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连轴设计的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613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具连轴设计的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用于旋转动力源变换速度的变速装置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客制化的具连轴设计的变速装置,据而提升使用时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并提供更广泛的用途。



背景技术:

各式机械设备中,通常会运用各种旋转动力源驱动机械设备运转,这类旋转动力源不外乎感应马达、减速马达、步进马达及伺服马达等,并通过各种不同的传动件如:皮带、链条、齿轮等传递动力,另外,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有时还必须通过各种变速装置改变动力的输出,一般常见的变速装置有行星变速装置、螺旋齿变速装置、无段变速装置及中空轴变速装置等,以将其旋转动力作适当的分配,获得机械设备所需的动力。

不论是旋转动力源或是变速装置,多以一出力轴作为动力输出时的连接轴,为了便于使用产生了有各种连轴器的结构设计,一般而言,通常是采用了套接于二段不同连接轴的轴套设计,这类的轴套多具有可微调角度的效果,以在旋转动力源及动力传递路径非为直线时,仍能确保其旋转动力的传递效果。然而,这样的设计在实际应用时,确有非常大的缺点,不仅容易有动力的损耗,也会有结构的使用寿命问题,特别是针对动力传递路线发生偏差时,这样的情况特别明显。

因此,本实用新型有鉴于既有连轴器于使用上的不足及缺失,经过不断的试验与研究,终于发展出一种能改进既有缺失,且能扩大应用范围的本实用新型,期能对产业发展注入一股崭新的力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连轴设计的变速装置,从而将一带动件通过一润滑组件而直接支撑固定于一变速器的壳体上,该带动件并与该变速器的出力轴作动力衔接,充分利用该带动件作为动力传递时的连轴结构设计,据以能够提升使用时的稳定性及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等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连轴设计的变速装置,供串接一旋转动力源,其包括:一变速器,于一壳体的一侧设有一入力轴以串接该旋转动力源,该变速器另一侧设有一出力轴,通过该变速器而能改变该旋转动力源输出的旋转动力,另,该出力轴外周围的该壳体表面设有一定位部,使该定位部的中心线位于该出力轴的轴心在线;一润滑组件,固设于该定位部,使该润滑组件也与该出力轴呈现同心设置;及一带动件,其设置于该润滑组件的周围而与该壳体形成一体,使该润滑组件夹设于该定位部及该带动件之间,且该带动件中央对应该出力轴而设有一固定孔;因此,该润滑组件提供该带动件所需的支撑力及润滑用途,使该带动件随该出力轴作同步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该具连轴设计的变速装置可应用余各种不同类型的状况,包括该变速器可为行星变速器、平齿变速器及蜗杆变速器其中的一者,又或是该润滑组件选自滚珠轴承及滚针轴承其中的一者等各种结合的情况,当然也涵括了各种不同的变速器类型或润滑组件类型的结合,以上仅为简单的例示,但应不以此为限。

而,本实用新型也有不同的支撑固定方式,由于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该定位部为环凸壁,因此,该润滑组件可位于该环凸壁的内侧,使该带动件对应该润滑组件的内孔而设有一凸缘,以供伸入固定于该润滑组件的内孔。又或是该润滑组件位于该环凸壁的外侧,且该带动件对应该润滑组件的外周围而设有一环凹槽,以供包覆该润滑组件于其内。

另外,为了能够提升应用时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控制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的该具连轴设计的变速装置,更具有一编码器,设于该环凸壁的内侧,且对应该出力轴的位置,以供侦测该出力轴的转速而进行更准确的控制。

另外,为了提高运用的用途,本实用新型的该带动件的外观呈轮框状结构体,且其周缘对应一轮胎而设有一容置槽,以作为电动车辆的动力驱动轮。又或是该带动件的外观呈圆帽状,且其周缘设有至少一定位缺口,以便对应组装于各种不同机械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态样。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应用于塔式变速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应用于涡杆变速器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具连轴设计的变速装置;11-变速器;111-壳体;112-入力轴;113-出力轴;114-定位部;12-润滑组件;13-带动件;131-凸缘;132-固定孔;133-容置槽;134-定位缺口;2-旋转动力源;3-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其组装后的剖视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连轴设计的变速装置1供串接一旋转动力源2,该旋转动力源2为市面上常见的各种马达,如:感应马达、减速马达、步进马达及伺服马达等,而本实用新型的该具连轴设计的变速装置1包括一变速器11、一润滑组件12及一带动件13。

其中该变速器11可为行星变速器、平齿变速器及蜗杆变速器其中的一者(如第6、7图所示),用来改变该旋转动力源2的旋转动力及速度,而该变速器11具有一壳体111,且其一侧穿出设有一入力轴112以供串接该旋转动力源2,该入力轴112也可为对应该旋转动力源2的插孔型式,该变速器11另一侧设有一出力轴113;另外,该出力轴113外周围的该壳体11表面设有一定位部114,使该定位部114的中心线位于该出力轴113的轴心在线,于此一实施例中,该定位部114为环凸壁,但实际上也有可能制成环槽型式。

该润滑组件12选自滚珠轴承及滚针轴承其中的一者,该润滑组件12套设于该定位部114上而形成固定,使该润滑组件12也与该出力轴113呈现同心设置。

该带动件13对应该润滑组件12的内孔而设有一凸缘131,以供包覆固定于该润滑组件12的外部,使该润滑组件12被夹设于该定位部114与该凸缘131之间,故该带动件13会通过该润滑组件的周围而与该壳体111形成一体,且该带动件13中央对应该出力轴113而设有一固定孔132,其于该出力轴113的外周形成一卡掣面,且该固定孔132内部对应该该卡掣面而形成有相对应的形状,故将该出力轴113穿入该固定孔132的后,而使该带动件13形成动力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该润滑组件12主要提供该带动件13所需的支撑力及润滑用途,增加该带动件13随该出力轴113作同步旋转时的润滑效果。

请请一并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态样。如图中所示,该润滑组件12位于该定位部114(也就是该环凸壁)的外侧,且该带动件13则是对应该润滑组件12的外周围而设有一环凹槽133,以供伸入固定该润滑组件12的内孔,同样使该润滑组件12被夹设于该带动件13及该定位部114之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该具连轴设计的变速装置1,更具有一编码器14,设于该定位部114(也就是该环凸壁)的内侧,且对应该出力轴113的位置,以供侦测该出力轴113的转速而进行更准确的控制。

请参阅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带动件13的外观呈轮框状结构体,且其周缘对应一轮胎3而设有一容置槽133,以作为各种电动车辆所使用的动力驱动轮,提高应用时的便利性。另外,该带动件13的外观还能制成呈圆帽状,且于其周缘设有至少一定位缺口134,用作固定其他相对应的组件的用途,甚至能够作为绕线用的滚筒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该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或是熟悉此技术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