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力缓速器独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832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力缓速器独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液力缓速器独立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又称液力减速装置。汽车在下长坡时使用排气制动,虽然能收到良好的制动效果,但对于吨位较大的重型车辆来说,采用排气制动效果是有限的。因此,对装有液力机械传动的重型车辆都装有液力减速缓速器。

液力缓速器是大型货车用的减速器,其通过油液的搅动,将传动轴的动能转换成油液的内能,从而通过热交换器进行散热,达到缓速效果。当油箱内的油液通过高压空气压入工作腔时则液为缓速器工作,当油箱内的高压空气排出时油液回流至油箱内液力缓速器停止工作,而现有技术的液力缓速器用的油箱,当油液不足时,将会使部分空气漏至工作腔内,影响液力缓速器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独立安装结构,此结构可以独立安装在汽车大梁和双传动轴连接之间,此安装方式与现有缓速器安装方式不同,目前国内国外的现有液力缓速器安装在汽车变速箱上,要求与变速箱副箱进行匹配,要求驱动桥与副箱距离必须大于450mm上,特别是并联安装方式大梁之间的距离宽度必须要求大于750mm,而本申请独立安装结构与车连接方式不需要与变速箱副箱连接,不需要驱动桥与副箱距离限制,对大梁宽度在500mm以上都能安装,此安装结构解决了国内国外大量车辆不能安装液力缓速器。弥补了国内国际液力缓速器的空白,保障了所有乘车人及驾驶的人生安全及财产安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力缓速器独立安装结构,液力缓速器包括了液力缓速器盖子、转子泵动轮、定子泵阻轮、花键轴、液力缓速器壳体、电磁比例阀和热交换器,安装结构包括了固定梁、连接座、安装架,固定梁中部分别与液力缓速器盖子和液力缓速器壳体螺连固定,固定梁的两端通过连接座与安装架相互连接固定。

其中,固定梁上设置有加强筋,安装架包括了前安装支架和后安装支架,前安装支架为半框支架,后安装支架为“之”字形支架,安装时一前一后安装在汽车大梁上。

其中,液力缓速器采用半球状设计,液力缓速器壳体包括了工作腔和储油室,液力缓速器盖子与液力缓速器壳体相互匹配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定子泵阻轮设置于液力缓速器壳体的工作腔内,转子泵动轮设置于液力缓速器盖子内,花键轴设置于转子泵动轮和定子泵阻轮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互带动旋转,电磁比例阀和热交换器分别与液力缓速器壳体表面的排气孔相连。

其中,转子泵动轮包括了泵动轮本体、泵动轮叶片和转子轴,转子轴设置于泵动轮本体的中部,转子轴内壁开设有与花键轴相匹配的螺纹结构,泵动轮叶片环绕着转子轴径向垂直或倾斜设置于泵动轮本体内壁。

其中,定子泵阻轮包括了泵阻轮本体、泵阻轮叶片和连接片,泵阻轮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泵阻轮叶片环绕着圆形通孔径向垂直或倾斜设置于泵阻轮本体内壁,连接片设置于泵阻轮本体的四周周侧用于固定定子泵阻轮。

其中,泵阻轮叶片上开设有方形进油孔,泵阻轮本体上开设有圆形出油孔,方形进油孔和圆形出油孔形成循环油路。

优选的,还包括通气装置和隔热减震装置,通气装置与液力缓速器壳体表面的排气孔相连,隔热减震装置设置于通气装置的下方,并与电磁比例阀相连,通气装置内设置有若干组气道结构。

其中,通气装置为矩形结构,通气装置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圆形开孔与液力缓速器壳体相连,下表面开设有两组圆形开孔与电磁比例阀相连,通气装置的侧边开设有若干个圆形开孔,通气装置内设置有两组排气道,排气道将通气装置的上表面圆形开孔与侧边圆形开孔相互贯通,形成气道结构。

其中,液力缓速器壳体的储油室内设置有两组收油结构,一次收油结构和二次收油结构,一次收油结构与工作腔相连处采用垂直通孔设计,二次收油结构为倒Y型通道结构,一端与工作腔相连,另外两端与储油室壳体相连,与储油室壳体相连的通道两端分别采用向内开口和向外开口设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可以独立安装在汽车大梁和双传动轴连接之间的液力缓速器安装结构,此安装方式与现有缓速器安装方式不同,目前国内国外的现有液力缓速器安装在汽车变速箱上,要求与变速箱副箱进行匹配,要求驱动桥与副箱距离必须大于450mm上,特别是并联安装方式大梁之间的距离宽度必须要求大于750mm,而本申请独立安装结构与车连接方式不需要与变速箱副箱连接,不需要驱动桥与副箱距离限制,对大梁宽度在500mm以上都能安装,此安装结构解决了国内国外大量车辆不能安装液力缓速器。弥补了国内国际液力缓速器的空白,保障了所有乘车人及驾驶的人生安全及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独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力缓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转子泵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定子泵阻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液力缓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通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液力缓速器盖子,2:泵动轮本体,3:泵动轮叶片,4:转子轴,5:泵阻轮本体,6:泵阻轮叶片,7:连接片,8:方形进油孔,9:圆形出油孔,10:花键轴,11:液力缓速器壳体,12:工作腔,13:储油室,14:一次收油结构,15:二次收油结构,16:通气装置,17:隔热减震装置,18:电磁比例阀,19:热交换器,20:固定梁,21:加强筋,22:连接座,23:前安装支架,24:后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力缓速器独立安装结构,液力缓速器包括了液力缓速器盖子1、转子泵动轮、定子泵阻轮、花键轴10、液力缓速器壳体11、电磁比例阀18、热交换器19、通气装置16和隔热减震装置17。安装结构包括了固定梁20、连接座22、安装架。

液力缓速器采用半球状设计,液力缓速器壳体11包括了工作腔12和储油室13,液力缓速器盖子1与液力缓速器壳体11相互匹配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定子泵阻轮设置于液力缓速器壳体11的工作腔12内,转子泵动轮设置于液力缓速器盖子1内,花键轴10设置于转子泵动轮和定子泵阻轮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互带动旋转。通气装置16与液力缓速器壳体11表面的排气孔相连,隔热减震装置17设置于通气装置16的下方,并与电磁比例阀18相连,通气装置16内设置有若干组气道结构。热交换器19与液力缓速器壳体11表面的排气孔相连。固定梁20中部分别与液力缓速器盖子1和液力缓速器壳体11螺连固定,固定梁20的两端通过连接座22与安装架相互连接固定。

转子泵动轮包括了泵动轮本体2、泵动轮叶片3和转子轴4,转子轴4设置于泵动轮本体2的中部,转子轴4内壁开设有与花键轴10相匹配的螺纹结构,泵动轮叶片3环绕着转子轴倾斜设置于泵动轮本体2内壁。

定子泵阻轮包括了泵阻轮本体5、泵阻轮叶片6和连接片7,泵阻轮本体5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泵阻轮叶片6环绕着圆形通孔倾斜设置于泵阻轮本体5内壁,连接片7设置于泵阻轮本体5的四周周侧用于固定定子泵阻轮。泵阻轮叶片6上开设有方形进油孔8,泵阻轮本体5上开设有圆形出油孔9,方形进油孔8和圆形出油孔9形成循环油路。

液力缓速器壳体11的储油室13内设置有两组收油结构,一次收油结构14和二次收油结构15,一次收油结构14与工作腔12相连处采用垂直通孔设计,二次收油结构15为倒Y型通道结构,一端与工作腔12相连,另外两端与储油室13壳体相连,与储油室13壳体相连的通道两端分别采用向内开口和向外开口设计。

通气装置16为矩形结构,通气装置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圆形开孔与液力缓速器壳体11相连,下表面开设有两组圆形开孔与电磁比例阀18相连,通气装置16的侧边开设有若干个圆形开孔,通气装置16内设置有两组排气道,排气道将通气装置的上表面圆形开孔与侧边圆形开孔相互贯通,形成气道结构。

固定梁20上设置有加强筋21,安装架包括了前安装支架23和后安装支架24,前安装支架23为半框支架,后安装支架24为“之”字形支架,安装时一前一后安装在汽车大梁上。

工作原理: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独立安装结构,此结构可以独立安装在汽车大梁和双传动轴连接之间,此安装方式与现有缓速器安装方式不同,目前国内国外的现有液力缓速器安装在汽车变速箱上,要求与变速箱副箱进行匹配,要求驱动桥与副箱距离必须大于450mm上,特别是并联安装方式大梁之间的距离宽度必须要求大于750mm,而本申请独立安装结构与车连接方式不需要与变速箱副箱连接,不需要驱动桥与副箱距离限制,对大梁宽度在500mm以上都能安装,此安装结构解决了国内国外大量车辆不能安装液力缓速器。弥补了国内国际液力缓速器的空白,保障了所有乘车人及驾驶的人生安全及财产安全。

本申请液力缓速器通过对传统液力缓速器结构进行改进,采用转子、定子分离技术,极大地减少了缓速器停止工作时的空损。设计重量轻,单位质量内所产生的扭矩功率大,比现有国内国际所有缓速器在单位质量所产生的扭矩和功率要大1/3左右,整体外形采用半球状设计,受力均匀,提高了缓速器自身散热效果,大力增加了缓速器使用性能,解决了目前国内外缓速器器出现高度而使缓速器性能下降的主要问题。

针对液力缓速器壳体11结构进行优化,采用一次收油结构14和二次收油结构15,迎气面采用锐角小圆弧设计,锐角可以使气体在高速撞击下形成涡流,扰乱气体的流向,增加气体与阻力面的碰撞次数,撞击次数越多阻力面上的油越多,小圆弧设计是减小阻力面形成光滑曲面,阻力面越光滑不利于回收油,圆弧过度越小撞击面积就越大,回收的油也越多,形成在撞击面上的油在自身重力作用了流回到储油室,或者通过下一次缓速器开启时随气体进入储油室13。这样对缓速器介质油所产生的油蒸气进行部分回收,减少了介质油的蒸发,提高了缓速器使用时间和工作效率,背气面采用大圆弧曲面式设计,这样有利于缓速器工作时气体进入缓速器的速度,提高缓速器开启时间,碰撞分离二次收油装置的另一个特征在于起到加强筋作用,增加壳体使用性能和疲劳强度,减少了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人民的人生安全和物质安装。通过二次收油结构15将缓速器器介质油在高温时产生的油蒸气进行了90%以上的回收,通过试验数据可知,没有二次收油结构15,汽车在行驶6至8万公里,缓速器就失去制动功能,原因在于介质油蒸发,当设置二次收油装置后,汽车可以行驶至15万公里以上,行驶公里数提高了一倍以上,大提高了缓速器使用性能,减少了缓速器的换油次数和换油时间,增加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约了成本。

通气装置16上表面与液力缓速器壳体11进气口连接,下表面与电磁比例阀18出气口连接,通气装置中的气道结构采用三个转角90°设计,缓速器不工作时排气在直角流速时会发生碰撞,此时缓速器气体继续往气道方向流动,在碰撞分离产生的油返回到缓速器储油室13,通过此通道时经过三个直角转弯处进行三次碰撞分离,对在高温下缓速器油与缓速器气体排出的油进行了回收,增加了缓速器是使用寿命和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