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701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常用于中小型起重机、车辆和人力操纵的制动设备,具体就是一种带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带式制动器由制动带、与机构相连的制动轮、杠杆、合闸重锤和松闸电磁铁等部分组成。重锤的重力通过杠杆拉紧制动带并紧抱制动轮实现制动,为常闭式制动器。当需要松闸时,电磁铁通电,电磁吸引力克服重锤和杠杆的重力,使杠杆逆时针转动,制动带脱开制动轮,实现松闸。制动带可用钢制成。为了增加摩擦系数,在带的工作表面衬有石棉带或木块等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衬层用铆钉或螺钉固定在钢带上。制动器松闸时,应使制动带与制动轮间形成工1-1.5mm的径向间隙,在制动带的外围装有固定挡板,用挡板上均布的调节螺钉来保证径向间隙的均匀。根据制动带与制动杠杆连接点对杠杆支虑的位罩,带式制动器分为简单带式,差动带式和综合带式三种。综合带式制动器简单带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是制动带一端固定在机架(即杠杆支点)上,另一端绕过制动轮后固定在制动杠杆上。制动时,制动带一端不动,另一端收紧。差动带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是制动带两端都固定在制动杠杆上,而且分置于杠杆支点的两侦U。制动带两端的张力对支点的力矩相反,故制动时,制动带一端收紧而另一端放松。综合带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是制动带两端都固定在制动打杆上,且置于杠杆支点的同侧。目前来说,为了增加摩擦系数,都是在带的工作表面衬有石棉带或木块等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如何增加制动带和制动轮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是关键。
发明内容为了增加制动带和制动轮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式制动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带、与机构相连的制动轮和制动杠杆,制动带的摩擦面设置至少一个环状沟槽,制动轮的摩擦面为与环状沟槽相配合的面;所述环状沟槽为环状V字型沟槽,制动轮的摩擦面为与环状V字型沟槽相配合的环状V字型凸筋面。所述环状V字型凸筋平均宽度的数值大于环状V字型沟槽平均宽度的数值,环状V字型凸筋顶端为圆弧。所述环状沟槽数量为2个、3个、4个、5个、6个之一。所述环状沟槽设置在制动轮的摩擦面,所述环状V字型凸筋设置在制动带的摩擦面。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面设沟槽,增大了摩擦面积,不需大的踩踏力量或是油压。也不需使用直径较大的制动轮,就能提高制动的力量。对于环状V字型沟槽配合环状V字型凸筋,当环状V字型沟槽与环状V字型凸筋完全贴紧时(二者夹角相同),由于V字型凸筋平均宽度的数值稍微大于V字型沟槽平均宽度的数值,V字型凸筋顶端为圆弧,V字型凸筋再稍微向前移动,沟槽就产生巨大的夹紧力,能够有效制动。

图1是带式制动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带式制动器曲面摩擦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带式制动器V字形摩擦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_3 —种市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市1、与机构相连的制动轮2和制动杠杆3,制动带的摩擦面设置至少一个环状沟槽,制动轮的摩擦面为与环状沟槽相配合的面。如图2所述环状沟槽为环状曲面沟槽11,制动轮的摩擦面为与环状曲面沟槽相配合的环状曲面凸筋面22。如图3所述环状沟槽为环状V字型沟槽13,制动轮的摩擦面为与环状V字型沟槽相配合的环状V字型凸筋面23。所述V字型凸筋平均宽度的数值大于V字型沟槽平均宽度的数值,V字型凸筋顶端为圆弧。所述环状沟槽数量为2个、3个、4个、5个、6个之一。所述环状沟槽设置在制动轮的摩擦面,所述环状凸筋设置在制动带的摩擦面。
权利要求1.一种带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带、与机构相连的制动轮和制动杠杆,其特征在于:制动带的摩擦面设置至少一个环状沟槽,制动轮的摩擦面为与环状沟槽相配合的面;所述环状沟槽为环状V字型沟槽,制动轮的摩擦面为与环状V字型沟槽相配合的环状V字型凸筋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V字型凸筋平均宽度的数值大于环状V字型沟槽平均宽度的数值,环状V字型凸筋顶端为圆弧。
3.如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带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沟槽数量为2个、3个、4个、5个、6个之一。
4.如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带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沟槽设置在制动轮的摩擦面,所述环状V字型凸筋设置在制动带的摩擦面。
专利摘要一种带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带、与机构相连的制动轮和制动杠杆,制动带的摩擦面设置至少一个环状沟槽,制动轮的摩擦面为与环状沟槽相配合的面。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面设沟槽,增大了摩擦面积,不需大的踩踏力量或是油压。也不需使用直径较大的制动轮,就能提高制动的力量。对于环状V字型沟槽配合环状V字型凸筋,当环状V字型沟槽与环状V字型凸筋完全贴紧时(二者夹角相同),由于V字型凸筋平均宽度的数值稍微大于V字型沟槽平均宽度的数值,V字型凸筋顶端为圆弧,V字型凸筋再稍微向前移动,沟槽就产生巨大的夹紧力,能够有效制动。
文档编号F16D65/10GK203161900SQ2012206757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杨勇 申请人:杨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