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821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纹联接的防松机构,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孔用螺母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螺纹联接是利用螺纹零件构成的可拆联接,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但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下,或在高温或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螺纹联接中的预紧力和摩擦力会逐渐减小或可能瞬时消失,导致联接失效。螺纹联接一旦失效,将严重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事故。因此,在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螺母锁紧机构来保证联接安全可靠。最常见的螺母锁紧机构为轴用螺母两个,通过两个扳手逆向旋转,使两个螺母相互挤压,实现强力的锁紧,防止联接的松脱。但对于孔用螺母来说,由于螺母在孔内,无法通过扳手有效的卡住第一个螺母,因此,通常的办法是直接旋转第二个螺母,当两个螺母略有贴住时,第二个螺母会带动第一个螺母旋转,第二个螺母的旋转比第一个稍快,在这一过程中两个螺母逐渐实现相互锁紧。但在这一相互锁紧的过程中,第二个螺母带动第一个螺母旋转,旋转的圈数受两个螺母的贴合摩擦力,螺母螺纹和螺孔螺纹的摩擦力都有关,具体的旋紧深度是无法把握的。对于一些对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产品中,由于第一个螺母的旋转过程无法精确控制,这种螺母并紧机构就无法满足需要,无法快速的实现螺母的锁紧。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螺母锁紧机构无法精确的实现并控制孔用螺母的相互锁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实现孔用螺母的相互锁紧并且能够精确控制其过程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螺钉、设于产品主体上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匹配的螺孔,其中,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设有外螺纹,螺孔上设有相应的内螺纹;第二螺母上设有至少3个与螺钉相匹配的螺孔。优选的是,所述螺钉和第二螺母上的螺孔相配合,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产品主体上的螺孔螺纹方向相同。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3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3只螺钉。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4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4只螺钉。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至少5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至少5只螺钉。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螺孔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第二螺母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改进型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螺钉、设于产品主体上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匹配的螺孔,其中,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设有外螺纹,螺孔上设有相应的内螺纹;第二螺母上设有若干与螺钉相匹配的螺孔;为达到更好的防松锁紧效果,该改进型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作如下设置第二螺母外侧的直径大于第一螺母外侧的直径,且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的外螺纹方向相反;相应地,设于产品主体上的螺孔相应位置上设有直径不同的内螺纹,分别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的外螺纹相匹配。优选的是,所述螺钉和第二螺母上的螺孔相配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3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3只螺钉。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4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4只螺钉。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至少5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至少5只螺钉。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螺孔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第二螺母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能够实现孔用螺母的强力锁紧,防止其松脱,并能够精确控制该过程及位置精度。

图I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看图1,图I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该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螺母I、第二螺母2、设于产品主体上的螺孔3、螺钉4。其中,第一螺母I和第二螺母2外侧设有外螺纹,第二螺母2的螺纹直径大于第一螺母I的螺纹直径,且第一螺母I和第二螺母2上的外螺纹方向相反。螺孔3上相应位置设有直径不同的双重螺纹,其螺纹方向亦相反,分别于第一螺母I和第二螺母2相匹配。第二螺母2上设有3个螺孔5,其沿圆周均匀分布,并与3个螺钉4相匹配。本实施方式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螺母的锁紧首先,将第一螺母I旋至需要的深度,然后将第二螺母2旋紧,第二螺母2旋至接近第一螺母的位置,无需贴紧,旋进深度可适当自由把握。再将3个螺钉4旋入螺孔5直至顶住第一螺母1,至此,完成了螺母的锁紧。当第一螺母I有松开的趋势时,其会在螺钉4的压力下产生旋转的趋势,并通过螺钉4的力量传递,第二螺母2受到使其旋转的力,但由于第二螺母2的螺纹方向和第一螺母I的螺纹方向相反,该力不足以使第二螺母2转动,螺钉4在第二螺母2的作用下会更加紧固的顶住第一螺母I并阻止其旋转。本实施方式还可以作进一步改进,作如下设置螺钉4的外螺纹方向与第二螺母2的外螺纹方向相同,与第一螺母I的外螺纹方向相反。[0025]如此,不仅第二螺母2与第一螺母I的外螺纹方向相反,具有阻止第一螺母I旋转的作用,螺钉4的外螺纹也与第一螺母I的外螺纹方向相反,也具有阻止第一螺母I旋转的作用,可以更加紧固的实现螺母的锁紧,防止其松脱。请参看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螺母11、第二螺母12、设于产品主体上的螺孔13、螺钉14。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2上设有外螺纹,螺孔13上设有相应的内螺纹,第二螺母12上设有3个螺孔15,其沿圆周均匀分布,并与3个螺钉14相匹配。本实施方式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螺母的锁紧首先将第一螺母11旋至需要的深度,然后将第二螺母12旋入,直至第二螺母12接近或略微贴住第一螺母11,再将3个螺钉14旋如螺孔15直至顶住第一螺母11,至此,完成了螺母的锁紧。当第一螺母11有松开的趋势时,在螺钉14的压力及第二螺母12的阻力下,第一螺母11松动的趋势受到扼制。该实施方式稳定可靠,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一螺母11的前进式松开和第二螺母12的后退式松开在孔用螺母上实现了与轴用螺母锁紧相同的效果。本实施方式还可以作进一步改进,作如下设置螺钉14的外螺纹方向与第一螺母
11、第二螺母12的外螺纹方向相反。如此,由于螺钉14的螺纹方向和第一螺母11的螺纹方向相反,当第一螺母11有松开的趋势时,螺钉14会产生阻碍第一螺母11松动的阻力。这样,当第一螺母11产生松动的趋势时,其不仅受到螺钉14的压力机第二螺母12的阻力,还会受到由于螺钉14外螺纹与第一螺母11外螺纹方向相反产生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锁紧效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了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之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设于产品主体上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匹配的螺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钉;其中,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设有外螺纹,螺孔上设有相应的内螺纹;第二螺母上设有至少3个与螺钉相匹配的螺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和第二螺母上的螺孔相配合,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产品主体上的螺孔螺纹方向相同。
3 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3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3只螺钉。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4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4只螺钉。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至少5 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至少5只螺钉。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第二螺母上。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母外侧的直径大于第一螺母外侧的直径,且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的外螺纹方向相反;相应地,设于产品主体上的螺孔相应位置上设有直径不同的内螺纹,分别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的外螺纹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和第二螺母上的螺孔相配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3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3只螺钉。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4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4只螺钉。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至少 5个螺孔,所述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包括至少5只螺钉。
12.如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第二螺母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其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螺钉、设于产品主体上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匹配的螺孔,其中,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设有外螺纹,螺孔上设有相应的内螺纹;第二螺母上设有至少3个与螺钉相匹配的螺孔。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为达到更好的防松锁紧效果,该改进型新型双螺母锁紧机构作如下设置第二螺母外侧的直径大于第一螺母外侧的直径,且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的外螺纹方向相反;相应地,设于产品主体上的螺孔相应位置上设有直径不同的内螺纹,分别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的外螺纹相匹配。
文档编号F16B39/12GK202811777SQ20122049404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张士锡, 张玄, 李庆宣 申请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