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709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地下铺设或回收管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安装球墨铸铁管时,一般采用小型挖机配合安装的方式或采用传统的手拉(手扳)葫芦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仅适合于作业空间较大的室外安装,在作业空间狭小的情况下,如隧道内,由于安装空间狭小,这两种方式根本无法操作,这就为狭小空间内的管道安装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管道安装可靠、工人劳动强度低的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包括位于接管井地面上的主卷扬装置、位于下管井地面上的辅助卷扬装置,所述主卷扬装置、辅助卷扬装置各自的一侧设置有位置相对的左侧定滑轮、右侧定滑轮,所述接管井与下管井底部连通形成隧道,所述隧道沿其轴向的两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左下部定滑轮、右下部定滑轮,主钢丝绳左端与所述主卷扬装置连接,右端依次绕过左侧定滑轮、左下部定滑轮后与钢丝绳末端联接器连接,还包括辅钢丝绳,所述辅钢丝绳右端与辅助卷扬装置连接,左端依次绕过右侧定滑轮、右下部定滑轮后与承口挡块连接,所述钢丝绳末端联接器与承口挡块通过倒链A连接,下放至下管井底部的球墨铸铁管沿隧道的轴向水平布置,所述钢丝绳末端联接器、倒链A均位于球墨铸铁管内,所述承口挡块与球墨铸铁管的承口接触。

本实用新型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其中所述接管井靠近下管井一侧的井壁上设置有接管井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固定在所述井壁上的挡圈,所述球墨铸铁管的插口能够与所述挡圈接触,且所述挡圈的内径小于所述球墨铸铁管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其中所述球墨铸铁管底部设置有若干辆简易运管小车,所述简易运管小车包括平板,所述平板下方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还包括钢丝绳定位导向器,所述钢丝绳定位导向器包括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的相互平行的架体A、架体B,所述架体A、架体B均包括一根竖向布置的杆件A和两根呈“八”字型布置的杆件B,在架体A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架体A的杆件A和杆件B的一端聚拢后均固定在连接部上,另一端均装设有一个滑轮A,所述滑轮A的位置可沿杆件A或杆件B的轴向上下调节,且所述滑轮A与球墨铸铁管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架体B的杆件A和杆件B的一端以同样的方式设置有滑轮A,另一端设置有圆球,3个圆球相互聚拢后中间形成缝隙,所述主钢丝绳右端依次穿过连接部及所述缝隙后与钢丝绳末端联接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其中所述杆件A、杆件B均为可伸缩杆且所述杆件A、杆件B上沿其轴向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螺孔,所述滑轮A通过螺钉装设在杆件A或杆件B上。

本实用新型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其中所述钢丝绳末端联接器包括通过横杆连接在一起的相互平行的架体C、架体D,所述架体C、架体D均包括一根竖向布置的杆件C和两根呈“八”字型布置的杆件D,所述架体C、架体D上的杆件C和杆件D的一端均相交固定且相交处设置有连接耳板A,另一端均装设有一个滑轮B,所述滑轮B的位置可沿杆件C或杆件D的轴向上下调节,且所述滑轮B与球墨铸铁管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架体D的杆件C和杆件D上均设置有连接耳板B,所述主钢丝绳的右端连接在所述连接耳板A上,所述倒链A的左端连接在所述连接耳板B上。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采用卷扬驱动及钢丝绳牵拉的方式,辅以钢丝绳末端联接器、承口挡块、倒链A等部件,通过相关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管道在隧道内的顺利平稳推进及安装,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安装装置保证了管道推进过程中对中性较好,保证了管道安装质量。利用上述安装装置的管道安装方法操作简便、管道安装快捷,工人参与度小,整个过程中工人仅需控制卷扬装置的开闭及悬挂倒链即可,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有效地提高了管道安装效率。而且,管道安装时不需在隧道外部施工,在隧道内即可进行多根管道的安装,即采用内部安装的方式,实现了管道的长距离安装,解决了行业难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采用了省略画法的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利用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的管道安装方法中球墨铸铁管位于起始位置时的状态主视示意图;

图5为利用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的管道安装方法中球墨铸铁管位于终点位置时的状态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中钢丝绳定位导向器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大口径管道安装装置中钢丝绳末端联接器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接管井3用于接受从下管井12下放、安装过来的球墨铸铁管6。位于接管井3地面上的主卷扬装置1、位于下管井12地面上的辅助卷扬装置13。主卷扬装置1的右侧、辅助卷扬装置13的左侧分别设置有位置左右相对的左侧定滑轮2a、右侧定滑轮2b。接管井3与下管井12底部连通形成隧道14,隧道14沿其轴向的左右两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左下部定滑轮2c、右下部定滑轮2d,主钢丝绳4a左端与主卷扬装置1连接,右端依次绕过左侧定滑轮2a、左下部定滑轮2c后与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连接。还包括辅钢丝绳4b,辅钢丝绳4b右端与辅助卷扬装置13连接,左端依次绕过右侧定滑轮2b、右下部定滑轮2d后与承口挡块11连接。上述左侧定滑轮2a、右侧定滑轮2b均固定在地面上,左下部定滑轮2c、右下部定滑轮2d均固定在井壁上,起到了改变主钢丝绳4a、辅钢丝绳4b方向的作用。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与承口挡块11通过倒链A10连接。承口挡块11位于球墨铸铁管6的承口6b右侧,且与球墨铸铁管6的承口6b接触。具体地,承口挡块11的左侧面连接倒链10且与承口6b接触,起推动球墨铸铁管6的作用,右侧通过辅钢丝绳4b与辅助卷扬装置13连接,用于回拖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装置,以进入下一个管子的安装。下放至下管井12底部的球墨铸铁管6沿隧道14的轴向水平布置,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倒链A10均位于球墨铸铁管6内。接管井3靠近下管井12一侧的井壁上设置有接管井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为固定在井壁上的挡圈,球墨铸铁管6的插口6a能够与挡圈接触,且挡圈的内径小于球墨铸铁管6的内径,以避免球墨铸铁管6从挡圈中穿过,这样,由于挡圈的阻挡,球墨铸铁管6的轴向运动受到限制,有效地避免了其沿隧道14向左窜动。球墨铸铁管6底部设置有若干辆简易运管小车8,简易运管小车8包括平板81,平板81下方设置有滚轮82。上述简易运管小车8采用滚轮支承的方式,用于托起球墨铸铁管6,减小摩擦阻力,保证顺利安装。

如图1、图3所示,为保证对中性,改善牵拉效果,主钢丝绳4a的右端可通过钢丝绳定位导向器7与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连接。如图6、图7所示,钢丝绳定位导向器7包括通过连接杆71连接在一起的相互平行的架体A72、架体B73,架体A72、架体B73均包括一根竖向布置的杆件A721和两根呈“八”字型布置的杆件B722,在架体A7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723,架体A72的杆件A721和两根杆件B722的3个端头聚拢后均固定在连接部723上,另3个端头上均装设有一个滑轮A74,滑轮A74的位置可沿杆件A721或杆件B722的轴向上下调节,且滑轮A74与球墨铸铁管6的内壁紧密接触。为保证滑轮A74始终与球墨铸铁管6的内壁紧密接触,杆件A721、杆件B722可选用可伸缩杆,便于根据管径调节长度,同时,还可以在杆件A721、杆件B722上沿其各自的轴向自上而下间隔开设若干个螺孔,通过螺钉将滑轮A74装设在杆件A721或杆件B722上,通过调节螺孔位置便可以轻松调节滑轮A74在球墨铸铁管6径向上的位置,使其始终紧贴管内壁,保证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带动球墨铸铁管6运动。架体B73的杆件A721和杆件B722的3个沿球墨铸铁管6径向向外伸出的端头上以与上述滑轮A74设置方法相同的方式设置有另外3个滑轮A74,另外3个沿球墨铸铁管6径向向内的端头上设置有圆球731,3个圆球731相互聚拢后中间形成缝隙,主钢丝绳4a右端依次穿过连接部723及缝隙后与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连接。上述钢丝绳定位导向器7采用两排杆件及三个滑轮形成的支承结构,滑轮沿球墨铸铁管6径向的位置可自由调整,保证了滑轮A74的外表面始终紧贴管内壁,同时,主钢丝绳4a需穿过连接部723及缝隙,连接部123及缝隙对主钢丝绳4a起到了较好的定位和导向作用,有效地避免了牵拉过程中主钢丝绳4a跑偏的问题,保证了管道安装质量。

如图8、图9所示,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包括通过横杆91连接在一起的相互平行的架体C92、架体D93,架体C92、架体D93均包括一根竖向布置的杆件C921和两根呈“八”字型布置的杆件D922。架体C92上,杆件C921和杆件D922各自的一端端头相交固定且相交处设置有连接耳板A923,另一端头均装设有一个滑轮B94,滑轮B94的位置可沿杆件C921或杆件D922的轴向上下调节,且滑轮B94与球墨铸铁管6的内壁紧密接触,以保证滑轮B94与球墨铸铁管6内壁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同时,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也采用这样两排杆件及三个滑轮形成的与钢丝绳定位导向器7类似的支承结构,同样对主钢丝绳4a起到了较好的定位和导向作用,保证球墨铸铁管6被顺利推进并沿隧道14运动,保证了管道安装效果。架体D93上,杆件C921、杆件D922、滑轮B94的设置方式及滑轮B94的调节方式与架体C92上相同,此处不赘述。架体D93的杆件C921和杆件D922上均设置有连接耳板B924,如图1、图3所示,主钢丝绳4a的右端连接在连接耳板A923上,倒链A10的左端连接在连接耳板B924上,这样就形成了3个牵拉点,保证了受力均匀,使得球墨铸铁管6被平稳推进。

如图4、图5所示,利用上述安装装置的管道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承口挡块11预先放置于下管井12远离接管井3一侧的井壁处;

②将球墨铸铁管6下放到下管井12的底部,使承口挡块11与球墨铸铁管6的承口6b接触,然后悬挂倒链A10将承口挡块11、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主钢丝绳4a及主卷扬装置1连通,并使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倒链A10均位于球墨铸铁管6内;

③关闭辅助卷扬装置13,在主卷扬装置1的带动下,球墨铸铁管6缓慢向接管井3一侧推进,直至到达预定位置,即固定装置5处,此时,球墨铸铁管6的插口6a与挡圈接触,其被固定装置5阻挡,停止向左运动,关闭主卷扬装置1,一根球墨铸铁管6安装完毕;

④启动辅助卷扬装置13,在辅助卷扬装置13的带动下,承口挡块11向下管井12一侧运动,与球墨铸铁管6脱离接触,并通过倒链A10将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从球墨铸铁管6中拉出,直至承口挡块11回归原位;

⑤重复上述步骤①~④逐根安装其余的球墨铸铁管6,直至完成管道安装。

如图4所示,利用上述安装装置还可以有另一种管道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承口挡块11预先放置于下管井12远离接管井3一侧的井壁处;

②将球墨铸铁管6下放到下管井12的底部,使承口挡块11与球墨铸铁管6的承口6b接触,然后悬挂倒链A10将承口挡块11、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主钢丝绳4a及主卷扬装置1连通,并使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倒链A10均位于球墨铸铁管6内;

③关闭辅助卷扬装置13,在主卷扬装置1的带动下,球墨铸铁管6缓慢向接管井3一侧向左推进,推进距离刚超过球墨铸铁管6自身的长度时,即关闭主卷扬装置1,停止推进;

④启动辅助卷扬装置13,在辅助卷扬装置13的带动下,承口挡块11向下管井12一侧运动,与球墨铸铁管6脱离接触,并通过倒链A10将钢丝绳末端联接器9从球墨铸铁管6中拉出,直至承口挡块11回归原位;

⑤参照步骤①~③安装下一根球墨铸铁管6,并将两根球墨铸铁管6通过倒链B首尾相连,以保证其联动效果;

⑥以此类推,逐根安装其余的球墨铸铁管6,直至完成管道安装。

采用该种安装方法,第一根球墨铸铁管6就不需从隧道14的右侧长距离推进至左侧,而仅需推进前行一段距离,该距离需稍大于球墨铸铁管6自身长度即可,以便为第二根下放的球墨铸铁管6提供足够放置空间,以此类推,每根球墨铸铁管6均无需长距离推进,据需推进稍大于自身长度的距离即可,这就大大降低了管道安装过程中安装装置整体的能耗,而且相邻球墨铸铁管6之间采用倒链B连接,保证了管道之间的联动性,也有效地避免了管道错位、脱节问题,保证了管道安装质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