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298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包括上游止回阀和下游止回阀,上游止回阀和所述下游止回阀结构相同,分别包括阀座、阀瓣装置和组合碟形弹簧,组合碟形弹簧由多个对合组合碟形弹簧依次并排组成,且每个对合组合碟形弹簧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单片碟形弹簧片组成,单片碟形弹簧片的弹力特性曲线在时,呈水平直线状,组合碟形弹簧设置在所述阀瓣装置与所述弹簧座之间,用于控制所述阀瓣装置左右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阀体的上游进水口或中间减压腔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上游止回阀和下游止回阀均由组合碟形弹簧来控制开启和关闭,开启和关闭的弹簧弹力近似于恒定,水头损失明显降低,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安全用水的目的。
【专利说明】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倒流防止器,具体涉及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背景技术】
[0002]非饮用流体管系与饮用水管系不合法的水力连接,被给水工作者称为“交叉连接”,这种不合法的“交叉连接”将由于潜在的反虹吸或背压事故而导致非饮用流体向饮用水管系倒流,从而危害用水安全。这种危害分为:有毒污染一可能导致生命死亡或大面积传播扩散流行疾病;有害污染一可能损害人体或生物健康;轻度污染一导致恶心、厌烦或感官刺激。
[0003]在日常生活中,交叉连接到处存在,并且难以完全避免,例如,在家庭给排水系统中,厨房的生活用水和卫生间冲水马桶的进水管都会连接到进水管路上,这样,如果卫生间冲水马桶中的水出现虹吸回流或背压回流到进水管中时,就会污染生活用水,因此,为了确保生活用水的安全,必须安装必要的防回流装置。
[0004]以往的做法都是采用止回阀来代替倒流防止器,但是,由于止回阀存在关闭速度过慢的缺点,经常会产生虹吸回流和背压回流现象,另外,止回阀有存在关闭不严甚至关闭失灵的情况,一旦倒流发生,则起不到防回流的作用。这些年,虽然一些阀门厂家开发了倒流防止器,但都存在要么水压损失过大,要么关闭过慢而造成回流的弊病,或者存在泄水阀泄水动作不灵敏,要么关闭过紧,无法泄水,达不到安全用水的目的,要么关闭不紧,长期泄水而造成浪费的弊病。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止回阀来代替倒流防止器达不到安全用水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包括相对间隔设置在阀体内的上游止回阀和下游止回阀,所述上游止回阀和下游止回阀之间形成中间减压腔,所述中间减压腔的下部出水口处设有泄水阀,所述泄水阀的泄水口处设有起空气隔断作用的漏水斗,所述阀体的顶面上设有阀盖,所述上游止回阀和所述下游止回阀结构相同,分别包括:
[0007]阀座,一端固定在所述阀体的上游入水口处,另一端设有弹簧座;
[0008]阀瓣装置,沿左右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阀座内;
[0009]组合碟形弹簧,设置在所述阀瓣装置与所述弹簧座之间,用于控制所述阀瓣装置左右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阀体的上游进水口或中间减压腔的出水口,所述组合碟形弹簧由多个对合组合碟形弹簧依次并排组成,且每个所述对合组合碟形弹簧由两个相对设
置的单片碟形弹簧片组成,所述单片碟形弹簧片的弹力特性曲线在b/t=万时,呈水平直
线状,其中,Iitl表示单片碟形弹簧片内截锥高度,t表示单片碟形弹簧片的厚度。
[001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瓣装置包括:[0011]弧形密封片,其朝向进水口一侧的表面为外凸弧面,另一侧的内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阀瓣压板;
[0012]阀瓣,具有密封部和后阀轴;
[0013]前阀轴,穿过所述弧形密封片和所述阀瓣压板的中心后与所述密封部的中心固定,所述组合碟形弹簧套装在所述后阀轴上,且两端分别与密封部和所述弹簧座相抵。
[0014]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盖上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台阶通孔,所述台阶通孔内设有橡胶球,且所述台阶通孔的端口处设有测试球阀。
[001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座与所述弧形密封片的外缘的接触面为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为锥面。
[001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泄水阀包括:
[0017]泄水阀体,由格栅分隔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与所述中间减压腔相通,所述出水腔与所述漏水斗相通,所述格栅的中心设有过流孔,所述过流孔连通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泄水阀体的右端固定设有右端盖,所述右端盖的右侧通过螺纹连接着泄水弹簧调节器;
[0018]隔膜,通过左端盖固定在所述泄水阀体的左端,所述左端盖通过导管与所述阀体的上游入水口相连,所述隔膜与所述左端盖之间形成高压腔,所述隔膜与所述泄水阀体之间形成低压腔,所述低压腔与所述进水腔连通;
[0019]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泄水阀体内,所述活塞组件在活塞轴上具有间隔设置的活塞和泄水阀阀瓣以及泄水弹簧座。
[0020]泄水弹簧,套装在活塞轴的右端,左端与所述泄水弹簧座抵触,右端与泄水弹簧调节器抵触。所述活塞组件在所述高压腔与低压腔的压差以及泄水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轴向左右移动,使泄水阀阀瓣打开或关闭所述过流孔。
[0021]本实用新型,上游止回阀和下游止回阀均由组合碟形弹簧来控制开启和关闭,组合碟形弹簧在某变形区域内的弹力近似于恒定,故压力水源仅需克服组合碟形弹簧的预紧弹力,无需损耗额外压力维持对合组合碟形弹簧的进一步压缩,与采用普通螺旋形弹簧相t匕,水头损失明显降低,从而达到节约用水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采用减压原理,有效地杜绝有毒液体和污染液体的回流,达到安全用水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游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0025]图4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单片碟形弹簧载荷与变形曲线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阀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密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阀瓣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泄水阀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泄水阀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漏水斗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关闭密封压力计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003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包括相对间隔设置在阀体10内的上游止回阀20和下游止回阀30,上游止回阀20与下游止回阀30之间形成中间减压腔40,中间减压腔40的下部出水口处设有泄水阀50,泄水阀50的泄水口处设有起空气隔断作用的漏水斗60,阀体10的顶面上设有阀盖70,阀盖70上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台阶通孔,台阶通孔内设有橡胶球71,且台阶通孔的外端口处设有测试球阀72。工作状态时,橡胶球71在压力和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牢牢地堵住测试球阀72的下端口,起到密封作用;停止工作时,橡胶球7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沉,于是大气经测试球阀72进入中间减压腔40,破坏中间减压腔40内因泄水而造成的真空,防止虹吸现象的发生。
[0036]上游止回阀20和下游止回阀30结构相同,下面以上游止回阀2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上游止回阀20包括阀座21、阀瓣装置22和组合碟形弹簧23,阀座21的一端(左端)固定在阀体10的上游入水口处,另一端(右端)设有弹簧座24,阀瓣装置22沿水平方向左右滑动设置在阀座21内,组合碟形弹簧23设置在阀瓣装置22与弹簧座24之间,控制阀瓣装置22左右移动,从而相应地打开或关闭阀体10的上游进水口或者中间减压腔的出水口。
[0037]组合碟形弹簧23由多个对合组合碟形弹簧依次并排组成,如图3所示,对合组合碟形弹簧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单片碟形弹簧片组成,单片碟形弹簧片的弹力特性曲线在
h/t=S时,呈水平直线状,如图5所示,其中,b和t分别为单片碟形弹簧片内截锥高度
和厚度,F为载荷,f为变形。这时,载荷虽然没有变化而变形却继续增大,此区域的弹力是近似不变的,俗称恒力弹簧。多个对合组合碟形弹簧组合在一起时,总弹力等于单个对合组合碟形弹簧的弹力,总变形却是多个对合组合碟形弹簧变形的累加。
[0038]如图6所示,阀瓣装置22包括弧形密封片221、阀瓣222和前阀轴223,再请参见图7,弧形密封片221的左端部2211为外凸的弧形面,右端部2212呈套筒状且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2213,环形凹槽2213内设有阀瓣压板224,再请参见图7,阀瓣222具有密封部2221和后阀轴2222,前阀轴223自左向右穿过弧形密封片221和阀瓣压板224的中心后与阀瓣222的密封部2221的左端中心固定,组合碟形弹簧23套装在后阀轴2222上,且两端分别与阀瓣222的密封部2221的右端面和弹簧座24相抵。
[0039]如图5所示,弧形密封片221的左端部2211的外缘呈球面状,阀座21上与左端部2211的外缘相对的部位为锥面,一旦倒流发生或该倒流防止器关闭时,阀瓣装置22在组合碟形弹簧23的作用下,弧形密封片221左端部2211的外缘与阀座21的锥面迅速接触,圆锥面与球面形成相切密封,达到线密封效果,大大提高该倒流防止器关闭时的密封比压,具体分析如下,根据倒流防止器的国家标准GBT/25178-2010规定,在零流量状态,上游压力P1与中间减压腔压力P2之差Λ P不应小于20KPa,此时上游止回阀应紧闭不漏水,请参见图12所示的受力分析图,F1为组合碟形弹簧的弹力,F2为上游压力(F2= Λ PXS1, ,S1为上游止回阀的阀瓣面积),弧形密封片221的外缘部与阀座21的锥面接触时,因为接触面带有一定的斜度,所以F1被分解为与切线水平方向的Fix和与切线垂直方向的F1Y,F2被分解为与切线水平方向的F2x和与切线垂直方向的F2Y,两个同方向的与切线垂直分力的合力就是该倒流防止器的关闭密封压力,即合*FY=F1Y+F2Y,大大增大了密封压力,此时,只要Fix不小于F2X,止回阀即可达到密封效果,这点与传统的密封不同,传统的密封条件是Fix必须比F2x大很多。
[0040]如图9、图10所示,泄水阀50是一个压力平衡式泄水装置,包括泄水阀体51,泄水阀体51由格栅511分隔成进水腔52和出水腔53,进水腔52与中间减压腔40相通,出水腔53与漏水斗60相通,格栅511的中心设有过流孔,过流孔连通进水腔52和出水腔53。
[0041]泄水阀体51的右端固定设有右端盖54,右端盖54上设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内螺装有泄水阀弹簧调节器61,泄水阀弹簧调节器61的左端面与泄水阀弹簧座62相抵,泄水阀弹簧63套装在泄水阀弹簧座62左端的安装轴上。通过调节泄水阀弹簧调节器61,可以改变泄水阀弹簧63的弹力大小。
[0042]泄水阀体51的左端通过左端盖55将一个隔膜56固定在泄水阀体51的左端面上,左端盖55通过导管80与阀体10的上游入水口相连,隔膜56起到分的作用,隔膜56与左端盖55之间形成高压腔57,隔膜56与泄水阀体51之间形成低压腔58,低压腔58通过泄水阀体51左端面上的多个轴向通孔512与进水腔52连通。
[0043]泄水阀体51内设有活塞组件59,活塞组件59包括活塞轴591以及沿左右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在活塞轴591上的活塞592和泄水阀阀瓣593,活塞轴591的左端与隔膜56固定,右端滑动设置在泄水阀弹簧座63上,泄水阀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活塞轴591上的限位环594和泄水阀弹簧座62相抵。活塞592的右端面面积与泄水阀阀瓣593的左端面面积相等,使得当该泄水阀50关闭状态时,活塞592在进水腔52内处于压力平衡状态,活塞轴591上设有活塞盖595,活塞盖595与泄水阀体51的左端面固定,活塞盖595与活塞592之间形成活塞腔,活塞腔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596,供活塞592左右移动时吸气或排气之用。
[0044]当该泄水阀50关闭状态时,泄水阀阀瓣593刚好密封住格栅511的过流孔,进水腔52的上部与中间减压腔40的下部出水口连通,出水腔53的下部与起空气隔断作用的漏水斗60连接,如图11所示,漏水斗60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漏斗形结构,上端通过螺纹与出水腔53连接,下端与排水管连接,上端由二条或二条以上的筋构成,构成为非封闭式结构,可与大气直接接触,起到空气隔断的作用。
[0045]进水孔46把中间减压腔40内的压力水引入低压腔57内,高压腔58内的压力P1与低压腔57内的压力P2之差Λ P1是活塞轴591左右移动的动力,使泄水阀阀瓣593打开或关闭过流孔,从而使泄水阀体51打开或关闭。
[0046]隔膜56的面积是泄水阀阀瓣593面积的2倍或2倍以上,具有足够大的隔膜面积,在高压腔58内的压力P1与低压腔57内的压力P2之差Λ P1作用下才能确保泄水阀50具有足够大的关闭力和开启力,使得泄水阀50在关闭时保持滴水不漏,在开启时阀瓣被完全打开,保证大流量充分泄水。
[0047]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
[0048](I)上游压力P1作用于上游止回阀的阀瓣装置22的左侧面上,克服组合碟形弹簧23的弹力后使阀瓣装置22向右移动并打开上游止回阀20,压力P1被上游止回阀20减去部分压力后变为P2进入中间减压腔40内,再通过泄水阀50的进水腔52由泄水阀进水孔进入泄水阀50的低压腔57内,同时,压力P1也经过导管80由泄水阀50的上游压力进水口进入高压腔58内,由于高压腔58内的压力(相等于上游压力P1)大于中间减压腔40内的压力P2,于是在隔膜56的左右表面形成一个水力压差Λ P1,并且此水力压差完全克服了泄水阀弹簧63的弹力,使泄水阀50处于关闭状态。
[0049]继续地,中间减压腔40内的压力P2进一步克服下游止回阀30中的组合碟形弹簧的弹力后使下游止回阀30向右移动并打开,压力P2被下游止回阀30再次减去部分压力后变为P3W出水口流出。
[0050](2) —旦出水口的压力P3增大,接近或超过中间减压腔40内的水压P2时(假如下游止回阀30被卡堵),便可产生背压回流,此时,中间减压腔40内的压力P2因背压回流而增大,泄水阀的隔膜56上下的水力压差Λ P1减小,泄水阀弹簧63向左推开隔膜56,泄水阀50被打开,中间减压腔40内的压力水由出水腔53泄出,再经漏水斗60排出,形成阀内空气隔断,防止背压回流,与此同时,阀盖70上的橡胶球7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沉,大气由测试球阀92进入中间减压腔40,破坏中间减压腔40内因泄水而造成的真空,防止虹吸倒流。
[0051](3)假如上游压力P1减小或上游出现负压时,作用在隔膜56左右的水力压差Λ P1减小,泄水阀弹簧63向左推动隔膜56,泄水阀50被打开,中间减压腔40内的压力水由出水腔53泄出。
[0052]本实用新 型提供的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采用了减压原理和组合碟形弹簧具有均匀弹力的特性,使泄水阀具有自动开启和关闭并具备泄水压力可调节的功能,结合图1,具体论证低阻力原由、泄水阀泄水压力可调节功能以及对合组合碟形弹簧的选择方法如下:
[0053]以DN125 (即 5")为例:
[0054]1、低阻力原由如下:
[0055]上游止回阀的进水口直径D=140mm,则进水口面积为
0.785XD2=0.78 5X 142=154cm2。根据倒流防止器的国家标准GBT/25178-2010规定,在零流量状态,上游压力P1与中间减压腔压力P2之差Λ P不应小于20KPa,此时上游止回阀应紧闭不漏水,所以上游阀瓣所受的水力推力为154cm2 X 20KPa=30.8Kg,此时的上游止回阀的组合碟形弹簧的弹力必须不小于30.8Kg,阀瓣装置22的移动距离为31.25mm (常规逆止阀DN125打开距离为125mm/4=31.25mm),由德国Mubea公司提供的蝶形弹簧弹力计算软件运算得知:
[0056]单个蝶形弹簧厚度t=0.8mm,内截维高度 hQ=l.5mm, De=50.00mm, Di=20.00mm,10=2.30mm, h0/t=l.875,其中,De为单个蝶簧的外径,Di为内径,I。为单个蝶簧的总高度=1?+!:。(根据德国Mubea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hO/t ( 2蝶形弹簧不会翻转),单个蝶形弹簧预紧30%时的弹力为31.3Kg,压缩位移为0.45mm,继续压缩至70%时的弹力为39.8Kg,压缩位移为1.05mm,轴向运动装置移动距离为1.05-0.45=0.6mm,故需要52片蝶形弹簧对合组合,总压缩位移为0.6X52=31.2mm,上游止回阀完全打开后的水头损失为39.8Kg/154cm2=0.26Kg/cm2=2.6 米水柱。
[0057]下游止回阀的进水口直径D=140mm,贝U进水口面积为
0.785XD2=0.785X142=154cm2。根据倒流防止器的国家标准GBT/25178-2010规定,在零流量状态,中间减压腔压力P2与出水口压力P3之差Λ P2不应小于7KPa,此时下游止回阀应紧闭不漏水,所以下游阀瓣所受的水力推力为154cm2X7KPa=10.8Kg,此时的下游对合组合碟形弹簧的弹力必须不小于10.8Kg,阀瓣装置22的移动距离为31.25mm(常规逆止阀DN125打开距离为125mm/4=31.25mm),由德国Mubea公司提供的蝶形弹簧弹力计算软件运算得知:
[0058]单个蝶形弹簧厚度t=0.6mm,内截维高度 hQ=l.2mm, De=50.00mm, Di=20.00mm,10=1- 80mm, h0/1=2 (根据德国Mubea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hQ/t ( 2蝶形弹簧不会翻转),单个蝶形弹簧预紧30%时的弹力为11.5Kg,压缩位移为0.36mm,继续压缩至71%时的弹力为14.1Kg,压缩位移为0.855mm,轴向运动装置移动距离为0.855-0.36=0.495mm,故需要64片蝶形弹簧对合组合,总压缩位移为0.495X64=31.68mm,下游止回阀完全打开后的水头损失为 14.lKg/154cm2=0.092Kg/cm2=0.92 米水柱。
[0059]综合上述,该倒流防止器的总水头损失为:上游止回阀+下游止回阀水头损失=2.6+0.92=3.52米水柱,比国家标准GBT/25178-2010规定的8_10米水柱低很多,有着良好的节能效果。
[0060](2)该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中,上游止回阀20和下游止回阀30的阀座的密封面为略带斜度的圆锥形结构,一旦倒流发生或该倒流防止器关闭时,阀瓣装置22在组合碟形弹簧23的作用下,弧形密封片221的外缘与之迅速接触时,圆锥面与球面形成相切密封,达到线密封效果,大大提高该倒流防止器关闭时的密封比压,以DN125倒流防止器为例并结合(I)所述内容,根据倒流防止器的国家标准GBT/25178-2010规定,在零流量状态,上游压力P1与中间减压腔压力P2之差Λ P1不应小于20KPa,此时上游止回阀应紧闭不漏水,如图12所示的受力,F2为上游压力对阀瓣装置22的推力,F2=30.8Kg,F1为组合蝶形弹簧的弹力,F1=31.3Kg,弧形密封片221的外缘球面接触时,因为接触面带有一定的斜度,所以F1被分解为与切线水平方向的Flx和与切线垂直方向的Fly=2.36Kg, F2被分解为与切线水平方向的F2x和与切线垂直方向的F2y=2.2Kg,两个同方向的与切线垂直分力的合力就是该倒流防止器的关闭密封压力,即合力Fy=Fly+F2y=2.36+2.2=4.56Kg,该4.56Kg就是密封压力,此时,只要F1=Sl.3Kg大于F2=30.8Kg,阀瓣装置22不会被移动,止回阀即可达到密封效果,这点与传统的密封不同,传·统的密封条件是F1必须比F2大很多。下游止回阀的密封形式与上游止回阀相同,不再重复描述。
[0061](3)与采用普通螺旋形弹簧的传统倒流防止器相比较,若上游止回阀的弹簧预紧压缩距离为0.45X52=23.4mm,预紧力为31.3Kg,则弹簧的刚度K=31.3/23.4=1.34Kg/mm,继续压缩31.25mm,总压缩量为23.4+31.25=54.65mm,此时的弹力为1.34Kg/mmX54.65mm=73.23Kg,那么上游止回阀的水头损失为 73.23Kg/154cm2=0.48Kg/cm2=4.8米水柱,同样的计算过程得知,下游止回阀的水头损失为1.8米水柱,总水头损失为
4.8+1.8=6.6米水柱,止回阀密封形式若采用传统的密封方式,实际水头损失比6.6米水柱更大,甚至会超过10米水柱,远远大于本实用新型的总水头损失3.52米水柱。
[0062]2、泄水阀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实现
[0063]根据国家标准GBT/25178-2010规定,中间减压腔40的压力P2永远要比上游压力P1低14KPa或以上,该14KPa的压差由泄水阀弹簧63来抵消,即P1-P2= Δ P1 ^ 14KPa时,泄水阀开始泄水,设定隔膜的面积为S,泄水弹簧的刚度为K,泄水弹簧的压缩距离为X,则Λ P1 XS=KX,那么X= Δ P1XSzK=HSzK为一固定值(因为S和K都是固定值),该固定值X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泄水弹簧调节器的拧进和退出调节得出,同样的道理,泄水压差Δ P1可通过调节泄水弹簧的长度来求得最精确值,也就是最接近14KPa,这个特点显然与众不同,普通的倒流防止器泄水弹簧是不可调的,很难精确到AP1=HKPa这个国家标准值。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倒流防止器为减压型,在正常情况下,上游压力P1与中间减压腔P2的压差是26KPa,所以隔膜56的左右仍然存在压差,泄水阀50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0064](I)当上游压力P1降低时,泄水阀50可能会开启一部分泄除一定的水量来维持中间减压腔40与上游压力之间的压差不小于14KPa,如果上游压力继续降低到小于14KPa至O或负压时,泄水阀弹簧63顶开隔膜56,使隔膜56带动泄水阀活塞592向左移动,泄水阀50完全开启,中间减压腔40内的压力水由出水腔53泄出再经起空气隔断作用的漏水斗60排出。
[0065](2)当出水压力P3升高,接近或超过中间减压腔40内的压力P3时,此时,假如下游阀瓣因卡堵关闭不严或关闭失灵时,中间减压腔40内的压力升高,中间减压腔40与上游压力之间原先存在的压差降低,上游阀瓣装置22在上游组合碟形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快速向左移动并关闭上游止回阀20,于是中间减压腔40与上游压力之间原先存在的压差继续降低至小于14KPa,此时,泄水阀弹簧63迅速顶开隔膜56,泄水阀50完全开启,中间减压腔40内的压力水通过出水腔53被持续排泄再经起空气隔断作用的漏水斗60排出。
[006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具有如下明显的优点:
[0067]( I)设计新颖、原理清晰,没有易损件,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指标,可靠耐用,广泛使用该低阻力减压原理型倒流防止器,可以保证公共卫生安全。
[0068](2)不同于采用普通弹簧的倒流防止器,采用了组合碟形弹簧,使得压力水源仅需克服组合碟形弹簧的起初弹力,无需损耗额外压力维持对合组合碟形弹簧的进一步压缩,便可使阀门处于完全开启状态,从而达到节约用水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另外,采用了减压原理,有效地杜绝有毒液体和污染液体的回流,达到安全用水的目的,没有安全隐患。
[0069](3)可在线维修和在线更换零部件,无需从管线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大大缩短维修时间。
[0070](4)泄水阀反应灵敏、密封可靠,不会因关闭不严而造成不断泄水的浪费水资源现象。
[0071]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包括相对间隔设置在阀体内的上游止回阀和下游止回阀,所述上游止回阀和下游止回阀之间形成中间减压腔,所述中间减压腔的下部出水口处设有泄水阀,所述泄水阀的泄水口处设有起空气隔断作用的漏水斗,所述阀体的顶面上设有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止回阀和所述下游止回阀结构相同,分别包括: 阀座,一端固定在所述阀体的上游入水口处,另一端设有弹簧座; 阀瓣装置,沿左右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阀座内; 组合碟形弹簧,设置在所述阀瓣装置与所述弹簧座之间,用于控制所述阀瓣装置左右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阀体的上游进水口或中间减压腔的出水口,所述组合碟形弹簧由多个对合组合碟形弹簧依次并排组成,且每个所述对合组合碟形弹簧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单片碟形弹簧片组成,所述单片碟形弹簧片的弹力特性曲线在时,呈水平直线状,其中,h表示单片碟形弹簧片内截锥高度,t表示单片碟形弹簧片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装置包括: 弧形密封片,其朝向进水口一侧的表面为外凸弧面,另一侧的内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阀瓣压板; 阀瓣,具有密封部和后阀轴; 前阀轴,穿过所述弧形密封片和所述阀瓣压板的中心后与所述密封部的中心固定,所述组合碟形弹簧套装在所述后阀轴上,且两端分别与密封部和所述弹簧座相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上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台阶通孔,所述台阶通孔内设有橡胶球,且所述台阶通孔的端口处设有测试球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与所述弧形密封片的外缘的接触面为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为锥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阻力减压型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阀包括: 泄水阀体,由格栅分隔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与所述中间减压腔相通,所述出水腔与所述漏水斗相通,所述格栅的中心设有过流孔,所述过流孔连通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泄水阀体的右端固定设有右端盖,所述右端盖的右侧通过螺纹连接着泄水弹簧调节器; 隔膜,通过左端盖固定在所述泄水阀体的左端,所述左端盖通过导管与所述阀体的上游入水口相连,所述隔膜与所述左端盖之间形成高压腔,所述隔膜与所述泄水阀体之间形成低压腔,所述低压腔与所述进水腔连通; 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泄水阀体内,所述活塞组件在活塞轴上具有间隔设置的活塞和泄水阀阀瓣以及泄水弹簧座。 泄水弹簧,套装在活塞轴的右端,左端与所述泄水弹簧座抵触,右端与泄水弹簧调节器抵触。所述活塞组件在所述高压腔与低压腔的压差以及泄水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轴向左右移动,使泄水阀阀瓣打开或关闭所述过流孔。
【文档编号】F16K15/18GK203431255SQ20132053069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陈银周 申请人:陈银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