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传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2232发布日期:2019-11-05 23:1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引擎传动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引擎传动箱,特别是指一种能引导空气进入传动箱内进行冷却的引擎传动箱。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般的引擎传动箱1是设置于一车架A上,并包含一设置于该车架A的一侧的箱壳体11、一设置于该车架A的另一侧的空气滤清器12、一横跨该车架A以连通该箱壳体11及该空气滤清器12的冷却导管13、一设置于该箱壳体11内且朝向该冷却导管13的第一皮带盘14,及一设置于该箱壳体11内且与该第一皮带盘14相间隔设置而远离该冷却导管13的第二皮带盘15。当车辆行进时,气流会在该空气滤清器12过滤后,经由该冷却导管13进入该箱壳体11内,以对该箱壳体11内的该第一皮带盘14、该第二皮带盘15及其它传动机构进行冷却。

然而该引擎传动箱1的空气滤清器12及该箱壳体11是分别设置于该车架A的两侧,配置复杂且不紧凑,所占体积较大并增加成本。此外,该冷却导管13是仅朝向该第一皮带盘14,故空气进入后会直冲向该第一皮带盘14达到冷却作用,但在该第一皮带盘14及该第二皮带盘15旋转时,会对空气产生干扰,使得进入该箱壳体11内的空气不易跨越该第一皮带盘14及该第二皮带盘15而流向该第二皮带盘15的外侧面B,因此仅能冷却该第一皮带盘14朝向该冷却导管13的外侧面C,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冷却效果更好、配置紧凑,且零件更少的引擎传动箱。

于是,本发明引擎传动箱,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引擎传动箱包含一箱壳单元、一设置于该箱壳单元内的传动单元,及一导风单元。该导风单元包括一开设于该箱壳单元内侧且朝向该传动单元的内开口、至少一开设于该箱壳单元外侧且朝向该传动单元的外开口、一与该外开口相间隔设置于该箱壳单元外侧的出风口、一个两端分别与该内开口及该外开口相连通的导风通道,及一遮覆该外开口及该导风通道的一端的过滤件。空气被该过滤件过滤后进入该外开口及该导风通道,而进入该导风通道的空气被导引至该内开口。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该导风单元是与该引擎传动箱设置于同一侧,且整合过滤及空气导引的功能,并能减少零件数以达到紧凑配置,而通过该导风通道可将空气导向该传动单元的内侧,使空气能对该传动单元的两侧进行冷却,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一已知的引擎传动箱;

图2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发明引擎传动箱的一实施例

图3是一俯视剖面图,辅助说明图2;

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一箱壳单元及一导风单元;

图5是一后视剖面图,辅助说明图2;

图6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一外传动箱体;

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一内传动箱体;

图8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实施例中一盖设于该外传动箱体上的饰盖;

图9是一俯视剖面图,为沿图8的I-I剖切线的剖面态样;及

图10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一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为本发明引擎传动箱的一实施例,该引擎传动箱是设置于一摩托车6上,该摩托车6具有沿行进方向设置的一坐垫单元61,及一油箱62。该坐垫单元61具有一置物箱611。该引擎传动箱是位于该置物箱611及该油箱62下方。图2中是该油箱62在前而该坐垫单元61及该置物箱611在后的配置,当然,该油箱62及该置物箱611也可以是相反设置,使该坐垫单元61及置物箱611在前。

参阅图3及图4,该引擎传动箱包含一箱壳单元2、一设置于该箱壳单元2内的传动单元3,及一设置于该箱壳单元2上的导风单元4。该箱壳单元2包括一位于内侧的内传动箱体21,及一位于外侧并与该内传动箱体21对合、且相配合而界定出一容置空间23的外传动箱体22。该内传动箱体21具有一朝向该外传动箱体22的第一壁部211,及一由该第一壁部211一体成型地朝该外传动箱体22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部212。该外传动箱体22具有一朝向该内传动箱体21且与该第一壁部211对合而大体呈包覆状的第二壁部221,及一由该第二壁部221一体成型地朝该内传动箱体21方向延伸且与该第一导引部212对合的第二导引部222。该第一壁部211及该第二壁部221相配合界定出该容置空间23。当然,该第一导引部212及该第二导引部222也可以是以结合方式分别连接该第一壁部211及该第二壁部221,不以此为限。

该传动单元3包括一设置于传动轴D上的内从动轮盘31、一与该内从动轮盘31相间隔地设置于传动轴D上且位于该内从动轮盘31外侧的外从动轮盘32、一设置该曲轴E上的内主动轮盘33,及一与该内主动轮盘33相间隔地设置于该曲轴E上且位于该内主动轮盘33外侧的外主动轮盘34。该内主动轮盘33及该外主动轮盘34是以皮带35驱动该内从动轮盘31及该外从动轮盘32。该内从动轮盘31具有多个相间隔环设且朝向该内传动箱体21的第一壁部211的第一叶片311。该外从动轮盘32具有多个相间隔环设且朝向该外传动箱体22的第二壁部221的第二叶片321。

参阅图4、图5及图6,该导风单元4包括一如图7所示地开设于该内传动箱体21的第一壁部211且朝向该内从动轮盘31的内开口41、多个呈环状排列地开设于该外传动箱体22的第二壁部221且朝向该外从动轮盘32的该等第二叶片321的外开口42、一与该等外开口42相间隔地开设于该第二壁部221且朝向该外主动轮盘34(见图3)的外侧的出风口43、一个由该第一导引部212及该第二导引部222相配合界定出并连通该内开口41及该等外开口42的导风通道44、一盖设于该第二壁部221的外侧且屏蔽该等外开口42及该导风通道44的一端的饰盖45、一设置于该第二壁部221及该饰盖45之间且遮覆该等外开口42及该导风通道44的一端的过滤件46,及一位于该容置空间23内且设置于该第一壁部211上的导引盘47。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6为了方便说明该出风口43,故未显示该饰盖45。该等外开口42是沿该传动轴D的轴向延伸方向开设,并邻接位于传动轴D一端的轴承F,故当气流由该等外开口42进入时,还可达到辅助轴承F散热的功效。该导风通道44是如图2所示地位于该置物箱611及该油箱62之间,以达到紧密配置而利于车辆小型化。

该导风通道44是被该第一导引部212及该第二导引部222所围绕出而位于该容置空间23外。参阅图8、图9及图10,其中,图9是沿图8的I-I剖切线的剖面的态样。该饰盖45与该外传动箱体22相配合界定出一与该导风通道44及该等外开口42相连通的进气室5,该饰盖45具有一朝该外传动箱体22方向延伸的挡缘451,且与该外传动箱体22相配合界定出多个连通该进气室5及外界的缺口452。该出风口43是如图9所示地被该挡缘451阻隔而位于该进气室5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10为了便于说明故未绘制该外传动箱体22,实际上该等缺口452应是如图3所示地由该饰盖45及该外传动箱体22相配合而界定出。

再次参阅图3、图4及图5,该过滤件46包括一可装卸地卡塞于该外传动箱体22的第二壁部221且位于该进气室5内的框架部461,及一设置于该框架部461上并屏蔽该导风通道44及该等外开口42的滤棉部462。该框架部461可以是由一外环架G及多个肋条H组成,且该滤棉部462是以该等肋条H为骨架地结合于该外环架G上,形成一模块化设计,使该过滤件46易于拆装更换,提升方便性。

该导引盘47是位于该内传动箱体21及该内从动轮盘31之间,并将该容置空间23区隔成一与该内开口41相连通的储气区231,及一容置有该内从动轮盘31及该外从动轮盘32的安装区232。该导引盘47具有一开设于中央以供该传动轴D穿设并连通该储气区231与该安装区232的通孔471,及一由该通孔471的外缘朝该内从动轮盘31延伸以导引空气的导引凸环472,该通孔471是朝向该内从动轮盘31的该等第一叶片311。

参阅图3、图4及图10,当车辆行进时,外界空气是沿行进方向由该等缺口452进入该进气室5内,接着被该过滤件46的滤棉部462过滤后分别进入该导风通道44及该等外开口42内。进入该等外开口42的空气先被导引至该安装区232内,以冷却该外从动轮盘32。进入该导风通道44的空气会经由该内开口41(见图5)被导引至该储气区231内,并经由该导引盘47的通孔471进入该安装区232内以冷却该内从动轮盘31。进入该安装区232内的空气会接续冷却该内主动轮盘33及该外主动轮盘34,最后由该出风口43送至外界。由于该饰盖45的该挡缘451的屏蔽,故由该出风口43送出的热空气不会再次流入该进气室5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导风单元4主要是对应该内从动轮盘31及该外从动轮盘32设置,且该内开口41是朝向该内从动轮盘31,该等外开口42是朝向该外从动轮盘32。但该导风单元4也可以是对应该内主动轮盘33及该外主动轮盘34设置,并使该内开口41是朝向该内主动轮盘33,而该等外开口42是朝向该外主动轮盘34。

借助该导风通道44使空气不需穿过运转中的该内从动轮盘31及该外从动轮盘32,即可直接导引至该内从动轮盘31的内侧,避免空气流向受到干扰,同时也可将空气导引至该外从动轮盘32的外侧。该等外开口42及该通孔471是分别朝向该等第二叶片321及该等第一叶片311设置,使流入的空气可直接导向该等第二叶片321及该等第一叶片311,提升散热效率,且该等外开口42是邻接该传动轴D的轴承F设置,故还具有辅助该轴承F散热的功效。

综上所述,借助将该导风单元4整合于该箱壳单元2上,使该导风单元4及该箱壳单元2是位于同一侧且为紧凑配置,达到简化元件结构及降低成本的功效,通过该饰盖45可避免冷却后排出的空气回流该进气室5,而该导风通道44的设计则可提升冷却效率,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仍属本发明专利覆盖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2 箱壳单元 44 导风通道

21 内传动箱体 45 饰盖

211 第一壁部 451 挡缘

212 第一导引部 452 缺口

22 外传动箱体 46 过滤件

221 第二壁部 461 框架部

222 第二导引部 462 滤棉部

23 容置空间 47 导引盘

231 储气区 471 通孔

232 安装区 472 导引凸环

3 传动单元 5 进气室

31 内从动轮盘 6 摩托车

311 第一叶片 61 坐垫单元

32 外从动轮盘 611 置物箱

321 第二叶片 62 油箱

33 内主动轮盘 D 传动轴

34 外主动轮盘 E 曲轴

35 皮带 F 轴承

4 导风单元 G 外环架

41 内开口 H 肋条

42 外开口 I 剖切线

43 出风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