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9379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包括箱体,其箱体上安装有动力输入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机械换挡部分、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牙嵌式离合器转向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动力输入部分一部分动力经输出轴减速部分输出至动力输出轴部分用于外部作业,另一部分经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输出至机械换挡部分,经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输出至驱动左侧履带驱动部分与右侧履带驱动部分。本发明采用液压泵-马达一体实现了履带拖拉机的无极驱动变速,且无极变速应用于行进中变化,操作简便;既降低了能耗,又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同时通过控制左控制摇臂与右控制摇臂实现车辆的左右转向。
【专利说明】
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变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履带车辆主要有履带式运输车、履带式工程车和履带式拖拉机,近年来,由于履带式拖拉机的接地面积宽,而履带对土壤的压实小,采用履带式拖拉机挂接机具实现耕种收割环节的机械化,符合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要求,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履带式拖拉机通常采用纯机械式动力传动系统传递动力,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纯机械式动力传动机构,在日常生产使用过程中换挡操作复杂,同时由于农机操作者通常不具备驾驶汽车或拖拉机的技能,对离合器、油门、换挡的配合难以掌控,特别是初学农机操作者对履带拖拉机的转向控制不稳易造成履带拖拉机翻车,进而限制了履带拖拉机的发展;且在田间作业时,履带拖拉机的发动机一般处于大油门状态,接近于发动机额定工况,车速变化小,机械的功率与扭矩都比较大,如此易导致液压系统能耗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0004]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包括箱体,其箱体上安装有动力输入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机械换挡部分、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牙嵌式离合器转向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而箱体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位置处,动力输入部分分别与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连接,动力经动力输入部分输入,一部分由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输出,另一部分输送至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与动力输出轴部分连接,动力输出轴部分用于驱动外部作业,而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与机械换挡部分连接,机械换挡部分与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连接,用于将动力传递给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分别与输出驱动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右侧履带驱动部分连接。
[0006]上述各部分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
[0007]动力输入部分中,动力输入轴安装于箱体内,主动锥齿轮过渡配合安装于动力输入轴上,用于将动力输入轴的动力传递给后续相关装置,动力换挡拨叉套装于双联换挡齿轮,双联换挡齿轮间隙配合套装于动力输入轴花键上,动力输入轴通过花键带动双联换挡齿轮旋转传递动力,双联减速齿轮通过动力滑动轴承间隙安装于动力输入轴上,围绕动力输入轴的回转中心旋转,并在动力输入轴上双联减速齿轮的一端安装有用于轴向限位及间隙调整的挡圈;
[0008]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中,动力承接轴安装于箱体内,密封端盖过盈安装于箱体内,三联齿轮通过滑动轴承套装于动力承接轴上空转,动力输出齿轮套装于动力承接轴花键上;动力输出齿轮与双联减速齿轮的左侧齿轮啮合,双联减速齿轮的右侧齿轮与三联齿轮的左侧齿轮啮合,双联换挡齿轮在动力换挡拨叉作用下沿动力输入轴从左至右移动,以实现档位从高-空-低三档切换;内花键轴安装于箱体内,且其一端套装于动力承接轴上,另一端内套装有动力输出轴,而内花键轴内通过花键连接传递动力;
[0009]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中,液压马达安装于箱体一侧,液压传动轴一端安装于箱体内,另一端插装于液压传动花键轴内,而液压传动花键轴安装于箱体内,且马达动力输入轴插装于液压传动花键轴内,马达动力输入轴、液压传动轴分别与液压传动花键轴花键配合并传递动力,从动锥齿轮套装于液压传动轴上,马达动力输出齿轮套装于马达动力输出轴上;此外,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
[0010]机械换挡部分中,换挡主动轴与换挡从动轴分别安装于箱体内,而换挡主动齿轮套装于换挡主动轴,并与马达动力输出齿轮啮合,在马达动力输出齿轮的驱动下换挡主动齿轮带动换挡主动轴旋转;换挡从动齿轮(一)、换挡从动齿轮(二)及换挡从动齿轮(三)分别套装于换挡主动轴上空转,花键毂(一)位于换挡从动齿轮(一)与换挡从动齿轮
(二)之间,且套装于换挡主动轴,花键毂(二)位于换挡从动齿轮(二)与换挡从动齿轮
(三)之间,且套装于换挡主动轴,结合套(一)安装在花键毂(一)上,换挡拨叉(二)插装于结合套(一)上,结合套(二)安装在花键毂(二)上,换挡拨叉(一)插装于结合套
(二)上;换挡动力齿轮(一)、换挡动力齿轮(二)及换挡动力齿轮(三)分别套装于换挡从动轴上;此外,换挡从动齿轮(一)与换挡动力齿轮(三)的外部齿轮啮合,换挡动力齿轮(二)与换挡从动齿轮(二)的外部齿轮啮合,换挡动力齿轮(一)与换挡从动齿轮
(三)的外部齿轮啮合;
[0011]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中,左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与右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关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对称设置,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套装于牙嵌式离合器主轴上,且牙嵌式离合器主轴左端安装于左端盖内,左端盖紧固安装于箱体上,左控制摇臂安装在左多片式制动器上,左多片式制动器安装于箱体内,左离合套与左多片式制动器配合安装,左控制摇臂用于对左离合套和左多片式制动器进行控制,左复位弹簧设置在左多片式制动器上方,用于对左离合套的复位,左离合套同时与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左侧内齿圈啮合,将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动力传递给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而牙嵌式离合器主轴右端安装于右端盖内,右端盖紧固安装于箱体上,右控制摇臂安装在右多片式制动器上,右多片式制动器安装于箱体内,右离合套与右多片式制动器配合安装,右控制摇臂用于对右离合套和右多片式制动器进行控制,右复位弹簧设置在右多片式制动器上方,用于对右离合套的复位,右离合套同时与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右侧内齿圈啮合,将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动力传递给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
[0012]牙嵌式离合器转向传动部分中,左牙嵌式离合器转向部分与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部分关于中间挡圈对称设置,中间挡圈套装于牙嵌式离合器传动轴上,牙嵌式离合器传动轴安装于箱体内,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通过滑动轴承安装于牙嵌式离合器传动轴上空转,并将动力传递给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通过滑动轴承安装于牙嵌式离合器传动轴上空转,并将动力传递给右侧履带驱动部分;
[0013]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和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关于中间挡圈对称设置,左驱动支架安装于箱体一侧,左驱动轴一端安装在左驱动支架内,另一端安装在箱体内,左驱动齿轮安装在左驱动轴上,并通过左驱动挡圈(二)限位;右驱动支架安装于箱体另一侧,右驱动轴一端安装在右驱动支架内,另一端安装在箱体内,右驱动齿轮安装在右驱动轴上,并通过右驱动挡圈(一)限位。
[0014]在本发明中,液压传动轴上的从动锥齿轮一侧安装有用于轴向限位及间隙调整的挡圈(一)。
[0015]在本发明中,马达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轴向限位的开口挡圈。
[0016]在本发明中,牙嵌式离合器主轴上设置有用于轴向限位的钢丝挡圈。
[0017]在本发明中,换挡从动齿轮(一)、换挡从动齿轮(二)及换挡从动齿轮(三)分别通过滑动轴承套装于换挡主动轴上空转。
[0018]在本发明中,牙嵌式离合器主轴左端通过左支撑轴承安装于左端盖内。
[0019]在本发明中,牙嵌式离合器主轴右端通过右支撑轴承安装于右端盖内。
[0020]在本发明中,左复位弹簧一端设置有用于起支撑作用的左挡圈(一),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起支撑作用的左挡圈(四)。
[0021 ] 在本发明中,右复位弹簧一端设置有用于起支撑作用的右挡圈(一),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起支撑作用的右挡圈(四)。
[0022]在本发明中,液压无极变速的运动方式是:主动锥齿轮通过从动锥齿轮带动液压传动轴旋转,并经液压传动花键轴将动力传递至马达动力输入轴,从而驱动液压马达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液压马达为静液压传动马达,经液压回路将液压能再次转化为机械能,并由马达动力输出轴经马达动力输出齿轮输出,以驱动后续相关设备,其通过对液压回路的切换,以实现马达动力输出轴的正反转输出,从而实现装置的前进和倒退;再通过对液压回路流量的控制独立实现无极变速,且可在发动机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实现对后续设备的低转速大扭矩驱动,有利于履带车辆的大负荷驱动。
[0023]在本发明中,机械换挡的运动方式是:当换挡拨叉(二)上行时,带动结合套(一)同时与花键毂(一)及换挡从动齿轮(一)的外部花键啮合,花键毂(一)通过结合套(一)带动换挡从动齿轮(一)旋转,并将动力经换挡动力齿轮(三)和换挡从动轴传递给换挡动力齿轮(二)以驱动后续相关设备,当换挡拨叉(二)下行时,带动结合套(一)同时与花键毂(一)及换挡从动齿轮(二)的外部花键啮合,花键毂(一)通过结合套(一)带动换挡从动齿轮(二)旋转,并将动力传递给换挡动力齿轮(二)驱动后续相关设备;当换挡拨叉(一)下行时,带动结合套(二)同时与花键毂(二)及换挡从动齿轮(三)的外部花键啮合,花键毂(二)通过结合套(二)带动换挡从动齿轮(三)旋转,并将动力经换挡动力齿轮(一)和换挡从动轴传递给换挡动力齿轮(二)以驱动后续相关设备。
[0024]在本发明中,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方式为:当左控制摇臂在外部装置作用下促使左离合套左移从而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左侧内齿圈啮合,此时左部驱动断开,且当左离合套左移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左侧内齿圈啮合时促使左多片式制动器产生作用,从而锁住左离合套,而此时左离合套依然与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啮合,故左牙嵌式离合器转向部分及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均处于锁定状态,在右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处于啮合驱动状态时,则实现向左侧转向;当外部控制装置解除对左控制摇臂的作用时,在左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左离合套复位至常规状态驱动;同理,当右控制摇臂在外部装置作用下促使右离合套右移从而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右侧内齿圈啮合,此时左部驱动断开,且当右离合套右移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右侧内齿圈啮合时促使右多片式制动器产生作用,从而锁住右离合套,而此时右离合套依然与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啮合,故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此时均处于锁定状态,在左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处于啮合驱动状态,则可实现向右侧转向,当外部控制装置解除对右控制摇臂的作用时,在右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右离合套复位至常规状态驱动;从而实现左右转向。
[0025]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液压泵-马达一体实现了履带拖拉机的无极驱动变速,且无极变速应用于行进中变化,操作简便;且通过驱动液压马达将机械能与液压能相互转化以实现车辆的前进和倒退;而动力输出轴采用机械直连式驱动,液压无极驱动与动力输出轴机械式直连相结合,既降低了能耗,又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同时通过外部装置控制左控制摇臂与右控制摇臂的驱动,实现了履带车辆的左右转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
[0028]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动力输入部分与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机械换挡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牙嵌式离合器转向传动部分与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右侧履带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4]参见图1?图2的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包括动力输入部分U、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V、动力输出轴部分W、箱体M、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R、机械换挡部分S、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T、牙嵌式离合器转向传动部分Q、左侧履带驱动部分Pl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P2 ;其中,动力输入部分U、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V、动力输出轴部分W、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R、机械换挡部分S、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T、牙嵌式离合器转向传动部分Q、左侧履带驱动部分Pl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P2均安装在箱体M上,箱体M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位置处,动力经动力输入部分U输入,一部分经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V输出,另一部分输送至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R,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V经动力输出轴部分W将动力传递给外部作业部分,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R经机械换挡部分S将动力传递给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T,再由牙嵌式离合器转向传动部分Q将动力分别输出驱动左侧履带驱动部分Pl和右侧履带驱动部分P2。
[0035]参见图3所示,动力输入部分U包括动力输入轴U1、端盖(一)U2、动力换挡拨叉U3、双联换挡齿轮U4、双联减速齿轮U5、主动锥齿轮U6 ;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V包括内花键轴V1、动力输出齿轮V2、三联齿轮V3、密封端盖V4、动力承接轴V5 ;动力输出轴部分W包括动力输出轴Wl。
[0036]动力输入轴Ul 一端通过轴承通过安装于箱体M内,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端盖
(一)U2内,端盖(一)U2安装于箱体M内,主动锥齿轮U6过渡配合安装于动力输入轴Ul上,用于将动力输入轴Ul的动力传递给后续相关装置,双联换挡齿轮U4间隙配合套装于动力输入轴Ul花键上,动力输入轴Ul通过花键带动双联换挡齿轮U4旋转传递动力,双联减速齿轮U5通过动力滑动轴承间隙安装于动力输入轴Ul上,围绕动力输入轴Ul的回转中心旋转,并在动力输入轴Ul上双联减速齿轮U5的一端安装有用于轴向限位及间隙调整的挡圈。
[0037]动力承接轴V5两端分别安装于轴承内,并通过轴承安装于箱体M内,密封端盖V4过盈安装于箱体M内,三联齿轮V3通过滑动轴承套装于动力承接轴V5上空转,动力输出齿轮V2套装于动力承接轴V5花键上;动力输出齿轮V2与双联减速齿轮U5的左侧齿轮啮合,双联减速齿轮U5的右侧齿轮与三联齿轮V3的左侧齿轮啮合,双联换挡齿轮U4在动力换挡拨叉U3作用下沿动力输入轴Ul从左至右移动,以实现档位从高-空-低三档切换;内花键轴Vl通过轴承安装于箱体M内,且一端套装于动力承接轴V5上,另一端内安装有动力输出轴Wl,内花键轴Vl两端内部均通过花键连接传递动力。
[0038]参见图4所示,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R包括轴承(一)R1、马达动力输入轴R2、液压传动花键轴R3、液压传动轴R4、挡圈(一)R5、紧固螺栓(一)R6、端盖(二)R7、轴承R8、从动锥齿轮R9、开口挡圈R10、马达动力输出轴R11、马达动力输出齿轮R12、液压马达R13。
[0039]液压马达R13通过螺栓安装于箱体M —侧,液压传动轴R4 —端通过轴承R8安装于箱体M内,另一端插装于液压传动花键轴R3内,液压传动花键轴R3通过轴承(一)Rl安装于箱体M内,且马达动力输入轴R2插装于液压传动花键轴R3内,马达动力输入轴R2、液压传动轴R4均与液压传动花键轴R3花键配合并传递动力,从动锥齿轮R9通过花键套装于液压传动轴R4上,并在液压传动轴R4上的从动锥齿轮R9与轴承R8之间安装有挡圈(一)R5,用于轴向限位及间隙调整,马达动力输出齿轮R12通过花键套装于马达动力输出轴Rll上,并通过安装于马达动力输出轴Rll上的开口挡圈RlO轴向限位;主动锥齿轮U6通过从动锥齿轮R9带动液压传动轴R4旋转,并将动力通过液压传动花键轴R3传递给马达动力输入轴R2,从而驱动液压马达R13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液压马达R13为静液压传动马达,经液压回路将液压能再次转化为机械能,并由马达动力输出轴Rll经马达动力输出齿轮Rl2输出,驱动后续相关设备,通过对液压回路的切换,可实现马达动力输出轴Rll的正反转输出,从而实现装置的前进和倒退,通过对液压回路的流量控制可独立实现无极变速,且可在发动机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实现对后续设备的低转速大扭矩驱动。
[0040]参见图5所示,机械换挡部分S包括换挡主动齿轮S1、挡圈S2、换挡从动齿轮(一)S3、滑动轴承(一)S4、结合套(一)S5、花键毂(一)S6、换挡从动齿轮(二)S7、滑动轴承
(二)S8、挡圈(二)S9、结合套(二)S10、花键毂(二)S11、换挡从动齿轮(三)S12、滑动轴承(三)S13、挡圈(三)S14、轴承(二)S15、端盖(三)S16、紧固螺栓(二)S17、轴承(三)S18、换挡从动轴S19、端盖(四)S20、紧固螺栓(三)S21、换挡动力齿轮(一)S22、换挡拨叉
(一)S23、挡圈(四)S24、换挡动力齿轮(二)S25、换挡拨叉(二)S26、挡圈(五)S27、换挡动力齿轮(三)S28、紧固螺栓(四)S29、轴承(四)S30、端盖(五)S31、端盖(六)S32、换挡主动轴S33、轴承(五)S34、紧固螺栓(五)S35。
[0041]换挡主动轴S33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五)S34和轴承(二)S15安装于箱体M内,其一端通过由紧固螺栓(五)S35紧固的端盖(六)S32限位密封,另一端通过由紧固螺栓
(二)S17紧固的端盖(三)S16限位密封,同样换挡从动轴S19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四)S30和轴承(三)S18安装于箱体M内,一端通过由紧固螺栓(四)S29紧固的端盖(五)S31限位密封,另一端通过由紧固螺栓(三)S21紧固的端盖(四)S20限位密封;换挡主动齿轮SI通过花键套装于换挡主动轴S33上,在马达动力输出齿轮R12的驱动下换挡主动齿轮SI带动换挡主动轴S33旋转,换挡从动齿轮(一)S3通过滑动轴承(一)S4套装于换挡主动轴S33上空转,换挡从动齿轮(二)S7通过滑动轴承(二)S8套装于换挡主动轴S33上空转,换挡从动齿轮(三)S12通过滑动轴承(三)S13套装于换挡主动轴S33上空转,花键毂(一)S6通过花键与换挡主动轴S33安装,花键毂(二)SI I通过花键与换挡主动轴S33安装,结合套(一)S5通过花键安装在花键毂(一)S6上,结合套(二)SlO通过花键安装在花键毂(二)Sll上,换挡动力齿轮(三)S28通过花键安装于换挡从动轴S19上,换挡动力齿轮(二)S25通过花键安装于换挡从动轴S19上,换挡动力齿轮(一)S22通过花键安装于换挡从动轴S19上;在换挡主动齿轮SI与换挡从动齿轮(一)S3之间安装有挡圈S2,换挡从动齿轮(二)S7与花键毂(二)Sll之间安装有挡圈(二)S9,并在换挡从动齿轮(三)S12的一侧安装有挡圈(三)S14,在换挡动力齿轮(三)S28与换挡动力齿轮(二)S25之间安装有挡圈(五)S27,在换挡动力齿轮(一)S22与换挡动力齿轮(二)S25之间安装有挡圈(四)S24,均用于轴线限位及间隙调整;换挡从动齿轮(一)S3与换挡动力齿轮(三)S28的外部齿轮啮合,换挡动力齿轮(二)S25与换挡从动齿轮(二)S7的外部齿轮啮合,换挡动力齿轮(一)S22与换挡从动齿轮(三)S12的外部齿轮啮合。
[0042]当换挡拨叉(二)S26上行带动结合套(一)S5同时与花键毂(一)S6、换挡从动齿轮(一)S3的外部花键啮合时,花键毂(一)S6通过结合套(一)S5带动换挡从动齿轮
(一)S3旋转,并将动力经换挡动力齿轮(三)S28和换挡从动轴S19传递给换挡动力齿轮
(二)S25驱动后续相关设备,当换挡拨叉(二)S26下行带动结合套(一)S5同时与花键毂
(一)S6和换挡从动齿轮(二)S7的外部花键啮合时,花键毂(一)S6通过结合套(一)S5带动换挡从动齿轮(二)S7旋转,并将动力传递给换挡动力齿轮(二)S25驱动后续相关设备,当换挡拨叉(一)S23下行带动结合套(二)SlO同时与花键毂(二)SI I和换挡从动齿轮(三)S12的外部花键啮合时,花键毂(二)SI I通过结合套(二)SlO带动换挡从动齿轮
(三)S12旋转,并将动力经换挡动力齿轮(一)S22和换挡从动轴S19传递给换挡动力齿轮
(二)S25驱动后续相关设备。
[0043]参见图6所示,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T包括左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Tl、右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T2、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T3、钢丝挡圈T4、牙嵌式离合器主轴T5,其中,左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Tl包括左缩进螺栓T1-1、左端盖T1-2、左支撑轴承T1-3、左挡圈(一)T1-4、左挡圈(二)T1-5、左挡圈(三)T1-6、左挡圈(四)T1-7、左控制摇臂T1-8、左离合套T1-9、左复位弹簧T1-10、左多片式制动器T1-11,右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T2包括右缩进螺栓T2-1、右端盖T2-2、右支撑轴承T2-3、右挡圈(一)T2-4、右挡圈(二)T2-5、右挡圈(三)T2-6、右挡圈(四)T2-7、右控制摇臂T2-8、右离合套T2-9、右复位弹簧T2-10、右多片式制动器T2-11。
[0044]左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Tl与右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T2关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T3对称设置,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T3通过花键套装于牙嵌式离合器主轴T5上,并由钢丝挡圈T4轴向限位,牙嵌式离合器主轴T5左端通过左支撑轴承T1-3安装于左端盖T1-2内,左端盖T1-2通过左缩进螺栓Tl-1紧固安装于箱体M上,左端盖T1-2内安装有左挡圈(三)T1-6用于对左支撑轴承T1-3限位,左挡圈(一)T1-4和左挡圈(二)T1-5分别安装于牙嵌式离合器主轴T5上,用于限位支撑,左多片式制动器Tl-1I安装于箱体M内,左离合套T1-9与左多片式制动器Tl-1l配合安装,左挡圈(四)Τ1-7坐落于左离合套Τ1-9内,左复位弹簧Τ1-10两端分别由左挡圈(一)Τ1-4和左挡圈(四)Τ1-7支撑,用于对左离合套Τ1-9的复位,常规状态下左离合套Τ1-9同时与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Q1-5和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Τ3的左侧内齿圈啮合,将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Τ3的动力传递给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Q1-5。
[0045]当左控制摇臂Τ1-8在外部装置作用下促使左离合套Τ1-9左移从而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Τ3的左侧内齿圈啮合,此时左部驱动断开,且当左离合套Τ1-9左移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Τ3的左侧内齿圈啮合时促使左多片式制动器Tl-1l产生作用,从而锁住左离合套Τ1-9,而此时左离合套Τ1-9依然与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Q1-5啮合,故左牙嵌式离合器转向部分Ql及左侧履带驱动部分Pl此时均处于锁定状态,若此时右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Τ2处于啮合驱动状态,则可实现向左侧转向,当外部控制装置解除对左控制摇臂Τ1-8的作用时,在左复位弹簧Τ1-10的作用下,左离合套Τ1-9复位至常规状态驱动;同样,牙嵌式离合器主轴Τ5右端通过右支撑轴承Τ2-3安装于右端盖Τ2-2内,右端盖Τ2-2通过右缩进螺栓Τ2-1紧固安装于箱体M上,右端盖Τ2-2内安装有右挡圈(三)Τ2-6用于对右支撑轴承Τ2-3限位,右挡圈(一)Τ2-4和右挡圈(二)Τ2-5分别安装于牙嵌式离合器主轴Τ5上,用于限位支撑,右多片式制动器Τ2-11安装于箱体M内,右离合套Τ2-9与右多片式制动器Τ2-11配合安装,右挡圈(四)Τ2-7坐落于右离合套Τ2-9内,右复位弹簧Τ2-10两端分别由右挡圈(一)Τ2-4和右挡圈(四)Τ2-7支撑,用于对右离合套Τ2-9的复位,常规状态下右离合套Τ2-9同时与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Q2-5和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Τ3的右侧内齿圈啮合,将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Τ3的动力传递给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Q2-5,当右控制摇臂Τ2-8在外部装置作用下促使右离合套Τ2-9右移从而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Τ3的右侧内齿圈啮合,此时左部驱动断开,且当右离合套Τ2-9右移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Τ3的右侧内齿圈啮合时促使右多片式制动器Τ2-11产生作用,从而锁住右离合套Τ2-9,而此时右离合套Τ2-9依然与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Q2-5啮合,故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部分Q2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Ρ2此时均处于锁定状态,若此时左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Tl处于啮合驱动状态,则可实现向右侧转向,当外部控制装置解除对右控制摇臂Τ2-8的作用时,在右复位弹簧Τ2-10的作用下,右离合套Τ2-9复位至常规状态驱动。
[0046]参见图7所示,牙嵌式离合器转向传动部分Q包括左牙嵌式离合器转向部分Ql、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部分Q2、中间挡圈Q3、牙嵌式离合器传动轴Q4 ;其中,左牙嵌式离合器转向部分Ql包括端盖(七)Q1-1、紧固螺栓(六)Q1-2、轴承(六)Q1-3、滑动轴承(四)Q1-4、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Q1-5,右牙嵌式离合器转向部分Q2包括端盖(八)Q2-1、紧固螺栓(七)Q2-2、轴承(七)Q2-3、滑动轴承(五)Q2-4、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Q2-5 ;左侧履带驱动部分Pl包括轴承(八)P1-1、左驱动挡圈(一)P1-2、左驱动轴P1-3、左驱动支架P1-4、轴承(九)P1-5、左驱动齿轮P1-6、左驱动挡圈(二)P1-7,右侧履带驱动部分P2包括轴承(十)P2-1、右驱动挡圈(一)P2-2、右驱动轴P2-3、右驱动支架P2-4、轴承^一)P2-5、右驱动齿轮P2-6、右驱动挡圈(一)P2-7。
[0047]中间挡圈Q3套装于牙嵌式离合器传动轴Q4上,左牙嵌式离合器转向部分Ql与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部分关于中间挡圈Q3对称设置,牙嵌式离合器传动轴Q4 —端通过轴承(六)Q1-3安装于箱体M内,并通过由紧固螺栓(六)Q1-2紧固的端盖(七)Ql-1限位密封,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Q1-5通过滑动轴承(四)Q1-4安装于牙嵌式离合器传动轴Q4上空转,并将动力传递给左侧履带驱动部分P1,牙嵌式离合器传动轴Q4另一端通过轴承(七)Q2-3安装于箱体M内,并通过由紧固螺栓(七)Q2-2紧固的端盖(八)Q2-1限位密封,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Q2-5通过滑动轴承(五)Q2-4安装于牙嵌式离合器传动轴Q4上空转,并将动力传递给右侧履带驱动部分P2 ;左侧履带驱动部分Pl和右侧履带驱动部分P2同样关于中间挡圈Q3对称设置,左驱动支架P1-4通过紧固螺栓安装于箱体M 一侧,左驱动轴P1-3 —端通过轴承(八)Pl-1安装在左驱动支架P1-4内,另一端通过轴承(九)P1-5安装在箱体M内,左驱动齿轮P1-6通过花键安装在左驱动轴P1-3上,并通过左驱动挡圈(二)P1-7限位;同样,右驱动支架P2-4通过紧固螺栓安装于箱体M—侧,右驱动轴P2-3 —端通过轴承(十)P2-1安装在右驱动支架P2-4内,另一端通过轴承(i^一 )P2-5安装在箱体M内,右驱动齿轮P2-6通过花键安装在右驱动轴P2-3上,并通过右驱动挡圈(一)P2-7限位。
[004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包括箱体,其箱体上安装有动力输入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机械换挡部分、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牙嵌式离合器转向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而箱体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位置处,其特征在于, 液压无极变速换向部分中,液压马达安装于箱体一侧,液压传动轴一端安装于箱体内,另一端插装于液压传动花键轴内,而液压传动花键轴安装于箱体内,且马达动力输入轴插装于液压传动花键轴内,马达动力输入轴、液压传动轴分别与液压传动花键轴花键配合并传递动力,从动锥齿轮套装于液压传动轴上,马达动力输出齿轮套装于马达动力输出轴上;此外,从动锥齿轮与动力输入部分中的主动锥齿轮啮合; 机械换挡部分中,换挡主动轴与换挡从动轴分别安装于箱体内,而换挡主动齿轮套装于换挡主动轴,并与马达动力输出齿轮啮合,在马达动力输出齿轮的驱动下换挡主动齿轮带动换挡主动轴旋转;换挡从动齿轮(一)、换挡从动齿轮(二)及换挡从动齿轮(三)分别套装于换挡主动轴上空转,花键毂(一)位于换挡从动齿轮(一)与换挡从动齿轮(二)之间,且套装于换挡主动轴,花键毂(二)位于换挡从动齿轮(二)与换挡从动齿轮(三)之间,且套装于换挡主动轴,结合套(一)安装在花键毂(一)上,换挡拨叉(二)插装于结合套(一)上,结合套(二)安装在花键毂(二)上,换挡拨叉(一)插装于结合套(二)上;换挡动力齿轮(一)、换挡动力齿轮(二)及换挡动力齿轮(三)分别套装于换挡从动轴上;此外,换挡从动齿轮(一)与换挡动力齿轮(三)的外部齿轮啮合,换挡动力齿轮(二)与换挡从动齿轮(二)的外部齿轮啮合,换挡动力齿轮(一)与换挡从动齿轮(三)的外部齿轮啮合; 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控制部分中,左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与右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关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对称设置,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套装于牙嵌式离合器主轴上,且牙嵌式离合器主轴左端安装于左端盖内,左端盖紧固安装于箱体上,左控制摇臂安装在左多片式制动器上,左多片式制动器安装于箱体内,左离合套与左多片式制动器配合安装,左复位弹簧设置在左多片式制动器上方,左离合套同时与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左侧内齿圈啮合,将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动力传递给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而牙嵌式离合器主轴右端安装于右端盖内,右端盖紧固安装于箱体上,右控制摇臂安装在右多片式制动器上,右多片式制动器安装于箱体内,右离合套与右多片式制动器配合安装,右复位弹簧设置在右多片式制动器上方,右离合套同时与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右侧内齿圈啮合,将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动力传递给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液压传动轴上的从动锥齿轮一侧安装有用于轴向限位及间隙调整的挡圈(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马达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轴向限位的开口挡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牙嵌式离合器主轴上设置有用于轴向限位的钢丝挡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换挡从动齿轮(一)、换挡从动齿轮(二)及换挡从动齿轮(三)分别通过滑动轴承套装于换挡主动轴上空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牙嵌式离合器主轴左端通过左支撑轴承安装于左端盖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牙嵌式离合器主轴右端通过右支撑轴承安装于右端盖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液压无极变速的运动方式是:主动锥齿轮通过从动锥齿轮带动液压传动轴旋转,并经液压传动花键轴将动力传递至马达动力输入轴,从而驱动液压马达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液压马达为静液压传动马达,经液压回路将液压能再次转化为机械能,并由马达动力输出轴经马达动力输出齿轮输出,以驱动后续设备,而后通过对液压回路的切换,以实现马达动力输出轴的正反转输出,从而实现装置的前进和倒退;再通过对液压回路流量的控制独立实现无极变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机械换挡的运动方式是:当换挡拨叉(二)上行时,带动结合套(一)同时与花键毂(一)及换挡从动齿轮(一)的外部花键啮合,花键毂(一)通过结合套(一)带动换挡从动齿轮(一)旋转,并将动力经换挡动力齿轮(三)和换挡从动轴传递给换挡动力齿轮(二)以驱动后续设备,当换挡拨叉(二)下行时,带动结合套(一)同时与花键毂(一)及换挡从动齿轮(二)的外部花键啮合,花键毂(一)通过结合套(一)带动换挡从动齿轮(二)旋转,并将动力传递给换挡动力齿轮(二)驱动后续设备;当换挡拨叉(一)下行时,带动结合套(二)同时与花键毂(二)及换挡从动齿轮(三)的外部花键啮合,花键毂(二)通过结合套(二)带动换挡从动齿轮(三)旋转,并将动力经换挡动力齿轮(一)和换挡从动轴传递给换挡动力齿轮(二)以驱动相关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液压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牙嵌式离合器转向方式为:当左控制摇臂在外部装置作用下促使左离合套左移从而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左侧内齿圈啮合,此时左部驱动断开,且当左离合套左移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左侧内齿圈啮合时促使左多片式制动器产生作用,从而锁住左离合套,而此时左离合套依然与左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啮合,故左牙嵌式离合器转向部分及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均处于锁定状态,在右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处于啮合驱动状态时,则实现向左侧转向;当外部控制装置解除对左控制摇臂的作用时,在左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左离合套复位至常规状态驱动;同理,当右控制摇臂在外部装置作用下促使右离合套右移从而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右侧内齿圈啮合,此时左部驱动断开,且当右离合套右移脱离与牙嵌式离合器主动齿轮的右侧内齿圈啮合时促使右多片式制动器产生作用,从而锁住右离合套,而此时右离合套依然与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双联齿轮啮合,故右牙嵌式离合器传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此时均处于锁定状态,在左牙嵌式离合器控制部分处于啮合驱动状态,则实现向右侧转向,当外部控制装置解除对右控制摇臂的作用时,在右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右离合套复位至常规状态驱动;从而实现左右转向。
【文档编号】F16H47/06GK104196977SQ201410393802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发明者】李园平, 李学东, 赵文然, 龙爱海, 付乐陶, 肖慰 申请人:吉首市宗南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