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涂板生产线烘箱出口的气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409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彩涂板生产线烘箱出口的气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彩涂板生产线烘箱出口的气封装置(1),包括:歧管(10),其靠近烘箱出口(2)设置于烘箱出口的外部,歧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喷气孔(13),歧管的一端是封闭的;支撑部(14),其支撑所述歧管(10);供气管(15),其一端与歧管(10)的开口端连接;控制部(16),其设置于歧管(10)的与供气管(15)连接的所述开口端处并且控制从供气管流入歧管的气体流量和压力;送风部(18),其与供气管(15)的开口端连接并向供气管提供预定流量的高压气体。多个喷气孔(13)以预定气压向烘箱出口(2)内喷射气体从而形成对烘箱出口的气封。该气封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且能够有效地阻止烘箱内的有害气体排出至烘箱外部。
【专利说明】彩涂板生产线烘箱出口的气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彩色涂层钢板(下文中简称为彩涂板)的生产设备,具体地,涉及彩涂板生产线烘箱出口的气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彩涂板作为建筑业、造船业、车辆制造业、家具行业、电气行业等行业的新型原材料被广泛使用。彩涂板是以冷轧钢板,镀铝锌钢板和镀锌钢板为基板,经过脱脂、清洗、化学转化处理等表面预处理,然后涂上一层或多层液态涂料,经过烘烤和冷却而制成的产品。在彩涂板的烘烤过程中需要使用烘箱。
[0003]目前,烘箱出口的空气压力是通过烘箱通风系统进行控制的。但该控制系统较为复杂,包括烘箱区(例如总共有四个烘箱区)总排气扇、烘箱区热空气总进气扇、与各烘箱区对应的进气管道及气流量调节挡板、与各烘箱区对应的出气管道及气流量调节挡板等。使用上述控制系统来控制烘箱出口的压力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平衡烘箱区由油漆烘烤产生的挥发性气体爆炸下限、烘箱区温度与烘箱出口空气压力,并且由于烘箱温度或油漆膜厚等会发生变化,所以难以控制烘箱出口的气压始终为负压(即,烘箱出口处的压力大于烘箱内部的压力)。因而,烘箱出口有时会处于正压(即,烘箱出口处的压力小于烘箱内部的压力)状态。当烘箱出口处于正压状态时,烘箱内油漆、树脂等挥发而产生的有害气体会从烘箱出口逸出,影响环境且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而且,从烘箱口排出的高温气体还常常会损坏设置在烘箱出口附近的设备。此外,含有树脂等成分的气体还可能进入生产线下游的水冷系统,树脂等产生沉积越积越多,会导致水冷系统的水质越来越差,最终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期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能够在烘箱出口处稳定地形成高于烘箱内部压力的区域的装置,阻止烘箱内的气体排出至烘箱外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彩涂板生产线烘箱出口的气封装置。该气封装置包括:歧管,所述歧管设置于所述烘箱出口的外部,所述歧管的一端是封闭的,歧管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喷气孔;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烘箱的箱体或支架上,支撑着所述歧管;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歧管的开口端连接;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所述歧管的开口端处,所述控制部控制从所述供气管流入所述歧管的气体流量和压力;送风部,所述送风部与所述供气管的开口连接,向所述供气管提供预定流量预定压力的气体;并且所述多个喷气孔以预定的气压向所述烘箱出口喷射气体,使得所述烘箱出口处的气压大于烘箱内部的气压,从而形成对所述烘箱出口的气封。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歧管包括上部歧管和下部歧管,它们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布置于烘箱出口的上下两侧。多个喷气孔布置在上部歧管的下侧和下部歧管的上侦牝其宽度与烘箱出口的水平宽度相对应。
[0007]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彩涂板生产线的烘箱出口的通风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封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并且能够有效地阻止烘箱内的气体排出至烘箱外部,进而防止生产线下游的水冷系统中出现树脂沉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气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中所示的气封装置的位于烘箱出口附近的部分的侧视图;
[0010]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气封装置的歧管和喷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3中所示的上部歧管和喷气孔的侧视图;
[0012]图5是图3中所示的下部歧管和喷气孔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彩涂板生产线烘箱出口的气封装置的实施例。
[0014]在本实施例中,烘箱内的气压为49?50帕,在烘箱出口 2处安装有气封装置I。烘箱出口 2的水平宽度例如为1700mm。如图1和图2所示,气封装置I的歧管10包括上部歧管11和下部歧管12,它们分别靠近烘箱出口 2沿着水平方向布置于烘箱出口 2的上下两侦牝从而使得从烘箱出口 2输送出的彩涂板3从上部歧管11与下部歧管12之间穿过。例如,上部歧管11和下部歧管12距离烘箱出口端面的距离是150mm,距离烘箱出口 2的中心线均是300_。歧管11和歧管12位于烘箱出口 2两侧的部分分别设置有支撑部14。支撑部14固定设置于烘箱的支架上并且支撑着歧管11和歧管12。歧管11和歧管12的一端是封闭的,另一端分别与供气管15连接。在与供气管15连接的端头处,歧管11和歧管12分别设置有作为控制部16的节流阀和气压表,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分别控制从供气管15提供至歧管11和歧管12的气体的流量和压力。供气管15是规格为DN125 (即,供气管直径为125mm)的管道。供气管15的另一端经由软管17与离心式通风机18连接。作为送风部的离心式通风机18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向供气管15内输送气体。例如,离心式通风机18的流量为800?1800立方米/小时,送风全压为10.3?11.5千帕,送风功率为11千瓦。
[0015]为了实现对烘箱出口 2的气封,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上部歧管11的下侧和下部歧管12的上侧布置有多个喷气孔13,其宽度与烘箱出口 2的水平宽度相对应。例如,上部歧管11和下部歧管12的管道规格均是DN75 (S卩,歧管10直径为75mm),喷气孔13的直径为6mm,并且以50mm的间隔等间距地布置在歧管10上。当烘箱出口 2的水平宽度为1700mm时,在上部歧管11和下部歧管12中分别布置有32个喷气孔13。上部歧管11和下部歧管12中的气体压力保持为9.46千帕,喷气孔13以与烘箱出口 2的出口端面成40°的角度向烘箱出口 2内喷射上述气体,从而对烘箱出口 2形成气封。
[0016]在本实施例中,离心式通风机18在电动机的驱动下经由软管17将流量为800?1800立方米/小时,压力为10.3?11.5千帕的气体送至供气管15。上述气体通过供气管15分别进入上部歧管11和下部歧管12。进入上部歧管11和下部歧管12的气体在节流阀的控制下以9.46千帕的气压流向喷气孔13,并经由喷气孔13喷射向烘箱出口 2,形成了对烘箱出口 2的气封。
[0017]上面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和参数都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也可以仅在烘箱出口 2的一侧布置一根歧管10。此外,可以根据烘箱出口 2的尺寸和烘箱内的气压适当地选择喷气孔13的间隔和直径、歧管10的规格、供气管15的规格以及送风部的类型等。
[0018]此外,歧管10布置有喷气孔13的部分可以被分为多段,每一段歧管通过歧管接头可旋转地密封连接,从而能够独立地调节各段歧管上的喷气孔13的喷气方向相对于烘箱出口 2的出口端面的角度。以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烘箱出口的形状等因素分段调节喷气方向,以进一步改善气封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彩涂板生产线烘箱出口的气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封装置(I)包括: 歧管(10),所述歧管(10)设置于所述烘箱出口(2)的外部,所述歧管(10)的一端是封闭的,歧管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喷气孔(13); 支撑部(14),所述支撑部(14)设置于烘箱的箱体或支架上,支撑着所述歧管(10); 供气管(15),所述供气管(15)的一端与所述歧管(10)的开口端连接; 控制部(16),所述控制部(16)设置于所述歧管(10)的开口端处,所述控制部(16)控制从所述供气管(15)流入所述歧管(10)的气体流量和压力; 送风部(18),所述送风部(18)与所述供气管(15)的另一端连接,向所述供气管(15)提供预定流量的预定压力的气体;并且 所述多个喷气孔(13)以预定的气压向所述烘箱出口(2)喷射气体,使得所述烘箱出口(2)处的气压大于烘箱内部的气压,从而形成对所述烘箱出口(2)的气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歧管(10)包括上部歧管(11)和下部歧管(12),它们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布置于所述烘箱出口(2)的上下两侧;并且 所述多个喷气孔(13)布置在所述上部歧管(11)的下侧和所述下部歧管(12)的上侧,与所述烘箱出口(2)的水平宽度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歧管(11)和所述下部歧管(12)的直径是75mm,它们距离所述烘箱出口(2)的出口端面的间隔是150mm,距离所述烘箱出口(2)的中心线的距离均是300mm ; 所述多个喷气孔(13)的直径是6mm,并且以50mm的间隔等间距地布置于所述上部歧管(11)和所述下部歧管(12);并且 所述供气管(15)的直径是12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喷气孔(13)以与所述烘箱出口(2)的出口端面成40度的角度向所述烘箱出口(2)内喷射气体,从而对所述烘箱出口(2)形成气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14)固定设置于烘箱的支架上并且在所述烘箱出口(2)的两侧支撑着所述上部歧管(11)和所述下部歧管(1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气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16)是节流阀和气压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气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18)是离心式通风机,并且所述离心式通风机经由软管(17)与所述供气管(15)的所述另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通风机的流量为800?1800立方米/小时,送风全压为10.3?11.5千帕,送风功率为11千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气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歧管接头,使得所述歧管被分为多段且各段通过所述歧管接头可旋转地密封连接,从而能够独立地调节设置于所述各段的喷气孔(13)的喷气方向相对于所述烘箱出口(2)的出口端面的角度。
【文档编号】F16J15/40GK203556532SQ201320560164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李新明, 陈海文 申请人:博思格钢铁(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