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引导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737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线性引导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出了一种线性引导装置(1),其具有承载体(6)和通过压入固定在承载体(6)处的至少一个导轨(7)。导轨(7)具有固定区段(37),其被压入到承载体(6)的固定槽(35)中。固定槽(35)由第一槽侧面(35a)限制,第一槽侧面(35a)由承载体(6)的刚性的支座区段(28)形成。此外,固定槽(35)由第二槽侧面(35b)限制,第二槽侧面(35b)构造在布置成可关于承载体(6)根据横梁的方式的弯曲的夹紧支腿(32)处。在将固定区段(37)压入到固定槽(35)中时,夹紧支腿(32)有弹性地弯曲并且由此建立固定固定区段(37)的夹紧力。
【专利说明】线性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线性引导装置,其带有承载体和固定在承载体处的至少一个导轨,该导轨具有用于在运行中相关联的引导元件的至少一个引导面,其中,在承载体中构造有具有线性的延伸部的至少一个固定槽,其带有纵向侧的槽开口和两个横向于槽纵向方向成间距地相对而置的第一槽侧面和第二槽侧面,并且其中,导轨利用固定区段穿过槽开口压入到固定槽中并且夹紧在其两个槽侧面之间。

【背景技术】
[0002]从文献DE 102 49 974 Al中已知的这种类型的线性引导装置包含实心的承载体,其带有构造在其中的固定槽,其中,在固定槽侧面的槽侧面是承载体的刚性区段的组成部分。固定槽具有比导轨稍微更小的宽度,导轨穿过固定槽的纵向侧的槽开口整体压入到固定槽中。以这种方式利用压紧将导轨保持在固定槽中,压紧由承载体的材料的局部压缩引起。由于在该固定方案中固定槽的两个槽侧面变形,所以难以预定导轨的精确的安装位置。
[0003]在文献JP 61/180018 A中说明了一种线性滑动支承,在其中,在U形的基体中构造有线性的固定槽,导轨压入到该固定槽中。在固定槽两侧在基体中构造有槽,该槽用于吸收在基体中通过压入过程可能引起的形状变化。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简单的、成本有利的且仍然可精确制造的线性引导装置。
[0005]为了实现该目的,结合开头所提及的特征设置成,承载体具有限定第一槽侧面的刚性的支座区段,并且此外具有限定第二槽侧面的夹紧支腿(Klemmschenkel),其根据横梁的方式来设计并且可相对于支座区段横向于固定槽的槽纵向方向有弹性地弯曲,其中,压入到固定槽中的固定区段在一侧部上通过第一槽侧面固定地支撑,并且在相反的侧部上通过从其中间位置可弹回地弹性地偏转的夹紧支腿加载有夹紧力。
[0006]以这种方式可非常简单地由此实现线性引导装置的组装,即,导轨利用其固定区段穿过固定槽的槽开口压入到固定槽中。在压入时,导轨一方面支撑在非柔性的支座区段处,从而使得非常精确地预定在承载体和导轨之间的所期望的相对位置。负责固定导轨的力配合的是限定第二槽侧面的夹紧支腿,其可有弹性地弯曲,并且当夹紧支腿通过弯曲侧向地偏转时,表现出如单侧固定地夹紧的所谓的横梁那样的行为。夹紧支腿在压入关于槽宽度具有轻微的过尺寸的固定区段时经受横向于其纵向轴线的负载,从而其在固定槽扩大的情况下从其无应力的中间位置弯曲离开。在此建立的弹性的回位力形成夹紧力,利用该夹紧力将固定区段在固定槽中固定地夹紧在两个槽侧面之间。通过夹紧支腿的相应的设计方案可非常精确地预定夹紧力,从而在批量加工时在没有高成本的监控的情况下可保证可恒定地重现的压入条件。由于夹紧支腿的弹回的性能,可实现非常高的夹紧力,即使在压入过程结束之后也在整个高度上保持获得该夹紧力。虽然如此,通过夹紧支腿的弹簧弹性得到最优的公差补偿,其并未影响在导轨和承载体之间的所期望的相对位置的精度。
[0007]通常,仅仅可通过压入实现的夹紧力已经足以将导轨不可移开地可靠地固定在承载体处。在可靠性要求特别高时,同样可通过粘接或其他的材料配合措施实现附加的位置固定。
[0008]从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
[0009]适宜地,如此设计夹紧支腿,S卩,由其限定的第二槽侧面成阶梯形,从而固定槽在槽基部的区域中具有比在槽开口的区域中更大的宽度。优选地,这种设计方案可由此实现,即,夹紧支腿设有窄的颈部区段和关于其更宽的头部区段(Kopfabschnitt)。第二槽侧面的限制固定槽的较窄的区域的区段用作夹紧面,其可以很高的表面压力作用到沉入到固定槽中的固定区段上。
[0010]适宜地,承载体的形成第一槽侧面的支座区段是承载体的本身刚性的主区段的组成部分,承载体与夹紧支腿构造成一体。优选设计成板条状的夹紧支腿在一个端部固定在主区段处并且在限制固定槽的情况下在自由端部远离主区段地伸出。
[0011]优选包含铝材料的承载体的承载区段尤其如此设计,即,支座区段形成承载区段的支腿并且可被称为支座支腿。其在固定槽的横向方向上测得的厚度大于且尤其明显大于夹紧支腿的在相同的方向上测得的厚度,以便可发挥关于所压入的固定区段的力求的支撑作用。优选地,支座支腿至少为夹紧支腿在其最窄的部位处的两倍厚。
[0012]原则上,线性引导装置可如此设计,S卩,整个导轨容纳在固定槽中,从而导轨在其整体方面形成固定区段。另一方面,特别的压入固定提供这样的优点,即,可如此最优地设计导轨使得具有至少一个引导面的引导区段位于固定槽之外,并且该至少一个引导面占据这样的位置,即,其关于与其在运行中相对应的引导元件特别有利。例如,可通过引导区段的相应的设计方案保证至少一个引导面直接处在承载体的上侧附近,并且相应地可在线性引导装置的运行中承受的扭矩负载或倾覆负载相对很小。
[0013]适宜地,固定区段构造成肋状并且适宜地在后侧处从弓I导区段伸出。适宜地,固定区段具有与固定槽的纵向轴线平行的纵向延伸部,其中,该固定区段适宜地具有在纵向方向上连续的结构,但原则上还可在纵向方向上被分割。
[0014]优选地,夹紧支腿具有板条状的形状并且在其与固定槽的槽纵向方向重合的纵向方向上适宜地构造成连续的。一备选的结构形式设置有在其纵向方向上被分割的夹紧支腿,其包含可彼此独立地有弹性地变形的多个支腿区段。
[0015]如果夹紧支腿的在与槽开口相同的方向上指向的端侧形成止挡面,导轨在固定在承载体处的状态中贴靠在该止挡面处,这是有利的。以这种方式可在简单的措施的情况下预定期望的最大压入深度并且同时预定在导轨和承载体之间的所期望的平行取向。
[0016]优选地,导轨的引导区段如此设计,S卩,其伸到夹紧支腿的在与槽开口相同的方向上指向的端侧之前。以这种方式实现用于安置导轨和至少一个引导面的最优的空间利用。
[0017]优选地,导轨如此设计,S卩,其具有U形的后部区段,夹紧支腿沉入到该后部区段中。后部区段的支腿在此形成固定区段。后部区段的另一支腿适宜地如此设计,即,在该另一支腿和夹紧支腿之间保留有至少少许的空隙,从而可排除通过导轨的后部区段的另一支腿损害夹紧支腿的弯曲性能。
[0018]参与压入连接的构件尤其如此设计,S卩,夹紧支腿通过压入到固定槽中的固定区段弯曲直至局部地超过其材料的屈服极限。夹紧支腿的在其中由于超过屈服极限出现塑性变形的区域尤其位于在夹紧支腿和承载体的承载夹紧支腿的主区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在夹紧支腿和固定区段之间的直接的接触区域中,出现象在固定区段和由刚性的支座区段形成的第一槽侧面之间的接触区域中一样少的塑性变形。通过局部受限地超过屈服极限可特别简单地保证所限定的预紧,确切地说与一定的加工公差无关地来保证预紧。
[0019]优选地,固定区段的在压入的状态中与固定槽的面向彼此的槽面侧面相对应的面如此彼此取向,即,它们或者精确地彼此平行地伸延或者彼此具有少许的斜度。在倾斜或斜置的情况下,它们在朝固定槽的槽开口的方向上发散。斜置尤其可在开始压入过程时有利于固定区段插入到固定槽中。
[0020]线性引导装置的一优选的设计方案包括优选滑块状的引导元件,其可线性移动地支承在至少一个导轨处。
[0021]承载至少一个导轨的承载体可如此设计,S卩,其与固定在其处的至少一个导轨一起形成可装配在任意的使用位置处的引导单元。该引导单元例如可固定在机架处。另一应用情况设置成引导单元装配在线性驱动部处,该线性驱动部的从动件应线性地来引导。此夕卜,有利地实现将线性驱动部的壳体直接用作承载体,从而省去单独制造和装配特别的承载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借助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以透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线性引导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2显示了根据截线I1-1I穿过图1的线性引导装置的截面,
图3至图5以截面图相应显示了线性引导装置的在将导轨压入装配在承载体处的不同的阶段中的断面,其中,为了更好的可见性,极其夸大地说明了夹紧区段的弯曲变形,以及图6结合适合于此的装配装置显示了用于合理地压入装配导轨的一有利的可能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图1和图2说明了总体以参考标号I表示的线性引导装置,其包含引导单元2和根据滑块的方式设计的并且因此还可称为引导滑块的引导元件3。引导单元2具有带有纵向轴线4的纵向形状,其中,为了实施与纵向轴线4相同指向的线性运动5,引导元件3可移动地支承在引导单元2处。
[0024]优选地,引导单元2含有由金属制成的一体式的承载体6,其中,尤其推荐铝材料作为材料或原料。此外,引导单元2含有两个导轨7,其在压接连接的范围中力配合地固定在承载体6处并且相应具有至少一个引导面8以用于线性引导引导元件3。
[0025]承载体6具有线性延伸部,同样,两个导轨7中的每个具有线性延伸部。每个导轨7具有纵向轴线12,其平行于承载体6的纵向轴线13取向。所有的直到现在提到的纵向轴线4、12、13彼此平行地伸延。
[0026]原则上,固定在承载体6处的导轨7的数量是任意的。例如,可存在仅仅唯一的导轨7。对于以下描述的应用,双数的导轨7是最优的。
[0027]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导轨7含有与相关联的纵向轴线12平行地伸延的、优选设计成槽状的两个引导面8。然而,针对每个导轨7,其他数量和轮廓的引导面8同样是可行的。
[0028]每个导轨7包含非常耐磨的材料,尤其硬化的钢。导轨7的材料的强度通常比承载体6的材料的强度更高。因此可将高品质且昂贵的材料的使用限制在配备有引导面8的、呈导轨7的形式的构件上。
[0029]在该实施例中,引导单元2形成通用的单元,其可装配在任何任意的使用位置处。在该实施例中,贯穿承载体6的至少一个固定孔14允许插入用于与未进一步描绘出的底座螺旋连接的固定螺栓。
[0030]在未显示的实施例中,承载体6直接由例如借助于流体力或可电操纵的线性驱动部的壳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导轨7可直接固定在线性驱动部的壳体处并且节省附加的构件。
[0031]引导单元2具有与其纵向轴线成直角地定向的横向轴线15并且此外具有不仅与纵向轴线4而且与横向轴线15成直角的竖向轴线16。相同的轴线15、16还适用于承载体
6。倘若下面关于引导单元2或承载体6提到“纵向方向”、“横向方向”或“竖向方向”,只要没有在个别情况下具体地另外提及,为此指的是纵向轴线4、横向轴线15和竖向轴线16的轴线方向。
[0032]引导单元2具有在竖向方向上定向的上侧17,承载体6的向上指向的上封闭面18a位于该上侧17处。此外,引导单元2具有彼此相反的在横向方向上定向的两个纵向侧19,承载体6的沿侧向定向的侧面18b、18c相应位于纵向侧19处。最后,承载体6具有位于引导单元2的与上侧17相反的下侧22处的、相对于上封闭面18a相反地向下指向的下封闭面18d。
[0033]两个导轨7中的每个在承载体6处相应位于在上封闭面18a和两个侧边18b、18c中的一个之间的两个过渡区域中的一个中。在这两个过渡区域中,承载体6相应设有在纵向方向4上延伸的容纳凹处23,其在承载体6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连续地不仅朝向上封闭面18a而且朝相应相关联的侧面18b或18c敞开。导轨7中的每个固定地装配在容纳凹处23中的每个中。
[0034]在该实施例中,引导元件3具有U形的基础结构并且以其U形开口向前滑块式地如此从上侧17置放到引导单元2处,S卩,引导元件3相应利用向下伸出的引导支腿24置于两个纵向侧19两侧。每个引导支腿24承载支承器件25,其贴靠在相关联的导轨7的至少一个引导面8处并且由此引起引导元件3的横向支撑。在线性运动5时,支承器件25沿着引导面8运动并且由此引起引导单元2的线性引导。
[0035]优选地,支承器件25为滚动支承器件,并且在该实施例中相应包含多个例如球状的滚动元件,滚动元件在线性运动5时在相关联的引导面8处滚动。适宜地,滚动元件为球循环引导装置的组成部分,其中,其可运动地支承在构造在引导支腿24中的一个或多个循环通道26中,从而滚动元件在在引导面8处滚动时同时在相应相关联的循环通道26中循环。
[0036]在线性引导装置I的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支承器件25构造为滑动支承器件。
[0037]构造在导轨7处的每个引导面8适宜地位于纵向侧19的区域中,其中,上引导面
8、8a在高度方面适度地布置成相对靠近上封闭面18a。示例性地,每个导轨7具有在竖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带有与纵向轴线4平行的取向的两个引导面8。
[0038]优选包含金属并且尤其包含铝材料的承载体6具有一体式的构造。承载体6具有本身刚性的主区段27,其带有具有下封闭面18d的、在该实施例中板状的基础区段27a和横向居中地从基础区段27a向上伸出的、限定上封闭面18a的桥接区段27b。基础区段27a和桥接区段27b在纵向轴线13的轴线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长度。在截面中来看,主区段27具有处在头部上的“T形”的形状。
[0039]桥接区段27b形成两个容纳凹处23的内部的纵向侧的限制部。基础区段27a在容纳凹处的下侧处限制两个容纳凹处23。
[0040]针对每个容纳凹处23,基础区段27a形成刚性的不可弯曲的支座区段28。其面对容纳凹处23的、在该实施例中向上指向的面应被称为支座面31。由于支座区段28根据支腿的形式在横向方向上延伸,所以其还可被称为承载体6的支座支腿。
[0041]承载体6的在横向方向上从桥接区段27b伸出的突出部伸入到每个容纳凹处23中,突出部由于其还将阐述的功能被称为夹紧支腿32。夹紧支腿32适宜地具有压板的形状并且适宜地在承载体6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夹紧支腿32的在横向方向15上的尺寸小于相关联的容纳凹处23的尺寸,从而其利用在横向方向上定向的、远离桥接区段27b指向的外部的端面33终止在容纳凹处23中。
[0042]其他的阐述集中在布置在附图中左侧的容纳凹处23的区域上,然而同样以相同的程度适用于其他的凹处23的区域。
[0043]夹紧支腿32具有与其外端面33相反的底部区段34,夹紧支腿32利用该底部区段34与桥接区段27b连接成一体。相应地,夹紧支腿32如支座区段28那样形成承载体6的一体式的组成部分。
[0044]夹紧支腿32布置成在竖向方向16上相对于支座区段28带有间距。其以这种方式与支座区段28 —起限制以下被称为固定槽35的槽状的凹处。固定槽35的第一槽侧面35a由支座区段28形成,在竖向方向16上相对而置的第二槽侧面35b由夹紧支腿32形成。固定槽35的槽基部35c在该实施例中位于桥接区段27b处并且在横向轴线15的轴线方向上来定向。固定槽35具有与槽基部35c相对而置的纵向侧的槽开口 35d,其在承载体6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在横向轴线15的轴线方向上来定向。换句话说,固定槽35的垂直于槽基部35c的竖向方向在该实施例中在承载体6的横向方向上伸延。
[0045]夹紧支腿32的特点在于,其设计成呈横梁的形式并且在其整体方面可相对于支座区段28在其厚度方向上整体有弹性地弯曲或偏转。因此,夹紧支腿32在该实施例中在由横向轴线15和竖向轴线16限定的弯曲平面中以无应力的中间位置为起点可弹回地弹性弯曲。通过这种弯曲产生的偏转的程度从底部区段34开始朝外部的端面32连续增加,这可借助在图4中的虚线的图示很容易地理解。在图4中,夹紧支腿32的有弹性的弯曲运动以36通过箭头指出。有弹性的弯曲性使夹紧支腿32决定性地不同于同样限制固定槽35的支座区段28。支座区段28设计成刚性的,从而其在承载体6的根据规定的使用中不可弯曲。
[0046]包含比承载体6更硬的材料的导轨7 (其尤其包含高强钢)具有固定区段37,导轨7利用固定区段37夹紧地保持在固定槽35中。为了导轨7装配在承载体6处,导轨7在通过箭头指出的压入方向38上穿过槽开口 35d被压入到固定槽35中,从而其力配合地夹紧在两个槽侧面35a、35b之间。
[0047]固定区段37具有比固定槽35d的在两个槽侧面35a、35b之间测得的槽宽度稍微更大的厚度,从而夹紧支腿32在在图3至5中在不同的连续的阶段中显示的压入过程中根据横梁的方式在固定槽35扩大的情况下有弹性地弯曲,并且在固定区段37的完全插入的状态中利用夹紧力Fk从上侧压到固定区段37上,固定区段37在此固定地且未屈服地支撑在不可弯曲的支座区段28的相反的下侧处。
[0048]固定区段37和夹紧支腿32在其设计方面适宜地如此相互协调,即,夹紧支腿32在固定区段37的压入的状态中尤其在其底部区段34的区域中弯曲直至局部地超过其原料或材料的屈服极限。这种超过可等同于塑性变形的屈服极限具有的优点是可与加工公差无关地保证所限定的夹紧力FK,因为在夹紧支腿32弯曲时由公差决定地出现的少许的偏转差别并未值得注意地影响夹紧力Fk的大小。
[0049]夹紧支腿32优选地如此设计,即,其具有形成底部区段34的窄的颈部区段42和紧接于颈部区段42的、带有更大的厚度的、限定外端面33的头部区段43。头部区段43限制槽开口 35d。夹紧支腿32的变化的厚度以由夹紧支腿32限定的第二槽侧面35b的台阶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固定槽35在颈部区段42的区域中比在头部区段43的区域中更宽。在夹紧固定压入的固定区段37时,对于第二槽侧面35b,仅仅构造在头部区段43处的面区段进行贴靠,其在下面被称为夹紧面44。因为夹紧面34小于第二槽侧面35b的总面积,所以得到特别高的表面压力并且相应地得到所压入的固定区段37的可靠的力配合的固定。
[0050]第一槽侧面35a由支座面31形成。支座面31还适宜地在固定槽35之外延伸,从而其可在导轨7的压入装配的情况下同时用作用于导轨37的支承面45。在图6中说明了待压入的导轨7在其装配时可在固定槽35之外放到支承面45上,以便紧接着借助于装配装置的压入工具46在横向轴线15的轴线方向上利用其固定区段37压入到固定槽35中。示例性地说明的压入工具46为滚动装置(Rolliervorrichtung),其在同时的力引入的情况下单次或多次沿着待压入的导轨7行驶并且在此将其逐渐压入到固定槽35中。
[0051]在压入的状态中,固定区段37在固定槽35之内利用第一保持面47a贴靠在第一槽侧面35a处并且利用相对而置的第二保持面47b贴靠在构造在夹紧支腿32处的第二槽侧面35b处。如果两个保持面47a、47b或者彼此平行地取向或者相对彼此具有稍微如此的倾斜的走向,即,其朝固定区段37的在装配的状态中面对槽基部35c的端面48的方向上收敛,这是有利的。
[0052]如下的设计方案是适宜的,即,第二槽侧面35b的形成夹紧面44的面区段相对大面积地贴靠在面对该面区段的第二保持面47b处,其中,接触面适宜地整体设计成条带状。
[0053]如果承载体6的设计为支座支腿的支座区段至少为夹紧支腿32在其最窄的部位处的两倍厚,这已证实为是有利的。
[0054]至少一个引导面8适宜地位于导轨7的以下被称为引导区段52的区段处,该区段位于固定槽35之外。优选地,固定区段37构造成肋状,并且一件式地模制在引导区段52的面对夹紧支腿32的后侧53处,从而其在横向方向15上远离引导区段52伸出。
[0055]原则上,用于引导区段52的任意设计方案都是可行的,这些设计方案尤其以用于所期望地放置至少一个引导面8的要求为导向。然而,适宜的是无论如何如此设计引导区段52,即,引导区段52在其后侧53处形成配合止挡面55,其因此示例性地在横向轴线15的轴线方向上与夹紧支腿32的外端面33相对而置。在此,夹紧支腿32的外端面33设计为止挡面54,压入的导轨7利用其配合止挡面55平地贴靠在止挡面54处。
[0056]通过止挡面54和配合止挡面55的共同作用,一方面预定固定区段37关于固定槽35的最大的压入深度,并且此外实现在承载体6和导轨7之间的精确的平行取向,而不需要在压入装配时的附加的监控措施。由于止挡面54平行于承载体6的纵向轴线13延伸,且此外配合止挡面55平行于相关联的导轨7的纵向轴线12取向,所以可非常简单且精确地保证承载体6和导轨7的开头描绘的平行取向。
[0057]与夹紧支腿32是否用作用于导轨7的位置预定的止挡元件无关地,如果导轨7如此设计,即,其引导区段32伸到夹紧支腿32的外端面33之前,这通常是有利的。以这种方式,引导区段52可在竖向轴线16的轴线方向上实施成带有相对很大的结构宽度,这使得能够实现至少一个引导面8的最优的实现方案。同样,存在这样的设计方案的有利的可能性,即,在其中,引导区段52在竖向方向上旁经夹紧支腿32的外端面33朝上封闭面18a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此仅在上封闭面18a之前不远处或者与上封闭面18a齐平地终止。由此,上引导面8a可直接布置在由上封闭面18a限定的高度水平附近,这是特别有利的,以便可靠地吸收通过引导元件3引入的倾覆力矩。
[0058]以有利的方式如此设计实施例的导轨7,即,其面对夹紧支腿32的后部区段56具有U形的截面。在此,固定区段37由后部区段56的第一支腿形成,而第二支腿57在竖向轴线16的轴线方向上有间隔地平行于固定区段37延伸。后部区段56限定导轨7的朝夹紧支腿32敞开的容纳槽58,该容纳槽58 —方面由固定区段37限制并且另一方面由第二支腿57限制,并且其槽基部形成配合止挡面55。夹紧支腿32沉入到容纳槽58中,并且因此由导轨7包围并且相对于环境被屏蔽。
[0059]第二支腿57具有面对承载体的桥接区段27b的端面62。为了避免在压入装配时的过限定,端面62布置成相对于桥接区段27b带有至少少许的间距,从而得到缝隙状的空隙63。
[0060]容纳槽58在竖向轴线16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分配成足够大,以便不妨碍夹紧支腿32的为了引起夹紧力Fk所需的有弹性的弯曲偏转。
[0061]优选地,夹紧支腿32如此设计,即,固定区段37在面对夹紧支腿32的侧部处仅仅由夹紧支腿32加载和保持,并且尚还并未由承载体6的其他的区段加载和保持。以这种方式,夹紧力可明确地且仅仅通过夹紧支腿32的有弹性的变形来施加。优选地,夹紧槽35在夹紧支腿35的侧部上仅仅由可根据横梁的方式弹性弯曲的夹紧支腿32限制。
[0062]在需要时,作为附加的保险措施,在导轨7和承载体6之间可存在补充的粘接连接。就此而言,如果在导轨7和支座面31之间施加有合适的粘合剂64,这是有利的。例如,导轨7可在其面对支座区段28的外侧处具有凹状部65,在压入之前将粘合剂64引入该凹状部65中。然而,以此为出发点,即,压入连接即使在没有附加的粘接连接的情况下也保证用于在正常情况下插入线性引导装置I所需的持久性。
[0063]导轨7在该实施例中具有基本上H形的截面轮廓,其中,H形支腿中的一个形成固定区段37,另一 H形支腿代表第二支腿57,并且其他的两个H形支腿相应具有两个引导面8中的一个。然而,与此不同的设计方案同样是可行的,其中,尤其还可取消第二支腿57。
[0064]在该实施例中,夹紧支腿32在纵向轴线13的轴线方向上来看具有基本上线性的轮廓。然而,不同于此,其他的轮廓同样是可行的,那么尤其是弯曲的轮廓或弧形的轮廓。
[0065]借助于所描述的压入连接可实现用于固定导轨7的非常高的夹紧力FK,即使在压入过程结束之后也不受限制地保持获得该夹紧力。同时可最优地利用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通过在夹紧支腿32弯曲时有针对性地超过承载体6在要求最严格的部位处的材料的屈服极限可实现与公差在最大程度上无关的、同样高的预紧,这特别在批量加工线性引导装置I时呈现出显著的优点。
[0066]总结性地,关于该实施例可领会的是,线性引导装置I具有承载体6和通过压入固定在承载体6处的至少一个导轨7。导轨7具有固定区段37,其被压入到承载体6的固定槽35中。固定槽35由第一槽侧面35a限制,第一槽侧面35a由承载体6的刚性的支座区段28形成。此外,固定槽35由第二槽侧面35b限制,其构造在布置成可关于承载体6根据横梁的形式弯曲的夹紧支腿32处。在将固定区段37压入到固定槽35中时,夹紧支腿32有弹性地弯曲并且由此建立固定固定区段37的夹紧力FK。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性引导装置,其带有承载体(6)和固定在所述承载体(6)处的至少一个导轨(7),该导轨具有用于在运行中相关联的引导元件(3)的至少一个引导面(8),其中,在所述承载体(6)中构造有具有线性延伸部的至少一个固定槽(35),其带有纵向侧的槽开口(35d)和两个横向于槽纵向方向成间距地相对而置的第一槽侧面和第二槽侧面(35a,35b),并且其中,所述导轨(7)利用固定区段(37)穿过所述槽开口(35d)压入到所述固定槽(35)中并且夹紧在其两个槽侧面(35a,35b)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6)具有限定所述第一槽侧面(35a)的刚性的支座区段(28),并且此外具有限定所述第二槽侧面(35b)的夹紧支腿(32),其根据横梁的方式来设计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支座区段(28)横向于所述固定槽(37)的槽纵向方向有弹性地弯曲,其中,压入到所述固定槽(35)中的固定区段(37)在一侧部上通过所述第一槽侧面(35a)来固定地支撑,并且在相反的侧部上通过从其中间位置弹回地弹性地偏转的夹紧支腿(32)加载有夹紧力(F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支腿(32)在所述第二槽侧面(35b)的区域中成阶梯形,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槽(35)在其槽基部(35c)的区域中比在其槽开口(35d)的区域中更宽,其中,所述第二槽侧面(35b)的限制所述固定槽(35)的较窄的区段的区段形成贴靠在压入的所述固定区段(37)处的夹紧面(4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支腿(32)具有布置在所述固定槽(35)的槽基部(35c)的区域中的颈部区段(42),并且此外在纵向侧的槽开口(35d)的区域中具有头部区段(43),该头部区段(43)在所述固定槽(35)的宽度方向上比所述颈部区段(42)更厚并且适宜地形成贴靠在压入的所述固定区段(37)处的夹紧面(44)。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区段(28)是所述承载体(6)的本身刚性的主区段(27)的组成部分,承载体(6)与所述夹紧支腿(32)连接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区段(28)构造为所述承载体(6)的支座支腿,其在所述固定槽(35)的宽度方向上具有比所述夹紧支腿(32)更大的厚度,其中,该支座支腿优选是所述夹紧支腿(32)在其最窄的部位处的至少两倍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具有引导区段(52),其具有至少一个引导面(8)且布置在所述固定槽(35)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段(37)构造成肋状并且在后侧处从所述引导区段(52)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支腿(32)在其与所述固定槽(35)的槽开口(35d)相同的方向上指向的端侧处具有止挡面(54),压入的所述导轨(7)利用构造在所述引导区段(52)处的配合止挡面(55)贴靠在所述止挡面(54)处。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区段(52)伸到所述夹紧支腿(32)的在与所述槽开口(35d)相同的方向上指向的端侧之前。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6)具有与所述固定槽(35)的宽度方向重合的竖向方向,并且具有在竖向方向上定向的上封闭面(18a),其中,所述引导区段(52)至少伸至由所述上封闭面(18a)限定的高度水平附近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引导面(8),其在竖向方向上位于在所述上封闭面(18a)和所述夹紧支腿(32)之间的区域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段(37)由所述导轨(7)的在截面中U形的后部区段(56)的第一支腿形成,所述夹紧支腿(32)沉入到所述后部区段(56)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的后部区段(56)具有以横向间距平行于所述固定区段(37)延伸的第二支腿(57),其中,所述夹紧支腿(32)沉入到所述导轨(7)的固定区段(37)和第二支腿(57)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支腿(57)的端面(62)适宜地在带有间距的情况下终止在所述承载体(6)之前。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支腿(32)通过压入的所述固定区段(37)弯曲直至局部地超过其材料的屈服极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段(37)的贴靠在所述固定槽(35)的两个槽侧面(35a,35b)处的面彼此平行地伸延,或者在朝所述固定槽(35)的槽基部(35c)的方向上稍微倾斜地朝向彼此。
15.根据权利要 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性引导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可线性移动地引导的引导元件(3),其贴靠在所述至少一个导轨(7)的至少一个引导面(8)处。
【文档编号】F16C29/00GK104081068SQ201280068988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4日
【发明者】T.法伊雷尔 申请人: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