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895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夹。
背景技术
自行车在组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管夹配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管夹套于管件外侧,然后将管夹通过螺栓固定。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管夹采用铝制合金制成,由于铝制合金质地较软,管夹牢固性差,容易变形,使用寿命短;管夹上的螺纹损坏后,会出现螺栓脱轨的情况,造成自行车的管件松脱,危害自行车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此时必须更换整个管夹,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夹,包括管夹本体、实体部A、实体部B、槽孔、通孔A、通孔B、螺栓,所述管夹本体上设有所述实体部A、所述实体部B,所述实体部A上设有所述槽孔、所述通孔A,所述实体部B设有所述通孔B,所述槽孔与所述通孔A连接,所述槽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A、所述通孔B的内径,所述槽孔、所述通孔A、所述通孔B通过所述螺栓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芯,所述实体部B上设有管芯通孔,所述管芯穿设于所述管芯通孔内,所述管芯中部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通孔B相通。所述管芯的材质为钢、铜合金或铁合金。所述管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管芯端部设有内六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管夹上增加了管芯结构,管芯可以转动,管夹本体不易变形,延长了管夹本体使用寿命;管芯中部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螺纹,螺纹损坏后,可以更换管芯,不必更换整个管夹;管芯采用钢材、铜合金或铁合金,硬度大,使管夹更加牢固,螺栓不易脱轨;管夹本体、管芯根据实际需要,可制成各种颜色,美观大方;管芯有两个,单独受力,灵活性高;管芯端部设有内六角,便于螺孔位置的调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美观大方的管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管夹本体,2-实体部A, 3-实体部B, 4-槽孔,5_通孔A, 6_通孔B, 7_螺栓,8-管芯通孔,9-管芯,10-螺孔,11-内六角。实施例如图1所示,选用铝制合金制成管夹本体1,实体部A2、实体部B3位于管夹本体I上,实体部A2上开设有槽孔4、通孔A5,实体部B3开设有通孔B6,槽孔4与通孔A5连接,槽孔4的内径大于通孔A5的内径,管芯通孔8位于实体部B3上,选用钢材制成圆柱状管芯9,管芯9中部设有螺孔10,管芯9端部设有内六角11,将两个管芯9穿设于管芯通孔8内,管芯9端部的内六角11朝外,通过管芯9端部内六角11调整螺孔10的位置,使螺孔10与通孔B6相通,将螺栓7穿过槽孔4、通孔A5、通孔B6、螺孔10固定。使用例将管夹套设于管件接口部位,通过螺栓7固定。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管夹,包括:包括:管夹本体(I)、实体部A (2)、实体部B (3)、槽孔(4)、通孔A(5)、通孔B(6)、螺栓(7),所述管夹本体(I)上设有所述实体部A (2)、所述实体部B (3),所述实体部A (2)上设有所述槽孔(4)、所述通孔A (5),所述实体部B (3)设有所述通孔B (6),所述槽孔(4)与所述通孔A (5)连接,所述槽孔(4)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A (5)、所述通孔B (6)的内径,所述槽孔(4)、所述通孔A (5)、所述通孔B (6)通过所述螺栓(7)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芯(9),所述实体部B (3)上设有管芯通孔(8),所述管芯(9)穿设于所述管芯通孔(8)内,所述管芯(9)中部设有螺孔(10),所述螺孔(10)与所述通孔B(6)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9)的材质为钢、铜合金或铁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9)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9)底部设有内六角(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夹,包括管夹本体、实体部A、实体部B、槽孔、通孔A、通孔B、螺栓,所述管夹本体上设有所述实体部A、所述实体部B,所述实体部A上设有所述槽孔、所述通孔A,所述实体部B设有所述通孔B,所述槽孔与所述通孔A连接,所述槽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A、所述通孔B的内径,所述槽孔、所述通孔A、所述通孔B通过所述螺栓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芯,所述实体部B上设有管芯通孔,所述管芯穿设于所述管芯通孔内,所述管芯中部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通孔B相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美观大方的管夹。
文档编号F16L3/08GK202914893SQ20122050581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王秀风 申请人:王秀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