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圆锥液压加紧式牵引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424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圆锥液压加紧式牵引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动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牵引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圆锥液压加紧式牵引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相比传统的有级变速器,由于无级变速器与汽车动力具有良好的匹配性能,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消费者的关注。无级变速器在操作 稳定性、驾驶舒适舒适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具有主要良好的优势。目前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的主要形式有钢带式无级变速器、链式无级变速器和摩擦牵引式无级变速器等。钢带式无级变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功率的汽车上,但运用在大功率汽车的无级变速器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将动力传递功能、无级变速功能和摩擦副法向加载力控制功能集成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传动范围较宽、传动效率高、功率传递大、控制灵活方便的双圆锥液压加紧式牵引传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双圆锥液压加紧式牵引传动装置,包括外摩擦、内摩擦轮、一组以上调速机构和液压压紧机构;其中,每组调速机构由滑动支架、支撑轴、内圆锥滚轮、外圆锥滚轮、变速调节杆和调节油缸组成;在内圆锥滚轮的底面加工沿轴线方向的凹槽,在外圆锥滚轮的底面加工有与内圆锥滚轮底面凹槽相匹配的凸台;在内圆锥滚轮顶面和外圆锥滚轮顶面加工沿轴线方向的圆台;液压压紧机构由油腔端盖和液压油腔组成;油腔端盖的底面加工有与内圆锥滚轮顶面和外圆锥滚轮顶面相匹配的凹槽;其连接关系在于内圆锥滚轮凹槽和外圆锥滚轮凸台匹配安装,内圆锥滚轮的凹槽与外圆锥滚轮的凸台滑动花键配合,内圆锥滚轮顶面的圆台、外圆锥滚轮顶面的圆台分别与油腔端盖凹槽匹配安装,在内圆锥滚轮圆台与油腔端盖凹槽、外圆锥滚轮圆台与油腔端盖凹槽形成液压油腔;在内圆锥滚轮和外圆锥滚轮的中轴线方向安装支撑轴,支撑轴两端分别穿过两端的油腔端盖安装在滑动支架和变速调节杆上,变速调节杆另一端与调节油缸相连;对液压油腔进行加压时,内圆锥滚轮与外圆锥滚轮分别与转轴滑动配合沿中轴线向内移动,使得内摩擦轮与内圆锥滚轮的锥面接触,外摩擦轮与外圆锥滚轮的锥面接触。在所述支撑轴与内圆锥滚轮和外圆锥滚轮中安装轴承。所述内摩擦轮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外摩擦轮为动力输出端。所述外摩擦轮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内摩擦轮为动力输出端。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通过调速机构使内圆锥滚轮和外圆锥滚轮沿着内、外摩擦轮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改变内圆锥滚轮、外圆锥滚轮的工作半径,调速机构在调速过程中,外圆锥滚轮和内圆锥滚轮的工作半径是连续的,所以本发明的传动比也是连续变化的,从而实现无级变速。根据输入功率的大小,可通过控制液压油腔中的油压,对外圆锥滚轮与外摩擦轮、内圆锥滚轮与内摩擦轮施加法向加载力,可使本发明实现动力传递。另夕卜,液压油腔与油道能为调速机构中的外圆锥滚轮与外摩擦轮、内圆锥滚轮与内摩擦轮等摩擦零件提供润滑油,从而提高本发明的整体寿命。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 将动力传递功能、无级变速功能和摩擦副法向加载力控制功能集成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传动范围较宽、传动效率高、功率传递大、控制灵活方便等优点。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外摩擦轮;2_外圆锥滚轮;3_油腔端盖;4_变速调节杆;5_调节油缸;6-支撑轴;7-内摩擦轮;8-内圆锥滚轮;9_滑动支架;10_轴承;11-液压油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图I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圆锥液压加紧式牵引传动装置,包括外摩擦轮I、内摩擦轮7、一组以上调速机构和液压压紧机构;其中,每组调速机构由滑动支架9、支撑轴6、内圆锥滚轮8、外圆锥滚轮2、变速调节杆4和调节油缸5组成;在内圆锥滚轮8的底面加工沿轴线方向的凹槽,在外圆锥滚轮2的底面加工有与内圆锥滚轮8底面凹槽相匹配的凸台;在内圆锥滚轮8顶面和外圆锥滚轮2顶面加工沿轴线方向的圆台;液压压紧机构由油腔端盖3和液压油腔11组成;油腔端盖3的底面加工有与内圆锥滚轮8顶面和外圆锥滚轮2顶面相匹配的凹槽;其连接关系在于内圆锥滚轮8凹槽和外圆锥滚轮2凸台匹配安装,内圆锥滚轮8的凹槽与外圆锥滚轮2的凸台滑动花键配合,内圆锥滚轮8顶面的圆台、外圆锥滚轮2顶面的圆台分别与油腔端盖3凹槽匹配安装,在内圆锥滚轮8圆台与油腔端盖3凹槽、外圆锥滚轮2圆台与油腔端盖3凹槽形成液压油腔11 ;在内圆锥滚轮8和外圆锥滚轮2的中轴线方向安装支撑轴6,支撑轴6两端分别穿过两端的油腔端盖3安装在滑动支架9和变速调节杆4上,变速调节杆4另一端与调节油缸5相连;对液压油腔11进行加压时,内圆锥滚轮8与外圆锥滚轮2分别与转轴滑动配合沿中轴线向内移动,使得内摩擦轮7与内圆锥滚轮8的锥面接触,外摩擦轮I与外圆锥滚轮2的锥面接触。在所述支撑轴6与内圆锥滚轮8和外圆锥滚轮2中安装轴承。所述内摩擦轮7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外摩擦轮I为动力输出端。所述外摩擦轮I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内摩擦轮7为动力输出端。此种结构类型的无级变速装置的动力传递利用了高压下牵引油的剪切性能和承载性能,相比较于依靠金属表面直接接触的其他摩擦式无级变速装置,此装置避免了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触,提高了传动能力和使用寿命,并且可应用于功率较大的场合。从结构形式来说,该无级变速装置的一对变速圆锥滚轮首次采用了对置的形式,组成类似纺锤体的结构,这样可以调节内摩擦轮7和外摩擦轮I的工作半径,在调速机构调节的整个过程内可以实现从减速增距到增速减矩或者是反方向的连续变化。另外,纺锤体的结构形式可以使得液压加紧装置布置在纺锤体的端部,油道和油腔的布置相对简便。由于7内摩擦轮、外摩擦轮I对两个圆锥滚轮的作用力不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弯矩的作用势必使得两圆锥滚轮连接位置成为薄弱的环节。加入强度较高的支撑轴6可以使其承受大部分弯矩的作用。支撑轴6的另外一个作用是连接调节杆4和滑动支架9,支撑内圆锥滚轮8和外圆锥滚轮2,当液压缸移动时,保证调速机构整体的轴向移动。当采取两组调速机构时,调速机构的内圆锥滚轮8与内摩擦轮7为对称设置,外圆 锥滚轮2与外摩擦轮I为对称设置,在对液压油腔11进行加压时,每组的内圆锥滚轮8与外圆锥滚轮2分别与转轴滑动配合沿中轴线向内移动,使得内摩擦轮7与内圆锥滚轮8的锥面接触,外摩擦轮I与外圆锥滚轮2的锥面接触。当采取三组以上调速机构时,调速机构的内圆锥滚轮8与内摩擦轮7为均布设置,外圆锥滚轮2与外摩擦轮I为均布设置,在对液压油腔11进行加压时,每组的内圆锥滚轮8与外圆锥滚轮2分别与转轴滑动配合沿中轴线向内移动,使得内摩擦轮7与内圆锥滚轮8的锥面接触,外摩擦轮I与外圆锥滚轮2的锥面接触。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圆锥液压加紧式牵引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摩擦轮(I)、内摩擦轮(7)、一组以上调速机构和液压压紧机构;其中,所述每组调速机构由滑动支架(9)、支撑轴(6)、内圆锥滚轮(8)、外圆锥滚轮(2)、变速调节杆(4)和调节油缸(5)组成;在内圆锥滚轮(8)的底面加工沿轴线方向的凹槽,在外圆锥滚轮(2)的底面加工有与内圆锥滚轮(8)底面凹槽相匹配的凸台;在内圆锥滚轮(8)顶面和外圆锥滚轮(2)顶面加工沿轴线方向的圆台; 液压压紧机构由油腔端盖(3)和液压油腔(11)组成;油腔端盖(3)的底面加工有与内圆锥滚轮(8)顶面和外圆锥滚轮(2)顶面相匹配的凹槽;其连接关系在于内圆锥滚轮(8)凹槽和外圆锥滚轮(2)凸台匹配安装,内圆锥滚轮8)的凹槽与外圆锥滚轮(2)的凸台滑动花键配合,内圆锥滚轮(8)顶面的圆台、外圆锥滚轮(2)顶面的圆台分别与油腔端盖(3)凹槽匹配安装,在内圆锥滚轮(8)圆台与油腔端盖(3)凹槽、外圆锥滚轮(2)圆台与油腔端盖(3)凹槽形成液压油腔(11);在内圆锥滚轮(8)和外圆锥滚轮(2)的中轴线方向安装支撑轴(6),支撑轴(6)两端分别穿过两端的油腔端盖(3)安装在滑动支架(9)和变速调节杆(4)上,变速调节杆(4)另一端与调节油缸(5)相连; 对液压油腔(11)进行加压时,内圆锥滚轮(8)与外圆锥滚轮(2)分别与转轴滑动配合沿中轴线向内移动,使得内摩擦轮(7)与内圆锥滚轮(8)的锥面接触,外摩擦轮(I)与外圆锥滚轮(2)的锥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圆锥液压加紧式牵引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轴(6 )与内圆锥滚轮(8 )和外圆锥滚轮(2 )中安装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双圆锥液压加紧式牵引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摩擦轮(7)作为动力输入端,外摩擦轮(I)为动力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双圆锥液压加紧式牵引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夕卜摩擦轮(I)作为输入端,内摩擦轮(7)为动力输出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传动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牵引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圆锥液压加紧式牵引传动装置,包括外摩擦、内摩擦轮、一组以上调速机构和液压压紧机构;对液压油腔进行加压时,内圆锥滚轮与外圆锥滚轮分别与转轴滑动配合沿中轴线向内移动,使得内摩擦轮与内圆锥滚轮的锥面接触,外摩擦轮与外圆锥滚轮的锥面接触;本发明将动力传递功能、无级变速功能和摩擦副法向加载力控制功能集成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传动范围较宽、传动效率高、功率传递大、控制灵活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F16H47/02GK102635676SQ201210142698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吴维, 沈楚敬, 胡纪滨, 苑士华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