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后桥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9087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拖拉机后桥箱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拉机后桥箱体,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后桥是整个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整机牵引力、承重和扭矩的输出,后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机的质量。800型拖拉机是属大型机械,工作环境恶劣、机体减震相对薄弱,抗震性能较差,自箱体内侧位于半轴及套管安装孔上方的位置经常发生断裂,造成不安全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克服传统后桥的以上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吸收来自外力的震动能量,降低震动能量对机体的冲击影响,最大限度的降低箱体断裂的风险的拖拉机后桥箱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拖拉机后桥箱体,包括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半轴及套管安装孔,在其中一侧半轴及套管安装孔的上方靠近箱体本体内壁的位置设有弧形的减震带,所述减震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突出的凸起部。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带与箱体本体一体铸造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带的中心弧线长度为130mm、中心弧线半径为160mm,减震带12的厚度为10mm。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安装半轴及套管时,半轴及套管与凸起部接触,利用弧形减震带的弹性作用吸收来自外力的震动能量,降低震动能量对机体的冲击影响,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箱体断裂的风险。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I中的A-A向剖视图。图中I-箱体本体;2_动力输入轴孔;3_第一锥型齿轮轴孔;31_第二锥型齿轮轴孔;4_半轴及套管安装孔;5_第一动力输出中间轴孔;6_第二动力输出中间轴孔;7-第一动力输出轴孔;8_第二动力输出轴孔;9_第一墙板;10-第二墙板;11-第三墙板;12_减震带;13_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I、图2所示,一种拖拉机后桥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所述箱体本体I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半轴及套管安装孔4,在其中一侧半轴及套管安装孔4的上方靠近箱体本体I内壁的位置设有弧形的减震带12,所述减震带12与箱体本体I 一体铸造连接。所述减震带12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突出的凸起部13,安装半轴及套管时,半轴及套管与凸起部13接触,利用弧形减震带12的弹性作用吸收来自外力的震动能量,降低震动能量对机体的冲击影响,最大限度的降低箱体断裂的风险。该减震带12的中心弧线长度为130mm、中心弧线半径为160mm,减震带12的厚度为 10mnin所述箱体本体I内依次安装有第一墙板9、第二墙板10和第三墙板11,所述第二墙板10和第三墙板11分设在半轴及套管安装孔4的左右两侧,在第一墙板9上设有动力输入轴孔12和第一锥型齿轮轴孔3,在第二墙板10上与第一锥型齿轮轴孔3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锥型齿轮轴孔31。所述第三墙板11上设有第一动力输出中间轴孔5和第一动力输出轴孔7,在箱体本体I的侧壁上与第一动力输出中间轴孔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动力输出中间轴孔6、与第一动力输出轴孔7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动力输出轴孔8。
权利要求1.一种拖拉机后桥箱体,包括箱体本体(I),所述箱体本体(I)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半轴及套管安装孔(4),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侧半轴及套管安装孔(4)的上方靠近箱体本体(I)内壁的位置设有弧形的减震带(12),所述减震带(12)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突出的凸起部(1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后桥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带(12)与箱体本体(I) 一体铸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后桥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带(12)的中心弧线长度为130mm、中心弧线半径为160mm,减震带(12)的厚度为1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拉机后桥箱体,包括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半轴及套管安装孔,在其中一侧半轴及套管安装孔的上方靠近箱体本体内壁的位置设有弧形的减震带,所述减震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突出的凸起部,安装半轴及套管时,半轴及套管与凸起部接触,利用弧形减震带的弹性作用吸收来自外力的震动能量,降低震动能量对机体的冲击影响,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箱体断裂的风险。
文档编号F16H57/028GK202381665SQ20112056672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汤承龙 申请人:潍坊帅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