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轮轨道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132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轮轨道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特别是一种针轮轨道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电机作为原始驱动源实现直线运动的机构有很多,但大多是齿轮、齿条或蜗轮、蜗杆的各种变体结构,而如果需要驱动的直线距离较长,就需要长度很长的齿条或蜗杆,一方面加工困难、不方便,另一方面成本也会大幅度上升,而如果采用多根齿条拼接的方式,则有可能因加工或安装误差造成种种问题。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可以满足长距离实现传送的驱动结构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实现长距离直线驱动的针轮轨道驱动装置。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针轮轨道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I通过减速箱与转轴2相连,转轴2的两端部分别键连接有结构相同的针轮盘3,针轮盘3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可以转动的针轮4,与每个针轮盘3相配的设置有轨道5,每个轨道5的上端均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凹槽6,凹槽6的形状与针轮4吻合,且相邻的两个凹槽6与相邻的两个针轮4之间的节距相等。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针轮轨道驱动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它利用转动的针轮盘与轨道上相配实现直线运动输出;针轮盘转动的过程中,其圆周上设置的针轮便会进入轨道上的凹槽,由于轨道相对固定,因此针轮盘的转动便会转变为直线运动,这种带有与针轮盘相配凹槽的轨道在加工上简单易行,成本上也很容易控制,最主要的是它可以很方便的加工出较长的距离,为长距离直线传输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针轮盘与轨道相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针轮盘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针轮轨道驱动装置,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机I,这个驱动电机I通过减速箱与转轴2相连,即驱动电机I能够驱动转轴2转动,转轴2的两端部分别键连接有结构完全相同的针轮盘3,在这个针轮盘3的圆周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可以转动的针轮4,与每一个针轮盘3都相配的设置有轨道5,而轨道5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6,凹槽6的形状与针轮4相配,即针轮4能够进入凹槽6,并且相邻的两个凹槽6之间的距离间隔与圆周上相邻的两个针轮4之间的节距相等,即针轮盘3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针轮4能够连续、顺畅地依次进入(或脱离)所对应的凹槽6。本发明实施例的针轮轨道驱动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启动驱动电机1,转轴2转动,并带动其两端的针轮盘3同时转动,针轮盘3转动的过程中,针轮4以针轮盘3的中心为圆点做圆周运动,当某一个针轮4转动至下方,进入凹槽6内时,凹槽6与针轮4之间的摩擦力让针轮4沿其自身中轴线自转,而针轮4相对于凹槽6则并不转动;在上述转动过程中,由于轨道5固定,因此最终实现两个针轮盘3带动转轴2沿着轨道5做直线运动,直线运动的距离则取决于轨道5的长度,因此只要轨道5的距离较长,便可以实现长距离的直线传输驱动。
权利要求
1.一种针轮轨道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I)通过减速箱与转轴(2 )相连,转轴(2 )的两端部分别键连接有结构相同的针轮盘(3 ),针轮盘(3 )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可以转动的针轮(4),与每个针轮盘(3)相配的设置有轨道(5),每个轨道(5)的上端均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凹槽(6),凹槽(6)的形状与针轮(4)吻合,且相邻的两个凹槽(6)与相邻的 两个针轮(4)之间的节距相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轮轨道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1)通过减速箱与转轴(2)相连,转轴(2)的两端部分别键连接有结构相同的针轮盘(3),针轮盘(3)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可以转动的针轮(4),与每个针轮盘(3)相配的设置有轨道(5),每个轨道(5)的上端均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凹槽(6),凹槽(6)的形状与针轮(4)吻合,且相邻两个凹槽(6)之间的间隔也与相邻两个针轮(4)的间隔相配。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实现长距离直线驱动的针轮轨道驱动装置。
文档编号F16H19/02GK103075477SQ20121057983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方裕华, 方鸣, 方弘, 方晶 申请人:方裕华, 方鸣, 方弘, 方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