用时在两个室体内注入减震液。车体振动时橡胶主簧变形起到吸能减震作用的同吋,位于橡胶主簧内的室体受到挤压而产生体积改变,迫使减震液经液流通道在两个腔体内反复运动,减震液流经液流通道时自身之间及减震液同液流通道之间产生摩擦而将振动所产生的机械能转变为热能而起到减震吸能的作用。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201970840U、公告日为2011年9月14日、名称为“发动机悬置”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ー种液压式的发动机悬置。该悬置包括橡胶主簧、位于橡胶主簧下端的后盖(底座)、设置在橡胶主簧和后盖之间的液压减震単元,所述后盖上设有车体固定螺丝,所述橡胶主体的远离后盖的一端设有发动机固定螺丝。使用时后盖通过车体固定螺丝连接在车体上,发动机通过发动机连接螺丝连接在橡胶主体上。本发明和发动机以层叠的方式固定在车体上。在中国专利号为200810061566x
公开日为2008年10月15日、名称为“阻尼可调式发动机悬置减震装置”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种液压悬置,该悬置主要包括主簧和设置在主簧下端的底座,以及位于主簧和底座之间的液压减震单元,在底座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下连接螺钉,主簧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延伸的上连接螺钉。设有时下连接螺钉同车体相连接,上连接螺钉同发动机相连接。但是现有的具有减震功能的发动机悬置都具有以下设计盲区与不足之处都是在悬置的底端设置同车体进行连接的连接件、在悬置的顶端设置同发动机进行连接的连接件,通过悬置将发动机连接在车体上时,发动机位于悬悬置的正上方,使得发动机和悬挂的二者占用的高度较大,在小型车上为了实现发动机的安装,只有通过降低悬置的高度来实现,而悬置缩小后,橡胶主簧和内部的液压腔体也要随之缩小,使得悬置的减震功能变差, 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变差;抗剪切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适应高度空间较小的车型内的发动机的安装且抗剪切能力好的发动机液压悬置,解决了现有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悬置通过降低减震性能来适应高度空间较小的车型内的发动机的安装所导致的乘坐舒适性差的问题和现有的发动机悬置抗剪切能力差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橡胶主簧,所述橡胶主簧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主液室和副液室,主液室和副液室之间设有液流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架和发动机固定支架,所述上架和底座构成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抱夹在所述橡胶主体上,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的一端固接在所述橡胶主体的同所述环形结构所在平面相平行的端面上,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发动机用的安装孔或螺栓,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主液室和副液室三者从上而下依次排列。使用时底座和/或上架同车体连接在一起,发动机通过发动机支架上的安装孔或螺栓同发动机支架相连接,从而使得发动机和悬置位于两个竖直面内,且发动机的下端低于悬置的上端,降低发动机和悬置连接在一起时的总高度。通过设计上架且使上架和底座构成一个环状结构并抱夹在橡胶主簧上,克服了发动机的水平振动所产生的扭曲力对橡胶主簧的剪切破坏作用,而现有的结构受到剪切时,硫化在橡胶主簧内的用于固定发动机的螺栓或螺母容易同橡胶主体之间脱开。底座和上架可以设计为可拆卸连接去提高本发明组装和维护时的方便性。作为优选,所述橡胶主簧设有连接孔,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可拔插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不将发动机固定支架同橡胶主簧硫化在一起,而设计为可插拔的方式,发动机固定支架可以单独进行更换,将本发明的除发动机固定支架外的其它部件设计为通用形式而发动机固定支架根据车型的不同而设计为不同的形式,提高本发明的通用性和降低模具开发成本。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内硫化有连接套,所述发动机支架通过所述连接套同所述连接孔连接在一起。设置连接套,使得发动机支架不易从橡胶主簧内脱落,如果直接插在橡胶上,由于橡胶的弹性,发动机固定支架易产生脱落现象。作为优选,所述发动机支架和所述连接套之间设有卡扣,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通过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连接套内。有了卡扣以后,连接套和发动机固定支架之间可以设计为间隙配合。进ー步提高发动机固定支架装配到橡胶主体上时的方便性。作为优选,所述环形结构设有至少两个贯通所述底座和上架的第一车体连接孔, 所述第一车体连接孔位于所述橡胶主簧的两侧,所述底座和上架通过所述第一车体连接孔连接在一起。使用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车体连接孔后将本发明固定在车体上,同时该螺栓也一并将环形结构抱紧在橡胶主簧上。非使用状态时,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可以拆开存放,存放时方便;通过相同的连接孔来同时实现本发明同车体之间的连接和底座同上架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装配时方便。作为优选,所述上架的上端设有第二车体连接孔,所述第一车体连接孔和第二车体连接孔呈三角形分布。使用时,还通过螺栓穿过第二车体连接孔后将本发明同车体连接在一起。根据三点确认ー个平面的原理,本发明同车体之间的连接更加平稳。本发明还包括皮碗,所述橡胶主簧的下端面上设有凹腔,所述底板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台阶和阻力板,所述通孔的下端通过所述皮碗密封,所述橡胶主簧的下端面密封贴合在所述台阶上,所述阻カ板和所述凹腔围成所述主液室,所述阻カ 板、所述通孔和所述皮碗三者围成所述副液室,所述阻カ板上设有构成所述液流通道的阻力板部缝隙。使用时在被皮碗、凹腔和通孔三者围成的腔体内注满减震液(现有常用的减震液为乙ニ醇),当发动机的振动引起主液室的容积大小变化时,减震液经液流通道在主液室和副液室之间来回流动,流动过程中产生摩擦而将振动所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热能,起到减震的作用。通过底座和上架抱紧在橡胶主簧上而迫使橡胶主簧密封连接在台阶上。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橡胶主簧同底座之间的密封连接。作为优选,述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和所述阻カ板之间设有解耦片,所述隔板上设有构成所述液流通道的隔板部缝隙。“解耦片”是指通过自身在减震液中的晃动而吸收振动能量的片状部件。发动机低频大振幅振动时,主液室能够产生容积变化而迫使减震液在两个室之间来回流动,然而发动机产生高频低振幅振动时,橡胶主簧不易产生变形,故对高频低振幅的减震效果差,也即上述方式仅对低频大振幅具有良好的减震作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计减震腔和解耦片,高频小幅振动时,通过解藕片在减震腔腔内的晃动来吸收振动能量,使得本发明对高频低振幅振动也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解耦片包括片状主体和若干根贯穿片状主体的摩擦杆,所述摩擦杆上设有沿摩擦杆轴向延伸的阻尼孔。低频高振幅振动时,阻尼孔构成液流通道的一部分, 增加减震液流动时的摩擦力来提高本发明的低频减震效果。减震杆能增大解耦片同减震液的接触面积,当高频低振幅振动而导致减震液晃动吋,摩擦效果好,从而增加本发明的高频减震效果。阻尼孔设计为位于摩擦杆上且沿摩擦杆轴向延伸的孔,能起到延长液流通道的长度的作用。本发明还包括皮碗支撑盖,所述皮碗支撑盖螺纹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皮碗通过所述皮碗支撑盖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使得皮碗能够方便地安装到底座上去和从底座上拆下,注入减震液时方便。作为优选,所述上架和所述底座的连接处设有调整间隙。当由于橡胶主簧的磨损而产生橡胶主簧同底座之间的密封不良以及同环状结构之间固定不牢固吋,可以通过将底座和上架合得更拢来克服。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适应高度空间较小的车型内的发动机的安装且抗剪切能力好;优选方案中可部件之间都为可拆卸方式制作在一起的,便于后续维护,能对部件进行单独更换,维护成本低;优选放案中,增加解耦片,使得本发明对高频和低频振动都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图1为本发明的分体状态示意图。图2为解藕片的俯视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的B — B截面示意4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C一C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皮碗支撑盖1,安装缺口 11,皮碗固定螺栓12,皮碗2,底座3,凹槽31,上架定位销32,底座部安装孔33,通孔34,台阶35,阻力板36,阻力板部缝隙361,主簧定位孔 37,隔板定位销38,解藕片4,片状主体41,摩擦杆42,阻尼孔43,隔板5,隔板部缝隙51,隔板定位孔52,橡胶主簧6,连接孔61,主簧定位销62,连接套63,凹腔64,上架7,上架定位孔 71,上架部安装孔72,第二车体连接孔73,调整间隙74,发动机固定支架8,连接杆81,支撑杆82,卡扣83,发动机安装孔84,第一车体连接孔9,副液室91,主液室92,液流通道93,车体100,发动机101,固定孔102。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包括皮碗支撑盖1、皮碗2、底座3、解藕片4、隔板 5、橡胶主簧6、上架7和发动机固定支架8。皮碗支撑盖1为环形。皮碗支撑盖1为铝制作而成。皮碗支撑盖1的外周缘上设置有九个安装缺口 11。皮碗2为橡胶制作而成。底座3为铝制作而成。底座3的下端部设有贯通前后端面的凹槽31。底座3的上端面的左右端上各设有两根上架定位销32和一个底座部安装孔33。底座部安装孔33位于两根上架定位销32之间。底座3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通孔34。通孔34内设有台阶35 和阻力板36。阻力板36和台阶35为一体结构。阻力板36上设有三条阻力板部缝隙361。 台阶36上对角设置有两根隔板定位销38。底座3的前表面上设有主簧定位孔37。主簧定位孔37贯通至通孔;34且位于台阶35的上方。隔板5为铁片。隔板5上设有五条隔板部缝隙51和两个同隔板定位销38相配套的隔板定位孔52。橡胶主簧6的上端设有贯通前后表面的连接孔61。橡胶主簧6呈梯形。设置为梯形不但平稳而且对上下振动的缓震效果好。橡胶主簧6的前表面上设有同主簧定位孔37 相配套的主簧定位销62。上架7为铝制作而成。上架7为向上拱起的拱形板。上架7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两个同上架定位销32相配套的上架定位孔71和一个上架部安装孔72。上架7的上端后侧上设有ー个第二车体连接孔73。底座部安装孔33和上架部安装孔72构成第一车体连接孔 9。发动机固定支架8从后向前依次设有连接杆81和支撑杆82。连接杆81和支撑杆 82呈“T”形连接。连接杆81上设有卡扣83。支撑杆82上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发动机安装孔84。发动机安装孔84有三个。当然将发动机安装孔84更改为发动机安装螺栓对发动机进行连接的效果是一祥的,只是设计为连接孔在仓储本发明时较之设计为螺栓的方式更为方便。參见图2,解藕片4包括片状主体41,在片状主体上设有11行四列共计44根摩擦杆42。摩擦杆42上设有阻尼孔43。參见图3,摩擦杆42贯通片状主体41的上下表面。阻尼孔43沿摩擦杆的轴向贯通摩擦杆42。參见图4,两个第一车体连接孔9和第二车体连接孔73呈三角形分布。四根上架定位销32对应穿设在四个上架定位孔71内。參见图5,上架7和底座3构成抱夹在橡胶主簧6上的环形结构。在连接孔61内设有连接套63。连接套63硫化在连接孔61内。连接杆81插在连接孔61内。连接杆81是通过其上的卡扣83 (參见图1)同连接套63卡接在一起而进行固定的。主簧定位销62穿设在主簧定位孔37内来实现橡胶主簧6的左右定位。橡胶主簧6的下端面上设有凹腔64。橡胶主簧6的下端面通过隔板5密封贴合在台阶35上。隔板5通过隔板定位销38配合隔板定位孔52 (參见图1)定位在台阶35上。 解藕片4位于阻カ板36和隔板5之间。皮碗2通过皮碗支撑盖1按压在底座3的下端面。皮碗2同底座3之间为密封连接。皮碗支撑盖1通过皮碗固定螺栓12穿过安装缺ロ 11 (參见图1)同底座3螺纹连接在一起。皮碗2、阻力板36和通孔34围成副液室91。凹腔64和隔板5围成主液室92。阻力板部缝隙361和隔板部缝隙5构成连通副液室91和主液室92的液流通道 93。使用前需要在副液室91、主液室92以及液流通道93等内即由皮碗2封闭出的位于橡胶主体5和底座3内的空腔内注满减震液,不要留有空气、否则会影响减震效果。參见图6,上架7和底座3的连接处设有调整间隙74。使用时通过螺丝对应穿过两个第一车体连接孔9和第二车体连接孔73后将本发明固定在车体100上。通过螺栓依次穿过发动机101上的固定孔102和发动机安装孔84 (參见图1)后将发动机101固定在本发明上。此设计使得发动机顶端同本发明的顶端之间的距离要小于发动机的高端加上本发明的高度之和,起到縮小空间高度的作用。同时发动机101产生水平振动时,水平方向的剪切カ不容易将发动机安装支架同橡胶剪切开。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橡胶主簧,所述橡胶主簧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主液室和副液室,主液室和副液室之间设有液流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架和发动机固定支架,所述上架和底座构成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抱夹在所述橡胶主体上,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的一端固接在所述橡胶主体的同所述环形结构所在平面相平行的端面上,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发动机用的安装孔或螺栓,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主液室和副液室三者从上而下依次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主簧设有连接孔,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可拔插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内硫化有连接套, 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通过所述连接套同所述连接孔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架和所述连接套之间设有卡扣,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通过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连接套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结构设有至少两个贯通所述底座和上架的第一车体连接孔,所述第一车体连接孔位于所述橡胶主簧的两侧,所述底座和上架通过所述第一车体连接孔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的上端设有第二车体连接孔,所述第一车体连接孔和第二车体连接孔呈三角形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碗,所述橡胶主簧的下端面上设有凹腔,所述底板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台阶和阻力板,所述通孔的下端通过所述皮碗密封,所述橡胶主簧的下端面密封贴合在所述台阶上,所述阻力板和所述凹腔围成所述主液室,所述阻力板、所述通孔和所述皮碗三者围成所述副液室,所述阻力板上设有构成所述液流通道的阻力板部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和所述阻力板之间设有解耦片,所述隔板上设有构成所述液流通道的隔板部缝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片包括片状主体和若干根贯穿片状主体的摩擦杆,所述摩擦杆上设有沿摩擦杆轴向延伸的阻尼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和所述底座的连接处设有调整间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悬置。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包括底座和、橡胶主簧、上架和发动机固定支架,橡胶主簧和底座之间设置有主液室、副液室以及连通主液室和副液室的液流通道,上架和底座构成抱夹在橡胶主体上的环形结构,发动机固定支架的一端固接在橡胶主体的同环形结构所在平面相平行的端面上,发动机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发动机用的安装孔或螺栓,发动机固定支架、主液室和副液室三者从上而下依次排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适应高度空间较小的车型内的发动机的安装且抗剪切能力好的发动机液压悬置,解决了现有的发动机悬置抗剪切能力差和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文档编号F16F13/10GK102588501SQ20111044915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史美杰, 张军, 潘美蕾, 章阳贺, 范倩倩 申请人: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