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平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163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平纹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平纹管是由基管、粘结剂和管套构成,其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平纹管在后续的托运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拖拉等,常常会对表面造成磨损,且,其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对其内壁造成冲击,时间长了也会对平纹管的内壁造成腐蚀,这样将会严重的影响平纹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平纹管,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有效的提高了平稳管的耐磨能力。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木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平稳管:基管、树脂粘结层、织物层和管套,所述的树脂粘结层设于基管的表面,所述的织物层设于树脂粘结层的外表面,所述的套管设于织物层的外面,且,所述的基管的内侧设有保护层,所述管套的外侧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的第二套管的表面呈凹凸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耐磨平纹管,其通过在现有的平纹管的内部增加了一层保护层来提高其内部的耐磨性能和抗冲击能力,且,在套管的外侧增加了第二套管,且,所述的第二套管的表面呈凹凸状,其能够多整个平纹管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其表面凹凸状的设计,更是减少了平纹管与外界的接触面,提高其耐磨性能,从而有效的延长其使用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保护层由耐腐层和耐磨层构成,所述的耐腐层设于基管的表面,所述的耐磨层设于耐腐层的表面,提高了平纹管的耐腐和耐磨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织物层的表面设有纱网,所述的纱网通过粘合剂粘于织物层的表面,进一步提高织物层的抗拉强度,同时纱网的设置对织物层自身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织物层中编织物采用金属丝或者韧性纤维,所述的金属丝或者是韧性纤维编织成网状,提高了织物层的抗拉强度,提高了平纹管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套管采用橡胶制成,其外表面呈凹凸状,且,其凸出的部位为磨砂状,提高其磨砂状的设置,能够提高其整体的耐磨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套管中设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编织成网状,所述的加强筋均匀的分布于第二套管中,所述的加强筋的设置,能够提高外层波纹管自身的韧性,进一步提高波纹管整体的防断能力。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耐磨平纹管,其通过在现有的平纹管的内部增加了一层保护层来提高其内部的耐磨性能和抗冲击能力,且,在套管的外侧增加了第二套管,且,所述的第二套管的表面呈凹凸状,其能够多整个平纹管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其表面凹凸状的设计,更是减少了平纹管与外界的接触面,提高其耐磨性能,从而有效的延长其使用的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织物层的表面设有纱网,进一步提高织物层的抗拉强度,同时纱网的设置对织物层自身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所述的织物层中编织物采用金属丝或者韧性纤维,所述的金属丝或者是韧性纤维编织成网状,提高了织物层的抗拉强度,提高了平纹管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中:基管-1、树脂粘结层-2、织物层-3、管套-4、保护层-5、

第二套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耐磨平纹管,包括:基管1、树脂粘结层2、织物层3和管套4,所述的树脂粘结层2设于基管1的表面,所述的织物层3设于树脂粘结层2的外表面,所述的套管4设于织物层3的外面,且,所述的基管1的内侧设有保护层5,所述管套4的外侧设有第二套管6,所述的第二套管6的表面呈凹凸状,所述的保护层5由耐腐层和耐磨层构成,所述的耐腐层设于基管1的表面,所述的耐磨层设于耐腐层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耐磨平纹管,其通过在现有的平纹管的内部增加了一层保护层来提高其内部的耐磨性能和抗冲击能力,且,在套管的外侧增加了第二套管,且,所述的第二套管的表面呈凹凸状,其能够多整个平纹管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其表面凹凸状的设计,更是减少了平纹管与外界的接触面,提高其耐磨性能,从而有效的延长其使用的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织物层3的表面设有纱网,所述的纱网通过粘合剂粘于织物层3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织物层3中编织物采用金属丝或者韧性纤维,所述的金属丝或者是韧性纤维编织成网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套管6采用橡胶制成,其外表面呈凹凸状,且,其凸出的部位为磨砂状,提高其磨砂状的设置,能够提高其整体的耐磨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套管6中设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编织成网状,所述的加强筋均匀的分布于第二套管6中,加强筋的设置,能够提高外层波纹管自身的韧性,进一步提高波纹管整体的防断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