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324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涉及的是ー种管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连接件和阀门等连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和带固定颗粒的流体的装置,管道连接件的两端设有的法兰盘,在连接的过程中是通过螺栓螺母把法兰盘连接固定住来实现的,目前所使用的管道连接件是直接用螺栓穿过两个对应法兰盘的定位孔用螺母固定住的,这种连接方式,法兰盘与法兰盘直接接触会对其造成损伤,特别是法兰盘的定位孔,其承受螺栓螺母对连接件连接固定所需要的作用力,其表面很容易损坏;管道连接件因长时间的与空气接触在零部件的接触部位很容易生锈,其生锈了之后就变得很不易拆卸,拆卸下来的管道连接件不能够在循环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ー种法兰盘不易损坏的管道连接装置。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ー种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管道连接件,所述管道连接件的两端设有法兰盘,所述管道连接件的法兰盘与另ー个管道连接件的法兰盘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连接的法兰盘之间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两个表面上至少环形阵列设有两个橡胶套筒;所述橡胶套筒位于法兰盘的定位孔内;所述橡胶套筒的长度大于定位孔的深度。优选的,所述橡胶套筒的数量为4个。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管道连接装置,由于所述连接的法兰盘之间设有橡胶垫,在连接安装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垫片的作用,同时由于橡胶垫的本身属性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密封效果;所述橡胶垫的两个表面上设有的橡胶套筒位于法兰盘的定位孔内,其长度大于定位孔的深度,在装配的过程可以减少螺栓螺母对定位孔产生的作用力,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防止法兰盘的损坏;同时即使螺栓螺母在长时间的与空气接触被氧化生锈了,由于其是与橡胶套筒直接接触的,因此照样也可以很容易地拆卸下来,有利于再次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ー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管道连接装置的立体 附图2为本发明的管道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 附图3为附图2的局部放大 附图4为本发明的管道连接装置的橡胶垫的立体图
其中1、管道连接件;2、法兰盘;3、螺栓;4、螺母;5、橡胶垫;6、定位孔;7、橡胶套筒。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1-4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ー种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管道连接件I ;所述管道连接件的两端设有法兰盘2 ;所述管道连接件I的法兰盘2与另ー个管道连接件I的法兰盘2通过螺栓3螺母4连接,所述连接的法兰盘2之间设有橡胶垫5。所述的橡胶垫5的两个表面上至少环形阵列设有两个橡胶套筒7 ;所述橡胶套筒7位于法兰盘2的定位孔6内;所述橡胶套筒7的长度大于定位孔6的深度。在使用过程中,把橡胶垫5放置在两个管道连接件I的法兰盘2间,橡胶垫5的两个表面上的橡胶套筒7穿过两个管道连接件I的法兰盘2的定位孔6,然后用螺栓3螺母4把两个管道连接件I的法兰盘2和橡胶垫5固定住,这样可以很好得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防止法兰盘之间因作用过紧而损坏;所述管道连接装置即使在长时间使用后生锈了,由于零部件之间都是隔有橡胶材料的,因此也是很容易地拆卸下来,有利于循环利用,节约资源。上述的管道连接装置,橡胶套筒7的数量一般为4个。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ー种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管道连接件,所述管道连接件的两端设有法兰盘,所述管道连接件的法兰盘与另ー个管道连接件的法兰盘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的法兰盘之间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两个表面上至少环形阵列设有两个橡胶套筒;所述橡胶套筒位于法兰盘的定位孔内;所述橡胶套筒的长度大于定位孔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筒的数量为4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管道连接件;所述管道连接件的两端设有法兰盘;所述管道连接件的法兰盘与另一个管道连接件的法兰盘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连接的法兰盘之间设有橡胶垫;所述的橡胶垫的两个表面上至少环形阵列设有两个橡胶套筒;所述橡胶套筒位于法兰盘的定位孔内;所述橡胶套筒的长度大于定位孔的深度。本发明的管道连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之间都是通过隔着橡胶材料而连接固定的,橡胶材料可以很好得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防止法兰盘之间因作用过紧而损坏;即使零部件在长时间使用后生锈了也是很容易地拆卸下来,有利于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文档编号F16L23/22GK102620076SQ20121008731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张加成 申请人: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