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润滑型链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461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内润滑型链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润滑型链条。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长时间保持润滑效果的技术问题。它包括呈圆柱形的轴套,该轴套中间具有贯穿轴套且呈圆柱形的轴腔,轴腔内插入有轴销,每两个相邻的轴销的两端分别用独立的连接板连接且轴套10位于两块相对置的连接板中间,所述的轴腔内具有一个向轴腔内壁凹陷的可容纳润滑油的润滑油容置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长时间保持润滑效果,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内润滑型链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链条,尤其涉及一种内润滑型链条。

【背景技术】
[0002]链条一般为金属的链环或环形物,多用作机械传动,链条分为传动链、输送链、拉曳链和特种专业链。输送链又分为短节距精密滚子输送链、双节距滚子输送链、长节距输送链、输送用平顶链、输送用短节距精密套筒链和轻型双铰接悬挂输送链。为了保持输送链运行平稳、畅通,需要定期向链条中添加润滑油。现有的润滑油通常都是添加在链条轴套以及与链条轴套连接的销轴等部位,链条轴套内部没有可以用于储油的机构,也就是说添加在链条的外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润滑油容易损失,从而需要反复进行添加,非常不便。
[0003]人们经过不断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传动链条[申请号:201310606182.2],它包括多个左链片和多个右链片,每相邻两个左链片和每相邻两个右链片之间通过活动链销连接,并且在活动链销上套有链通,在链通与活动链销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活动链销的两端面上分别开有中心注油孔,活动链销两端的侧面分别设有与中心注油孔相通的倾斜通孔,两个倾斜通孔为对向设置,所述活动链销两端的中心注油孔通过螺丝锁住。
[0004]上述方案通过活动链销的中心注油孔上加入黄油,再通过螺丝锁住,防止黄油流失,注入的黄油经过活动链销两端的倾斜通孔,最后流到链通与活动链销之间的间隙内形成油封,保证传动链具有足够的润滑剂,防止链条干磨以及断裂,提高了链条的使用寿命。
[0005]但是上述方案在活动链销上开设中心注油孔及倾斜通孔时,需要花费大量的工时,尤其是开设中心注油孔,费时费力,从而提高了链条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延长润滑油使用时间的内润滑型链条。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内润滑型链条,包括呈圆柱形的轴套,该轴套中间具有贯穿轴套且呈圆柱形的轴腔,轴腔内插入有轴销,每两个相邻的轴销的两端分别用独立的连接板连接且轴套10位于两块相对置的连接板中间,所述的轴腔内具有一个向轴腔内壁凹陷的可容纳润滑油的润滑油容置腔,轴套上还设有一个连通润滑油容置腔的注油孔且该注油孔的口部用螺丝密封,所述的螺丝与轴套螺接,所述的轴腔内且位于润滑油容置腔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防溢油机构,所述的防溢油机构包括设置在轴腔内的呈环形的溢流槽,所述的溢流槽通过设置在轴腔内壁的直线型回油槽连通注油孔。
[0008]在上述的内润滑型链条中,所述的轴套两端且位于轴腔内各有一个环形凹槽,且该环形凹槽与轴腔连通,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能阻止轴腔中的润滑油向轴腔两端流出的锁油环机构。
[0009]在上述的内润滑型链条中,所述的锁油环机构为与环形凹槽的形状、大小相配适的密封圈。
[0010]在上述的内润滑型链条中,所述的密封圈为O型圈,该O型圈的形状、大小与环形凹槽相配适且当O型圈置于环形凹槽中时,O型圈与环形凹槽过盈配合。
[0011]在上述的内润滑型链条中,所述的润滑油容置腔的中心线与轴套的中心线重合。
[0012]在上述的内润滑型链条中,所述的环形凹槽外侧形成挡环,该挡环的内径大于轴腔的内径且小于环形凹槽的内径。
[0013]在上述的内润滑型链条中,所述的润滑油容置腔与轴腔内壁的连接处呈光滑过渡。
[00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润滑油容置腔的设置,延长了润滑油在轴腔内的停留时间,达到了一次添加润滑油可实现长时间润滑的效果,防溢油机构可以防止轴腔内的润滑油膨胀溢出,避免润滑油损失,也延长了润滑油在轴腔的停留时间;锁油环机构的设计不仅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时间,也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轴腔内,从而起到延长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套的爆炸图;
[0017]图3是轴套的环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轴套10、轴腔11、注油孔12、螺丝13、溢流槽14、回油槽15、润滑油容置腔20、环形凹槽30、挡环31、锁油环机构40、密封圈41、轴销100、连接板1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图2、图4所示,一种内润滑型链条,包括呈圆柱形的轴套10,该轴套10中间具有贯穿轴套10且呈圆柱形的轴腔11,轴腔11内插入有轴销100并与销轴100转动连接,每两个相邻的轴销100的两端分别用独立的连接板101连接且轴套10位于两块相对置的连接板101中间,所述的轴腔11内具有一个向轴腔11内壁凹陷的可容纳润滑油的润滑油容置腔20。在初次使用时,润滑油加入到润滑油容置腔20内,润滑油通常选用半固体润滑油,也可以是其他润滑油,当轴套1转动时,润滑油容置腔20也会转动,润滑油容置腔20内的润滑油会自动流出,对轴腔11内的销轴100产生润滑作用,当润滑油容置腔20的润滑油过量时,在轴套10的转动过程中又会流入到润滑油容置腔20内,从而使对轴销100达到长时间润滑的效果。优选的,润滑油容置腔20与轴腔11内壁的连接处呈光滑过渡,因此润滑油容置腔20不会对轴销100产生刮擦作用,使轴销100在轴腔11中转动更灵活。润滑油容置腔20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如长条槽型、椭圆形、圆形等等。
[0022]轴套10上还设有一个连通润滑油容置腔20的注油孔12且该注油孔12的口部用螺丝13密封,螺丝13与轴套10螺接,起到封口的作用,在需要往润滑油容置腔20注入润滑油时,可以拧开螺丝13,从注油孔12注入润滑油至润滑油容置腔20。
[0023]在链条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轴销100或轴套10的转动,或是由于热膨胀等原因,会使润滑油容置腔20中的润滑油向轴套10溢出,从而导致润滑油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轴腔11内且位于润滑油容置腔20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防溢油机构,所述的防溢油机构包括设置在轴腔11内的呈环形的溢流槽14,所述的溢流槽14通过设置在轴腔11内壁的直线型回油槽15连通注油孔12。当润滑油膨胀时,会流入到溢流槽14中,再通过回油槽15流入润滑油容置腔20,避免润滑油损失。由于回油槽15设置在轴腔11内壁,因此制作十分方便,只需用刻刀刻制出一条直线凹槽即可。
[0024]轴套10两端且位于轴腔11内各有一个环形凹槽30,且该环形凹槽30与轴腔11连通,所述的环形凹槽30内设有能阻止轴腔11中的润滑油向轴腔11两端流出的锁油环机构40,从而起到锁油作用。具体的说,当销轴插入到轴腔11中时,销轴、锁油环机构40、轴腔11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使润滑油始终处于轴腔11内,进一步延长了润滑油容置腔20中的润滑油的使用时间。
[0025]锁油环机构40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即可以阻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到轴腔11内,使轴腔11内部保持清洁,也就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0026]锁油环机构40为与环形凹槽30的形状、大小相配适的密封圈41。环形凹槽30外侧形成挡环31,该挡环31的内径大于轴腔11的内径且小于环形凹槽30的内径。如图3所示,挡环31的内径为Dl,环形凹槽30的内径为D2,轴腔11的内径为D3,D2>D1>D3,这种设计是为了方便密封圈41放入到环形凹槽30中,同时又能与环形凹槽30紧密结合。
[0027]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41为O型圈,该O型圈的形状、大小与环形凹槽30相配适且当O型圈置于环形凹槽30中时,O型圈与环形凹槽30过盈配合,即O型圈与环形凹槽30
糸迅彡口口。
[0028]润滑油容置腔20的中心线与轴套10的中心线重合,也就是说,润滑油容置腔20置于轴腔11中部,对轴腔11及轴腔11中的轴销起到均匀润滑的效果。
[0029]本实用新型用仅用一个简单的润滑油容置腔20结构,便可以延长润滑油的使用时间,避免了输送链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添加润滑油的弊端,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延长了输送链的使用寿命。锁油环机构40和防溢油机构则能将润滑油容置腔20的润滑油锁定,使润滑油避免流出轴腔11,从而延长润滑的使用时间,也就进一步避免了使用时需要反复添加润滑油。
[00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轴套10、轴腔11、注油孔12、螺丝13、溢流槽14、回油槽15、润滑油容置腔20、环形凹槽30、挡环31、锁油环机构40、密封圈41、轴销100、连接板10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内润滑型链条,包括呈圆柱形的轴套(10),该轴套(10)中间具有贯穿轴套(10)且呈圆柱形的轴腔(11),轴腔(11)内插入有轴销(100),每两个相邻的轴销(100)的两端分别用独立的连接板(101)连接且轴套(10)位于两块相对置的连接板(101)中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腔(11)内具有一个向轴腔(11)内壁凹陷的可容纳润滑油的润滑油容置腔(20),轴套(10)上还设有一个连通润滑油容置腔(20)的注油孔(12)且该注油孔(12)的口部用螺丝(13)密封,所述的螺丝(13)与轴套(10)螺接,所述的轴腔(11)内且位于润滑油容置腔(20)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防溢油机构,所述的防溢油机构包括设置在轴腔(11)内的呈环形的溢流槽(14),所述的溢流槽(14)通过设置在轴腔(11)内壁的直线型回油槽(15)连通注油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润滑型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10)两端且位于轴腔(11)内各有一个环形凹槽(30),且该环形凹槽(30)与轴腔(11)连通,所述的环形凹槽(30)内设有能阻止轴腔(11)中的润滑油向轴腔(11)两端流出的锁油环机构(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润滑型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油环机构(40)为与环形凹槽(30)的形状、大小相配适的密封圈(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润滑型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41)为O型圈,该O型圈的形状、大小与环形凹槽(30)相配适且当O型圈置于环形凹槽(30)中时,O型圈与环形凹槽(30)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内润滑型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油容置腔(20)的中心线与轴套(10)的中心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内润滑型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凹槽(30)外侧形成挡环(31),该挡环(31)的内径大于轴腔(11)的内径且小于环形凹槽(30)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内润滑型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油容置腔(20)与轴腔(11)内壁的连接处呈光滑过渡。
【文档编号】F16G15/00GK203939927SQ201420371578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楼建军 申请人:浙江金盾链条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