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铆接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878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新型铆接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新型铆接堵,是利用铆接技术制作的新型密封件。由铆钉和套环组成。铆钉由锥形体头部、拉断槽、前光杆、滚花段、后光杆和与铆接器连接的尾环槽段组成。套环为圆形管状,外表面有外环槽,内部为台阶孔。铆钉、套环均用钢材,避免了不同材料间的电化学腐蚀。套环强度低,有利于套环变形、膨胀、填充和密封。锥形体头部便于挤入套环;外环槽有利于套环变形后嵌入安装孔,不仅密封效果佳,且形成机械锁紧,增加抗震能力。滚花段与套环间过盈配合,便于铆钉与套环组装后定位连接稳定。套环内台阶可限制变形结束铆钉继续后移。新型铆接堵总体看安装方便快捷,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主要用于铁路货车制动阀、泵体或齿轮箱等场合的工艺孔的密封。
【专利说明】新型铆接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新型铆接堵,是一种利用铆接技术制作的新型密封件,属铆接类(B21J)和密封类。主要用于阀体、泵体、齿轮箱等工艺孔的密封。
(二)【背景技术】:
[0002]现有铁路货车制动阀、泵体、齿轮箱等场合工艺孔的密封件一般采用螺塞。螺塞密封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螺塞和螺纹孔的公差配合,对螺纹的精度要求较高,并且需要在螺纹上涂密封胶。螺纹的精度和密封胶的老化容易造成密封失效。
(三)
【发明内容】
:
[000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铆接堵,就是解决上述现有螺塞密封存在的螺纹精度要求高和密封胶老化造成密封失效的问题。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新型铆接堵,由铆钉和套环组成;其特征是:I)铆钉由从前到后顺次连接的锥形体头部、拉断槽、前光杆、滚花段、后光杆和与安装工具连接的尾环槽段组成。2)套环为圆形管状,套环外表面有外环槽,套环外表面前端有前倒角;套环内部为台阶孔,台阶孔前段为变形区,台阶孔后段为台阶。3)铆钉滚花段与套环内部台阶孔后段台阶间采用过盈配合。
4)铆钉、套环均用钢制材料,套环的材料强度比铆钉低。
[0006]上述铆接堵的安装孔4的公称直径D分别为4、5、6、7、8、9、10、12、14、16或18mm时;对应选择的套环长度L1、套环后端距头部前端组装后长度L2、铆钉总长L3、套环外径Cl1和后光杆直径d2可分别选择为表1中序号1、2、3、4、5、6、7、8、9、10或11所不数值。表1(mm)
[0007]
【权利要求】
1.新型铆接堵,由铆钉和套环组成;其特征是:. 1)铆钉(I)由从前到后顺次连接的锥形体头部(1.1)、拉断槽(1.2)、前光杆(1.3)、滚花段(1.4)、后光杆(1.5)和与安装工具连接的尾环槽段(1.6)组成; .2)套环(2)为圆形管状,套环外表面有外环槽(2.1),套环外表面前端有前倒角(2.2);套环内部为台阶孔(2.3),台阶孔前段为变形区,台阶孔后段为台阶(2.4);. 3)铆钉滚花段与套环内部台阶孔后段台阶间采用过盈配合; . 4)铆钉、套环均用钢制材料,套环的材料强度比铆钉低。
2.按权利要求1所述铆接堵,其特征是:铆接堵的安装孔的公称直径(D)分别为4、.5、6、7、8、9、10、12、14、16或18mm时;对应选择的套环长度(U)、套环后端距头部前端组装后长度(L2)、铆钉总长化3)、套环外径(Cl1)和后光杆直径(d2)分别选择为表1中序号1、2、.3、4、5、6、7、8、9、10 或 11 所示数值;表 I (mm)

【文档编号】F16J15/02GK203560431SQ201320687227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刘洋, 刘宇, 代广成, 贾云龙, 熊光年, 赵祥云 申请人:眉山南车紧固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